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4-10-20卢艺惠
摘要:物理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之一,教师需采取有效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针对传统物理教学存在的轻过程重结果、轻思维重传授等问题,为有效改进与优化物理教学,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文章以“五环”教学法为例,围绕课前引导、了解学情,课题引入、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课堂展示、能力提升以及教师点评与检测五个教学关键步骤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五环”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7-0065-03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灌输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如何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五环”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教学评一致化.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五环”教学法的应用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对此,文章主要分析研究“五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五环”教学法的内涵
“五环”教学法如图1所示.“五环”教学法是一种结构化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五个关键步骤的教学过程设计.其中,五个教学关键步骤分别为课前引导、了解学情,课题引入、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课堂展示以及教师点评与检测[1].该教学法在实践应用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旨在通过一系列有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
2“五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2.1课前引导,了解学情
课前引导环节重点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通过课前预习,教师能够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实施个性化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做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可以为落实因材施教提供保证,二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
以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2章第3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先导,以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布置以下课前引导学习任务:(1)根据自身对机械能与势能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两者相互转化的案例.(2)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原理是什么?两者在相互转化过程中是否存在损失?(3)势能与动能在转化过程中是否存在一定规律?通过设计此种入门级别且带有一定趣味性、现实性的课前引导学习任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度适中的问题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取正确答案,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2].
2.2课题引入,创设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调查学生实际学情,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鉴于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阻隔感与陌生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述“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为例,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以游乐场中的过山车为背景,向学生展示过山车游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过山车的激情与魅力,从而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链的方式,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课题内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问题链设置具体如下.
问题1:过山车为什么能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爬升到最高点?
问题2:在乘坐过山车时能够明显感觉到过山车在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上一下的运行轨迹.那么,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几种形式的能量表现?
问题3:过山车在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各类能量是否在变?具体变化情况是什么?
问题4:以游乐场中的过山车为例,能否找出现实生活中与过山车运行期间能量类型与转化方式类似的活动?
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乘坐过过山车,因此,以过山车游戏为背景设计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还能够带领学生一同探索生活中的机械能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与迁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以“滑板运动员上下坡”“荡秋千”“撑杆跳”等背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以此增加教学情境的多样性、灵活性[3].
2.3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不同.教师需要明确高中物理知识本身特点与学生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以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为先导,设计具有实践性、价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完成自主探究与思考,进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学情,按照“强带弱”或“强弱组合”的方式,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通过加强小组内与小组间的交流讨论,促进学生共同提高.这种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体认知上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和智慧碰撞.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中,教师需要实时把控课堂节奏,确保讨论有序进行,避免偏离主题.总之,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能够维持课堂秩序,还能保证不同认知水平和物理基础的学生都能从中获益[4].
2.4课堂展示,能力提升
课堂展示是“五环”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更是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过程.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见解分享给其他同学,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展示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可以提前给出展示的主题和要求,确保展示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肯定他们的努力,指出改进的方向[5].
以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2章第4节“电容器 电容”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回顾,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见解与生活经验,结合教材中关于电容器技术、电容器特点等相关知识,列举出在现实生活中电容器的应用实例.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讨论的平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此外,通过交流与探讨,学生之间还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促进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共同交流探讨电容器在照相机闪光灯中的作用,通过向学生讲解与普及相关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知识基础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网络.
2.5教师点评与检测
教师点评与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检测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点评是从主观角度评价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指出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检测则能够从客观角度为学生提供阶段性的学习评估.通过量化的检测结果,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和客观地了解自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识别需要加强的部分,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小组探讨中的表现、课堂学习情况、自主学习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精准、客观、全面评价,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及时更正,调整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与切入点,转变学习思路与分析逻辑,从而达到理清思路、掌握高中物理知识、掌握学习规律的效果;另一方面,检测属于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够侧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检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该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各类物理公式与定理的理解程度、认知水平以及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除此之外,科学合理的检测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起到巩固物理知识、深化物理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多样化的检测方式开展检测,如小组检测、单人检测、物理实验检测等,以此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为确保检测内容可以有效适用于班级所有学生,教师应当基于因材施教理念,合理设计检测环节与检测内容,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检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而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帮助他们逐步增强信心.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检测中有所收获,从而切实提升检测环节的科学性与结果的准确性.3结束语
综上所述,“五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五环”教学法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素养为目标,合理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 张海军. 五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7):17-19.
[2] 裴发举.高中物理新授课的五环教学法[J].新课程(下旬),2017(8):74.
[3] 徐燕.高中物理五环节教学模式应用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2021(5):29-30.
[4] 李铮.高中物理课堂中五环教学与翻转课堂模式的融合实践探析[J].考试周刊,2018(90):159-160.
[5] 刘晓敏,薛伟平.高端贯通项目五环探索教学模式案例研究:以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一课为例[J].基础教育参考,2019(23):53-55.[责任编辑: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