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文章 绘就新时代柘城画卷
2024-10-21邢玉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近年来,河南省柘城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农村产业实际,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县域布局、全链条培育、全要素保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充分挖潜、多方赋能,把辣椒、肉牛、蛋鸭等特色主导产业逐渐做成强县富民大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源头活水”,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柘城县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命名为“中国辣椒之都”“中国肉牛之乡”“中国蛋鸭之乡”,被确定为“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全国乡村振兴传播基地”“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单位”, 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念好“辣椒经”,香飘天下
柘城县有近50年辣椒种植的传统习惯,柘城辣椒以其着色好、肉皮厚、辣味浓、无公害、品质优,被评为“全国十大名椒”,先后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中国气候生态优品”认证,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突破62亿元。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与椒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全县有20万人聚集在辣椒产业链上,带动3.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5万人走上致富路。2023年2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莅临柘城指导辣椒产业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柘城县辣椒全产业链聚集促进产业振兴》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第三届减贫最佳案例”。
规模种植延链条。在土地流转、金融支持、风险防范、用工保障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辣椒种植“百千万”工程,打造全国辣椒绿色种植基地。全县培育专业村106个,建立8个千亩良种繁育基地,10个万亩辣椒种植示范基地,20个辣椒标准化种植万亩方,亩均收益3 000元。培育发展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320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35家。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6.67千公顷(40万亩),年产干椒12万吨。坚持全产业链谋划,大力培育链条端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北科种业、传奇种业、奥农种业等良种繁育龙头企业22家,研发培育优良品种800多个。培育望鲜楼、春海辣椒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辣椒年加工能力超过30万吨,产品包括8大系列26个种类。
高端谋划强品牌。注重科技赋能,建立河南省首个省级辣椒及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河南省辣椒新品种研发院士工作站、全国特色蔬菜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规划建设了3.6平方公里的国际辣椒小镇和36平方公里的辣椒主体农业公园核心种植区,高标准打造集科技研发、精深加工、会展中心、交易中心、辣椒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融合发展样板区。引进河南万邦物流集团投资20亿元,建成占地53.33公顷(800亩)的现代化辣椒市场物流园区,高标准建设全国首个辣椒期货交割基地。连续4届举办全国辣椒产业大会,柘城辣椒的品牌力、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
繁荣贸易畅渠道。柘城辣椒大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50万吨、交易额200亿元。以柘城辣椒大市场为龙头,以16个乡镇交易集散地为支撑,以300个村级交易网点为基础,形成了一张上通全国各地、下联千村万户的市场交易网络。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国辣椒进柘城、柘城辣椒卖全球”的交易格局。
牵住“牛鼻子”,蓄势待发
当前,柘城县肉牛存栏8.2万余头,产值达30亿元,带动脱贫户、监测户4 200人稳定增收。围绕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大力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从秸秆回收、饲料加工、种牛繁育、屠宰分割、牛制品深加工等全产业链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柘城县被确定为“国家养牛大县”、全省“粮改饲”试点县、全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今年6月,第七届全国肉牛产业技术研讨会暨首届肉牛业展览会在柘城召开。1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肉牛产业新质生产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肉牛行业困局等主题开展深入探讨交流。
实施区域化布局。积极破解土地瓶颈,采取“五个一批”工作模式,全县整理出养殖用地80余块近66.67公顷(1 000亩)。实施牛产业倍增行动,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坚持试点先行,发挥起台、惠济、洪恩等肉牛养殖产业先行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畜禽养殖示范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符合条件的乡镇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目前,全县共培育莲旺牧业、万犇牧业、汇洋畜牧等大型肉牛繁育养殖基地7家,大型奶牛养殖基地1家,肉牛繁育合作社10家,存栏50头以上养牛场30家。莲旺牧业已成为当前河南省规模最大的单体肉牛母牛繁育基地。
提供最优惠政策。在规模养殖补贴、融资、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金融资本、产业投资基金参与,采用合作社担保、联户担保、种畜抵押等方式,加大对肉牛加工龙头企业、种牛场、合作社、养殖大户的信贷投放,解决融资难题。县域内的肉牛养殖场户贷款经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增信后,给予1%的贷款贴息。2023年,全县共发放养牛场户贷款近1亿元,有力助推肉牛特色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坚持标准化运营。制定了柘城肉牛繁育养殖品种和饲料配方以及养殖管理标准,规划建设集肉牛屠宰、交易、加工、冷链等功能为一体的肉牛交易中心,实现肉牛产业“供、储、展、运、销”全链条无缝衔接。实施“就地养殖就近屠宰、就近仓储和销售、变运牛为运肉”的产业链优化工程,引导精深肉牛加工企业向柘城集聚发展。积极推动加工基地建设,投资6亿元,实施嘉豫牛羊集中屠宰及食品深加工项目,研发屠宰、分割肉、冷鲜肉、小包装及系列特色食品,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投资24亿元,高标准建设中原生态皮革产业园。中牛集团的牛皮轻革产量居河南第一位、全国第二位,成为中国皮革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
孵化“致富蛋”,享誉海外
围绕养殖、加工、销售关键环节,叫响“绿色无药、富硒健康”蛋鸭品牌,着力把蛋鸭产业打造成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品牌产业。全县蛋鸭存栏量达300万羽,产值20亿元,产品远销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并成功登陆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柘城县宇康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政策扶持促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蛋鸭规模养殖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推出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带贫就业支持、扶贫贷款支持、养殖保险支持、风险调节支持、村集体经济支持、养殖技术指导支持、用地保障支持等“八大支持”措施,吹响了打造全国蛋鸭养殖基地和“绿色无药、富硒健康”蛋鸭品牌的冲锋号。
龙头带动育“头雁”。在蛋鸭产业发展中,注重培育养鸭带头人,成立合作社带动更多群众致富。朱襄镇丰源农业合作社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一种黄金梨种植和生态富硒蛋鸭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产蛋量高,环保性强。鸭场全部用水采用封闭集中收集,防止渗漏,集中到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合作社负责人岳心亮自己养殖生态富硒蛋鸭3万羽,年产值500万元。合作社发展社员120户,养殖蛋鸭20万羽,年产值1亿元,带动周边村200多名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
利益联结稳增收。采取“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对社员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引进优良种苗、统一供应优质饲料、统一选用优质疫苗、统一开展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蛋鸭鸭蛋、统一回收淘汰老鸭,有效降低和化解了合作社社员的养殖风险。建立“保底收益+分红”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吸纳到户增收资金、代管代养、流转土地和进场务工等方式,为广大贫困户带来稳定的年终分红、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全县有5万余人从事蛋鸭相关产业,其中低收入群众3 000余人。
当前,柘城县已有10个特色农产品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下一步,柘城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发展农村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和关键之举,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不断培育壮大、提质增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作者系中共柘城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