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践行高中英语学科育人
2024-10-15吉栋磊
摘 要:学科育人是“双新”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表现性评价指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呈现其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在学习活动中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中英语学科育人价值。本文以沪外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为例,论述了如何在单元视角下明确大概念和子概念,结合学情和教材确定育人主线,将新建构的表现性行为、表现性任务和评价规则与单元内容相融合,并提炼出无痕化育人、逆向设计、注意规范性和科学性等反思内容。
关键词:英语教学;表现性评价;学科育人
作者简介:吉栋磊,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
一、研究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1.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指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呈现其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表现目标、表现任务和评分规则构成表现性评价的三个核心要素。英语学科中的表现性任务主要包括开放性问答、作文、对话、演说、作品展示、小组项目等。
2.学科育人。“学科育人”在2000年后引起人们的关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其引领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二)有关英语学科表现性评价的研究
国外有关表现性评价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艾瑞逊在《课堂评估》一书中对表现性评价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2015年美国颁布的《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要求美国各州将K-12表现性评价作为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领域。
表现性评价理论在2000年左右传入国内。陈彩虹的博士论文《英语学科表现性评价研究》论述了英语学科表现性评价的内涵、流程和任务设计、评分规则等。印佳欢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性任务,构建评价量规,并观察学生的表现。郭玥和张瑜婷以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为例,立足学习活动,以成果展示为预期结果,构建作者简介撰写、读书海报设计等评价量表。
由此可知,将表现性评价运用于英语教学已有不少案例。本文试图聚焦高中英语学科育人目标的分解,确定表现性任务和评价规则,设计学习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案例描述
(一)教材分析
笔者在分析沪外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主题和内容后,梳理出两条主线。一条是宏观经济学。学生要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运用事实和数字进行描述,并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这条主线的育人点在于对国家经济政策、制度、道路等的认同。
另一条是微观经济学。学生需要了解经济学、贸易、机会成本等概念和锚定理论、边际效应等经济学原理,科学优化自身决策,从而改善生活。这条主线的育人点在于经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笔者将其与语言知识整合,形成了单元大概念和子概念(如图1所示)。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对经济学的了解很少,更不用说用英语描述。教师需要搭建支架。
2. 有关宏观经济学的文本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学生不太感兴趣。教师需要将经济学原理与个人生活相联系。
3. 学生对经济类以及数字描述的词汇积累较少。教师需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用中学”,提升词汇复现率。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确定表现性目标,以评引教学
笔者采用逆向设计,以四个单元子概念为预期成果,设计评价标准及评价证据收集方式(如表1所示)。
确定表现性任务和评价证据收集方式之后,笔者设计了相应的活动,以Reading A为例:
1.概括文本内容和经济类报告的特点,总结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2.积累经济类词汇(如城市化、电子商务),品味数字表达(如account for、exceed、approach、total)。笔者受到课后练习启发,把数据分为三类:占比、增长、数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数据在文本中有何表达效果。通过分析数字和事实的运用,学生不仅掌握了词汇,还真切感受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3.结合文本和生活,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笔者通过展示物资供给、住房条件、支付方式的今昔对比图,搭设支架,让学生描述和评论,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理性思维和国家认同等方面的素养。学科育人的效果就达到了。
(四)第二轮行动研究:基于学情和课标提升学生水平,以评促发展
在第一轮研究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都处于课标所指出的一级水平。这样一来,评价的导向和鉴定作用发挥得不够。为了让表现性目标更贴近学情,提升师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笔者在课标所指出的一级水平和二级水平之间增设了一个过渡水平。以“思维品质”为例(见表2):
笔者根据增设的这一新水平和教材内容设定表现性任务,以Speaking为例:
1.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出要购买的物资,按重要性排序并说明理由。学生根据场合、金额等要素进行预算抉择。这一环节体现了把握信息的逻辑关系、归纳信息和构建新概念。
2.两两讨论,展示交流预算计划。既要说服他人采纳自己的方案,又要评价他人的方案,最后协商预算方案。这一环节体现了把握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归纳信息和构建新概念、批判性思考等方面增设的新水平,即水平1-2。
3.全班评选最佳预算方案。各小组派代表面向全班呈现、阐述预算方案,最后师生评价。评价量表围绕Creativity和Language。C不仅涉及方案创新,更要衡量预算是否考虑周全、合理分配。L关注语言,引导学生表达清晰的观点,进行流畅得体的沟通。这些体现了二级水平的要求。比如,有的学生创造性地提到了购买保险,有的学生利用课本上的短语串起讨论过程。教师均要给予肯定,支持学生解释信息、处理新问题、发表看法。
再如,在阅读Reading B一文,根据新增设的水平进行初步测试,再对评价规则进行修改,最终确定既符合学生实际又针对教学内容的表现性任务(如表3所示)。
三、反思与展望
表现性评价是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充分理解学科育人内涵,实现无痕化育人
基于德育的特点,教师在确立目标、增删内容和选定方法时,要做到准确、规范和适切。既不能牵强附会,也不能忽视语言学科的特点,更不能出现方向错误。
教师还应充分理解学科育人的内涵。如果简单地把学科育人与爱国教育、道德教育画等号,教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流于形式。教师应该紧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教材挖掘学科育人点,使用表现性评价,实现浸润式、无痕化育人。这是高中英语学科的价值所决定的。
(二)更新教学理念,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表现性评价符合当前“双新”教学改革,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表现性评价时,教师要围绕单元和主题聚焦预期目标、评价和证据、学习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三)采用逆向设计模式,确立表现性目标、任务和规则
教师采用逆向设计模式,即结合课标和教材确定预期目标,围绕目标和学情明确评价方式和证据,根据评价和教情学情来设计学习活动。
要使表现性评价可操作,教师必须结合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表现性目标,并紧紧围绕目标设计可行可测的表现性任务和评价量规,尽可能让师生都参与评价。评价内容不仅要涉及语言和思维,还要体现文化和其他育人点。
当然,教师在构建水平模型、设计活动量表、确定表现性目标时,特别要留意规范和科学的问题。比如,模型和量表分类分层的科学性、目标的针对性和可检测性、目标和量表的匹配等。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用好表现性评价,让教学评一体化深入推进,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践行高中英语学科育人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彩虹.英语学科表现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韩芳,杨盼.美国K-12表现性评价的内涵与特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2):68-72.
[3]周文叶,陈铭洲.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7(9):36-43.
[4]周文叶.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表现性评价的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16-18,56.
[5]郭玥,张瑜婷.表现性评价在英语项目化学习中的运用:以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3(3):66-73.
[6]印佳欢.表现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1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