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探讨

2024-10-20秦皇钺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4年9期

摘要:文章以研究“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为主,首先论述了“双新”背景,其次分析了“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原则,最后以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为例探讨“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指出教师可通过更新目标、整合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建立多维评价体系等方式推进高中物理教学发展,期望为“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新”;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7-0083-03

“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变知识教学为能力与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观察事物,培养学生基于物理现象、规律抽象物理原理的科学思维能力等.为保证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教师有必要研究“双新”背景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要求,研究“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原则与策略,为教学优化奠定理论基础.1“双新”背景概述

“双新”是新课程、新教材的简称.其中,新课程指新的课程标准,即《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1].《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物理教育以提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对高中物理课程实施环节、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更多要求.如,新课程要求发挥物理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帮助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学科学习应具备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围绕具体教学主题组织课程内容,以情境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评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教学评价的促学、强教功能等.新教材指新版教材.新教材的编撰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实际问题引出课程主题,通过呈现实例及实例分析内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相应练习题,贯彻“教学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思想.同时,新教材常借助情境案例、问题串、“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等板块内容,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旨在使学生在自主思考、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悟物理原理.2“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原则

2.1素养导向原则

《新课标》要求高中物理教学以培养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双新”背景下,教师应秉承素养导向原则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以此满足《新课标》教学要求[2].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应当挖掘教材内蕴藏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素,并基于学生的发展现状合理规划教学方案,为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发展提供指导.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应综合新教材给出的案例、习题、实验教学资源组织各类型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物理观察、分析、推理、抽象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发展物理学科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2生本化原则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必须实现由知识教学向素养教学的转化.此背景下,保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合理应用教材资源,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是高中物理教学发展的关键.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定位,即教师是讲解物理知识的,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师是帮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在明确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教师再确定学生的主体学习任务,如学生需基于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前人从事智力活动的思想方法迁移新的物理原理;学生需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明确物理研究的行为准则;学生需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物理研究、应用的方法与技巧等.在明确师生双方的角色定位及教学任务后,教师再规划教学方案并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3生活性原则

新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编撰者关注社会发展,将能够反映我国科技进步的材料编入教材当中[3].这使得高中物理教材中生活实例数量增多,生活性特征增强.“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明确新教材的改编特征,并积极应用生活情境、生活问题等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其物理应用意识及科学态度与责任.3“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3.1素养导向设置目标,挖掘学生物理潜力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实现知识讲授教学向素养培育教学的转化.传统的教学目标以知识教学目标为主,未体现能力、科学态度等培养目标,无法为“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提供更多指导.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程,在明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设置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挖掘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潜力.

以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教学为例.通过研读新课程,教师可以确定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以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项核心素养为主要任务.在明确四项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关于力和运动的主要观点,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形成物理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体会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结论进行质疑、分析、判断的科学研究方法,经历抽象、概括、推理的过程,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形成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素养;让学生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物理模型,形成团结协作、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3.2综合利用多元素材,丰富课程教学内涵

《新课标》要求教师根据物理概念的建立需要创设情境,根据物理实验的演绎与操作教学需要准备物理实验器具,根据物理应用教学需要设计练习题目.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整合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实验图片、应用案例,为“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多素材.教师有必要基于课程教学需要综合应用多元素材,由此丰富课程内涵[4].

以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教材给出的“高层建筑”情境素材引出课程主题,激励学生猜想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哪个物体下落得快,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情境有效连接.教师可以利用“伽利略逻辑推理”板块内容为学生讲解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过程,为学生传递“科学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演示”“实验”“做一做”等内容组织学生用肉眼观察空气中、真空状态下牛顿管内铁片与羽毛下坠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由落体运动,同时经历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给出的“一些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进而丰富学生的见识.

3.3组织生本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发挥自身的指导、引导教学作用,积极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组织发展思维、锻炼能力、培养素养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主动进行物理分析、主动参与物理探究与应用建设良好教学环境.

3.3.1组织讨论活动,激活学生科学思维

“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平台.在教学中,教师应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要借助具体的问题驱动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物理分析,从而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抽象等理性思维.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分享物理研究结果,使学生在表达观点、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完成对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整体思维等.

以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堂初始阶段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比如,教师可基于教材给出的教学素材提出问题:轻重不同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哪个物体下落得更快?不同学生势必提出不同猜想,如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等.基于学生的不同猜想,教师还可进一步提问:如何验证你的猜想?你有哪些方法?围绕此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确定实验探究思路,并讨论应被控制的实验条件,如何做物理实验等问题,进一步激活学生的物理实验、物理推理等思维.同时,在播放“比萨斜塔”实验、“牛顿管”实验视频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视频观看心得体会,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重物体下落的速度一样快,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认知水平.

3.3.2组织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标》强调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同时,新版高中物理教材也给出了大量的物理实验教学素材.“双新”背景下,教师可以围绕课程主题组织物理实验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合作组装实验设备,合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物理研究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以人教版“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新教材给出的实验教学素材组织实验活动,指导学生协作实验.首先,教师可基于“比萨斜塔”实验、“牛顿管”实验等实验教学素材提出问题,引出实验主题:通过前面的实验观察,可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由此驱动学生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大家想一想,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有什么方法能够把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和相应的时刻记录下来?借助此问题驱动学生联想频闪照相机、打点计时器等实验用具的应用方法,并合作设计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实验方案,如利用铁架台、重锤等器具组装实验装置,将铁架台放置在实验场地,安装好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将重锤挂到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和释放方式;连接电源和导线,打开开关,启动电磁打点计时器;手动释放重锤,观察重锤的下落情况;记录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满足《新课标》对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要合理利用新教材给出的教学资源,为高中学生建设理想的物理学习环境.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双新”内涵,同时基于新的教学背景探索新的教学原则,基于新的教学发展要求尝试新的教学策略.同时,高中物理教师还应积极从实际教学中汲取经验教训,在反思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素材应用、教学活动组织等过程中总结更多“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为教学的持续优化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惠怡娜.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36):99-100.

[2] 陈均涛.探究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24):72-74.

[3] 季金杰.“双新”背景下运用虚拟实验提升教学质量的案例研究:以高中物理“磁场与电磁感应”一课为例[J].现代教学,2022(23):78-79.

[4] 叶丛啸.“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五项改进[J].现代教学,2022(11):62-63.

[责任编辑: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