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基本策略

2024-10-20谭鸣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4年9期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分层教学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和主体性原则,指出分层教学在作业设计、课堂提问、目标制定、群体划分上的具体实现途径,为有关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7-0033-03

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基于学生个性化特点,在充分尊重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等前提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充分落实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做到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为数学课堂注入新活力.高中数学逻辑思维严密且抽象性强,以往教学中经常存在优等生由于接受重复教育从而限制了学习高度、基础学生由于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从而排斥学习的问题.此时有必要落实分层教学理念,为不同层次学生落实教学重点并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对整体教学质量提升有积极意义.

1高中数学开展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一是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分层教学要求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多层次目标设计,在因材施教的教学中让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各个层级学生需要[1].二是为高中数学课堂改革提供新思路.分层教学虽然理解起来简单,但其教学理论相对复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会涉及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等.上述理论都会促使教师全面提升个人综合教学素养,以多元教学理论为基础让高中数学课堂产生新教学思路.三是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传统数学课堂上经常出现优等生在学习简单知识时注意力不集中、差等生学习复杂知识时抵触排斥等问题.而分层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提问环节、教学活动、资源配置都会按照层次进行划分,每个学生都能在符合自身特点的层次内接收到难度适中的数学教学内容,不会产生枯燥感和畏难情绪,进而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形成良好的数学氛围.

2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原则

2.1循序渐进原则

高中数学知识面广泛,各数学概念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相对复杂,导致以往高中数学教学难以找到侧重点,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该背景下如果仍对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受限.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会考虑所有学生的客观情况,通常会中和教学难度,确保基础较好的学生和相对较差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但实际教学中这种难度难以平衡,经常出现教学难度起点高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教学难度起点低部分学生浪费时间等问题.因此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需要教师充分落实循序渐进原则,强调教学难度从低到高地逐步提升,各项分层教学活动都要设立明确的知识点界限,让学生在自身合适的层次范围内进行数学学习,完成任务后进行层次递进,能够稳扎稳打地实现数学能力的持续提升.

2.2主体性原则

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需要教师始终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各项教学活动实施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更多课堂自主权,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尝试对更高层次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其中各项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学习任务以及分层评价标准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对分层教学合理应用,能够避免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实现分层教学与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

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现途径

3.1根据客观学情实施科学分层

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是各项分层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教师分层时需要全面考虑学生既往成绩、学习兴趣、知识接受能力等各维度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优秀层次学生过往数学成绩稳定,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知识结构相对完整,主动学习能力强,能够在学习中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并进行简单的应用[2].此类层次学生对数学有一定的感性认知,教师需要多引导其进行观察和探索,将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经验,充分挖掘该部分学生的学习优势.一般层次学生过往成绩中等,虽然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动机但学习能力不足,通常只能以教材为基础解决简单问题,对知识背后的数学原理领悟起来相对困难.而基础层次学生过往成绩有待提升,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充足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教师按照上述层次标准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筛选,进行良好的层次划分再开展后续教学活动,能够让所有层次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数学培养与提升,为班级整体成绩提升保驾护航.

3.2制定层次性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群体学生设计相对应的学习目标,让所有学生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引领下,达到知识巩固和能力提升的成长目标.这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在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和班级学情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科学层次划分,然后挖掘同一数学知识点的不同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以及过程方法目标,对三个维度下的层次性进行区分,为学生学习提供科学指导.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知识学习上,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优秀、一般、基础三个层次,并为每个层次学生设置对应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知识技能上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分别为全面明确函数单调性概念和几何形状,了解单调性概念并掌握判定方法,掌握函数单调性特征;情感态度上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分别为,通过数形结合思想认识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了解数形结合思想,基于数形结合思想感受函数单调性问题;过程方法上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分别为,通过学习函数单调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培养类比分析和归纳能力、强化观察转化能力.利用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性教学,是分层教学全面落实的基石.

3.3实现教学资源合理配置

分层教学模式下不同层次学生教学侧重点不同,需要教师投入的教学资源也不同.教师需要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教学计划,对教学精力和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备,实现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率.同样以“函数单调性”教学为例,实际教学中,教师会以函数图象为引入手段,指导学生探究概念并学会判断单调性,期间教师还会提出实际问题用于学生的思路启迪点拨,如提出“求函数y=1x-1的单调递减区间”问题,先让学生画出该函数的图象,之后再画出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后的图象,对该函数的递减区间进行判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图象法、性质法对单调性进行判断.而针对一般、基础两个层次的学生,相较于优秀学生理解起来稍微困难,教师就需要调整教学步骤,投入更多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如针对一般层次学生,可以引入函数f(x)=x2-5x+3,自变量在-5到5之间变化时函数曲线的变化情况,再和学生一同绘制函数图象,对其中的单调性作出说明,有效分析该函数在各个区间中所具有的性质.而针对基础层次学生,还需要教师额外增加关于熟悉函数性质的教学板块,将图形作为课堂导入手段,让学生掌握图形要素后再构建关于单调性的概念体系,能够有效降低该部分学生的理解难度.

3.4应用逐层提问教学模式

提问是高中数学进行师生互动以及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方式.传统课堂提问是教师面向所有学生提出相同问题,并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客观学情进行针对性提问,对所有学生进行同一问题的随机提问并不符合高中教育阶段发展性教学、针对性教学的和谐统一.为此,教师要将分层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提问中,为不同层次学生事前设计难度不一、类型不同的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效率[3].例如在“直线的斜率”知识教学上,教师就可以在划分难度后进行逐层提问.例如针对基础层次学生只提问基础性问题,已经有知识基础但没有形成数学思维的一般层次学生还需要另行回答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而优秀层次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对一些斜率的计算方式进行提问.实际教学中,教师按照“低—中—高”三个层次进行逐层提问,低层次学生回答问题后掌握基础知识点,中层次学生回答斜率取值范围问题能够提升数学应用能力,高层次学生可以全面掌握该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对更加广阔的数学知识领域进行自我探索,对该部分学生构建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5设计分层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和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分层教学理念的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充分落实“提质增效”原则,对以往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繁琐、简单、无意义的作业进行剔除,多增加一些有挑战性且能够发散学生思维的作业设计,并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出难度合适的作业,逐步增加难度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能力等进行逐步培养,调动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例如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相关知识的作业设计上,教师可以将该部分作业设计与“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联系起来,整个作业分为三个层次:①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确度ε;②是求区间[a,b]的中点x;③计算f(x).整个分层作业设计中始终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只有学生解决该层次问题后才能完成下一个层次作业,让学生在层层递进中对“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形成全面认知和掌握.针对优秀层次学生,教师还要在作业设计上充分调动该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二分法”为纽带引出数学中的“逐步逼近”思想,鼓励学生在作业完成中开展思维想象和探究,将函数的零点区间一分为二,并确保区间两个端点能够逐步逼近零点,以类似于方程近似解的形式得到零点近似值.再适当设计“逐步逼近”思想在各种类型数学知识中的应用,以该部分知识学习为基础,全面调动并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作业设计满足优等学生成长需求,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进行全面培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掌握该方法的核心理念以及应用要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在课堂提问、作业设计、资源配置、任务布置等领域中进行应用,确保所有层次学生均能够得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学教学,实现整体性教育和均衡性教育,助力数学教育事业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畅,吴华.基于精准教学的高中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分析[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19):56-58.

[2] 冯丽娟.优化作业设计,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J].数学教学通讯,2023(24):54-56.

[3] 周丽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3(17):4-7,13.

[责任编辑: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