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情调研探析

2024-10-12王小语王林桂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4期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高校科技教育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从师资建设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三个维度对海南省17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海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调整教学策略,持续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保障资源投入,提升学校创新创业实效、创新激励举措,改善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等举措,以期提升提高海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助力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情调研;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4-0013-04

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和席卷而来的新工业革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塑了人类社会的认知边界,创新创业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成为驱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世界各国也纷纷围绕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高校科技教育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教育厅、各高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共同促进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学情调研的方式,探析海南省创新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海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助力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已取得成就

在海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先后出台《海南省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扶持、保障三大机制,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竞赛、首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全面激发大学生创造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以创新引领创业;选聘知名专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到高校兼职,建成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导师指导、场地支持、资金支持、项目申报等多项服务;以出台措施、颁布政策、举办相关比赛等方式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在全省高校中蔚然成风。

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海南赛区赛事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全省21所高校及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高校在内的10 115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人次达46 565人。经过各高校选拔推荐、省级初评,共有190个项目入围复赛,118个项目参加到省赛复赛现场答辩,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金奖22项、银奖42项、铜奖64项。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职教赛道和国际赛道共入围全国总决赛38项,其中9项脱颖而出闯入金奖争夺赛,最终本届大赛海南省共获得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29项,创本赛事历届大赛最好成绩。

二、海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本研究以海南省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覆盖海南省17所院校,以CIPP模型为基础从情境(Context)、投入(Input)、过程评价(Process)和结果评价(Product)四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的调研问卷具体分为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与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在学生调查问卷中,首先从课程设置、教学师资和支持措施等方面调查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境(Context)和投入(Input)环节的评价情况;其次从课程选修情况、课程教学情况、创新创业课外活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创新创业竞赛等方面调查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Process)的评价情况;最后从课程满意度、创业教育效果、创业意向、职业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业品质等方面调查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结果(Product)的评价情况。

在教师与管理人员调查问卷中,则主要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创业工作政策、创业环境等方面调查教师与管理人员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境(Context)和投入(Input)环节的评价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师来源、教材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调查教师与管理人员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Process)的评价情况;从学生成果、通用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调查教师与管理人员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结果(Product)的评价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重点从师资建设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三个维度对海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探析海南省高校层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

(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是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水平与质量的关键要素”[2],直接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通过对海南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的调研,发现目前海南省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来源不广、层次不深、培训不足等问题。

从师资来源看,目前海南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主要来源于校内教师或行政人员。其中,经济管理类院系的专任教师由于专业优势,所占比例最高(31.84%),之后依次是行政人员或辅导员(18.26%)和其他院系的专任教师(16.87%);从师资学历来看,海南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主要为硕士(54.55%)和本科(29.29%),博士仅占6.57%;从师资职称来看,目前海南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最高职称主要为中级(30.30%)、未定职(28.28%)和副高级(24.24%),正高仅占5.05%;从师资是否参加培训或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来看,目前海南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大多都没有参加培训或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64.65%)。其中,KAB创业教育讲师、IYB培训师和职业咨询师的比例在10%以下。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置情况

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一步,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这一过程性变量设置情况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质量[3]。通过对海南省高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海南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较多,89.08%的学生修习过创新创业课程。海南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较为丰富,教学内容较为充实,但是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的反馈略有差异。

教师层面反映使用较多(>30%)的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撰写商业计划、分组学习/研讨、小组演讲/汇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网络课程、多媒体(视频)教学、创业模拟/竞赛、课后答疑、市场调研、创业游戏、角色扮演、课程资料自习;但学生反映使用较多(>30%)的教学方法仅有课堂讲授、网络课程、分组学习/研讨、课后答疑、案例教学,教学方法中的专题讲座、创业游戏、市场调研、角色扮演和企业参观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比例均低于20%;教师层面反映创新创业课程中涉及较多(>40%)的教学内容有商业计划书、创意与创业机会、创业团队管理、新企业创建、风险管理、营销与销售、财务管理、企业成长管理;而学生层面在创新创业课程中涉及较多(>40%)的教学内容则是新企业创建、商业计划书、创意与创业机会、创业团队管理、营销与销售。

(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是下一步持续推动海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目前海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海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增强学生创业价值与动机理解、创业行为理解以及提高学生创业管理技能、人际网络能力以及识别机会能力五个维度得分均高于4.5分,同时,教师普遍同意创新创业类课程与实践可以提高个人在综合素质、相关知识、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收获。

但是,海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在创新创业情境方面,高职学生感知融资渠道和学校氛围得分最低(4.74),本科学生学校氛围得分最低(4.47)。另外,由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情况的学生调查结果可知,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情况在学生调查中呈现显著差异,学生调查中,本科高校在各项职业素养以及总体均值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职院校,这需要本科高校不断加强资源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体系,进一步创新相关激励政策,真正在大学内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海南省高校应注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来源、层次、培训多方面发力,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实习的机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4]。

第一,针对创新创业师资来源不广的问题,从校内和校外多方面入手,校内可加强对既有高理论水平又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吸引更多教师加入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中,校外可尝试从企业或政府中聘请一些优秀企业家、创业者作为兼职讲师进入课堂,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构建在校生与企业家和创业导师沟通的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渠道和创业支持,丰富高校内创新创业师资的来源。第二,针对创新创业师资层次不深的问题,可在学校层面尝试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由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协同合作,制定平衡学术研究与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不同领域的专业教师加入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中来,真正将科研成果通过创新创业转化为产品,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第三,针对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不足的问题,要利用好省级、校级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开展常态化、品牌化、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师资培训,邀请全国范围内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能手对海南省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进行高质量培训,提升省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视野,学习了解其他高校的优秀经验,进而不断提升省内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二)调整教学策略,持续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调整教学策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在创新创业课程具体教学中,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一是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意向和学习动机,通过教学策略调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对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学生重点关注和培养,指导他们开展创业活动,让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创业。二是可以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安排相应的授课内容,以此有针对性地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三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开拓和丰富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教学形式,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海南高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比如在现有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多开发一些与学校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融合,引导学生将专业所学知识运用于创业实践中,并且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巩固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另一方面,海南高校要继续增加实践性创新创业学习的机会,提高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加大实践类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此,学校要积极创新,不断开发更多类型的创业实践活动,拓展大学生选择课外活动的空间,在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课外活动中发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的魅力,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的创业课程学习投入。同时,海南高校要利用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一抓手,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合作参与,对具有较好创新创业潜质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和持续关注,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海南高校还可以积极对接企业的需求和资源,实现广泛的校企联动,赋予学生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增长见识,拓宽眼界,提升个人实践水平和职业能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关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学生积极的创新创业态度,涵养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心智的形成。

(三)保障资源投入,提升学校创新创业实效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始终以育人为目标,其本质应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开展的、旨在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激发其创业潜能和动力、能使其受益终身的素质教育。海南高校应始终围绕这一目标,科学定位创新创业教育。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仅存在于学校,还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领域,尤其是集中在高校、产业界及政府。高校拥有丰沛的原始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成果积累,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产业界拥有丰沛的创业经验积累以及援助资金,能够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政府则因为掌握公权而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权能和职责。

因此,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面调动各路教育资源并引入多方合作力量。海南省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保障各类资源投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高效协调内部教育资源,打造学校整体规划、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学院主体责任落实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格局。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入外部教育力量,发挥联动机制,与校外相关部门、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建立联系,不断探索产学研用结合、高校与校外力量等多方协同合作机制,为有创新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平台和机会。

(四)创新激励举措,改善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

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强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价值、精神、能力等知识的传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本领和综合素质。

在此过程中,海南省高校需要不断创新各类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举措,设立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创新激励政策,并且做好相应的配套机制,完善创新学分转化机制,将双创竞赛和大创项目纳入高校创新学分的考查范围;加大对学生参与双创竞赛的奖励力度,将竞赛成绩与学生评奖评优对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积极性。在学校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的激发下,能使学生对创新创业形成积极的态度,乐于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5],因此,高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激励措施,为大学生提供交流创新创业理念、展示创意成果的平台,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海南高校在提供形式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激励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塑造和改善学校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此,海南高校应在全校弘扬崇尚创新、勇于开拓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大力创建开放、自由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打造校友长廊、构建主题网站等方式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和榜样,号召学生学习他们的自主创新创业精神,同时利用网络媒体宣传一些成功的创业企业家,邀请他们为在校生召开讲座和座谈会等,给大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家的机会,充分发挥优秀创业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此外,海南高校还可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通过举办创业文化节,引导各类社团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这一主题开展相应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通过多种途径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在校园中营造人人创新、争相创业的氛围,培育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在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中,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可和参与度,方能显著增加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内在动力,助力海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发挥高校科技教育优势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N].吉林日报,2024-03-20(1).

[2] 厘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性问题是做好“双创工作”的关键[EB/OL].(2024-03-20)[2024-05-17].https://dxs.moe.gov.cn/zx/a/fdy_bjtj_llsk/210807/1717

626.shtml.

[3] 陈燕.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青年,2024(1):45-47.

[4] 李美莹.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2):76-78.

[5] 梁冬梅,刘勤.双因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态度与激励政策的关系及建议: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3,34(2):50-55.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