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教研室促进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2024-10-12侯海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4期

[摘 要] 网络时代的在线学习成为常态,在线学习共同体迅速形成,并在学习者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部近年来着重强调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而虚拟教研室则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为促进高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探索。高校外语虚拟教研室建设关系到高校外语教师的个人发展和群体发展,是高校外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从数字化发展对外语教师的需求和挑战、虚拟在线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外语虚拟教研室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角度来探讨虚拟教研室促进外语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虚拟教研室;外语教师发展;数字化;虚拟在线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4-0101-04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发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要求基于信息技术建设虚拟教研室,开展协同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是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的新事物,在保留传统实体教研室教学与科研功能之外,突破时空界限与高职行政界限,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1]。多元的、动态的、开放性的虚拟教研室可以帮助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和“研究教学”。2022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2号),拟在全国建立439个虚拟教研室。这其中,与外语相关的虚拟教研室有20个。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的来临,如何搭建云教研共同体,提升专业教师发展,是开展协同教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虚拟教研室的存在和构建符合区域协同育人新机制。在虚拟教研室下,教师之间实现了跨时空的即时通信。另一方面,虚拟教研室具有“学科共同体”的性质,它是由有着共同兴趣与学术追求的外语教育研究者,在网络平台上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起来的科研与教学组织。因此,以虚拟教研室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会议,研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对于服务教师教研改革与创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共同成长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大意义。

二、数字化发展对外语教师的需求和挑战

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为外语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也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了新的环境,带来了新的可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师面临着大数据知识的整合、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挑战。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趋势,教师应在教育哲学、英语实践技能、教育技术、学科应用等方面做好准备[2]。教师需要加强大数据整合能力,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参加相关培训和研修,以适应个性化教学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具体来说,数字化发展对外语教师的需求和挑战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为支撑,以语言研究和教学能力为核心,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管、评、测”数据化、体系化和智能化,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使其适应数字化发展需求。然后,创建智能教育环境,提高支撑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运维和保障能力,聚焦基于人工智能的语言教学、多语种语料库、外语健脑强智等方向开展研究,推动外语教学研究向“多语言、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发展。其次,充分利用或研发智慧学习平台,积极推进高校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最后,积极加入基于信息技术建设的虚拟教研室,开展协同教学研究。

三、虚拟在线学习共同体的特点

“虚拟学习共同体”(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又被称作“互联网学习共同体”“在线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与助学者(教师、专家等)在虚拟网络环境中根据共同的理想与目的而构建的学习型群体。在这一进程中,每个成员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民主的学习气氛,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可以自由地分享经历,这让各个成员逐步形成了一种相互信任、互相影响的伙伴关系,以及相应的“共同体文化”[3]。

虚拟学习共同体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学习性和知识建构性特征。这种虚拟空间的交流形式弥补了不在物理场所带来的不真实感,使人们感觉仿佛真实地存在于现场[4]。虚拟学习共同体的交互性是指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这包括通过在线平台、社交媒体或其他虚拟工具进行的讨论、合作、分享资源等活动。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共享性是指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共同分享资源、知识和学习经验和情感交流的特性。这包括共享学习材料、课程资料、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情感互动等。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性是指学习者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有着一个共同的学习目的。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建构,是学习者在互动、讨论与协作中,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建立其意义的特征。这种知识构建性强调学习者通过交流、对话、探讨、协作,共同创造新的理解和知识。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还是知识的创造者和共建者,通过互动和合作不断丰富和扩展彼此的学习成果。

(一)虚拟学习共同体为教学教研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线上线下会议和研讨,教师可以便捷地参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分享经验、教学方法和最佳实践。这种跨地域的交流不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局限,而且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研改革创新。

(二)虚拟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依托雨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等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云端共享,实现更广阔的资源获取渠道。

(三)虚拟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区域协同育人

虚拟学习共同体符合区域协同育人的新机制。这种跨区域的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培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高水平人才。学生可通过虚拟学习平台获得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四、外语虚拟教研室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在线学习共同体

Community源自拉丁词“communis”,“社区”一词暗示着共同性和共有权。可以是共同拥有的地点、兴趣、身份,或者以上几种的组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区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实体,通常是在地理位置内被定义的[5]。马克斯·韦伯认为,“共同体”是一种基于社会行为导向,在一定条件下或平衡条件下,参与者在认知、情感、传统观念等方面所体验到的一种统一的情感。接着,埃内斯特·波伊尔对“学习共同体”的含义进行了解释。他提出,“学习共同体”需要遵守某种规律,在一种积极融洽的气氛中,参与者根据共同的目的和理想,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互相激励、相互学习、相互关爱、共同发展的公共空间[6]。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习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目的和远景为基础,在一个共同的空间中,让所有的成员都能一起参加,互相尊重和理解,一起合作,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共同体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00—2003年间,国外对在线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形成、网络学习系统、发展机制、课程内容评估、学习模式构建以及在网络课程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满意度等。在线学习共同体,又称为虚拟学习共同体[7],或者网络空间课堂[8]。在线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属性是与其他共同体区别开来的共同学习目标的分享。学习的共同目标涉及分享“一组知识、一组实践和这些项目产生的知识的共同价值”[9]。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全新沟通机制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线学习共同体可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和创新。

2004—2009年间,由于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社群已成为一种新的知识交换方式。在线社区与现实社区是不同的,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线上沟通与线下沟通的不同[10]。

在2000—2020年的20年里,国际上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主要关注网络学习、云计算、混合学习和学习设计。高等教育和投入程度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着思辨性和经验性的研究[11]。

(二)国内虚拟教研室的发展概况

教育部近年来着重强调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高质量、拥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的建设。2022年,教育部公布了两批试点国家虚拟教研室。第一期试验覆盖439个虚拟教研室,其中有186所高校入选。其中,外语类虚拟教研室22个入选,涵盖多个领域,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大学思辩英语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南京大学的“英语专业文学与文化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第二批试点共有218个虚拟教研室,覆盖164所高校。其中外语类虚拟教研室共有10个。总体而言,两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共有657个虚拟教研室入选,其中外语类虚拟教研室占比4.9%[12]。

2020年以来,国内共发表以虚拟教研室为主题的期刊论文119篇,其中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文章共25篇,聚焦三大主题和研究热点,分别是虚拟教研室基本理论、实践应用和教师发展[13]。祖强、马贺、乔宏志等从“协同学理论”视角探讨了虚拟教研室的内涵和组织机理,强化协同实施和评价的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14]。刘璐婵、孙彩云等认为“自组织理论”与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契合良好,有助于体现其灵活性特点[15]。刘璐婵提出了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四个机制:“多形态混合式活动组织机制”“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技术传帮带+技能反哺’互助机制”“教研成果迭代与迁移推广机制”[15]。

“云连接论”是在文秋芳提出的云共同体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框架。文秋芳认为“云连接论”理论构架由内、外两个圈构成。内圈包括 “认知”“社会”“情感”三个相互交叉的连接假设和连接假设的“问题”,外圈包括准备、正式、后续三个阶段的活动[16]。

五、案例分析

(一)“产出导向法”云教研共同体

为了解决我国文科研究领域存在的研究力量分散和研究问题碎片化的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和外研社在2020年联合推出的云教研共同体(CTRC)。这个共同体的主要目的集中在“产出导向法”的研究上,以期在全国范围内促进文科研究的发展。在文秋芳教授的领导下,第一期CTRC已于2021年底圆满完成。该共同体的创新特色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立德树人,教研一体

CTRC以培养优秀人才为核心任务,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其建设目标分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目标是培养教研领域的引领者,促使成员持续成长、不断自我提升、擅长合作与反思。显性目标则在于引导成员成为POA实践者和研究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重点,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实现边研究、边教学的目标。

2.统计设计,分层架构

CTRC由促研团队和学员团队组成,共132人。促研团队包括8人,其中包括1名总负责人和7名促研员。学员团队包括124名外语教师,来自90多所高校。根据学员的研究兴趣,CTRC分为7个大组,每个大组由1名促研员负责[16]。

3.产出导向,知行合一

CTRC的学习任务包括:(1)阅读文献。(2)设计、评估和执行POA教案。(3)评价POA课堂录像。(4)制订和评估POA研究计划。(5)撰写和评价研究论文。(6)书写并提交反思日志。

4.问题驱动,分层互动

CTRC每期活动都以高质量的问题为核心,这些问题具有关联性、精准性和开放性三个特征。分层互动则是活动的一个特色,讨论从个人到小组再到大组,最终扩展到全体成员。

5.推拉结合,机制保障

CTRC在建立以学校为基础,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地建立多语言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机制。建立一个“拉—推”机制,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促进人员既要“拉”,又要“推”,原理是先拉后推、小拉小推、边拉边推、边推边拉[16]。

(二)案例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以平台为依托,教学研究和教学过程透明化。云教研共同体是由语言教师组成的、基于线上的教学研究团体。参与教师以产出导向法POA为理论基础,研究讨论各类教学问题,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运用。在实践经验方面,POA云共同体通过建立虚拟教研室、开展在线培训、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教育论坛等方式,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由此看出,研究者之间教学科研深入探讨和交流的透明化是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一环,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研究和课程实践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学习共同体已成为外界营养不断供给的重要渠道。首先,虚拟学习共同体是厚植教师教学成长的沃土。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时空限制的突破,灵活多样、高效便捷的组织形式可以充分激发教师教学的活力,为教师教学与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范式。其次,虚拟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凝练和推广研究成果,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再次,虚拟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共建优质教学资源。最后,虚拟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一线教师的教学发展和个人成长。虚拟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一流课程和一流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广成熟的教学科研经验,促进一线教师的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海,刘诚洁.虚拟教研室在研究生思政课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理论观察,2021(12):154-157.

[2] 陈金平.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J]. 当代外语研究,2014(4):35-38.

[3] 裘伟廷.网络教育中的虚拟学习共同体[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5):67-70.

[4] 李洪修,丁玉萍.基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8(7):97-103.

[5] T?觟nnies Ferdinand. Community and association[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5.

[6]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 Henri F, Pudelko B.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activity and learn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3(19):474-487.

[8] Palloff R M.,Pratt K. Lessons from the cyberspace classroom: The realities of online teaching[J].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Inc,2001.

[9] Riel M,Fulton K.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supp-orting learning communities[J]. Kappan,2001(82):518-523.

[10] Anita L Blanchard,M Lynne Markers. The Experie-nced“Sense” of a Virtual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J].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35(1):64-79.

[11] 李萍,李奕.国外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武汉商学报,2023,37(3):88-92.

[12] 赵雯,李广利.大学英语课程群虚拟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2(4):16-21.

[13] 吴晓亮,冯静,赵云翔.虚拟教研室研究评述:现状与反思[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24,35(1):25-29.

[14] 祖强,马贺,乔宏志.协同学理论视角下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2(5):51-55,74.

[15] 刘璐婵,孙彩云.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智能+”时代高校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8):122-127.

[16] 文秋芳.“云连接论”的构想和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1):66-78,159-160.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