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会有意识吗?

2024-10-12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9期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让人惊呼AI“会说人话”了,其在深度理解、评估决策、自我修正、艺术创造甚至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表现都超出预期。这让人愈发好奇,AI能否在不久的将来发展出自我意识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这不只是个技术问题,对意识现象的研究涵盖了哲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物学等众多学科。如果以“AI会有意识”作为正方、“AI不会有意识”作为反方进行一场辩论,双方会给出怎样的理由呢?我们不妨试着模拟一下。

正方:以人类为参照,意识的一个重要外在表现就是语言,人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自身经验的。正因如此,图灵测试才会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外显的功能表现来判断AI是否有意识。而现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做到与人类流畅地对话,并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能力,这标志着AI已经具有了某种意识的雏形,未来也将发展出自我意识。

反方:意识的外显方式不一定通过语言,如一些动物,尽管没有自我表达的能力,但依然被认为是有意识的,至少具备支持意识的神经基础。我们说意识,一定是建立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学基础之上的某种心智机制与功能,而AI完全不具备相应的生物学基础,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正方:说到生物学基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当代科学研究已经为我们揭示出,人自身就是一个存在于一定时空中的、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所谓意识无非就是大脑FWzpEoB1X6IAeCsJVHpRaQ==的神经元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脑在运行机制上与电脑并无本质差别,人的大脑就如同电脑的CPU和操作系统,读取自我内存中的信息,并形成意识。

我们现在暂时还无法清晰描述出大脑中意识形成的具体过程,主要是由于复杂度的原因,毕竟人类大脑神经元的数量达到了800多亿。但目前,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具有的独立参数也已达到同等数量级,所以AI在未来产生意识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反方:说到底,不管AI的内在工作机理和算法有多么复杂,本质上依靠的还是数字化、暴力计算,其结果的推论是一种关联度的推论,而人类永远都在追求因果推论。

以颜色为例,AI识别颜色是通过传感器捕获光波的强度和频率,然后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与预先存储在颜色模型库中的颜色进行比对,得出结论。人对光波频段没有反应,但人了解某种颜色背后的特殊意义,我们看到红色会联想到热烈、喜庆,看到绿色会联想到宁静、成长,我们还知道“红配绿”不好看,这些反应甚至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相关联,这是只属于人类的逻辑,却不是AI的逻辑。

意识还与我们的欲望、情感,我们的喜怒哀乐相关联,当我们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会感到着急、焦虑,但无人驾驶汽车等候多长时间也不会着急和焦虑。总之,意识是生物体所独有的,人类的意识只适用于人类自身,AI永远不会具有意识。

让我们最后总结一下,支持“AI会有意识”的一方坚持以外显行为表现的“结果”为评判依据,而反对的一方则强调人类所独有的生物体属性及其内在逻辑这一意识产生的“过程”。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