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2024-10-19孙杨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及其指导作用。首先,文章回顾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提出背景,阐释了其理论核心即教学活动与实际操作不应割裂,而应互为补充,形成有机整体。接着,分析了该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其次,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如资源配置、师资力量、实践基地建设等问题。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进一步落实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于职业教育领域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职业教育
引言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项创新,强调教育过程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在职业教育领域,这一理论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技能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实用性和生活针对性。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建立更加紧密的教学与实践结合机制,职业教育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不仅深入探讨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成效,也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对促进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核心内容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该理论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三者密不可分,形成有机整体。
(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的能力。他指出,单纯的理论学习容易使学生形成纸上谈兵的习惯,而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则会使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因此,他主张在教育过程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必须结合起来,通过实践验证理论,通过理论指导实践。
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职业教育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音乐鉴赏理论知识、音乐表演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舞台表演、舞台实践巩固所学理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1]。
(二)“教、学、做”三者的关系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教、学、做三者的密切关系,认为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学与学习往往是分离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而做则常常被忽视。陶行知提出,教、学、做三者应相互促进,共同作用。
(1)教: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实践的指导者。教师需要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设计和指导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2)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听讲和阅读掌握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深化理解。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技能;(3)做:做是教学和学习的核心,是理论转化为实际技能的关键。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不仅在理念上具有指导意义,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法。这些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实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互动式教学:教师应采用讲授法和合作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讨论、演示、模拟等互动环节,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2)实训教学:通过建设实训基地或利用企业资源,提供学生真实的实践场景。实训教学可以采用虚拟仿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音乐教育专业中,可以引入先进的虚拟音乐制作软件,让学生在模拟的音乐工作室中体验音乐的创作与编辑;(3)项目教学法:将实际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按照完成真实工作的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音乐策划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四季为主题的“校园音乐会策划与实施”的项目,带领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实践中学习、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2];(4)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学生可以在企业中实习,参与真实教育教学培训项目,增强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符合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二、“教学做合一”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机制等方面。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机制,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一)课程设置
1.课程目标的设定。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陶行知强调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应当明确、具体,且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课程目标不仅要涵盖知识传授,还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例如,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可以设定为使学生掌握教育学原理,同时具备教育教学的能力。
2.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内容的安排应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导向,涵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内容设计需要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情况。例如,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中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数字媒体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包括数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的处理和应用。课程内容的安排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相辅相成。
3.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设计与实施是“教学做合一”理论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例如,课程可以先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然后逐步引入复杂的实践操作。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实践操作、项目实训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陶行知主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后,安排相应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音乐创编课程可以先讲授音乐创作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儿童歌曲创作的实践创作。
2.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是“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具体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将实际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例如,在音乐技能课程中,为学生设置一系列与音乐技能相关的任务,如学习钢琴的琵琶音演奏技巧、分析一首经典曲目的结构等,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3]。
三、“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中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在职业教育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增强教育的实用性和生活针对性等方面。
(一)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核心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这一理念在职业教育中尤为重要。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学生往往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技能。通过“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实践,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了大量的实训项目,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亲身体验和练习。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指导下,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实践项目。例如,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特长和兴趣,选择从钢琴、声乐等多个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并通过各种实践项目来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该理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在职业教育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例如,在声乐表演训练课程中,教师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小组合唱、个人演唱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声乐表演的魅力。并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声乐比赛和演出活动,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4]。
四、落实“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建议
为更好地落实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提出几项具体建议。这些建议旨在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双师型”教师,重视学生需求,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一)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职业教育应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课程设计、项目开发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企业提供实践场所和项目,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学校应设立各类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实训基地应配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让学生在校内就能进行实际操作。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训基地应当是集教学、实践与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亲身体验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专业技能实践,再到创作与演出,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5]。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参与社区音乐公益活动,为孩子们提供音乐启蒙和技巧指导。学生技能将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更能通过亲身教学,深入了解儿童的学习特点,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技巧。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学生不仅能增强实践能力,还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定期组织职业教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最新行业技术、先进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企业专家能够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例如,邀请中小学的“教学名师”为学生讲授课程,分享教学经验。职业教育教师应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实践经验。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而在教学中融入实际应用案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重视学生需求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参与自主设计的实践项目。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需求。学校应提供系统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职业指导服务应包括职业测评、就业咨询、实习推荐和创业支持等,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就业能力。例如,组织职业规划讲座、邀请企业招聘会、开设创业辅导课程。
(四)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观念
通过宣传和政策支持,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向社会各界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优势,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通过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树立职业教育的新形象。
推广“教学做合一”理念,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通过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和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岗课赛证融通,评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帮助家长和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前景。邀请家长参观学校的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让他们亲身感受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价值。例如,组织职业教育体验日活动,学生和家长参与实际操作,体验职业技能的魅力。
结语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这一理论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注重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实施“教学做合一”理论,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还能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姜文.论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从“教学做合一”到“工学结合”[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69.
[2]张灵霞.“教学做合一”理念在职校教学中的运用[J].生活教育,2022,(12):59-62.
[3]金玲.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在线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研究[J].才智,2021,(19):47-49.
[4]孔祥睿,雷鸣.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启示[J].生活教育,2024,(04):9-14.
[5]顾琪章.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今高职教育的启示[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03):17-19.
(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