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4-10-21景丽张磊王静杜涛张夏
摘 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加快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业强省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杞县大蒜产业的深入分析,剖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提升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快培育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持续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优势产业;大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持续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是河南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推动“一县一业”,集中力量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是河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正阳花生、柘城辣椒、信阳毛尖、鄢陵花木、灵宝苹果等“三品一标”品牌的打造为推动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为推动乡村振兴闯出了新路径。杞县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具有“个大、皮白、不散头、耐贮藏、辛辣味正、硒含量丰富”的区域特质,大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本文围绕杞县大蒜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分析其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为实现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一、杞县大蒜产业发展现状
杞县位于河南东部,是我国大蒜产业三大核心产区之一(另外两个是山东省金乡县、江苏省邳州市),为国家级出口大蒜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拥有唯一的省级大蒜及大蒜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年来,杞县大蒜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品牌忠诚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杞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大蒜之乡”。
杞县大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6.67千公顷(70万亩),产量90万吨,产值40多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全县大蒜加工企业8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40万吨,可生产蒜片、蒜米、蒜泥、蒜粉、黑蒜、腌制蒜等系列产品。拥有仓储企业200多家,大蒜年贮藏能力115万吨,大蒜交易市场30多个,贸易企业130多家,从事大蒜营销的经纪人有2万多人,年均交易量达200万吨,年均交易额110亿元。目前,杞县在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大蒜销售网点,直接、间接出口大蒜和大蒜制品30多万吨,产品远销中东、欧盟、东南亚、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杞县大蒜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产业园,大蒜产业现已成为全县农业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杞县大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等特点,对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和功能性食品需求越来越大。随着产业科技创新进步的加快,高附加值的大蒜精深加工产品日益增多,正由“食字牌”向“健字牌”“药字牌”“妆字牌”发展,大蒜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不断向纵深扩展,这为大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二)发展战略叠加支撑
从全国看,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将破除产品和要素流动障碍,为杞县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大蒜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创造了更有利的市场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各项涉农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大型涉农项目资金的支持,为杞县大蒜产业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率先振兴提供了历史机遇。从区域看,中欧班列(中豫号·郑州)开通、粮食核心区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为具有地缘优势的杞县提供了多重利好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也为杞县大力发展以大蒜为中心的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产业政策加大支持
在大食物观发展思路下,国家对特色优势农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问题,着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河南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给予明确的倾斜支持。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视察杞县大蒜产业时,要求加快大蒜产业转型升级,由“食字牌”向“药字牌”“健字牌”“妆字牌”转变,为杞县大蒜发展指明方向。开封市将大蒜等特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予以大力支持。杞县历届县委、县政府也都高度重视大蒜产业的发展,将大蒜作为强县富民产业,实施“大蒜兴县”战略,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不懈地连续举办杞县大蒜节,使得杞县大蒜逐步创出品牌、叫响全国。
三、杞县大蒜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
当前,世界各国均在注重产业回流和发展实业以增强本国经济韧性,并通过强化技术和政策壁垒保护本国经济,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产生深远影响。这对杞县大蒜产业主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提出新的挑战,也为新格局下优化大蒜产业布局、推进“三链同构”、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大蒜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
(二)区域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大蒜作为在中国适宜范围广、经济效益好的产业,被各地政府当作乡村振兴富民产业大力发展,全国大蒜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不仅传统种植区如山东省金乡县、江苏省邳州市、河北省永年区、四川省彭州市、云南省弥渡县在稳固扩大面积,还涌现出山东省菏泽市等多个新种植区。国内大蒜产业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并不断深化,由种植规模竞争向产品质量、产业化水平、产品品牌竞争拓展,对杞县等传统核心种植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形成挑战。
(三)发展要素动力创新加快
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先进装备技术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数据、网络和智能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新质生产力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力量。杞县作为平原农业大县,经济水平、社会资本发育程度较低,科技资源有限、创新力量较为薄弱,必须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大势和产业竞争需求,加快现代资本和科技要素集聚,培育现代数据要素,赋能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杞县大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植现代化程度不够高
一是优质品种缺乏。由于杞县大蒜种植很多是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有种紫皮蒜、白皮蒜的,还有种青皮蒜的,境内出售的蒜种多达上百种,既有山东、河南的,也有安徽、河北的,部分蒜农缺乏市场信息、品牌意识不强,购买蒜种时易受供应商左右。另外,为节省成本,蒜农很多都用自留种,优质品种缺乏、品种退化,重茬连作导致的病虫害、早衰等连作障碍问题严重。二是种植技术传统。杞县大蒜播种和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率不到40%,部分农户还是用锄头或铁耙种地,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大蒜水肥药一体化管理、高效耕作管理模式和技术、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等推广应用较为滞后。
(二)加工增值效益较低
杞县大蒜加工企业虽多,但缺乏有实力的标杆性加工企业,产品大多为蒜片、蒜米、蒜泥、蒜粉、腌制蒜等初级产品,黑蒜制品、硒蒜胶囊、大蒜多糖等精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目前,杞县大蒜加工转化率为60%,加工产品附加值不够高,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够强。
(三)品牌建设较为滞后
2023年,“杞县大蒜”品牌价值为51.56亿元,与“金乡大蒜”的218.19亿元、“邳州大蒜”的141.53亿元相差甚远。无论是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其知名度都不够高,尚未形成完整的大蒜产业品牌体系。一些种植合作社和企业在获得大蒜“绿色食品”认证后便束之高阁,没有充分发挥品牌作用和品牌价值。
(四)出口外销能力不够强
一是县域内大蒜经销商多在交易市场内等待客户上门收购,走出杞县甚至国门主动销售的少,全县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更少。由于缺乏独立的对外销售网络,杞县大蒜的自营出口占比不到20%,出口量仅占全国总量的5%~10%,多被山东、江苏等地企业贴牌间接出口,失去了巨大外销增值收益。二是中高端产品稀缺,产后处理和分级包装不够精细精美,大蒜产品质量层次没有拉开,杞县大蒜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较低。
五、杞县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优化
(一)提升大蒜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一是建设优质大蒜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基地。采用优质大蒜品种和绿色种植技术,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确保大蒜产量和品质,从源头保障质量安全。二是完善大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包括大蒜种植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以种植主体为基础、加工主体为骨干、交易主体和金融主体为纽带的现代农业经营格局。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合同生产,提高杞县大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杞县大蒜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快培育大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一是提升大蒜产地初加工的精细化水平。提升蒜农收获、去胡、剪把、晾晒、分级等大蒜产后处理技术,提高大蒜的收获质量、品相外观。改良塑料袋、编织袋等简陋的初级包装,量身打造具有杞县大蒜产业特色的精细包装。二是大力发展大蒜精深加工。推动大蒜产业突破“原字号”“食字号”,向“健字号”“药字号”“妆字号”发展。积极开发浓缩蒜汁、糖蒜、绿蒜等特色加工食品,加快研发大蒜油、大蒜营养口服液、大蒜功能饮料、大蒜调味品等高端生物制品,深入推进大蒜素、大蒜胶囊、大蒜洗护等保健品、医药产品、化妆品开发,延伸大蒜加工产业链条,提升大蒜产品附加值。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杞县潘安集团、凯启蒜业、金杞民丰、联富食品等大蒜加工、出口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发展成为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质量品牌优、竞争实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形成杞县大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三)持续加强品牌建设
一是加快大蒜质量安全建设。加快推广大蒜生产规程和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大蒜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尽快完善杞县大蒜出口标准。建立杞县大蒜质量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大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加大农资市场管控力度,规范和完善农资市场管理秩序。加强对大蒜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训,提高蒜农质量责任意识,强化质量管控意识。二是提升杞县大蒜品牌价值。加强大蒜“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建立统一的“杞县大蒜”品牌发布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以及展会等多种手段,加大“杞县大蒜”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中国(杞县)大蒜节、中国(杞县)大蒜高峰论坛等活动,推进品牌高端化、国际化。三是加大杞县大蒜品牌保护力度。积极引导获证企业购买使用标识,开展市场标识联合检查行动,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标识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曝光违规用标企业,推进企业诚信档案建设,维护标识使用权益和消费者利益。
(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一是完善大蒜市场交易体系。在乡镇贸易市场的基础上建设集仓储、物流、交易、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镇级大蒜交易市场,推动建设大蒜贸易次节点,形成以杞县国际大蒜交易中心为核心,乡镇大蒜交易市场为支撑的县乡两级大蒜市场交易体系。二是拓展大蒜多元化销售渠道。积极参与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蒜期货交易,完善大蒜期货与现货的一体化信息服务,实现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无缝对接。大力发展直播和短视频等电商带货新模式,扩展“社群营销+直播带货”销售新渠道,构建电商销售新模式。积极参加全国大蒜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农副产品促销暨经贸洽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等活动,加强与全国各地交易市场和中外客商的沟通与协作。三是推动杞县大蒜“走出去”。在国内大中城市、国外销地市场设立大蒜销售网点,积极对接郑州航空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内陆港,争取在杞县设立商检代办处和海关办事处,提升杞县大蒜出口贸易便利度。
(五)推进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升级
一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杞县大蒜文化,建设中国大蒜文化博物馆。在主要道路、街道、园区等布局大蒜文化建筑或园艺景观,设计杞县大蒜吉祥物(蒜娃和蒜妮)。围绕大蒜元素开展美术、书法、摄影创作比赛及村歌演唱比赛等活动。打造大蒜种植、蒜叶采摘、蒜制品制作、收蒜苔比赛、蒜香美食制作等一系列体验项目。设计剥蒜、选种、水培、土培以及无土栽培等蒜文化特色研学游,推动杞县大蒜文化的深入发展。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大蒜良种选育繁育基地,示范引进国内外大蒜优良品种,筛选培育适合杞县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大蒜新品种。强化大蒜水肥药一体化高效栽培、连作障碍微生物防控、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作业等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加强腊八蒜护绿、大蒜粉持香护色、大蒜油风味稳态化等技术研发,以及大蒜营养口服液、大蒜酒、大蒜食品、大蒜化妆品等产品研发,加快大蒜素、蒜油、蒜氨酸、大蒜多糖、抗氧化活性物质等的提取及开发利用。实施数字大蒜建设工程,加快农业遥感、北斗导航、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大蒜生产领域的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和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大蒜的苗情、虫情、病情等,建设大蒜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1]汪少冲.杞县大蒜产业:富农强县促发展[N].开封日报,2022-09-01(001).
[2]毛恒西.开封市大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长江蔬菜,2021(17):1-4.
[3]景丽.河南农业科技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2023(21):62-64.
[4]李丽菲.新发展格局下河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路径[J].管理工程师,2023,28(2):23-27.
[5]龚砚庆,史长来,叶中琳.魅力金杞地 产业新兴城[N].河南日报,2021-08-30(018).
[6]王广臣,陈淑杰.杞县大蒜 不止产量第一[J].农产品市场,2021(8):50-51.
[责任编辑:王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