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课程线上“三段九步”教学模式研究
2024-10-19徐丽丽 杜静
摘要:结合高职专业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学情,构建高职“三段九步”的线上教学模式。通过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认知天性,遵循教育科学,在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线上教学;三段九步;教学模式
引言
2022年,各级各类学校仍然时不时需要将课堂搬到线上,实行线上教学,虽然经过了2020年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浪潮,但面对教学新技术、新场景的压力以及学生长期线上学习的压力,传统的教学策略不再适应,而新的教学策略仍然需要老师们进行探索和改革。
线上教学促进了教学模式改革,但在改革中,由于众老师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差异明显,专业课程与人文类课程教学侧重不同,因此线上教学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基于此,笔者构建三段九步教学模式,为实施稳定、有序、高效的线上 教学提供借鉴。
一、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的区别
1.学习环境不同
传统的线下教学,学生集中在教室,受纪律约束,有同伴激励,可以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而线上教学,学生均各自居家,电视、手机、游戏、网络、纷杂事物都可能随时打断学习者的学习,这种影响对高职院校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尤其明显。
2.有效教学时长不同
传统的线下教学,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室利用多媒体和黑板,可以轻松地进行公式推导、理论讲解、习题训练、师生之间的反馈及时、一节课40分钟的教学时长充实且有效。而线上授课,一方面教师备课时间比线下长,另一方面由于师生通过屏幕、网络交流,视觉疲劳问题、注意力缺乏及客观条件限制,导致线上课堂的有效教学时间缩短。
3.师生交流强度不同
传统线下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学生的表情、眼神、对话、肢体动作等判断学习者的情况,但线上授课,教师只能通过文字、数据、连麦获得反馈,一方面这些反馈是教师发布的教学活动后得到的,具有片面性,另一方面学生在互动中易盲目跟风,让数据失去真实性。
(二)线上教学遇到的困难
1.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
高职学生学习的基础薄弱,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足,主观能动性不强,而线上教学环境与线下明显不同,缺乏约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是构建新教学模式的首要目标。
2.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专业课程具有缜密思维逻辑的特点,而缜密的思维逻辑限制了线上活动的发散性,表现出“是什么就是什么”的特点[1]。这个特点决定了专业课程线上活动的趣味性大大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严重不足。因此如何设置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是构建新教学模式的第二目标。
3.教学效果不佳
课前学习的能动力不足,课中教学的有效时长缩短,课堂反馈真实性下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线上教学方法,课后采取措施巩固教学成果是构建新教学模式的第三目标。
二、高职专业线上课程三段九步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上述线上教学问题,如何在课前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如何在课中留住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如何在课后采取措施巩固教学效果,是解决线上教学问题的根本思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构建高职专业课程“三段九步”教学模式。“三段九步”式教学模式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一)课前阶段
1.步骤1——发布课前任务
发布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一段说明文字,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构建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由于新学问是以旧学问为基础,所学越多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多。布置课前任务可以是旧知识的讨论,也可以是新知识的阅读材料,难度不能太大,否则容易挫伤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
2.步骤2——告知教学目标
有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通过及时告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本次课程与职业能力相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将教学目标区分为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整门课程的宏观目标,根据课程目标,教材会将内容按章节划分。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在理清课程目标后,应根据每周的教学时长,规划线上教学内容,并进行简单清晰的教学目标设计。一次教学的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点出发进行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如知识类着重记忆、理解,能力类着重操作和训练,情感类以讨论互动方式进行反省提升。
(二)课中阶段
1.步骤3——知识连接,刺激回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因此教学程序应当与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他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活动划分成了9个阶段,其中第3阶段就是刺激回忆。课中步骤3中,教师介绍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布刺激性材料,建立新的知识检索。
2.步骤4——内容讲解,通俗易懂
专业课程的专业术语很多,课本也大多艰涩难懂,高职学生本身基础弱,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采用很重要。对于术语,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不能使用术语。术语阻碍了初学者的理解,因此应该用学习者熟悉的语言,把知识表述成学习者能听懂的话,例如,“锚固长度”,初学时不易理解,可将它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当朋友准备掉下去时,你拉住朋友的手、这个拉住的手就是一种锚固。美国当代著名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在《表象与本质:类比是思考之源与思维之火》书中提出人类有通过“类比”自行发现规律的本能,正是人类大脑多年来不知不觉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人们可以通过已知的旧事物来理解未知新事物。借助“类比”的方法,将学习者原有经验和教学目标之间,搭起一个梯子,如知识点“主次梁相交处设附加箍筋或吊筋”,直接告知是低效的,但将主次梁相交同人与人踩踏类比,吊筋与皮鞋进行类比,就容易理解了。最后利用可视化建构专业课程知识之间的关系,制作可视化的PPT,表达各知识点的层次关系、空间关系。
3.步骤5——案例解析,必不可少
高职专业课程重在应用,案例解析必不可少。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教师案例解析—学生模仿练习—师生讨论答疑,进行线上教学中技能训练的主要手段,同时开展成果展示和成果互评。学生在互评的时候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在讨论答疑中得到教学反馈。
4.步骤6——讨论反省,情感沟通
线上教学中学习者与讲授者的情感沟通几近于零,因此在线上授课中,对教学难点、热点,设置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或观点及时给予反馈和肯定,增加情感沟通。学生在连麦、文字表达中得到关注,增强了听课欲望。
(三)课后阶段
1.步骤7——理清知识脉络,绘制知识图谱
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后,要求学生分析知识点间的关系,理清知识脉络,总结知识结构,画出知识图谱。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及知识图谱(思维导图、结构图表、锚图等)的绘制,加强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成就感[2]。
2.步骤8——尊重认知规律,合理设置测试
在彼得·C·布朗、亨利·A·罗迪格三世、马克·A·麦克丹尼尔合著的《认知天性》一书中介绍实证只需一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8%跃迁为39%,同时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而间隔练习使知识存储得更牢固,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善用练习组合带来成长性思维。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布置课后小测,通过小测,学生可以及时检验自己所学,明确知识缺陷。
3.步骤9——借助平台,实时反馈
借助教学平台强大的收集评定功能,实时对学生的小测、作业进行评定,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同样地,这种作业和测验能让授课者发现差距与错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三段九步”教学模式应用案例
(一)以《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为例
高职《建筑施工图平法识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及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具有实践性强、专业性强、责任重大等特点。结构施工图中,钢筋具有隐蔽性、同时节点构造平面化,难理解,因此本课程对学生基础课程及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是一门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的课程。在线上教学中,笔者借助“智慧职教”教学软件,采用“三段九步”教学模式。
“三段九步”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课后等3个教学阶段,分9个步骤展开教学活动,与线下教学相比,课前阶段多了“课前任务”,可以起到知识复习、新旧知识衔接作用,“告知教学目标”步骤则可以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内动力。课中阶段,为克服线上教学缺点,增加案例解析时长,创造理解知识原理的情境,设计多种线上讨论、提问、抢答等教学互动,设置“情感沟通”步骤,缓解线上学习的焦虑。因为教学平台的自动评定成绩功能,课后阶段的“课后小测”和“评定成绩”,可方便地多次布置,间隔布置、穿插布置、多样化布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绘制知识图谱”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打通学习的任督二脉。
(二)实施效果
1.学生线上的学习效果逐步提升
线上教学第7周中,智慧职教平台登录教师371人,共计6104次,登录学生12058人,共计626231次,课堂教学1338次,课堂活动3369次,课件学习408863次,批改作业(教师)30826次,批改考试(教师)11093 次,学生做题586721次。“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行为持续增加,共发布课前任务119次,课中的教学互动(包括投票、讨论、测验、头脑风暴、提问、小组PK、问卷调查)共计1419次,课后安排110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教学评价与教学互动安排成正比例关系。对于“画知识图表”环节的思维导图总结知识点,学生更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80%的学生截图上传的导图符合要求,20%的导图则不仅漂亮、对知识的总结也非常全面,令人眼前一亮,通过问卷调查,83.51%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自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71.13%的同学认为在日后的学习中会主动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复习或预习。
如是观之,线上教学的“三段九步”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进行9步骤的教学模式,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维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
在线教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深化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3],在线教学对教师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以建筑工程系为例,共54位教师参与了线上授课,占专职教师人数的91%,通过在线教学,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全方位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语
线上教学其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流程、组织也相应有了改变,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经过线上教学实践探索,“三段九步”教学模式符合认知天性,遵循教育科学,适合高职专业课程,线上教学效果显著。同时这次的线上教学模式探索也为今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5G网络时代的到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必将日渐成熟,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效支撑。
本文系1.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三教视野下的岗课证赛融合教学体系构建与研究——以工程造价(建筑)专业为例》(项目编号:GXGZJG2021B056);2.2021年广西自治区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建筑力学与结构》(项目编号:桂教职成(2021)55 号)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蔡建永,刘晓海.国际中文智慧教育视域下“三段九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 世界汉语教学,2023,37(04):534-546.
[2]李岩,元建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五位一体”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路径分析[J]. 世纪桥,2022,(10): 82-84.
[3]韩红亮,王雪梅.高职工科类课程线上线下“四步法”教学模式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2):80-83.
(作者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