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主题学习:从有形“桃源”跨越到无形“桃源”

2024-10-18徐建利沈霖菲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9期

摘 要 跨学科主题学习聚焦育人方式的变革,通过找准跨学科的契合点,提炼跨学科学习主题,明确多元学习目标;创设多任务情境,促进多维学习跟进;同时倚重主体化的评价,来提升多层次探究成效,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有形“桃源” 无形“桃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1]。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跨学科首先要从语文学科出发,找到“跨”的点,指导学生通过多学科的运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以统编八下《桃花源记》教学为例。很多老师重点关注的是文言字词的翻译,以及理解陶渊明勾画“世外桃源”的目的等。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言,并未有实质性的效果。从《桃花源记》的文体角度来看,可将其看作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由故事的虚构性来看,可以视作一篇小说;它又是一个隐喻,又如一篇寓言,引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如何从这篇经典文本中,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从文中有形“桃源”,跨越到无形的“桃源”,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性阐述。

一、实施跨学科学习的意义

实施跨学科学习可以勾连起学科间的联系,是单学科学习所不具有的优势。它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非常契合。

1.提升适应未来教育的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实力的学生,它已不再需要学生仅仅依靠知识积累,停留在对知识的表层理解上,而是需要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学习基于真实的情境,在立足本学科的基础上,能够整合各学科知识。以《桃花源记》一课的跨学科学习为例,引导学生从语文学科中有形“桃源”跨越到无形的“桃源”,能够通过运用各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2.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

社会正走向融合,单一、孤立的学科思维,已不能适应知识融合的需求。而跨学科学习的应运而生,使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运用程度加强,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成为可能。通过跨学科学习,将不同学科下的相同主题的知识,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多学科知识的联系与碰撞,比如对各学科中的“桃源”有了一定认知后,自己动手制作心中的“桃源”,促进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3.提升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对教师而言是一个难点。虽然语文教师熟悉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但对于所跨学科知识的认知度,以及如何将所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任务,极具挑战性。教师了解文学中的“桃源”,但对文学史、哲学、艺术中的“桃源”并不熟知。所谓知难而进,越是充满挑战,越能激发起教师们的求知欲与实践,因而在系统的学习与实践中,教师能够开发出更具创新性与前瞻性的课程,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在生活中遇见困境时知道以何种方式去解决问题。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策略

跨学科学习的本质是整合课程,将多种学科整合起来。加德纳就指出,跨学科学习就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领域建立新的连接,以其中一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语言及观点来探究、描述及解释连接的学科,并赋予所连接的学科此种学科的中心精神及知识形态”[2]。

1.提取跨学科主题,明确多元学习目标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某一学科为载体,围绕某一主题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培育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学科素养。《桃花源记》一文除了课内注解的“有形”的“桃源”外,针对现在心理问题频出的现状,是否将学生面对困境时多一份释怀理解为拥有“无形”的“桃源”,并运用于生活与学习的每一处,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此设想,笔者决定将《桃花源记》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此时正值香港学生到学校交流并参与课堂学习,如何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桃源”的内涵与价值,从而了解中华文化,是这节课的主题。

《现代汉语词典》中“世外桃源”与“桃花源”的释义相同: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本文所阐述的“桃源”是“桃花源”的简称。在我国有以“桃源”来命名的县,叫“桃源”的乡镇与街道则更多,足见古往今来,在人们的心中拥有“桃源”般的一方净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桃源”始于晋代的陶渊明,除了文学中的“桃源”,艺术作品中也有很多的“桃源图”。如何让香港的学生领略杭州美景,笔者要求学生将杭州的美景制作为心中的“桃源”赠送给香港的学生,让他们感受江南的美丽胜景,这是笔者开展由有形“桃源”到无形“桃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初衷。也希望对“桃源”文化的探究,扩展及丰富文学中的“桃源”形象,探究更多元的“桃源”文化及感悟并领略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当时正值春假来临,如何给即将迎来春假的学生制作一份旅游攻略,使同学们玩有所乐、玩有所获,也是开展此次跨学科活动的第二目的。

综上所述,在跨学科学习主题的统领下,设计并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

(1)促进学科理解,提升学科素养:探究陶渊明眼中的“桃源”的条件,分析文中人物及文体特点。通过探究,提升分析、判断(批判性思维)与沟通能力。

(2)形成跨学科理解,发展跨学科素养:通过真实情境的迁移、运用,促进对相关学科核心知识的了解。了解“桃源”在文学史、哲学、艺术中的表现及意义,以此了解中华文化。

(3)借助跨学科学习的成果,制作一个“我心中的‘桃源’”视频、一份“桃源”旅行攻略和一份“桃源”手绘图。视频要求图文并茂,富有诗意。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升创新能力。

(4)将视频发布网络,参与评选,并收录到《我心中的“桃源”——杭州十景》一书。

确定学习目标后,前置评价标准,使评价置于整个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情况。在主题的统领下,教师教学设计以语文学科实践活动为主线,坚持语文学科立场,“跨出去”再“跨回来”,围绕语文学习进行深度阅读、探究与协作,最终达成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创设多任务情境,促进多维学习跟进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驱动性问题便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要素。所以选择驱动性问题需要指向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本课主要聚焦从有形的“桃源”跨越到无形的“桃源”,深入解读陶渊明眼中的有形“桃源”是“跨出去”的第一步。

(1)设置驱动性问题解读有形的“桃源”

陶渊明眼中的“桃源”具备哪些条件?他勾画“桃源”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延伸为分析人物:渔人是怎么找到“桃源”的?他为什么后来处处志之却找不到“桃源”?刘子骥、太守、问津者,是同一类人吗?陶渊明接近哪一位?鉴于人物的真实、事件的虚构,探讨文章是散文、小说还是寓言。

上述驱动性问题,指向语文学科的逻辑性、批判性思维的深入发展。 这一思维过程,使学生对人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处理社会复杂关系的能力,并为探究无形的“桃源”奠定基础。

(2)“跨出去”体会无形的“桃源”

为探究无形的“桃源”,笔者设计了如下三个任务情景。

任务一:了解文学史的“桃源”,体会演变路径。

“桃源”在每个时代中被赋予的内涵有所不同,找出“桃源”的源流,可以清晰了解先人们的思想轨迹以及情感归依。设置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文学史赋予“桃源”不同的内涵,分别给东晋、唐代、宋代的“桃源”选择适合的内涵:a.精神之邦;b.眷恋向往;c.神仙境界;d.归隐之意。

第二,结合陶渊明《饮酒》、柳宗元《小石潭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王安石《登飞来峰》,再联系时代与个人性格特点,你觉得他们能否找到心中的桃源?并说说理由。

“桃源”的演变无法脱离所处时代。东晋纷乱,文人墨客笔下的“桃源”,自然具有归隐之意。个性张扬的唐代,人们物质与精神得到充分提升,当物质得到满足,求仙问道也成为一种时尚与必然。所以精神之邦与神仙境界,便是唐代“桃源”所具有的特征。宋代南渡后,眷恋向往往日的盛世与繁华,便是“桃源”的精神内核。联系所学课文中的作者、作品,使学生去体悟他们的心路历程,不仅加强了文本间、文本与生活的连接,同时通过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思想与情感,去体悟无形的“桃源”所具有的深层内涵,也为自身面对困境时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任务二:体会哲学中的“桃源”,突破心灵困境。

世间到底有无“桃源”,它到底藏于何处?通过跨学科思维,以求通过哲学视角来理清生活的真相与本质,体悟“桃源”内涵。设计如下问题。

儒家主张正心、心即理;佛家主张明心、即心即佛;道家讲炼心,有“五心”(藏宝心、欢喜心、慈悲心、智慧心、感恩心)之说,它们的核心交汇点是什么?你觉得真正的“桃源”在何处?从中悟得怎样才能找到心中的“桃源”?

“儒释道”三家,虽有不同的主张,但修炼一颗如如不动之心,保持“静心”“内求”是“三家”的核心交汇点。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面对困境时,应按住一颗躁动的心,冷静处事,同时要有转念的力量,“境随心转”,就能找到心中的“桃源”。与学生讲哲学,他们不易接受,但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导,他们便能感受到真正的“桃源”不在别处,而在自身,“一念天,一念地”,而这转念,便是真正的“桃源”。 了悟此点,才能自渡。

任务三:领略艺术中的“桃源”,浸润艺术熏染。

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们将自然作为心中的“桃源”,影响着一代代人的追随与迷恋。通过跨学科学习,我们可以跨越文学与艺术的桥梁,去领略文学家与艺术家不同的审美意境。设计如下问题。

欣赏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说说画作的特点。结合材料谈谈“吴门画派”(苏州籍)为何钟情于“桃源”意象。

天才少年王希孟大胆泼墨,以青绿之色抒写浓郁的“桃源”,而晚年的黄公望以舒缓、恬淡笔墨,描绘生命将至的“桃源”,时代、年龄、性格等会影响艺术作品的表达。苏州籍的“吴门画派”钟情“桃源”,钟情于精神领域的“桃源图”与适合于大众品位的“桃源图”,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然而情感需求却相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于“桃源”的追求与向往。

(3)“跨回来”制作心中“桃源”

上课前夕,笔者得知有26名香港学生一起参与课堂学习,为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联系,组织班级学生为香港的同学送上三重“桃源”礼:10个“桃源”视频;10份“桃源”旅游攻略;26份学生手绘的“桃源”胜景图。课堂上让香港的同学选择两个“桃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并说说喜欢的原因;让他们就“桃源”攻略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领略杭州的人文之美;并让学生将自己亲手绘制的“桃源”胜景图送给香港同学。学生在实地拍摄、制作视频、发布网络等系列活动中,收获很大,并表示希望这样的作业以后每周都有。此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与创新能力,他们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三、倚重主体化评价,提升多层探究成效

维果茨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始于可视化的社会交互,然后慢慢被学习者内化并形成想法[3]。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将学生的内隐认知外显化。所以在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全程跟进,以追求最理想的效果。

要关注实施跨学科学习的起点,看到实施过程中的增长点。因学生的基础、接受度不同,对跨学科学习的认知及思维发展的维度也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各种形式的评价,同时更要关注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探索增值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基础提升和思维增长,激发他们积极拥抱新的学习方式,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见表1)。

总之,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对人文、思想的深度理解,在对真实情境的探究中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感悟其思想。同时,让学生在主题学习实践中体会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艺术鉴赏、其他学科等的联系,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为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也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交融,使协同育人成为可能。

[此文是杭州市学会课题2024XK0401“三生·四维: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建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J].基础教育课程,2022(9):72-80.

[2]郑博真.多元智能统整课程与教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3]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宋雪莲,赖 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通联:徐建利,杭州滨兴学校;

沈霖菲,杭州竺可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