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策略探析
2024-10-19边巴拥宗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学生思想工作,推动思想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就西藏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归因进行有效分析,在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后,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独具特色的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建议。
关键词: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策略
引言
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报告》还显示,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了网民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1]。而纵观身边,互联网的普及引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行为等一系列变化,而就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而言,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是互联网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强烈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作为高职学生获取资讯、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的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从另一方面而言,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不良、低俗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综合能力提升带来了严重挑战,而这一切在无意中显示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
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作为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应在研究学生思想教育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互联网中所蕴含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潜在价值,面向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因此,作为一名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兼良友工作室负责人,探索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教育研究为现阶段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现状调研
传统的思想教育教学方法及模式已无法满足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的需求,为了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必须积极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较之传统的线下思想教育内容传播范围更广、途径更为便利、素材更多、更具新颖性,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可以采取“以网治网”的方式,依托官网、微信公众号、二级学院网站等载体,并借助现有的优秀网站和“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所具有的正面育人作用,提高网络思想教育实效。
(一)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内容分析
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内容主要以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为主,由于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们日常事务繁忙,在开展网络思想教育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将线下的思想教育内容“复制”到线上,讲授模式也跟传统的思想课程讲授法类似,内容稍显枯燥。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各个地方、各行各业的消息,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及模式已经无法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如何将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与飞速更新的互联网“热点话题”相结合,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二)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队伍分析
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队伍主要为辅导员,每个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基本有3—4名辅导员,而这些辅导员几乎身兼数职,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就已经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因此辅导员们较少有时间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有时开展了也可能会采取“换汤不换药”的方式进行,很多时候是单纯将线下思想教育内容移至线上,网络思想教育结束后也很少有时间分析工作的实效性。
(三)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的平台分析
目前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主流平台为部门微信公众号、腾讯会议、教学课程平台等,较多学生关注的抖音、哔哩哔哩、微博、快手等使用量大、内容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新媒体平台较少为辅导员们所用。这种相对而言比较传统、单一的教育平台的选择使得本该受学生喜爱、在当下较热门的一些“主流”网络平台被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忽视,导致潜在的网络思想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学生对于网络思想教育的兴趣不高,主动参与度不足。
二、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
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目前几乎都是在二级学院的领导下开展相关工作,尚未形成统一的工作制度,对于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监督也主要由二级学院领导主抓,这就导致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在开展网络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从学校整体层面的规划和“建章立制”。虽然二级学院都有思想教育专项经费,但用于网络思想教育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且尚未建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未能从体制机制建设层面保证网络教育的技术工作领先。
(二)网络思想工作认知不足
辅导员良友工作室成员对于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认知不充分,很多辅导员将网络思想教育理解为借用一些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宣传、传播思想教育内容,并未充分意识到有效利用互联网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效性。一些辅导员将其视为一项工作任务,仅仅负责“转发”“传达”,未能有效转换宣传方式、丰富教育形式、设计教育内容,导致很多学生对于网络思想教育内容兴致不高,没有主动参与相关教育活动的意愿,使得原本能提升辅导员在学生中的亲和力的互联网不仅未能起到相应的“桥梁”作用,反而显得本应便捷、有趣、生动的网络思想教育较之线下思想教育深度不够、温度不够、效果不足。一些辅导员在日常与学生交谈过程中,不能很好理解学生谈话时喜欢使用的“网络热梗”,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与辅导员间的“代沟”,降低了学生想要与辅导员交流的意愿,拉大了辅导员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得一些辅导员无法走进学生、走入学生。
(三)缺乏完善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
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部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腾讯会议、教学课程平台等开展,对于校内网站的使用率不高甚至几乎不使用(譬如学校官网、二级学院门户网站等),对校内网站的管理也未起到相应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受辅导员自身工作性质、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等的影响。即便一些辅导员良友工作室能有效利用部门公众号开展思想教育,但内容千篇一律,较少体现创新和自身特色。一些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经常用于开展网络思想教育的二级学院公众号版面设计较为单一,排版创新力和视觉吸引效果不足,信息更新速度也较慢,对于几乎以“互联网为家”的大学生而言,并无太大的吸引力,学生参与热情不足,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
(四)网络思想教育效果难以评估
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效果评估是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如何改进辅导员网络思想教育方式、更好建设网络思想教育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思想教育效果评估要考虑思想性、实践性、实效性等方面,而这些点难以依据一些具体指标或数值进行评估。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开展网络思想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而这不仅需要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道德水平、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和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以“冰山理论”为例——网络思想教育效果更多是评估个体“冰山之下”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取不仅受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也跟网络思想教育内容、辅导员个人能力、平台建设等因素有关,网络思想教育效果难以像日常的考试一样用统一的评分方法、评价体系来评估,因此无法以统一指标衡量教育效果。
三、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组织管理,健全工作机制
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要有所突破首先要加强组织管理,应在统一领导下,联合学生工作处、二级学院、宣传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立足教师工作实际、立足学生教育教学实际,将辅导员的工作重心由处理学生工作日常琐事转为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将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通过建立校领导分管、各部门合力监管、专人负责、有效指导、定期考评等工作机制,建章立制、明确职责,使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并不仅仅局限于辅导员,将专业教师、思想课专职教师、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等纳入师资队伍中,扩大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网络思想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设置网络思想教育专项经费,完善平台建设,上下同心、合力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将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丰富教育平台,提升工作质量
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在开展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应多使用学生访问量大、兴趣高的网络平台,丰富网络思想教育阵地,而不仅仅是将网络思想教育局限在日常使用的平台中。由于各工作室的各方资源及力量有限,师资也较短缺,因此,各工作室应改变原有的“单兵作战”的想法,共享思想教育内容、共享师资力量、共享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网络新媒体矩阵建设,合力打造具有创新力、影响力且个性化的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将网络思想教育由原来的“弱势”变为特色,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工作质量。
(三)创新教育内容,发挥“组织”优势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期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表达方法都有着“互联网”印记,辅导员若依旧按照传统说教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在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前应潜心研究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内容,坚持多元化的网络思想教育理念,将“枯燥”的思想理论教育内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传达,譬如转换辅导员的语言表达方式、将文字转换为有趣的图片,甚至漫画等。在开展网络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摒弃辅导员“个人作战”的想法,充分利用学生会、团总支、学生社团等,结合网络思想教育主题创作学生喜欢的互联网作品,丰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被动接受网络思想教育转为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组织优势,寓教于乐,提升网络思想教育水平。
(四)正视角色变化,提高自身素养
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在开展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需明白,在开展网络思想教育时,辅导员与学生是平等互动的关系,传统的说教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互联网多元化的需要,因此,辅导员要转变工作角色,以更加亲和的姿态来引导学生,变传统思想教育的说教者为网络思想教育的引导者,通过研究探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新思想和新理论,变网络思想教育知识的传播者为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创造者[2]。辅导员良友工作室在每年工作计划中应将辅导员网络思想教育能力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面向辅导员进行媒介素养训练,譬如,信息甄选和排查能力训练,熟练使用互联网进行内容制作和发布运营的能力训练[3],辅导员在日常使用网络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媒体素养,通过参加培训、自学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拉近与“00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强化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中的话语权,提升网络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结语
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也应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找到方法主动占领学生思想教育的互联网阵地,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推动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的阵地建设,进而推动西藏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良性开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的绵薄之力。
本文系2022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西藏高职院校辅导员良友工作室网络思政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22YB22YBKT—0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32(05):13.
[2]祁承勇.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5,(05):57-58.
[3]杨骏.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11):98-99.
(作者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