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图书责任编辑的责任边界

2024-10-18

出版参考 2024年9期

摘 要:责任编辑的责任边界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多元化,责任编辑的责任边界也在不断变化。作为知识服务的重要参与者,责任编辑除了承担传统的审稿、编辑和校对等工作外,其责任边界进一步扩展到服务读者需求和应对市场变化等领域,在关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等的同时,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变化,为推动出版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责任编辑 责任边界 知识 技能

在传统出版时代,曾很流行一句话:“责任编辑,责任无边。”笔者第一次从一位前辈那里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二十多年前一名刚从事编辑行业的新人。除了感受到作为一名编辑责任重大以外,更多是满满的自豪感,但是编辑究竟能够做哪些工作,其实自己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对于编辑工作的认知基本就是“看稿子”。

随着从业时间的增加,感觉编辑工作似乎也有王国维所说的读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阶段:即为文字编辑的时候,首要责任是掌握编辑加工的技巧,消灭书稿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衣带渐宽终不悔阶段:跟作者能够进行有效沟通解决书稿问题,再到积累一定的作者资源,尝试自主策划选题。灯火阑珊处阶段:某天为自己也有了一本畅销书或获奖的书而倍感自豪。以上似乎是一名编辑固定的成长之路。前面的路有师傅带,后面的路又带徒弟,周而复始。从审稿,到策划选题,再到辅助营销,这似乎是传统出版编辑所触及的全部边界。

2021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通知》,启动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出版业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开始主动进行自身的变革。大量从事传统出版业务的编辑开始主动或被动转型,包括笔者在内的传统出版从业者必须重新审视出版的新业态。本文希望通过对责任编辑责任边界的初步论述,意在探讨在深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出版人未来能做些什么。编辑的责任已经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了一些变化,既要立足传统,还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一、选题立项的责任边界——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程度,图书选题的立项标准始终应坚持“两效”方面的考量,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更以社会效益为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既是编辑从事出版工作的初心,也是出版单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责任编辑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讲到,“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从这个角度来说,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是出版工作的底线。

从另外一个角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是一切社会生产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这也就对编辑的策划能力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做好书,做畅销书,做长销书”。例如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期间,北京出版集团推出了《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天地中和: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图典》《北京舆图集成 北京古地图集·国图卷》《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等一系列重点图书,既有通俗读物又有学术资料和专著,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读者群体,对于北京中轴线知识的发掘及文化推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由于选题立意贴近读者需求,市场反馈同样良好。

对于出版机构而言,一本所谓的“好书”并不单纯以是否盈利来衡量,其对于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视。品牌在无形价值向效益的转化上,对出版企业的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出版品牌”。可见,品牌建设已成为我国出版业由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由传统出版向融合出版、由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可以说,无论面对怎样的时代变化、技术变革,只要品牌还在,出版企业不管暂时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一定会渡过难关重塑辉煌。这正是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百年老店的核心竞争力。

二、编辑加工的责任边界——万分之一的差错率

万分之一的差错率与其说是边界,不如说是红线。图书出版主管部门每年都会开展质量检查,每一本正式出版的图书都会面临被抽检的可能,编辑任何时候都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因此,责任编辑应熟知《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刷四项,这决定了图书质检的关涉面较广,涉及作者、责任编辑、责任校对、总编辑、版式及封面设计师、责任印制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责任编辑一般对图书质量负主要责任,大部分不合格的图书都是因为编校质量问题而被判为不合格。

要想把编辑工作做到精益求精,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基本功、广阔的知识面是不可或缺的三个要件。

责任心体现在责任编辑甘于坐冷板凳上。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往往需要多年默默无闻的努力。出版家杨牧之在《论编辑的素养》一书中说:“一个编辑首先要对你从事的工作感到重要和光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该有时代的使命感,有社会的责任感。”图书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万一出错,轻则贻笑大方,重则误人子弟,因此唯有全情投入,才能做好编辑工作。

扎实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编辑对于文字的驾驭上。编辑大家陈原说过:“每一个合格的编辑,都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如果一时驾驭不住语言文字,就应努力去学会驾驭这基础的工具,然后成为一个能把语言文字运用自如的巨匠。”这里也没什么技巧,除了个人的天赋外,剩余的就是努力——熟能生巧。

编辑应当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杂家,其知识面的广阔不仅体现在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精通上,更在于对其他诸多领域的广泛涉猎。广阔的知识面表现在,既要熟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还要“杂而不乱”,能够合理运用所了解的知识。正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所说:“编辑是杂家,一定要多读书,读杂书,阅读面一定要广、博。这里要强调,一定要读一些无用的书,一定要有无目的的阅读,超功利的阅读,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说你读书总是带着解决这个问题、那个问题的目的读,或者你读的都是一些要应付考试和应付临时要求的书,很难提高你的人文素质。强调无目的、超功利的阅读,也就是兴趣性阅读,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求知欲或休闲消遣愿望的阅读,这种阅读是开阔眼界和思路、丰富知识、陶冶性情的途径。乍看起来无用,其实积少成多以后有大用。”[1]丰富的知识储备可以让编辑在处理各种书稿时游刃有余。

三、编辑与作者的责任边界——尊重作者,改必有据

编辑工作是服务于作者的,简言之,作者负责内容,编辑负责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第五十二条中第四款规定,“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2]这就是说,修改权是法律赋予作者的权利之一,编辑的修改应该建立在和作者的充分沟通之上。《编辑之友》原主编孙琇对此曾说过三条原则:“第一条,不能不改,尽量不改;第二条,改对不改好;第三条,保持原意,保留原味。”笔者对此的理解是:“非原则性错误,能不改则尽量别改。”尤其对于新编辑而言,保守一点更不容易犯错。

当然,编辑的工作并非仅仅是为他人做嫁衣,同样具有一定的创造空间。编辑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可以提升书稿质量,通过编辑工作为书稿查缺补漏、锦上添花上。例如,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在编辑《胡愈之出版文集》和《胡愈之翻译文集》的时候,给每篇文章都加了题解和小注,这就是编辑主体性、创造力的体现。他通过注释提出新解,搭建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为读者打开新的阅读语境与历史情境,读者从注释中可以释疑解惑,亦可按图索骥获得更多信息,进而形成更有价值的新知识。[3]但是,如果自己的编辑能力尚不足以提出上述建设性意见,但有了想法要及时跟作者沟通,千万不能自作主张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四、编校工具使用的责任边界——积极适应但又不可过分依赖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编辑工作方式已随着各种编校软件的不断出现和进化而发生变化。例如,黑马校对软件在出版业已经广泛使用,作者的原稿首先可以通过黑马软件解决错别字及标点符号差错。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普及,近几年又涌现出蜜度、“AI编辑工作室”等一批新型智能化校对工具,其正在悄悄改变着传统的编辑工作方式。

编校工具的出现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编辑的工作负担,但是编辑工具目前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尤其在内容导向、学术质量、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审核,以及对文字、逻辑、结构等校对方面,仍存在技术障碍。因此,编辑校对软件目前应被视为辅助工具,用于提高编辑和校对工作的效率,而不能替代专业编辑的判断和技能。

如何用好编校工具也有一定的门槛,例如,①务必使用正版软件。确保使用的编辑校对软件符合版权法规,不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②注重培训和学习。编辑应接受有关如何使用编辑校对软件的培训,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这些工具。③软件应持续更新。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定期更新软件的词库和算法,以保持校对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措施,编辑可以合理利用编辑校对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出版物的质量和准确性。

五、宣传推广的责任边界——规避风险,避免不正当竞争

一名合格的责任编辑应该能编能写,在全民营销时代,尤其是直播带货的兴起,传统出版机构除了跟东方甄选、与辉同行等一些大的机构合作外,也在尝试建设自己的直播带货平台。

图书出版上市以后,责任编辑的工作并没有结束,目前至少两项工作仍延续了传统出版时代的做法:一是宣传推广的文案撰写,基本上还是以责任编辑为主;二是与读者互动,回复读者来信等,起着读者与出版社和作者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尤其是近几年直播带货的兴起,出版行业也正在积极主动进入直播带货的赛道。鉴于图书作为知识商品的特殊性,其带货门槛又高于一般的商品,如果不了解图书的内容,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就很难达到满意的销售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图书直播带货的新赛道上,责任编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妨将其作为一项宣传推广的外延工作去尝试。

但是,我们享受直播带货所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对其所潜在的风险同样应该值得重视,近几年诸多网红大V在带货过程中“翻车”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所有的宣传推广工作均应该从法律、道德、市场和社会责任等诸方面综合考虑。

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宣传内容应真实反映图书的内容和特点,不得夸大其词或进行虚假宣传,误导读者。同时,必须遵守相关的版权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所有宣传活动合法合规。应避免诋毁竞争对手或进行不正当的市场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

也许会有人质疑,如果都让编辑去直播带货,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做编辑?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实,并非所有编辑都适合直播带货,笔者上面只是强调了在直播带货方面编辑的知识储备优势,而在实践中,除了知识储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及应变能力也不可或缺。如果一个编辑几项素质完全都具备,那么完全可以做图书主播。

六、结语

综上所述,责任编辑的责任边界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编辑边界意识的建立是一名编辑从入门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出版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责任编辑的责任边界还将继续扩展和深化。他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变化;同时还需要关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为推动出版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系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