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要点探究
2024-10-11梁福双
【摘要】初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觉醒,且情绪较易波动,班主任从转变管理理念、升级管理方式、优化管理组织、延伸管理维度、创新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坚持以生为本,制定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机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各种难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在具体措施实施时,班主任教师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设计、组织、调度、执行、归结等工作,确保自主参与型管理模式的有序、高效推进。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自主参与型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于不同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强化班级德育管理的品质,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是值得综合考量的问题。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机制的推行,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教师在管理制度执行时,借助不同渠道搜集、整合更多契合学生基本学情的相关资源,为班级管理提供更多参数支持,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一、转变管理理念,引入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机制
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设置了班级量化分、小组量化分、个人量化分,从卫生、纪律、考勤、行为等方面进行量化加分、减分,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初中生心理比较敏感、渴望自由,不愿受教师、家长的“控制”,而且自制力较弱,是非分辨能力不足,不服从这些量化分的约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转变管理理念,坚持学生是学习、活动、管理的主体,在班级管理中融入自主参与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制度制定、班级活动组织、班级文化建设等,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多元化实践中形成主观能动性。
班级管理的理念是坚持以生为本、贯彻民主思想,但完全的放手是不可取的,班主任需承担监督、引导作用,客观预判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科学应对。如,学生能否带食物入校的问题,学校是明令禁止带食物入校的,防止学生课上偷吃,以及垃圾乱扔的现象等,但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认为带食物可以在课间补充体力等。班主任综合学生的想法,组织班内辩论活动,让学生从带食物的利弊方面进行剖析,并结合辩论结果和投票决定折中的管理方案:学生可以带食物进学校,但只能在课后时间吃,且垃圾入桶,各小组组长负责监督本小组成员,对于不遵守规定的行为予以相应的惩罚。这个方案是班内全员参与制订和实施的,学生对这个方案比较满意,实施起来更加顺畅,能够对其产生有效驱动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尊重事实、尊重学生、尊重规则,才能发挥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优势作用,让学生感觉到被关注和呵护,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推动班级管理的正常运转。
学生对班主任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如果班主任不关注事实,只看重规则,很容易形成敌对关系,不利于班级管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活动顺利、高效推进的基础。初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想法较多,班主任深潜学生内部,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在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之前,学生难以当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班主任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导入多样化意见征询手段,并组建小组负责收取、梳理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建设性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完善班级管理机制、顺利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奠定基础。
二、升级管理方式,提升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效果
初中生的好胜心强、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对班级量化分不甚在意,缺乏集体意识。教师优化班级管理方式,邀请学生参与制定小组量化分、个人量化分的规则,鼓励其将自己觉得应该考核的方面进行细化,觉得没必要考核的方面去除或减弱分数比值,并设置不同分数层次对应的奖罚政策。学生对自己制定的规则认可度较高,能够主动遵守规章制度,提升自律能力。教师发动学生自主选择一支监督小队,负责监督学生对班规的执行情况、整改情况、进步情况,以及分数的记录,以便为后面做科学调整提供参考。
班级规定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制定自然也需要全员参与,只有面向全班制定的班规才能有效规范全员的行为。在班规制定过程中,教师事先做好规划,对于不需要讨论、修改的原则性问题进行过滤,只组织学生针对本班纪律、卫生、品德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规则。综合学生意见初步制定的班规雏形,完整度和契合度尚无法概括、应对所有突发事件,在遇到班规没有涵盖或不合理的具体事宜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及时增添或调整,逐步完善班规。由于学生的自觉性、自律性存在一定差异,面对自己参与制定的班规,依旧存在违反现象。为了提升班规的执行力度,班主任组织学生选举几人成立班委会,负责监管学生的行为,针对学生的行为执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同时,班主任在班级一角悬挂意见箱,鼓励学生就班级产生的变化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也发动学生对班委会没发现的好人好事和违规行为进行披露和举报。班规在班级全体成员的制定、执行、完善下,逐步提升契合性、合理性,助力班级更加优秀。
班规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班主任放权给班委会成员处理,如迟到问题交给纪律委员全权处理,卫生问题交给卫生委员处理,并传授相应的管理方法,提醒班委人性化处理违规行为。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且心理较为敏感,只有公正处理问题的班主任和班级委员才能让学生信服,树立正向的榜样形象,对学生自律性的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优化管理组织,强化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引导
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包含诸多内容,其管理活动亦多样化,班主任在具体活动组织时,要从当前班级管理实际出发,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诉求,针对性地设计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互动机会,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在班级管理活动方案设计时,教师不妨组织主题班会、推出成长档案等互动性较强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在分享、讨论、反思中建立公平交流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出科学应对,强化班级管理的引导作用。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所呈现的性格取向、认知水平、行为举止也不尽相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班主任抽出更多时间观察学生,时常与学生展开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学习进度、情绪变化等,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外在行为表现,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具体的心理分析,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果。当班主任发现学生出现消极、厌世的心理问题时,在给予更多关注的同时,进行一对一的谈心,帮助学生找到引起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及时与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引导学生逐步走出心理误区。对于初中生共性的心理问题,班主任给予一定重视,在班会主题拟订时进行渗透,组织学生直面讨论这些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多心理疏导机会,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正向心理启示,解决心理困惑,促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成长档案的建立,为班主任组织心理督导活动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辅导方案。有的学生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班主任选择面对面谈心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沟通效率,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的学生较为内向,面对教师难以开口,面对面谈心的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班主任选择书信传递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困惑写成一封信交给自己,并就学生的问题一一给予解答,帮助学生规划清晰的前进方向。
四、延伸管理维度,创建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
家庭生活对学生的性格取向、思想动态、自主能力等存在较大影响,教师延伸管理维度,开通家校管理通道,邀请家长为班级管理提供更多支持,为创建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添砖加瓦。家长与教师在教育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难免存在一定差别,教师搭建家校信息交互平台,以便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将科学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家长,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展开多重合作。个别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班主任不妨联系家长共同协商个性化管理模式,以发挥更强的助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班主任教师搭建信息交互平台,组建微信群、QQ群,实时在群中发布学生的学习动态、行为表现等,与家长共享更新、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同时,班主任邀请家长反馈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共同分析其身上存在的问题,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商讨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为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家长对自家孩子比较了解,且具备一定的教育经验,班主任组织家长成立家委会,参与班级事务的日常管理。家委会的职责是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动向,收集、梳理家长对班级管理的建议,配合学校组织亲子活动等,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氛围。当学生参与比赛取得荣誉、做好人好事、成绩进步较大时,班主任邀请家长参与制订奖励规则,让学生知道每一份努力和进步都被教师和家长看在眼里,激励学生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学生和家长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有助于营造民主、公平的氛围,为班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创新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
部分学生不赞同家长的教育理念,但沟通方式不对,从而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班主任不妨适时组织亲子活动,布设亲子作业,帮助学生和家长创造更多沟通的契机,缓和亲子关系。在选择亲子活动内容时,班主任邀请学生参与主题的搜集、筛选工作中,为后续亲子任务的顺利完成作好铺垫。在亲子活动内容确定后,班主任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确保亲子活动的顺利推进。学生参与活动内容的整合、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目标的制订、活动效果的评估中,不仅锻炼综合能力、增进亲子感情,还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创新管理模式,提升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各类文化活动内容,将丰富的文化活动作为载体,承载班级管理内容,利用多样化、趣味性、交互性、启发性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分享、讨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引导学生为班级建设提出更多个性化建议,并对这些建议做记录、评估,让学生感觉被尊重,从而建立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驱动力。教师依托各类文化活动,多元渗透教育内容,并预留自由讨论的空间,为学生的情感宣泄制造出口,避免出现管理难题。
班级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同样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度。班主任从确定班风班训、推出班级宣言、创建班级小报、悬挂警示标识、装饰文化墙壁、研学国学礼仪等方面入手,组织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建设,为完善班级建设献出一份力量。在班风班训和班级宣言确定时,班主任组织学生积极发言,鼓励每位学生至少拟定一条班风班训或班级宣言。学生积极参与,“严谨代替松散,行动代替愿望”“勤学好问、团结进取”“文明高雅、乐学善思”等口号纷纷呈现,班主任发动学生评选出最恰当的内容进行印刷,张贴到黑板上方的醒目处。在教室墙壁装饰方面,班主任进行“班级资讯”“好人好事”“学习园地”等区域划分,并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轮流更换这些栏目的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和受教育熏陶的机会,让班级文化墙成为辅助教育手段。建设文化墙,学生需要经历文化墙内容的选择、版面的设计、插图的运用、编辑的技巧等,这些都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班主任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引导者,需要具备整合创新意识,从班级文化的角度展开设计,推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制造丰富的教育契机,让学生在优秀的班级文化熏陶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创造适合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中获得丰富设计技巧、操作经验、执行方法等,启发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建立优秀文化意识、形成良好文化品质,有效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机制的成功引入,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奠定更坚实的基础,班主任深潜学生群体,主动与学生展开更多交互,客观判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将学生纳入解决问题的行列中,无疑是最有价值的实践和探索。班级管理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教师邀请学生参与到班规的制定、活动的组织、方案的设计中,集合集体的力量推进班级管理进程,既能减少问题的出现,又能使学生明白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孙友林.以柔克刚: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育人的沟通技巧例析[J].中小学班主任,2024(07).
[2]罗国松,梅永红.“双减”背景下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4(13).
[3]巨有福.浅析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甘肃教育研究,2024(08).
[4]苏钰雯.“双减”政策下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归因分析与缓解对策[J].广西教育,2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