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度课堂: 深化思政教育与学生生命韧性培养
2024-10-16袁丹洁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两次不同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通过思政课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生命韧性。文章强调了营造有温度的课堂,关注学生真实生活的重要性;构建有深度的课堂,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性;落实有效度的课堂,关心学生实践体验的紧迫性。文章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素质,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思政教育;生命韧性;课堂环境;学生发展
作者简介 袁丹洁,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7~9学段设置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五个主题的基本框架。其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在前三个学段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全面成长的特殊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构建有温度、深度、效度的课堂来深化思政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生命韧性。“有温度、深度、效度的课堂”分别指能够触动学生情感、促进深度思考和确保教学效果的课堂环境。
在一次区域教研活动中,笔者工作室成员执教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本文对该课的试教和公开课这两次不同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对比与反思,探讨怎样的教学能真正深化思政教育与学生生命韧性的培养。
一、营造有温度的课堂,
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创设适切的教学活动,进而引发共鸣,引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引导其真思真行,内化情感体验价值,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温度的课堂,而有温度的课堂能够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支持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走进学生的情感、生命、灵魂的深处。
第一次教学:教师以学生刚刚结束的军训活动为大情境组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梳理和分析军训中发生过的“挫折事件”来解决何为挫折、挫折是把“双刃剑”、如何对待挫折这一系列问题。整节课上,学生讨论非常热烈,也得出了许多应对挫折的态度和方法。
第二次教学:教师没有刻意使用某个限定的大情境,而是引导学生认真回忆“近三年你所遇到的挫折”,通过“知己知彼、认识挫折”“增强韧性、拥抱挫折”“与其同行、感谢挫折”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自己真实的经历与感受出发,最终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增强生命韧性的那把钥匙。
两次教学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但第一次教学中的军训大情境,学生所经历的大多是军训过程的小困难以及小游戏,较少有深入的挫折体验。整堂课虽然氛围热烈,却基本处于一种“笑谈”的状态,难以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相比之下,第二次教学看似没有明确的大主线,实际上却关注学生真实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经历都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的实际生活就是教学主线,学生真实生活中的所疑所惑正是教师要引导其去面对和战胜的。只有这种深入人心、充满感情的对话,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温度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真与善的课堂。
二、构建有深度的课堂,
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有深度的课堂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其理解力、判断力和选择力。
第一次教学:教师以某学生在军训中身体不协调总走不好正步走为例,让学生在两种态度中作出选择并续写创意故事:A.“摆烂”或者“躺平”,别再为难自己;B.“卷”起来,勤加练习,成为最好的自己。教师希望通过这种开放性的话题设计,让学生各抒己见,分析不同人对待挫折的态度,以及不同态度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第二次教学:教师仍然使用了最好的“第一资源”——每个学生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挫折,我们会产生失落、焦虑、难过等负面的情绪。如果能一键清除挫折留给你的记忆,你会按下这个神奇的清除键吗?为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这个直指内心又极具思辨空间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刻思考。在讨论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情感,做出了理性且智慧的回答,赢得了全体听课师生的高度评价。比如,有学生说:“挫折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养分,我进步的空间、前进的力量都离不开每次挫折的滋养。”
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还运用了一个经典视频资料:一匹深陷泥泞的马在其他马群的奔跑声中,走出绝境、重获新生。教师在使用这个素材时,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第一问,马怎么了?第二问,马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生命状态?第三问,濒临绝境,如果你是这匹马,你会怎么做?第四问,牧民们尝试了多种办法,都无济于事,还有别的办法吗?第五问,马战胜了泥泞,最终是谁救了马?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并没有一次性播完整个视频,而是随着情境的发展不断追问,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也没有将某个学生的见解视为最终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面对挫折时要勇于并善于寻求帮助,同时也要由己及人,当别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也应善意地帮助他们。整个分析过程流畅自然,展现了学生思辨的火花、思绪的流淌以及所学所悟的迁移。
两次教学都关注了思辨精神和理性思维的培养,但第一次教学中的思辨和分析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选择,这使得学生缺乏思辨的空间和欲望。而第二次教学中的“纠结的清除键”以及“最终到底是谁救了马?”则让人有思辨的必要、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欲望和选择的纠结。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事件,这样的设计和教学更有助于学生从简单的知识认知走向丰富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构建深度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反思者,进而形成学科思维、发展学科能力、丰富学习体验和提升学科素养。
三、落实有效度的课堂,
关心学生的实践体验
有效度的课堂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一次教学:整节课尝试以军训事件一案到底,让学生从军训活动中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挫折。然而,军训只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学生很难从中获得丰富的经历和深刻的感悟,也难以将这些经验真正迁移到生活与学习中。这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更多是浮于形式上的讨论和概念上的厘清,学生的收获仅停留在“知”的层面,无法实现知行合一。
第二次教学:本次教学从掰手腕决赛开始,让学生现场体验胜利与失利,直面小小挫败感,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近三年所遇到的挫折事件,并按时间顺序绘制“挫折生命轴”,最后接收分类挫折“漂流瓶”。所有的活动设计及问题设置都紧紧围绕学生的实践体验展开,让学生在体验、讨论与反思中直面挫折,并深刻理解到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了一种适宜、安hE9aPO4g7Lz2EcOE3K5h1skMpNhcoQ/tIVZXI9iNwss=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交友、家庭关系是最贴近他们生活的三大主题,也是他们遭遇挫折的主要来源。第二次教学紧扣了这些主题,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去感悟、思考、创新和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和独特体验,从而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潜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了教学的效度。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生活中的挫折是什么、挫折有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应对挫折这些具体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坦然接纳甚至拥抱它;在遇到挫折且难以承受或无法战胜时,敢于并善于寻求帮助;在经历一次次挫折后,依然能重新站起来。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教师最应该做的。因此,在这样一堂充满生命教育的思政课中,教师应有的姿态应该是对学生表达出来的承受挫折时的伤心、脆弱、无助等所有情绪的柔情接纳,是对学生面对挫折时采取的态度与行为的睿智建议以及给予的真挚帮助。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其成长,思政课必须转变育人理念和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实践体验,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效度的“三度课堂”。教师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坚持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引领,关心学生的生命成长,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其知行合一,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乔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