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视角推进资助育人体系研究
2024-10-19肖丽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激增,本科教育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关键支撑环节的学生资助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应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为动力,协调育人格局中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组织等要素,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资助育人协同模式,帮扶学生成长成才,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三全育人”;精准资助;育人体系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也随之迅增,成为高校群体中的特殊人员,其成长经历相比其他普通学生更加艰辛,既有经济上的“硬贫困”,又有能力素质上的“软贫困”,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资助工作是一项战略系统工程,由“助”到“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学生素质提升的全面考量,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各省、市出台实施方案,再到高校落实部署,资助工作已成为高校开展各项事务性管理工作的基础。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明确要求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紧接着,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优势,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资助政策的目标是助力每一个学子成长成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育为本,构建“三全育人”视角下资助工作创新路径是顺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现实需要[1]。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困境
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资助工作现有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教育深化改革的需求。
(一)资助人员单薄,未聚集合力
辅导员作为高校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第一线,负责大学生的所有事务性工作,根据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有9个工作职责,资助工作只是诸多工作的一小部分,虽然在工作中能积极落实资助政策,但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所负责的学生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1:200,要将资助与育人工作有效结合,真正实现育人效果,单纯依靠辅导员难以实现。高校需把领导干部、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以及各职能部门等全体教职工纳入资助育人体系,形成大思政新格局,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时代新人。
(二)资助时间集中,未凸显育人
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落实的资助政策比较密集,资助工作主要集中于每学年开学之初。贫困生认定、国家奖(助)学金、退役士兵教育资助、社会类奖(助)学金等均要求在固定时间内完成,资助工作应接不暇,而到12月份学生又忙于准备期末考试,难以抽出时间开展育人工作。虽到第二个学期,资助业务工作相对减少,主体性资助育人工作提上日程,但资助管理人员与育人工作者各司其职,各部门不能完全剥离出彼此的工作和职责,资助业务与育人教育未及时有效结合,仅仅停留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表面物质贫困上,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精神上的贫困,部分学生安于现状,理想信念、诚信意识、感恩意识淡化,未能激发大学生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资助内容单一,未形成体系
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繁杂性,使资助工作仅停靠在落实国家奖(助)学金、建档立卡减免、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校各类奖助(如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资助)等事务性工作上,各高校虽很好地完成了资助任务,但主要还是停留在经济资助和物质帮扶上,并未上升到扶知扶智扶志层面,跟不上社会快速转型期需要,再加上其他社会类资助较为零散、单一,激励与关怀“双向齐行”理念不能及时跟进,自立自强、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特质暂未形成一定体系。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四位一体”全员参与资助育人协同模式
在全员育人方面,需要凝聚学校、家庭、社会、学生4个层面的教育合力同频共振,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大学生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主体育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1.学校思想引领,致力育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发展始终与高校的责任担当紧密相连,从人的层面开展资助育人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润心润人作用,要密切关注经济困难学生,有重点有特点地针对不同状况的学生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行为素养、奋斗精神、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的思想问题做好引领工作,实施关爱贫困学子的“八心”(信心、爱心、诚心、暖心、舒心、交心、热心、贴心)工程,为大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帮扶他们学业进步、顺利就业、服务社会。
2.家庭教育引导,情感育人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将爱国敬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等积极、乐观、向上的观念通过家庭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春风化雨般渗透进孩子的内心,让他律和自律能完美地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成长道路上的自觉,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人才。
3.社会关心支持,协同育人
育人事业并非学校单方面即可独立完成,需要全社会共担责任。社会是学生成长实践的大课堂,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磨砺意志、锤炼品质,并统筹利用好各类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特别是红色教育资源和劳动教育资源,为强化实践育人创造有利条件,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技能,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大学生群体的支持性平台,让大学生在“行走思政课”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服务社会的力量,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4.学生自立自强,内化自育
自立自强是努力向上、奋发进取,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知难而进的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高贵精神。高校要融合“助学·筑梦·铸人”的资助理念,通过“帮困”与“帮智”“帮能”“帮志”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最大潜能与内生原动力,培养顽强与拼搏、责任与担当,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实现自身理想与价值。
(二)构建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全过程资助体系
在全过程育人方面,学校建立长时间、可持续、贯穿式育人链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到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各个阶段。结合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特点,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加强分类指导,合理设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育人方式和内容。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资助工作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1.在“精”上下功夫,以明确受助对象为着眼点,建立精准帮困机制
不能让一个学生因为生活困难上不起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家庭经济认定上客观公正、以人为本。目前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依据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而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辅导员很难核定依据的真实度。由此,可尝试推动建立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互联网+帮困”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成长环境特征与困难需求展开评估研判,每年初将上一年的家庭赡养情况、重大疾病或突遭突变情况以及学生入校以来接受资助、生源地贷款、生活开销、同学评价等信息纳入认定系统规范管理,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档分类管理的动态调整,建立完善的“一人一策·一人一档”。另外,与当地媒体合作,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云”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原生家庭,精准掌握学生成长与生活环境,找寻提高大学生逆境成才的培养途径,“一对一”精细落实对大学生的关心关怀关爱管理。
2.在“助”上下功夫,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推动力,强化工作职责担当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高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机关干部、职能部门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及学生所在院(系)要通力合作、多元管理,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做好学生资助政策的执行者与设计者,系统性研制学生资助认定方案与标准。(1)进一步加强国家财政拨款、学校投入专项经费、社会助学体系捐赠资金的统筹管理;(2)鼓励全体教职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与关爱;(3)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尽最大资源争取慈善机构、基金会、企业、校友、爱心人士、社会团体等开展对本科生的社会捐资助学渠道,做好帮困效益的加法。
3.在“育”上下功夫,以培养学生成才为内驱力,打造大思政新格局
育人是教育的核心,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每一时期每一阶段都会有不同需要与特点,需要高校紧紧把握新时期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调动一切育人资源,凝聚育人合力,为大学生提供磨炼自我、展现自我、提升自我、接纳自我的平台,从生理、心理开展育人工作,实行学生资助工作一把手工程,以“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灵魂”工作理念,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多维立体育人模式,努力构建将单一的经济助学转化为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帮助大学生在点滴浸润中培根铸魂,形成“育青年·润青年·促青年”温馨氛围的“全员育人”大思政实践育人新格局。
(三)构建“四个课堂”于一体的全方位资助育人体系
在全方位育人方面,整合多方资源,打破课堂局限,打通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通道,充分利用多个课堂和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创新资助工作话语表达方式,将资助育人渗透到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形成主体自觉、全程贯通、要素协同机制,打造“坐、立、行、跑”4个课堂为一体的育人体系,不断提高“三全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坐”——夯实“第一课堂”,守好教育教学主阵地
努力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育人导向,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纳入其中,建立“解困—育人—成才—反哺社会”的良性通道,打造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素质教育体系重要平台。
2.“立”——丰富“第二课堂”,培养社团活动能力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学术研究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竞赛类活动等,建立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制度,用学识、爱心、情怀去帮助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劲和韧劲,为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基础。
3.“行”——打造“第三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第三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大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和支持,围绕学校的非遗文化育人、基础设施育人、公寓文化育人,营造底蕴深厚、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参加各类社团,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和广阔的学习视野。
4.“跑”——拓宽“第四课堂”,走出校园体验生活
实践是资助育人的重要环节,资助育人的目标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更重要的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环保活动、“三下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及科普志愿者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脑力”“心力”“眼力”“手力”“脚力”“笔力”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即发挥学校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凝聚各工作岗位的育人元素,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加强和改进资助育人工作,是建设新时代和谐校园的一项重点工作,更是贯彻关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内涵的实践要求。高校应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为推力,将“扶知、扶智、扶志”融合为一,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长远发展。
本文系1.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习近平教育扶贫观与“00后”大学生精准扶志研究》(项目编号:22C0185);2.2024年湖南省学生资助研究会研究课题《礼记·中庸治学思想融入贫困生扶“志”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SZZ202401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肖丽,肖蓉.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2,(05):14-21.
[2]邓珂,杜薇.“立德树人”视野下民办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提升路径[J].公关世界,2022,(08):135-136.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