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成长开辟“绿色通道”

2024-10-11郑艳艳周忠胜李克英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10期

在主题实践活动的引领下,裕禄小学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校园建设提档升级,学生的学习环境越来越舒适;依托种植实践载体,学校走上特色内涵发展之路,育人成效显著……一年来,学校组建绿色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室,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加深全校教师对主题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围绕课程浸润、学科融合、主题实践,提出“绿色教育体系”育人理念,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一、课程浸润:思政引领,提升学生思想高度

学校以“绿色”为切入点,坚持以“绿”育德,将主题实践活动“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的理念渗透德育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程。比如,开设“生态安全与国家发展”主题思政课,讲解生态与发展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生态安全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并付诸生活实践。

二、学科融合:探索绿色教育新路径

在学生全员自主参与种植的基础上,主题实践活动鼓励我们乡村学校做好相关校本课程研究,推动多学科教育教学融入种植元素,以引导学生多视角探究植物的科属、实用价值、生长分布等内容。因此,学校要想切实推动“多学科融入,全方位探究”课程建设,需注意三点:第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师以学科融合来进行绿色教育的必要性;第二,明确融合目标,定时通过培训和讲座全面提高学科教师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科教师挖掘绿色教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点;第三,统筹实施,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各学科教研组挖掘有关绿色教育的教学内容,并研讨将其巧妙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

三、活动践行:丰富绿色教育的形式

丰富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进而激发其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依托校内的实践、劳动基地,以及社会实践场地等,不断丰富绿色教育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1.依托校内实践,以“绿”缀美,以“绿”润美

学校高度重视环境育人,提出“爱护绿色—开辟绿色—创造绿色”的校园实践模式。比如,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一角、教学楼走廊等地方设置植绿场地,让学生在专属区域内种植、守护自己的“绿宠”;邀请“焦桐”的守卫者魏善民走进校园,指导学生种植第二代焦桐树,讲述泡桐树在兰考“三害”治理过程中的贡献,以增强学生植树护绿、热爱家乡的情感。

2.依托劳动基地,寓教于乐

落实“植绿、护绿”的绿色教育理念,必须要有实践基地作支撑。面对学校“场地有限,无法开展实地种植”的现状,学校携手兰考县桐乡街道中心校一起科学谋划,在兰考县桐乡街道高场村建设劳动教育基地,为每个班级分配专属责任田,让学生在田间地头沉浸式体验乡村生活和农耕文化。同时,学校安排专人每月对各班的劳动实践活动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并根据班级责任田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等进行评价,纳入班级量化管理。

3.依托社会实践,扩大辐射范围

环保科普志愿服务,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组织学生走上街道、走进社区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健康一起走”环保宣传等活动,在传播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的同时,动员更多的人积极行动,成为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