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读写融合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2024-10-16李玲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11期

作为内容和艺术手法完美结合的文学作品,每一篇经过编者认真遴选的单元课文,都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典范。教师紧紧依托单元语文要素,设计适切的学习任务群,引领学生在阅读探究、品味领悟、尝试运用、积极内化、灵动表达中,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人文品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和重要使命。笔者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阅读品味,获得表达初体验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思维、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文字写作的素养中,我们首先要重视的是学生查找、搜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课文梗概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捕捉关键信息。

比如,一个学生扣住课文中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提取关键短语绘制了思维导图:以课文题目“威尼斯的小艇”为中心,第二层级分别是“小艇的外形独特”“船夫驾驶技术好”“与人们的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填写第三层级的内容。

有的学生借助表格,提取课文的主要信息,按照“时间”“地点”“交通工具”“活动”“我的想法”等进行分类……

显然,因为学生的关注点不同,他们对课文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也不相同。这些都是学生思维的个性化表现,学生在这一阅读品味环节,获得了“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的表达初体验。

二、交流分享,感受语言表达之美

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这一中心意思,让学生思考“在小艇的陪伴下,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是什么样的”,再一次细细品读文本,充分感受课文语言的表达之美。学生从“商人、青年妇女、孩子、老人”的言行,体会到:马克·吐温写的人物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代表着威尼斯这座城市的大多数人,这种写作手法以点写面,以个例来写全体,让读者对这座城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围绕这一写作特点,笔者设计了“在这座城市里,还有谁会坐着小艇做什么呢?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如果我们写运动会上龙腾虎跃、争先恐后的场面,你会选择哪些人作为代表”这两个指向仿写的练习,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选择典型的人和事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

接下来,围绕“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单元语文要素,笔者提出问题“白天的威尼斯热闹、忙碌且充满活力,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白天的威尼斯热闹、忙碌、繁华、喧闹、活力四射……到了夜深人静、曲终人散时,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在思考探究、分享交流中,感受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对于写好场面的重要作用。

三、聚焦写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课文中语言表达的秘妙,进而获得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这对于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例,笔者紧扣“静寂”,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品味动静结合的情境之美:“让我们继续走进夜晚的威尼斯,自由朗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找出描写威尼斯夜晚‘静寂’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在学生完成该任务后,笔者组织他们进行交流:“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威尼斯夜晚的‘静’呢?”

有的学生直接回答:“从沉寂、静寂两个词读出了威尼斯夜晚的静。”笔者给出了激励性评价:“静寂是安静到了极点,你的感受很准确,为你点赞!马克·吐温在这儿直接用表示静的词语写出了威尼斯夜晚的寂静。”

有的学生回答:“从‘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可以看出作者用拟人的方式把威尼斯的静写了出来。”笔者给出了评价:“作者把威尼斯当作人来写,整个城市都‘沉沉入睡’也能说明威尼斯的夜晚是静的。”

还有的学生从细节上进行了分析,比如,“月影摇晃、建筑耸立、桥梁横跨、小艇停泊……这是在写景衬静,将我们带进静谧、美好的意境”“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从散开到消失,表明航行的小艇渐渐从多到少,从动到静”“远处的哗笑声、告别声都能听得到,这是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写作方法,类似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笔者即时总结:“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用词写静、拟人写静、写景衬静、以动衬静等多种写作手法,写出了自己沉醉其中的独特体验,为我们呈现了威尼斯夜晚的美好意境。威尼斯夜晚的动或静,都与小艇有关。”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训练:小艇一动,于是,你能看到 ;小艇一动,又看到了 ;小艇一静,一切都变了 ;小艇一静,你能看到 ;小艇一静,你能感受到 。

最后,笔者组织学生用舒缓的语气朗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读出那份静谧,读出夜晚威尼斯是多么令人着迷。

四、对比阅读,巩固课文的表达方法

在细细品味、充分交流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学习任务:“马克·吐温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表达了对威尼斯的独特感受,那么,朱自清、乔治·桑的笔下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威尼斯》和《威尼斯之夜》,说说他们所写的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刚才的阅读发现,提出“都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的共性。笔者引导他们结合文本继续具体地说一说,学生很快结合“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说出这是动态描写,目的是以动衬静。

最后,笔者布置了小练笔:“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作家都是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的,都写了小艇,都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我们也可以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写放学后的校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学生完成小练笔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探究、解密、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的学习过程,积累了更多的写作素材,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写作经验,很好地锻炼了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