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大学英语ESP+EGP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2024-10-15张敬杰
摘 要:新工科建设推动了理工科类高校,尤其以应用型为主的理工科类高校的教学改革。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ESP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尽管ESP教学改革已开展多年,但是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系统、科学和规范的ESP课程教学体系,也没有明确的测试要求和标准,造成课程设置无章、教学管理无序和课堂教学相对随意的状况。基于此,本文提出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采用ESP+EGP融合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ESP;EGP;融合教学
作者简介:张敬杰(1989-),女,河北沧州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变革日益加剧,理工科类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新工科建设要求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也促使英语教学不断向更加实用和创新的方向转型。
一、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趋势
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变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才需求变化、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式变革三个方面。现代产业需要具备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需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需要更加实用、灵活、创新,注重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和实践,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高校需要不断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ESP+EGP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一) ESP和EGP的内涵与特点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和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是英语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概念。ESP是指为满足特定职业或学科领域的需求而设置的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地在该领域进行交流、学习和工作。医学英语、法律英语、工程英语等都属于ESP的范畴。ESP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强,其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实用性强。而EGP则是指广泛意义上的英语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水平、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和沟通。
(二)ESP+EGP融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等工程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专业领域国际化人才。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使得许多学生虽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在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却力不从心。因此,探索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ESP+EGP的融合教学模式是一种解决传统英语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ESP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而EGP教学则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使学生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能够夯实英语基础。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ESP和EGP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将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学习,而忽视了英语的实际应用价值。而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则强调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和使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英语。其次,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ESP和EGP的融合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注重基础语法、词汇和阅读等方面的学习,而忽视了口语、写作、翻译等方面的学习。而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则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最后,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ESP和EGP的融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因此,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当然,实施这种模式还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三)ESP+EGP融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ESP和EGP两者融合教学,教师需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因为这涉及不同类型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融合。以下是ESP+EGP融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1.前期分析和评估。在开展ESP+EGP融合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标进行全面了解,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或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评估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因素。通过这些前期分析和评估工作,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奠定基础。
2.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是ESP+EGP融合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进步情况,以跟踪和评估他们的学习进展。通过多元化的评估体系,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3.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以ESP和EGP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情,构建既满足专业需求又兼顾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一过程涉及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基于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可分为三个模块:基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英语。
第一年为基础英语模块,主要学习通用英语。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第二年为专门用途英语模块,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等。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将英语应用于专业领域,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第三年为跨文化交际英语模块,主要学习跨文化交流技巧和国际商务礼仪等内容。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和礼仪,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可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又能够将英语灵活应用于专业领域,并具备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教学方法。ESP+EGP融合教学模式下教师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基础英语模块,主要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注重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教师可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模块,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进行项目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专业英语知识。跨文化交际英语模块,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通过分析真实的跨文化交流案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策略,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教师发展。实施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够流利地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并能够准确、清晰地解释专业术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例如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来开展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等,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变化。
三、ESP+EGP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与面临的挑战
(一)ESP+EGP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ESP与EGP相融合,学生可将英语学习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学习会更加高效、有趣。同时,该模式还鼓励学生将英语运用到专业学习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ESP+EGP融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英语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强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教师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锻炼这些能力。此外,ESP+EGP融合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开展合作教学和研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最后,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及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学校要为专业教师融合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总之,ESP+EGP融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综合素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ESP+EGP融合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ESP+EGP融合教学模式可行性强,效果显著,但这种教学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由于ESP和EGP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并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灵活地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从而实现ESP和EGP的有机融合。其次,由于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科背景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在课程安排和课程设置上找到平衡,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针对以上挑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策略:一是加强师资培训。对英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ESP+EGP融合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学校可鼓励年轻的具有硕士学位的英语教师攻读其他专业的学位,为从事相关的ESP教学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二是建立教学资源库。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共享和利用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建立学生档案。通过建立学生档案,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从而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四是建立教学小组。教学管理部门鼓励并创造机会促进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成教学小组,加强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交流。
四、总结与展望
基于ESP+EGP融合教学模式,高校应注重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普及、跨学科交叉的课程设置、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等方面。同时,高校要不断加强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教师队伍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ESP+EGP融合教学模式的不断升级和改进,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25-27,30.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3]艾宪贞.ESP在理工科外语教学中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S1):38-40.
[4]施敏.ESP教师的角色及自我完善[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120-122.
[5]温科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模式[D].广西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