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家炳德育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2024-10-16戚万学

中国德育 2024年18期

摘 要 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用自己的一生生动展现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道德智慧及德育实践,形成了爱德胜财、回报社会的田家炳德育精神。田家炳先生的这一德育精神,源自其对人生道德问题的感性体悟、理性思考,源自其始终坚持的身体力行道德原则及其道德实践智慧。当代中国德育事业的发展应遵循道德实践逻辑,通过挖掘并弘扬包括田家炳德育精神在内的道德实践智慧,以榜样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立德树人崇高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田家炳;德育精神;道德实践智慧

作者简介 戚万学,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田家炳现代德育研究院院长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尽管没有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但其包含丰盈德性的言行举止以及慷慨捐资助教、捐资育德的德育情怀,使其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的德育教师。2024年是田家炳先生诞辰105周年,作为一位受恩于、受益于田先生奖掖与教诲的德育学术工作者,重温先生一生追求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道德智慧,致敬先生的民族气节、慈善精神、教育情怀,从中寻求其道德智慧对中国德育发展的时代价值,进而身体力行先生的道德智慧,当是后辈学人对先生最高的致敬、最好的纪念。

一、田家炳德育精神的核心:

薄己利人、爱德胜财的私德观

和立足长远、回报社会的公德观

道德关涉各种利益关系的冲突和调节,道德教育是围绕教人如何理性地面对各种利益冲突,积极地处理、调节各种关系而展开的教育活动。[1]田家炳先生一生与不同阶层的人群打交道,其中必然涉及与利益相关的各种冲突,通过对其如何应对、如何调节各种利益冲突的概括,可以明了田先生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进而从中抽绎出其德育思想,这一德育思想可称之为田家炳德育精神。研究田家炳先生对中国德育的影响,必先研究其道德实践,分析其中蕴含的道德精神。

(一)薄己利人、爱德胜财的私德观: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第一,与自己相处时的薄己利人观。一个人如何应对自身内部出现的利益冲突、展现何种道德行为,即表明其具有何种道德人格。田家炳先生在处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万贯家财时,内心定产生了许多道德困境。第一,我的钱是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还是花在具有更大意义的事情上?通过对田家炳传记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其选择是:“我虽然不是最有钱,但我一直在想尽自己的绵力。钱财都是身外物,特别是,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听到万千学子的读书声,精神上的享受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2]第二,田家炳先生在地产市场低迷时,面对心爱的别墅是留给自己住还是卖掉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资困境,他选择了卖掉房子用于公益。田家炳先生薄己利人的高尚行为令人敬崇,然而他却认为,与先贤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相比,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这是一种令人敬佩、值得效仿的超越世俗功利的高尚道德境界。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这种与自己相处的薄己利人的价值观具有完全积极的正面作用,因为从字面来看,其强调的是在面对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处理自身内部矛盾时压抑自身的需求,似乎自我感受和需求并不重要。殊不知,当我们把这条价值观置入田家炳先生为人处世的细节处时会发现,其所谓薄己利人的价值观并非处处压抑自我,而是充分利用高尚的社会道德思维,来协调处理自我内心出现的为己与为他之间的矛盾。这种价值观体现了田家炳先生合理对待自我利益、他者利益、社会利益的道德选择与道德境界。

第二,与家人相处生成的引导子女爱财不如爱德的家庭教育观。虽然道德具有处理利益冲突的本质特征,但利益关系并非仅仅涉及财富,有时也关涉更深层的冲突。田家炳先生与家人相处时,要处理的首要利益冲突乃是在腰缠万贯的家庭生活中,如何合理规划钱财才能给子女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比如,教育子女不因家中钱财多而好逸恶劳;教育子女如何接受父亲的资产仅少量留给自己、大量用于捐资教育事业等问题。然而,财富的处置与家庭道德教育的冲突交织在一起,自然引发教育问题。古语云:“富不过三代。”作为9个孩子的父亲,田家炳先生曾饱含深情地指出,让儿女多受点好教育,使他们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谋求幸福,而不是追求一己的物质享受。[3]处理家庭教育问题与应对家庭财富规划问题休戚相关,完善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进而学会既能创造财富、又能守住家庭中已有财富的技能;反之,则一损俱损。田家炳先生常说:“子孙能胜我,要财干什么?子孙不如我,要财干什么?子孙能似我,要财干什么?”[4]他在面对子女可能因家境而出现教育问题时选择重视教育,尤其注重以身作则,引导子女思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形成了“留财给后代不如留德给后代”[5]的私德观。

(二)立足长远、回报社会的公德观:关注教育事业和国家发展

田家炳先生以长远利益为锚点,努力寻求社会利益与自我利益的统一。其最初的思考点在于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上,即如何通过发展自己的利益维护国家利益。通过对此问题的深刻思考,延伸出其对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固然前者不直接属于德育内容,但却与其德育精神息息相关。田家炳先生的事业发展经历了多次变化,首先是商业转工业,而后是工业、慈善事业并举,最后以慈善业为主。通过这种转变可以发现,其在谋求事业发展时,越来越重视自身发展与社会及国家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田家炳先生的财富观直接反映了其爱国、爱社会、爱人民的公德观。他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同是100万元,放在自己口袋里,虽然可以为自己多赚一些钱,但投在公益事业上,广大民众的受益却会比自己私益大得多;同样的款项,用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比较落后地区,相信用在后者的效益和影响会比前者好得多。特别是,一个社会是由无数小我组成的,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都是有赖社会各阶层人士分工合作共同提供的。我享受了别人辛勤酿造出的成果,就应出一份力回报社会。”[6]另一方面,因战争、家庭等各种问题,田家炳先生选择回国入驻香港从事新行业,让长远利益引导人生方向,其奋斗历程虽艰辛,却也间接体现了其敢于创新、回报社会的公德观。1958年,田家炳先生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创业,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备受煎熬,并在心理上受到许多约束,创业之艰难可见一斑。“关于这次创业涉及的具体问题则是,投资已有的工业类型还是创新投入新工业,一些投资商认为,田家炳先生选择的人造革没有下游加工业,没有市场,不应冒险投资。田先生则认为正因香港没有人造革制造厂而没有下游加工业,如生产人造革后,必可带动下游加工业,成为香港一项强而有利的工业。”[7]面对是追逐短期可见利益还是长久发展利益问题的纠缠,田家炳先生选择以长期利益、社会利益为锚点,运用创新思维开展实业。这是一种创业的魄力,更是一种令人敬佩的道德魅力。

田家炳先生回报社会的道德理想转变为现实,得益于其对国家发展现状、国家建设与教育特别是德育关系的深刻见解。面对20世纪国家间的激烈竞争以及中国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现状,田家炳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因教育不发达,国民教育水平低,这是招致全国人均收入低,国家负担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是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也即是要国民多受教育。”[8]通过对人的道德素质与社会发展的深层关系进行分析,田家炳先生提出应重视青年的道德人格教育。“中国人原是非常珍惜传统的道德观念,故五育里面以德育为首。现在中西文化交流成为热门,不少外国不良风气也被国人接受,追求名利权力,物质享受成为时尚。故而在教育中众人更关注‘有了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智育,而忽视看不见,摸不着的德育。虽然上述智育观可以给学生以就业和生活保障,但是有才华的青年,不应只求自己生活舒适而已,更高的人生价值应在对社会、国家作出更有意义的贡献才对。”[9]

田家炳先生对国家、社会、教育以及自身事业的综合分析并未停留在口头,而是即刻以“安老妇幼,兴学育才,推广文教,造福人群,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为宗旨予以实施。他于1982年创办了田家炳基金会[10],从实处着手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自此正式开启了田家炳先生一生捐资助教、捐资兴德的一系列善举,真正将立足长远、回报社会的公德观落于实际。

二、田家炳道德实践的智慧:

以辩证思维应对二元对立的道德问题

田家炳先生将自己道德精神的形成归功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及自律精神。[11]这也是其道德精神形成的实践逻辑。实际上,德育活动就是一种理智因素和非理智因素相互共生、彼此合作孕育道德智慧,培养良好道德心理,进而形成道德思维、判断和行为的过程。[12]实践智慧以观念的形式内在于人并作用于实践过程,其中既凝结着体现价值取向的德性,又包含关于世界与人自身的知识经验,二者相互作用,渗入人的现实能力。[13]故而,道德实践智慧的形成依赖于恰切的道德情境及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道德选择是主体面临道德情境时根据自身的价值观作出的合理选择。道德行为体现在道德主体的生活点滴中,当一个人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时,可称其为道德的人。阿伦特指出,劳动、工作都体现不了一个人的真正人格,但当面对道德情境如何行动时,则可以体现人之人格面相。人类作为存在,其本质“不仅由人类思考和人类反思的能力所界定,而且人的存在还涉及人类所做的。行动作为具有主动性特点的行为,让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14]。田家炳先生道德实践智慧的形成也正是其一生道德行动的实践写照。道德情境千变万化,具有道德理性的人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现其独一无二的道德选择及道德存在。田家炳先生之所以能够形成诚信待人、奉献社会等道德精神,并运用道德实践智慧处理善恶、名利、虚实、标本等问题,主要源自其对生活问题与道德困境进行的感性体悟与辩证思考,尤其是处理道德范畴涉及的基本问题所采用的是辩证思维而非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这是其道德实践智慧之源。

第一,辨析真善与伪善,推崇真善。田家炳先生曾说过:“我生平做事都是很忠实地将好坏的效果扩大以激励或警惕自己应不应该做,而不是考虑有没有人知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的古训对我有很大的启示。”[15]当代社会存在许多道德伪善现象,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善本身,而是将善事作为手段、工具以换得名声、钱财、地位等利益。而田家炳先生提倡的古训以及自己所做出的善行为乃是真善。第二,宁可实而不华,不可华而不实。当面对现实生活中实而不华的人不受重用,而华而不实的人则飞黄腾达这一现象时,田家炳先生深刻地指出:“社会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但我为求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宁愿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追求自己的事业稳步前进,不求任何侥幸及不应取得的利益,故而,在商场上建立了良好商誉及获得客户和业界的信赖而取得种种便利与收获”[16]。第三,富贵与贫贱并非简单对应关系。田家炳先生认为,当代社会存在一种将财富等同于富贵、贫穷等同于贫贱的简单对应思维,而这种思维是极为错误的。有钱人运用其财富作出对国家、对民族极具意义的善行,这本是受人崇敬的,但假如用来行善的财富不是来的光明正大,其人格是否仍然受人尊敬?有些人即使有钱也得不到人的尊敬,称不上贵;反之,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事事以德服人,高风亮节,纵使没有很多财富支持他为社会做更多的善事,但仍然受人尊敬,这比有财有势而不讲道德与人格的人要“贵”得多。可见,富与贵、贫与贱并非对应简单的关系,判断贵贱的标准在道德而不是财富。

上述看似二元对立的道德情境,都源于田家炳先生的生活实践。有些体悟源自其商业活动,有些源自其家庭教育活动,有些来自其捐赠活动。故而,田家炳德育思想的形成并非凭空而来,更非纸上谈兵,其标举的每一条道德原则,都是自身面对道德困境时通过感性道德体会、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具有田家炳气质的道德实践智慧,这一实践智慧又通过其自身的身体力行,最终孕育而成了田家炳先生的德育精神。

三、田家炳德育精神

及其道德实践智慧的当代价值

第一,有效的道德教育须以清明理性的道德理性为始基。田家炳先生通过其生动务实的言行举止及慷慨无私的道德善举,向我们展示了高尚的道德修养与成功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感性的道德情感,更离不开对道德问题的理性思考与长远规划。他曾多次说过,其父极为严厉,让其必须背诵并践行《朱柏庐治家格言》。因而,田家炳先生一生德育精神及道德实践智慧的形成有着坚实的家学传统与深厚的道德知识基础。尽管知善并不意味着必然行善,道德修养也并不等同于一个人的知识,但没有知识的道德只能停留在感性层面,当面对复杂的道德问题和利益冲突时,由于缺乏道德知识、道德理性思考的基础,一个人很难作出恰当的道德选择。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尽管不是对应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应传授基本的道德知识,否则就不会产生正确的道德判断。正如亚里士多德对“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作出的延伸性解释:“苏格拉底在一个方面的研究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另一方面却是不正确的。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他这句话却有道理,他把美德当作逻各斯;可是我们说,美德与逻各斯是相连的。”[17]道德知识以理性的道德原则、感性的道德故事为载体,学校德育应加强对道德教育素材的深度挖掘,为学生筑牢道德知识基础。许多田家炳学校以田家炳事迹为素材,编写了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德育校本教材,但却收获了细微的道德教育效果。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应充分挖掘社会生活及学生身边的真实道德故事,解析其道德意蕴,抽取其德育素材,为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更多鲜活的道德榜样,而不是仅仅根据对道德原则的解释编制虚拟的道德故事,这种虚拟的德育内容由于缺乏生动性,很难使学生生成真切的道德情感,生发真实的道德行为。

第二,有效的道德教育应以培育师生深切的道德智慧为鹄的。学校德育实践中主知主义与生活主义的片面性困厄,需要运用道德实践智慧的超越性来分析与解决。尽管道德实践智慧离不开感性感知与理性思考,但它并非是二者的简单结合,而是二者融合后的超越。道德实践智慧强调道德行为应该是基于理性思考和自觉选择的结果,但理性思考其实就是为了道德实践中的“非理性坚守”,这种坚守不以利益考量为基础,不以“道德计算”为手段,之所以强调它是非理性的,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信念。[18]学校德育改革既离不开对学生道德知识的传授,更要观照对其道德实践智慧的培育。而道德实践智慧能否为被学生习得,依赖于教育者对道德实践智慧的切身领悟与具身实践。通过详细分析田家炳先生接受采访的细节不难发现,无论是谈论经商中的利义问题,还是教育中的智育与德育关系等问题,他都习惯从深浅两个角度来谈——从感性道德的感悟和觉解上升至理性道德的思维和能力。田家炳先生指出,学校教育一定要做好道德教育工作,德育在全面教育的发展中应该居于首位。这并非没有根据的断言,而是其围绕社会道德问题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理性思考。更重要的是,田家炳先生不仅深刻地领悟了“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中国教育的希望在德育的真谛,而且将其作为毕生的道德信念去追索、去践行。他一生捐资资产的80%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德育事业的壮举,就生动而真实地诠释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戚万学.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6.

[2][3][4][5][6][7][8][9][16]王庆生.德被天下的田家炳访谈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186,36,199,43,31,10,61,71,25-26.

[10][11][15]唐志成.德高义重的田家炳[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4,67,15.

[12]段新明,杨霞.科技与人文的博弈——当代中国德育发展趋向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23-26.

[13]杨国荣.论实践智慧[J].中国社会科学,2012(4):4-19.

[14]格特·比斯塔.教育的美丽风险[M].赵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49-150.

[1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70.

[18]易连云.基于道德实践智慧的终身德育意识与能力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4(5):3-8.

责任编辑︱李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