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分享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2024-10-16陈莹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课内阅读所习得的方法,在一次次连续而完整的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习惯,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根据学生认知和表达的特点,教师设计指向分享的系列阅读交流、反馈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互相学习,扬长补短,共同进步。
一、整本书阅读存在问题的反思
一般来说,整本书阅读活动都安排在课外,学生大多采用的是大众化的自由阅读和碎片化阅读,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浅尝辄止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指导目标尚不明晰,对学生阅读过程缺少关注,反馈和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
1.目标缺位
不少教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这样的课外阅读没有应试压力,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在教师态度的影响下,学生认为整本书阅读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随心所欲地翻阅、浏览,感兴趣的地方就仔细阅读,觉得没意思的内容就不看。
2.指导敷衍
在布置学生由课内到课外,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实践时,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我们常常看到的,也是被教师视作“法宝”的“读书打卡”“填写阅读记录卡片”“绘制思维导图”“制作阅读主题手抄报”等方式,也被学生钻了空子,他们不需持续阅读和苦思冥想,只要上网搜索就能轻松完成这些学习任务。
3.评价无力
在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时,教师往往设计一定的情境任务,以任务群的方式引导学生拿出显性的阅读成果。比如,在组织学生阅读叶圣陶的《稻草人》时,有的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任务:“以连环画的方式,将稻草人看到的情景画下来,然后说说稻草人的心里分别有怎样的感受。”很显然,这样的成果汇报需要依赖学生良好的绘画水平,绘画水平和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极易望而却步,兴趣索然。教师设计这样的情境任务,不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兴趣、态度、方法、习惯,只看最后的阅读成果,使得教师的阅读评价失去了激励、反思的作用。
二、整本书阅读的目标策略梳理
新课标理念下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充实其精神世界”为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交流、分享中,选择好书,爱上读书,会读好书。新课标关于整本书阅读的阐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兴趣、方法、经验、体会”和“交流、分享”。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交流、分享阅读内容与阅读感悟。
1.立德树人,润泽心灵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对每个学段的阅读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首选的都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发展语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在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时,教师要培养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目的选择好阅读书目的能力,发现并学习书中的智慧,润泽他们的心灵。
2.交流分享,激发兴趣
教师设计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应该注重以“交流、分享”的方式来推进学生的阅读进程,Y/0Gz4Wy+XDY1H6om4cV6X0tQJlRfLeFmQYBNlwnWAA=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比如,针对第一学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围绕“阅读童话,想象画面,讲述故事”设计学习任务;针对第二学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围绕“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分享作品传达的真善美、蕴含的中华智慧”设计学习任务;针对第三学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围绕“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和“分享整本书阅读的经历、体会、方法”设计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对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要求,都指向“读得进”“说得出”。此外,学生在积极的分享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梳理自己的阅读所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到他人的方法,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以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编者在各学段安排的整本书阅读篇目中,儿歌集、童话书、英雄故事、文学名著、古今寓言、神话传说等故事性强的图书占主体,科普、科幻类作品安排在第三学段。教师围绕“讲述故事、分享体会”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可以让“会读书、读好书”的目标得以落实。笔者以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一书的阅读指导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思考。
依据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感受作品传达的真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学习其中蕴含的智慧”“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笔者设计了如下分享型的阅读任务。
①说到“宝葫芦”,同学们一定会想到葫芦娃兄弟,想到《西游记》里金角大王的那只能把人吸引去的紫金红葫芦,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中也有一件非常厉害的宝贝,书中的王葆怎么会得到宝葫芦呢?宝葫芦让他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同学们快快翻开书,然后把自己读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吧!
②王葆有了宝葫芦,可谓心想事成。从王葆所要的东西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王葆为什么要放弃宝葫芦?如果是你,你会放弃吗?请你为王葆写一段颁奖词。
④说说你在阅读这本书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当你在阅读中遇到时间不够或者读不下去等问题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在上述阅读任务的指导下,学生饶有兴趣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进而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他们在对王葆得到宝葫芦的事件中,明白这是对王葆良好品行的嘉奖;在对王葆心想事成的一系列故事的阅读中,心生羡慕;在对是否放弃宝葫芦的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写颁奖词的过程中进一步升华道德认知,丰富精神世界。
总之,教师以阅读为基础,以分享为主线,设计贯穿学生整个阅读过程的情境任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的交流、分享活动,学生不仅“读得进”,还能“说得出”,学生的阅读素养也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