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2024-10-19韦林杉
摘要: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应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才可保障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要求。现如今,社会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必须肩负起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任。但从高校应急管理专业教育实况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不到位,导致人才培养成效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本文对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现状进行探究,指出高校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高校;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应急管理任务不断发生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迫切需要可高效完成应急管理任务的复合型人才。近些年,应急管理学科教育虽已获得不错的效果,但所培养的人才只掌握应急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在人工智能、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足,难以应对数字化背景下的应急管理任务所带来的挑战[1]。因此,高校管理者需提升对应急管理专业的认知,加强该专业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并积极引入先进技术设备,为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有效保障。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固有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数字化应用能力,保障所培养的人才可在应急管理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现状
社会日益进步的过程中,对应急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相关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但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实况不尽如人意,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极大的差距。
(一)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自建立应急管理部门后,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防洪抗旱等工作都归为该部门负责,而不再是多个部门各自负责。可见应急管理部门需要负责众多方面的工作,内容过于复杂,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且有任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部门都应即刻前往现场应对事件。但如今社会中的应急管理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甚少,在平常工作中基本依靠个人经验[2]。同时,大多数民众的应急意识薄弱,应急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到位,这都表明了应急管理教育较为落后,科普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此外,应急救援、应急科学研究等需求量不断提升,但可应对这些工作任务的应急管理人才甚少。
(二)专业师资缺口较大
以往教育部本科目录并无设置应急管理专业,这表明当下高校中的应急管理教师并非科班出身,使专业师资存在极大缺口。尽管当下已有诸多院校开展应急管理研究生教育,但由于该专业并未被纳入本科目录,使应急管理研究生的主要生源并非直接来源于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同时,研究生和本科生阶段相比课程选择自主性更强,部分培养单位甚少开设应急管理相关课程,与研究生的学习需求不相匹配[3]。此种模式下培养的研究生,并未掌握系统性的应急管理知识,难以应对教育培养重任。因此,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依赖非应急管理专业师资。
(三)课程体系差异较大
各高校基本是结合自身办学经历、行业背景、现有师资等来设定应急管理课程体系,因而课程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现已开办应急管理专业的高校,除了应急预案编制课程外,其他专业课程并未达到完全统一的标准。因此,当下开设应急管理专业的高校,对人才能力也没有明确规定,各校未建立统一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即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应急管理自然也无法体现专业性。
(四)教材建设任务繁重
应急管理专业教育实施的时间短,教材建设方面的经验相对不足,而教材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依据,加强教材建设是必然性的工作。从如今的应急管理教材实况来看,并未统一的出版规划,实训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当下很多高校都是借鉴国外的教材,这和我国的应急管理需求不相适应,缺乏针对性的高质量教材,必然会给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造成约束,也会影响应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做好长远的发展规划,编制符合实况的教材是迫在眉睫的事宜。
二、高校应急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急管理专业是在近些年才备受关注的,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尤其是可借鉴的成功经验甚少。纵观高校应急管理专业教育实况,还存在学科定位尚未明晰、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建设针对性不足等问题,这都导致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较差,和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学科定位尚未明晰
学科若要实现较好的发展,明确的定位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尽管已有诸多高校开展应急管理教育探索与实践工作,但因缺乏顶层设计,教育部批准的零散应急类专业都是依托不同学科门类下进行试办,学科边界定位不清导致应急学科体系还很不完善[4]。实际上,在众多领域中都需要应急管理,工业生产、自然地理、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都有涉及应急管理内容,专业分布较为分散,无法形成独立的教育体系。因此,必须明确应急管理学科的身份,利用相近学科力量促进独立学科体系的建设。
(二)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
从应急管理专业的学生实况来看,学生规模相对较小,和社会需求量的差距较大。同时,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也未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因所属学科存在差异性,使不同高校制定的应急管理教育方案存在差异性,没有统一的培养年限、目标等标准。此外,课程体系尚未统一,教材数量不足,符合要求的教材内容甚少。如今的课程体系基本是以相关学科为基准,课程不够规范,实践安排严重不足,实践能力训练成效极不明显。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从我国各高校的应急管理教育师资现状来看,无论是数量或是质量均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复合型的师资缺口巨大,在有限的师资下要完成艰巨的人才培养任务显然非常困难。现如今,应急管理专业教师基本是由其他领域教师组成,接受过应急管理专业培训的教师甚少,教师的知识结构科学性不足,和专业教学的需求不相匹配。同时,还有部分应急管理教师学历低、缺乏技能证书,难以胜任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出来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自然也和预期不符。
(四)学科建设针对性不足
部分高校的应急管理专业通常都设置于公共管理学科下,尚未凸显跨学科特性,而应急管理部直属高校侧重于防震减灾教育,甚少关注公共卫生、网络安全等新型领域。应急管理学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需要不同学科作为支撑力,但在学科建设时针对性不足,难以满足多学科支撑的需求。若尚未构建完善的学科架构,将无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尤其是应急管理学科还需负责培训任务以及普及应急管理知识,仅通过附属学科的形式存在,显然很难完成学科的任务。
三、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依托专业人才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高校应急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必须明确人才培养需求以及方向,除了要多加听取专家的建议,还应通过多渠道了解人才缺口,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建设活动。需要培养了解政策、擅长管理并掌握技术的优质人才,可完成指挥管理、技术支撑等任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借助大数据,从突发事件处理中的留痕性资料中明确应急管理人才的优劣势,构建科学合理的胜任力模型,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匹配对应的人才素质指标。由素质能力作为切入点,打造包含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在内的完善科学体系,促进不同课程间的融合,以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内容
若要推动应急管理专业高质量发展,就应建设科学的应急管理特色化课程。
首先,需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优化,使课程体系建设更为科学合理。充分认知应急管理专业特性,明确不同课程的知识衔接点,推动学科的有效交叉。高校应当分阶段、分目标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由基础知识学习逐步过渡到实践训练,继而延伸至实习活动安排,使人才的专业素养持续提升。还需明确专业课程之间的知识逻辑,引导学生掌握和应急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应着重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决策方法等主干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真正获得有效的锻炼。同时,还需要依据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来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并将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归入同一个课程组中,以课程组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5]。例如,可将应急管理概论、突发事件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编制等课程教师引入同个课程组,一同探讨不同课程的衔接性,避免出现重复教学的现象,让学生可掌握更为完整的概念,对应急管理流程更加熟悉,不断强化自身的应急管理决策与应对水平。其次,结合应急管理专业人才要求以及高校的优势资源,明确应急管理专业发展方向,打造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比如,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应急管理专业应设定为教育服务的,着重开展安全管理与教育活动,确保学校应急队伍建设需求获得有效满足。最后,不断优化应急管理教学资源。除了要对传统的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外,还应充分利用应急管理教育平台,在线上与线下教育结合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应急管理教学的开展,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开展充分调研工作,参考国内外成功的人才培养案例,结合高校的实际状况,针对性地编制教材内容,并尽可能和国际教育培养内容对接。此外,还应注重应急管理教育平台的建设,通过在线学习与交流功能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不断优化学习资源库,使学生的学习可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三)增加实践活动安排,优化教学场地设施建设
应急管理专业本就属于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要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必然要开展丰富的实践学习活动,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实践教学场所的支持,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场所建设尤为重要。
首先,应注重应急管理实验室建设,在技术层面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各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来构建应急管理实验室,确保凸显自身的特色。高校可以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为主题开展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真实性的应急模拟演练活动,促进应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在应急模拟实验室中,可通过VR等应急模拟训练器感受地震逃生、灭火等场景,此种学习更具真实性,可达到更好的实训效果。还应注重各种实验项目的引入,促进应急管理学习不断拓展,使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其次,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在应急管理实训基地建设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践需求,保障建设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部分高校已建立安全教育中心,必须充分利用此优势,打造公共卫生、学校安全、意外伤害等主题的实训基地,使应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求获得更大程度地满足。最后,高校还需多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服务机构、应急救援组织等协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的机会,在多方合作之下建立应急教育实践基地,使校内实践资源的缺陷获得有效弥补。高校可将国防教育基地、安全教育体验馆等场所充分利用起来,和安全相关部门多加联系,打造包含模拟演练、主题教育在内的实践基地,让学生获得更为充分的实践锻炼。此外,教师需要利用好和应急管理相关的节日,开展以节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应急管理技能的掌握[6]。
(四)引入双师型教师,构建优质的师资队伍
若想达成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不科学、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确保应急管理专业教育教师有较强的教育胜任力。
首先,推动传统教师的顺利转型。应急管理专业教师不可局限于应急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还应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力求成为双师型教师。为使教师转型更加顺利,高校可邀请应急管理领域专家到校开展相关讲座,也可邀请应急管理从业人员到校开展演练实践指引活动,促进教师掌握前沿的应急管理知识与技能。同时,可选派应急管理专业教师到外参与相关会议、进修学习,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不断优化,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在相互探讨交流下确定更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变化及时改革应急管理培训内容,为教师队伍的顺利转型提供有效助力。引导教师积极尝试主题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主动引入数字化技术,确保可做到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转型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注重教师能力提升,促进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急管理专业教师除了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在教师队伍优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师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鼓励教师多加参与科研工作以巩固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应注重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鼓励教师积极到相关部门挂职锻炼,将自身掌握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锻炼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为教学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最后,注重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应积极参与专题培训活动,并通过交叉听课的形式来掌握更为丰富的应急管理知识,延伸自身的教学思路,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学科顺应新时代而诞生,该专业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纵观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况,学科定位、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尚且处于初步探索与实践状况,可借鉴的经验有限。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发展机遇,在数字技术助力下可优化专业教育顶层设计,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实训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与管理实践,助力输出应用型、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为构建中国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人才资源。
本文系1.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基于智慧教育数字信息化的应急管理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BL048);2.广西警察学院2023年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应急管理概论》(项目编号:(2023)22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柳,杨曌,翁翼飞.加快培养与大国应急体系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人才,2024,(04):33-35.
[2]刘川,孙莹.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24,(06):151-153.
[3]任雪莹,王宏鑫.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06):145-148.
[4]钱洪伟,王志豪.我国现代应急学科发展的系统短板与路径选择[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3,33(11):1-7.
[5]杨祎祺.论应急管理法治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路径选择[J].法学教育研究,2023,43(04):202-218.
[6]陈哲,张小兵,杨洁,等.新时代基层应急管理人才能力要求与赋能向度[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03):36-43.
(作者单位:广西警察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