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和启示

2024-10-17李思嘉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17期

摘要: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高端科技人才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临近,全球正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人才转移成为决定科技革命领先的关键指标。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果,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文章总结了国内典型城市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经验,强调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强化生态化、多元化、智慧化属性,为其他城市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提供借鉴,以增强建议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关键词:国际人才社区;人才引进;本土化;智慧化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汇聚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基本国策。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早在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吸引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因而,作为人才生态,国际人才社区日益成为人才政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热点。

人才社区的概念在发展中得到深化。国际人才社区一般是指由世界各国人士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学者细化认为,它是以国际化标准为参照、依托开放型社区、具备现代化城市形态、公共设施齐全、区域文化多样、宜居宜业的集聚区域[2]。按形成因素分,国际人才社区有3类:专门开发形成、前期开发与移民族群居而形成、散居在中国居民社区中形成[3]。关于形成原因,学者意见各异。焦爱华[4]认为传统居住区由以本地居民生活为主,向接纳国内外人士转变是国际人才社区形成的关键。另有学者认为国际化是直接原因[5]。部分学者强调,经济全球化、城市国际化及科技进步促使国际人才社区增多,尤其科技创新全球化作用显著[6]。综上,国际人才社区是经济、城市国际化及科技发展的产物。

随着时间推移,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国际人才社区居民构成复杂,导致多元文化交流壁垒。李慧玲[7]将问题具化到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一项义乌国际社区与广州黑人聚集社区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国际社区在语言交流、子女入学以及医疗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8]。国际社区管理体制对传统模式构成威胁,需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措施[3]。滨江社区与古北新区对比显示,外籍人士因国家、行业和文化背景差异而难以融入[9]。综合学者观点,当前国际社区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融合困难,鲜见切实可行解法。同时,国际人才社区治理研究亦显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治理难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开放创新生态。”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创新生态。国际人才社区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建设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几个典型社区为例,分析其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1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现存问题

1.1多元需求难以满足,公共服务有待提升

国际社区环境中,外籍居民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民族、教育、职业背景及价值观的多样性,同时也受到个人性格与偏好的深刻影响。然而,当前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应对多元需求时面临显著挑战。

首先,部分外向型外籍居民渴望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但语言不通成为其融入的障碍;而偏好安静的居民则可能因传统社区管理的过度介入而感到不适。此外,倾向于民主决策的居民期望表达观点,但现行社区治理机制未能充分满足其需求。更进一步,国际人才社区的中外居民普遍经济条件优越、受教育程度高,对居住环境、社区氛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有较高标准。这对社区专业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卓越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法律法规知识、社区治理与服务能力以及涉外活动策划能力等。然而,当前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全能型专业人才,尤其是涉外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同时相关培训也极为匮乏,这些都导致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足,阻碍了国际社区进一步发展。

1.2中外文化差异较大,居民之间融合困难

在中外文化差异显著的背景下,国际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融合存在诸多困难。外籍居民因不熟悉我国的社区管理模式、事务处理方式及文化习俗,加之基层社区在日常事务处理中可能忽视外籍居民的需求,致使他们往往对社区事务保持疏离态度。针对这一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中外居民的文化差异、心理隔阂及语言交流障碍,构成了国际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核心挑战,加剧了居民间的壁垒,使得外籍居民难以深度融入社区。二是外籍居民来华原因多样,如工作、学习、旅游等,导致人口流动性大,对社区的归属感较弱,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不足,他们往往更重视隐私保护,不愿主动向社区透露个人情况,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依赖物业解决。三是族群之间的文化偏见,尤其在外籍居民集中的地区,宗教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常使本地居民对外籍居民产生刻板印象,加剧了双方的隔阂。

1.3政府市场角色失衡,社区国际资源局限

在社区建设和国际资源的引入方面,也存在两大挑战:政府和市场角色的失衡以及社区国际化资源的局限性。

政府和市场角色失衡是指政府在国际社区建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市场机制的作用相对有限,这导致社区管理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政府在资源整合、决策制定等方面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市场机制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导致社区建设效率不高。社区国际化资源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于满足国际社区居民政务、医疗、教育等需求的资源稀缺性上。这一局限性凸显了当前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特定领域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国国际社区国际化资源现状的显著特点是资源的相对单一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区楼宇性质较为单一;二是社区外籍人口数相对偏少。这些都使得国际社区在资源利用、服务提供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中外居民多元化需求。

2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例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海外人才吸引力排名前3的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因此,选择这几个城市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先进做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和路径参考。

2.1北京“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

北京在2016年率先提出打造首都国际人才社区。次年,确定了在朝阳望京、海淀中关村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新首钢4个区域开展试点建设工作。2019年,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再次扩容,新增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顺义、怀柔科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建设区,实现了“三城一区”全覆盖。

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给平台给政策给资金给服务以及部分国家在外国人比较集中的区域打造唐人街、小东京、韩国城等做法,首都国际人才社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有人儿、有地儿、有事儿、有味儿”。“有人儿”就是要有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不仅是指国籍,而是具有国际眼界、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有地儿”就是要有特定的区域,组织部不仅对国际人才社区的范围进行了界定,还对每个试点的建设核心区进行了明确;“有事儿”就是指国际人才社区兼具宜居宜业双重职能,“首都国际人才社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不单单是海外人才集聚生活的一个住所,还是根据国际化新城理念打造的、为国际人才提供事业发展的一个平台。“有味儿”是指北京市在充分考虑高素质国际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推进现有社区建设过程中,北京市研究制定了《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导则》,明确了“1+3+9”的顶层设计。同时,设置由9大项,33中项,115小项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发布了人才社区标识系统,统一发展理念、明确建设标准、形成评价体系,着力提升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水平,切实增强人才的幸福感、获得感。截至2022年9月,北京市共推动1.1万套国际人才公寓、23所国际学校、8家国际医院、18个外国人服务站点建设。

2.2上海国际人才社区建设

1986年,古北新区成为上海首个涉外商住区,特点为外籍人士多、租赁比例高、硬件设施佳。1997年,金桥出口加工区引入上海通用汽车,碧云国际社区兴起。对比古北,碧云设施配套、综合服务出彩,软硬件并重。那一时期,落户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外籍高管近半数居住在碧云社区,约1.4万常住人口中,外籍人士比例超过50%,最高时甚至超过90%,因而收获了“小联合国”的称号。第三代国际社区新江湾城生态环境优越、产业基础扎实、配套设施齐全、对标国际化标准,强调高品质生活质感。新江湾城整个板块成片开发,住宅仅占50%,剩余的以道路、配套、绿化为主,符合国际化社区标准论的五大指标:生态、人文、信息、低碳、资源,吸引不同国籍人才集聚在此。第四代国际社区森兰因外高桥自贸区的发展而兴起。自2013年外高桥自贸区成立,众多全球500强企业入驻,森兰依托“无国界生活空间”的生活方式,吸引大量外籍人士定居。此外,森兰还具备优质的教育资源、“五纵五横”的交通网络、齐全的商业配套和优越的生态条件,致力于打造低密、精品的改善型居住社区,满足金桥、外高桥居民的外溢改善需求。第五代国际社区大宁作为房龄最新的国际社区,拥有众多高端住宅,生活配套便捷且高档,还弥补了森兰医疗水平不足的缺陷,因此受到许多外籍人士的喜爱,被誉为北境之王。

国际社区是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五代国际社区,无一例外都在各自的时代走到了上海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成为上海“海纳百川”的标志性名片,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变迁,也见证了上海开放包容、追求先进的城市精神。

2.3深圳国际人才街区建设

2020 年,深圳开始建设国际人才街区,相继设立13个“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次年,深圳发布《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标志着全国首部地方标准正式实施。《指南》将国际人才街区分为4种类型,按照其不同特点引导各自发挥自身特点,突出街区特色。

招商街区与涉外社工通力合作,2019—2022 年,3年多的时间已举办超过600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累计服务人次达4.8万,让海外人才参与活动的同时,充分感受到多元文化共融的氛围。香蜜湖街区则在中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方面持续发力,致力于打造具有香蜜特色的国际化公共设施,以实现打造世界级“城市新客厅”的宏伟目标。蛇口街道辖区内外籍人员高度集中,总量达到广东省第3、全国前8,单位面积内外籍人口数全国第1。在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方面,蛇口街道通过组织专业化社会力量参与协同合作的方式,彰显出了“蛇口智慧”。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与“南风社会服务社”开展合作,借助南风力量为外籍居民提供政策宣讲、线上答疑、实地走访、翻译交流等工作,提高了服务的专业化智慧化水平。

深圳持续完善各类人才服务配套,大力提升优质教育、医疗和保障住房建设,努力营造“住房无忧、教育无忧、生活无忧”的人才宜居环境,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街区。2023年,深圳率先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发放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超780份,新增全职院士7人,总数达98人,高层次人才2.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过679万人。

国内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先行城市政策导向,如表1所示。

3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的启示

基于上文对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现存问题的探索以及国内先行城市先进经验的总结,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3.1立足人才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服务源自需求,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旨在满足各国人才需求。建设过程中需分析现状,阶段性吸收居民意见,立足海外人才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针对住房需求,优化人才居住保障,打造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区,融合生态、文明、和谐理念。社区选址与周边公园绿地、休闲购物和交通基础设施相匹配;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提供双语咨询等服务;构建数字化平台,建设智慧社区,实现人才居住全流程操作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强化社区文化属性,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融合,增强人才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针对教育需求,完善国际教育设施,整合优质资源,提供高水平基础教育;制定高效入学管理制度,充分保障人才子女受教育权益,方便其转、升学顺利进行;对不同的教育需求实施分通道管理,针对有意留居国内的华人子女酌情放宽入籍政策,未来工作生活享受同国民待遇。针对医疗需求,打造高水平综合医疗机构,提供智慧医疗服务,提供可供选择的中、西医医疗服务,满足外籍人才的特需医疗;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与国际保险公司合作,推行国际医疗保险结算系统;针对领军人才及其亲属探索可行的医疗保障制度,与国内高级别人才享受同等医疗保险。

3.2促进多元融合,实现文化共享

国际人才社区的核心在于“开放”与“融合”。开放意味着支持并引领开放进程,而融合则是指促进居民、文化、理念和制度的融合,推动城市融入世界体系。

实现中外文化共享的关键在于营造多元融合氛围。国际社区应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如增加中外图书馆、美术馆等,展示地区特色并促进文化交流。除了硬件设施,软环境营造同样重要。国际社区应打造多语种环境,推动双语改造,对诸如路边指示牌、商店标语以及居民手册等进行外语标注,方便不同国籍人才交流;通过组织跨文化交流、开设语言课程、举办民俗讲解及节日互动等服务,增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提升其对社区的认同感、获得感及归属感;活化亮点,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发挥区域特色文化影响力,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3.3重视生态建设,提升空间品质

社区建设需回归做好人的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显示,国际社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主要考虑包括安全(占80.3%)、社区内部环境(占70.0%)、周边环境(占65.1%)、配套设施(占60.9%)、离工作单位的远近(占39.1%)、社区规模(占21.7%)。其中,社区周边环境最受关注,尤其是靠近水体、大型绿地或公园。国际社区对空间、建筑和公共绿地要求严苛,绿化率应超60%,噪声控制在30 dB内。

相较国外,国内人才社区建设在生态环境上仍有不足。因此,国际人才社区应贯彻森林城市建设理念,扩大生态空间容量,营造自然多元的公共场域,提升绿化水平。同时,考虑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利用生态资源,选址环境清幽、空气清新、靠近林湖、交通便利的地区。以引进人才为契机,优化环境治理,改造消极空间,拓展绿色生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倡导绿色出行、建设海绵城市、使用低碳能源等,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吸引高端人才。

4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社区对城市国际化与精细管理至关重要。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多元融合与文化共享,重视生态建设,为其他城市提供启示。展望未来,国际人才社区应深化建设,坚持人才为本,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环境。期待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持续进步,为城市国际化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晓虎.浦东新区外籍人口集聚与国际社区建设[D].上海:复旦大学,2011.

[2]邹永鸯.国际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3]郭圣莉,吕红艳.国家与市场的双重扩张:我国国际社区的形成与治理初探[J].中国第三部门研究,2011(2):26-57.

[4]焦爱华.浦东国际社区人文环境发展状况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5]华峰.国际化社区的出现与应对[J].学海,2013(1):40-45.

[6]吴林芳.科技驱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7]李慧玲.跨文化的互动与认同:义乌”国际社区”多元文化的考察与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3-77.

[8]陈宇鹏.社会资本与城市外国人社区的形成:以义乌市XX国际社区与广州黑人聚集社区的比较分析[J].前沿,2012(4):114-115.

[9]高征阅.上海市国际化社区发展中的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编辑编辑李春燕)

Chines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community

LI Sijia

(CPC Jiangsu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In the critical stage of domestic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igh-e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nhanaeb2487e992d023a5ab7268fa67a814cc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approach of a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world is engaged in a fierce battle for talents, and talent transfer has become a key indicator to determine the lea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communities, attracting high-end talents from the worl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community in typical domestic cities,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strengthens the ecological, diversified and intelligent attribut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community in other cities, so as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and pertinence of suggestion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alent community; talent introduction; localization;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