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论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4-10-14郭玉婧
[摘 要] 英语口语在英语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它不仅有助于构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桥梁,增进彼此的理解,还能推动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口语交流与合作,从而点燃他们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热情。对话理论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对提升英语科目的教学质量具有显著作用。对话理论强调日常生活本质上是对话的过程,对话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话,人们能够增进理解、相互支持,促进不同群体间的沟通与协作。据此理论分析高职教育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对话理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8-0153-04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提升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对话理论以“对话”为主要特征,对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对话”的角度出发,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而为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一)高校层面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某些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口语教学领域尤其如此,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未被深度融入其中。它们倾向于强调实践能力的培育,而对英语口语的价值认识不足,视其为非核心的附带元素。这种理念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学校在口语课程方面的资源配置,未能构建出能激发学生潜能和互动交流的学习空间,从而挫伤了学生对英语口语探索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材和教育资源的选择上,也显得相对狭窄和局限[1]。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配备和储备似乎存在显著的短板。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和实用性并未得到充分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接触的是单一且浅显的内容,缺乏实际应用中的多元化素材。部分院校因财务和人力资源的局限,无法给予教材研发和更新应有的重视,这直接影响了教材的品质和多样性。此外,教育资源的匮乏,包括实体书籍和在线资源的缺失,进一步压缩了学生的知识获取空间,使他们在提升口语技能的过程中遭遇了更为严峻的困境和挑战[2]。
教师队伍的素质构建明显不足。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队伍在专业能力上显得较为薄弱,特别是在教学能力和英语口语水平上存在显著短板。教师队伍主要由硕士或本科人员组成,他们在教授英语口语时,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往往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指导,这成为教学质量进步的一大障碍[3]。另外,必须重视的是语言操作情境的不足。在某些高职院校中,学生鲜有在日常沟通中使用英语的机会,缺乏丰富的语言实践经验和情境。在课程构建方面,有个别院校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将语言应用于实际的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4]。
在评估体系方面,一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考核机制存在显著缺陷,未能实现全面且均衡的评价。现行体系倾向于依赖书面测验,未能充分考量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评价手段显得较为局限。学校常常过于倚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将它等同于学生的全部能力,这种做法可能催生出一种“应试至上”的风气,使学生在追求高分的同时,忽视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5]。传统的考试设计往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检验,而对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则显得不足,这在实际沟通和书面表达中可能会造成困扰。
部分院校的英语学习评估体系仍然停留在传统的A、B等级划分,这种模式偏重于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考量,而对听力和口语技能的评估相对较少,这就限制了学生全面的语言技能发展。因此,优化师资配置,创造实践环境,以及改革评估体系,是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教师层面
高职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师水平差异显著。源于多种学科背景的英语教师队伍,有些教师没有接受过正式英语培训,没有系统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课堂上很难用全英文进行准确、流利的教学,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首要问题体现在教学经验和策略的多样性上[6]。教师的教学年限、经验及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对教学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新晋教师可能经验不足,而一些资深教师固守旧有的教学模式,这些都可能会阻碍学生口语技能的提升。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缺失是一个关键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师的持续教育和专业深化上存在短板,这导致教师无法及时吸收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策略,从而无法顺应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最后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评估机制的不完善性,它未能充分激发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效能,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7]。一些院校英语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没有对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评估与鼓励,导致了他们自身的学习动力不足,不愿意花更多的心思在提高课堂效率上。
(三)学生层面
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误区尤为突出。由于口语课程设置不足,部分学生错误地将口语学习边缘化,过度重视书面考试,无视口语实践的重要性。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英语教学评估通常集中于阅读理解、写作及听力,对口语能力的考察相对薄弱[8]。因此,有些学生误以为只要笔头功夫好,口语不佳也可接受,缺乏提高口语技巧的积极性。他们未深刻理解英语口语在日常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关键作用,如在留学、旅游、商业沟通等情境中,流利的口语表达至关重要。这种认知误差主要源于学生对自己口语能力的低自评和畏惧,可能由于基础不牢固、词汇量不足,他们对未来口语提升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最终选择放弃口语学习。
在高职教育阶段,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对英语的热情和驱动力似乎有所欠缺。这源于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不足,他们在口语表达上时常面临严峻的挑战[9]。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他们在词汇的运用上可能会遇到困难,导致口语交流中可能出现误解或误用。部分学生深受母语思维模式的影响,他们的英语表述往往呈现出逻辑结构上的混乱。此外,由于缺乏自信,一些学生羞于开口说英语,恐惧犯错误或接收消极的反馈,这种心理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实践机会,从而阻碍了口语技能的提升。还有部分学生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过度依赖机械记忆和刻板的训练来学习口语,导致无法灵活运用词汇于实际对话中,因此,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
二、对话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强调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
对话理论是一种强调“对话”的概念,它强调了“对话”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的关系,这一概念也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的英语口语。它提倡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参加讨论,以促进他们的口头表达。对话教学为学生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主动建构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灌输[10]。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交流,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英语口语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对话理论认为,会话的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也就是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中了解话语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目的。将对话理论运用于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英语口语的理解与使用,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对话”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课中,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掌握英语口语,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对话理论鼓励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对话方式,其可以丰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情景对话、辩论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11]。通过应用对话理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对话理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条件
(一)适宜的语言氛围与资源配置
对话式教学强调的是即时的语言交流实践,它营造的是能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和表达的动态语言氛围。课堂设计应优先考虑灵活性和互动设施的配备,以便于学生之间的深度对话。教师应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平台、创新教材以及丰富的在线资源,以此丰富对话主题的多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学材料需要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教学技术则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如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以支持对话教学的实施。
(二)教师的悉心指导与有效反馈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领和启发的角色,以确保有效的沟通交流,所以,他们需娴熟掌握语言艺术并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他们应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及时的回应以及精准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度,提升学生的言语交流技巧。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积极正面的鼓励很关键,这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自尊心,还能激发他们对精确表达和流利谈话的追求。
(三)学生具有参与对话的意愿和能力
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对话理论,还需要学生具备参与对话的意愿和能力。这包括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及他们使用英语来进行沟通的技能。学生必须了解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并愿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对话。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能够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和表达。
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和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话题和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和帮助,如纠正发音、提供词汇和语法建议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对话。
四、对话理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模式创新
(一)明确学生能力差异
第一,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业水平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其英语水平及个人差异,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组,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对话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按能力分级可以使每个团队内部拥有英语水平相近的伙伴,如此他们能理解彼此的学习困扰,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优秀学生之间的交流可激发深层次的思考,而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能在相互理解中避免在对话实践中产生挫败感。同时,对话教学依赖于参与者间的互动合作,优秀学生自然会协助提升较弱者的水平,进而增强后者的求知动力和乐趣,并减轻因能力差距带来的压力。
第二,确定学生的能力级别有利于随后的对话练习。通过与同一层次的学员进行对话培训,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所以,在开展“对话”前,首先要搞清楚学生的水平,然后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群体,这样才能保证各组的英语水平基本一致,从而使对话实践更加有的放矢且高效。在启动对话教育的过程中,确立对话主题的关键性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确定对话主题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领会和运用所学的语法规则和词汇知识。对话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技巧,确保他们在实践中能自信地表达个人见解和感受。因此,提前确定对话主题,能让学生了解对话发生的背景、情景、语境,以便更好地做好准备,更主动地参加会话训练。同时,生动的对话话题也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当对话内容关联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时,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二)建立沟通平台
创建沟通平台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平台旨在为学生塑造保障安全、充满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天地,鼓励他们勇于袒露内心的想法、情感和见解。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打开学生感情的通道,增进他们的交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实现平等对话,使学生更倾向于投身于讨论之中,分享个人的经验和看法,进而深化对知识的领悟和记忆。以“Meeting Foreigners at the Airport”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创建对话平台:提出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在机场接待外宾时需要准备些什么,邀请他们分享个人的机场接待经历或思考。组织小组研讨,让学生分组探讨机场接待相关议题,观看相关视频,彼此交流观点和思考。教师在此担任促进者角色,激励学生全情投入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安全、互动的氛围中自由表达观点,也能从他人的分享中汲取新的洞察和知识。最后也可把机场接待的对话拍成情景剧在班级上演。如此一来,在“Meeting Foreigners at the Airport”的课堂上,学生真正建立对话的桥梁,深入参与讨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主题内容。
(三)组织对话促进口语积极性
借助对话,学生得以共享知识,激发创新思维,进而提高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在对话中,学员要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意见,学习提出建设性的质疑与认同,一起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这种互动过程鼓励个体深入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
教师需精心分组,确保每组至少包含一名优秀生和一名进步中的学生,以便于同伴互助,同时设立小组长协助管理。角色分配时,能力强的学生可扮演难的角色,而能力稍弱8ebced307f3e5a43650e355421a18c2769d80975db4d5cd7db28ce319b97041d的则扮演容易带入的角色。在实践环节,小组内部开展对话提供相应建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整角色,让学员体验不同角色,深化对学习需求的理解。
通过这种形式的对话,学生能在模拟的场景中真实体验英语口语沟通,提升问题解决技能。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向别人学习,从而达到相互学习、一起发展的目的。
(四)对话后的反馈
在学生完成对话实践和展示之后,教师应实施精准的评估,特别聚焦于他们的英语口语技能,尤其发音部分。教师应明确指出学生的发音误区,并引导他们进行修正,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有助于避免错误发音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音进行练习,从而加深对英语发音规律的认识。当教师的回馈落后于学生的进步期待时,可能会削弱他们对改善发音的热情,从而影响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必须迅速而准确地做出评价。
清晰的发音对增强学生的语言自信至关重要。当他们的发音得到教师的认可时,他们会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自信地表达观点。教师的评价与指导在此过程中扮演了激发兴趣和提高积极性的关键角色。在纠正错误的同时,教师也应积极表扬学生的亮点,如发音的精确性、音节重音和连读等,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语调、语速变化和发音的准确性,检查学生在情绪表达、强调以及疑问句的处理上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并在正面评估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情感交流与信息传达的效率。
这些全面评估策略,旨在鼓励所有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口语技能。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英语表述中的发音、声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结论
对话教育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言语交流技巧和思考能力,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实施,能有效磨炼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同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通过对话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上的指导、课堂后的反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对话练习与交互学习。后续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对话教学效率,以及在不同的课程与学习情境下对话教学的特定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与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倩芸.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职院校英语口语实践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4(6):247-249.
[2] 赵子楚.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海外英语,2024(9):235-237.
[3] 黄圣舒.高职英语口语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J].英语教师,2023,23(11):117-120.
[4] 张伊.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海外英语,2024(10):228-230,240.
[5] 李琰.高职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4(1):30-33.
[6] 熊军.英美文学经典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J].学周刊,2024(8):25-27.
[7] 朱粤.高职英语口语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以英语技能大赛为例[J].海外英语,2022(22):120-122.
[8] Hui L,Li J.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based on OBE Concep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J]. Journal of Physics:Conference Series,2021(1).
[9] Yuan T .Methods of 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English Education Lev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laboration(IJeC),2024,20(1):1-20.
[10] 李思元.“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施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6(13):241-242.
[11] 蔡晓丽.基于移动终端APP的高职英语口语数字化教学研究[J].互联网周刊,2024(10):72-74.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