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
2024-10-16冯建军王素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本期话题聚焦“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研究”,从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的构建等多个视角,深入探讨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摘 要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公民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公民道德建设不限于公民道德教育,而是要发挥学校各要素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包括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评价育人,从而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整体格局。
关键词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学校实施机制
作者简介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素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A19igz2FjBc420nOVg6k0Q==和文明素养。”[1]公民道德建设是在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指导下,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和本国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以主流价值观建构公民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对公民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道德教育,使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公民道德修养,进而提升全社会公民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公民道德建设的起点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建设,终点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形成,中介是公民道德的转化机制。[2]
公民道德建设的场域和途径很多,但必须坚持学校是主阵地,教学是主渠道。学校落实公民道德建设任务,应从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以及评价育人等方面入手。
一、课程育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作为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教学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递道德知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课程育人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有着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课程育人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以此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课程育人中的“课程”泛指所有学段中所有类型的课程,如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课程育人中培育的“人”是所有的学习者,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和成人等。“课程是育人的资源平台、内容载体和路径方略,育人是课程的目标导向、功能集成和价值归属。”[4]立足公民道德建设,课程育人就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5]。
课程育人以课程为中介,发掘课程的育人功能。这里将课程分为专门思政课程(德育课程)、课程思政(学科德育)以及隐性课程。思政课程,也称德育课程,指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专门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课程育人的直接方式。课程思政,也称学科德育,是指发挥非思政课程的德育作用,把德育渗透在其他课程、学科教学中,是课程育人的间接方式。隐性课程是指没有明确的德育目的,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实际发生作用的课程。隐性课程隐藏于生活中,具有渗透性、隐蔽性,是课程育人的隐性间接方式。所有课程都应该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发挥课程育人的整体效果,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一是思政课程(德育课程)。思政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专门开设的课程,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系统地组织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信念等施加影响的课程。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学校课程育人的重要直接方式。思政课程承担专门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把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承担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责任。发挥课程育人的真正作用,需要在学校体系之中推动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建设。
二是课程思政(学科德育)。相对于思政课程来说,课程思政旨在发挥其他课程的育德作用,通过挖掘其他学科知识中内蕴的道德元素,帮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精神和人格品质,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课程思政需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其蕴含的德育元素,从而将德育真正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课程思政的关键在贯通、融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真正成为学科教育的一部分。
三是隐性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6]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显性形式,隐性课程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隐性形式,它同样是课程育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隐性课程通过教育过程中内蕴的物质、文化、关系等,对学生进行渗透式与熏陶式的影响。隐性课程看不到,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长期的、深远的。
二、管理育人
公民道德的培养不仅要借助学校开设的课程,告诉公民应当如何做事、做人,告诉公民应该如何思考,同时也需要在学校调节、管理与组织活动的复杂过程中渗透育人的因素,促使学校管理实现育人思想、育人品德的功能。
管理育人是指学校管理部门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基于学校育人理念与办学目标,通过自身的管理性角色或组织性行为,作用于学生、教师、管理者自身的思想素质、道德观念以及行为品质的活动。管理育人促使学校的人员系统、生态体系朝着育人的方向共同进步。管理育人是学校育人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三个关键要素:管理者、管理制度、管理环境。其中,管理者是管理育人的执行者与引导者,直接作用于管理育人的效果;管理制度是管理育人的外在保障,为管理育人提供科学而合理的运行法则;管理环境是管理育人发挥作用的环境条件,是管理育人发生的重要场域。
一是品德高尚的管理者。管理者的思想、品德是重要的育人资源。管理者作为管理的主体,其思想政治水平、道德品质、态度与行为等,是直接影响管理活动能否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因素。学校管理育人机制中的管理者,不仅需要专业的素养、较好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在管理活动中以突出的管理能力、高尚的志愿行为以及自身的奉献精神不断感染、教育学生,达成管理与育人的统一。
二是完备且科学的管理育人制度。管理制度是管理育人的外在基础,在学校体系之中,完备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约束学生、教师以及其他人员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蕴含一定的价值追求,对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价值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7]因此,制度不仅要发挥约束作用,还要发挥引领作用。
三是嵌入育人元素的管理育人环境。管理育人是依托育人场域而发生的,管理环境不仅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目标,也蕴含了学校的管理理念,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塑造学生道德品性的重要载体。学校管理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的大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与工作环境等物理性的环境,也涵盖了学校之中各类人员复杂的心理环境等。轻松和谐、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促使学生更愿意接受管理,认同管理者的教育理念与育人思想,学习管理环境之中内蕴的历史文化,接受管理育人环境之中的精神熏陶,在环境潜移默化的感染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是以文化人的思想、品德,以文化人的德性、德行。文化本身内蕴了人类几千年以来的实践经验、思想成果以及文明积淀,具有深刻的育人价值。
以文化人是文化育人的根本所在。文化育人就是用学校的一切有益资源影响人,起到教化的作用。文化育人渗透在学校物质性的校园环境、实体性的校园建设之中,隐含在学校制度化的章程、规范与条例等各个方面,内蕴在全校人员共同形成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之中,具有弥漫性和内隐性。学校的物质性文化、制度性文化和精神性文化是文化育人的载体。
一是物质性文化。“物质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支撑”[8],是一种固化的学校文化形态与学校外在的文化表现,直接表征着学校的育人理念与文化特色。学校物质性文化是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价值观传递的外在媒介、客观存在的思想标识,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具象显现,对学校文化育人机制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是制度性文化。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支撑,学校制度文化“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明确、稳定的价值指南,推进道德自由的实现,促进制度规约与道德认同的良性循环,与时俱进地推进育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9],具有显著的育人价值。学校制度文化渗透在学校整个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条例法则之中。制度被全体师生所认同,规范着师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制度通过为个人设定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影响个人心理,形成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判断”[10],进而帮助师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和品质。
三是精神性文化。精神性文化是隐性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内在表现。精神性文化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据自身的目标和定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经验和理念,凝集了学校的育人目标、文化传统、精神信念与行为方式等价值观念与群体意志,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指引。
四、实践育人
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发挥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实践育人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把生动鲜活的生活情境和真实情感体验带入教育过程,让学生交流情感、共鸣思想,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振动和影响。实践育人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教育理念,也是人丰富自身认知、形成行为方式、养成道德品质的重要方式。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明确表示,道德教育不是专断的,不是超自然的,道德教育是社区生活中和个人活动的结构中所固有的,这充分佐证了实践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根据学校实践的范围划分,实践育人包含指向校内的育人活动和指向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指向校内的育人活动。活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活动能够建立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将学生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社会生活关联,在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养成其道德行为,涵养其道德品性。学校“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11]。这些活动包括节庆纪念日活动、各种仪式活动、校园节(会)活动、共青团活动、少先队活动等。
二是指向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不仅要重视校内的各种活动,也需要挖掘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争取资源所属部门的支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体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12]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知社会,发展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为目的,从而开展的延伸性实践拓展活动,包括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和志愿服务等。
五、评价育人
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落实是一项系统育人工程,既要对课程、实践、文化、制度如何发挥育人的现实路径进行探索,对学校“怎么教”“教什么”进行改革与创新,又要对学校实践、文化、制度以及课程等的育人效果以及“教得如何”进行有效评价。评价是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13]
评价具有“育人”与“选拔”的双重功能,二者应是相互促进、彼此支撑、相得益彰的。然而,在实践中,学校的评价极易被外在化、工具化,严重淡化、忽视其育人的本体功能。因此,在构建学校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时,应摒除功利化、机械化、工具性的评价导向,恪守、秉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回归评价的育人初心。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应将育人视为实施评价的核心价值,进一步彰显评价的教育价值和培养功能,并以此来促进学校育人方式的转变。这是新时代教育评价的应然追求。
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学业、行动和个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估价并确定其价值的过程。[14]评价育人即要通过评价的深度实施来撬动、“倒逼” 学校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育人理念、模式、路径以及运行机制等,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从“育分”到“育人”这一历史性转变,凸显评价的“全维度﹑全流程、全功能”,以判断学校教学、实践活动以及管理等各环节是否关注人的品德,以及学校的教育过程能否促进人的智识发展、思维深化、能力生发和道德行为养成等综合发展。
一是学校育人效能的评价。学校是评价育人机制建构的大环境,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运行是影响评价发挥育人效能的重要因素。学校在评价育人方面的导向,将会影响师生对教育评价的看法,也会作用于师生能否自觉主动地接受评价、接受评价的育人价值。因此,必须坚持评价的育人功能,科学评价学校育人效能。
二是教师育人能力的评价。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教师的育人能力是教育评价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评价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重要的育人要素,教师的言语行为、做事方法、教学方式等,在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第一位,建立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
三是学生道德水平的评价。学生发展评价是育人体系建设质量的评价对象,也是评价育人的落脚点。以评价育人,需要将评价从“考分”转化为“育人”,从“唯知识”走向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评价不是为了证明,是为了改进;不是为了甄别,是为了发展。评价育人是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
总之,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公民道德建设需要从学校入手,构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以及评价育人机制。应立足课程、管理、文化、实践与评价等方面,努力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载体的学校公民道德建设机制,形成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冯建军.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23(7):1-6.
[3]张志勇.中小学德育课程育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1.
[4]杨修平.论“课程育人”的本质[J].大学教育科学,2021(1):60-70.
[5][11][1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EB/OL].[2024-09-0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54319.htm.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7]王东红,高雪.新时代高校管理育人:内涵、特征及优化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19-25.
[8]马玉霞.文化管理:学校管理的新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14.
[9]冯永刚.学校制度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J].教育科学研究,2018(5):89-92.
[10]许和隆.冲突与互动:转型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制度与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91
[13]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N].人民日报,2021-03-07(1).
[14]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7.
责任编辑︱何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