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
2024-10-16白秀君
小学生口语交际属于口头表达,看上去比书面表达容易一些,实际上受年龄和交际实践的影响,他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常常会出现畏惧、害羞、自卑等心理障碍,加上注意力和反馈水平跟不上,导致他们在口语交际时出现说不出、说不好的现象。如何突破这一困局呢?下文谈谈具体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适宜的交际情境
尽管统编教材在口语交际中一般都针对具体交际话题安排相应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未必适合本班学生的学情。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班级学情创设适宜的交际情境。所谓适宜的交际情境是指由学生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话题、熟悉的交际对象以及熟知的事件等因素组成,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愿意、乐意进入交际情境,这样的口语交际活动就能够顺利开展。如二年级上册的“商量”,尽管教材提出了明确的交际要求“要用商量的语气说”“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但是学生对“商量”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不知道如何才能把想法说清楚。对此,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弄明白:在什么情况下有事情需要商量?商量一般是发生在哪些人之间的事情?接着,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与谁商量过什么事?结果怎样?学生有了上述认识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交际情境:“今年元旦,我们准备举行联欢会,每个小组至少出一个节目,你们小组准备出什么节目呢?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怎么办?”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意识到小组成员之间需要进行讨论、商量,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在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需要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商量,看看每个人在说自己想法的时候,别人能不能听明白。这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有话可说,也能够互相交流,无形之中消除了低年级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时的多种障碍。
二、建构适当的补偿心理
小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经常表现为单4WuH7v2cHhLVy9NlRWRldQ==独站起来说有些怯场、紧张,说着说着就闭口不说了。这种现象主要是学生在公众场合锻炼得少造成的,因而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让他们产生与多人交流的愿望。如四年级下册的“说新闻”,教材中所举的例子,多数是学生并不了解的内容,学生说起来肯定会有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认识“新闻”:你有没有向同伴说起自己双休日在家里发生的新鲜事,或者回家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告诉家长;你所说的新鲜事实际上就是在说新闻,因此新闻也可以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鲜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近一段时间内遇到的新鲜事,组长负责记录小组成员说的新鲜事;教师在查询组长的记录后,让那些没有在小组内发言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遇到的新鲜事,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表达的机会。
三、增强学生的交际自信
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就能够将自己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在口语交际时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引导与培养,让学生在“我能说”的基础上走向“我会说”。如五年级下册“我们都来讲笑话”,这一口语交际话题学生比较熟悉,也很喜欢,毕竟“讲笑话”能够给大家带来欢乐。但是,同样的笑话,有的学生一讲就能让别人开怀大笑,有的学生讲过了却没能让别人笑起来,原因就在于后者没有自信,不会讲笑话。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一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笑话,从中找到让自己发笑的关键“笑料”是什么;二是重视学习别人讲笑话的方法与技巧,私下给要好的朋友讲笑话,看看能不能让朋友笑起来;三是多加练习,做到讲熟练、有信心后,再正式进行“讲笑话”的口语交际活动,确保能够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
总之,在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需要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出发,寻找有效策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