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探索

2024-10-11余丽芬

新教育·科研 2024年9期

【摘要】为了便于学生顺利构建政治学科知识体系,教师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整合生活化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案、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延伸生活化教学维度的角度做对接设计,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以符合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长需求。教师可借助多种助学手段,围绕学生学习主体展开教学设计,有利于形塑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

鉴于高中政治的学科特点,政治课堂容易形成“说教”课堂,久而久之,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从而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从提升课堂亲和力的角度展开设计,利用高中政治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有诸多对接点的特点,在教学活动组织时,适时融入时事政治、校本课程、生活案例等内容,为学生营造生活氛围较浓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内化学科认知起到促进作用。

一、对接学生生活,整合生活化教学内容

教师具备学情调研意识,科学评估学生的兴趣取向、学力基础、认知水平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丰富的生活化教学素材,精选契合度更高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1.精选教学内容

政治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为了降低学科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趣味性、直观性属性特点,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教材内容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而学生的认知受当地文化影响,会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搜集更多蕴含生活化元素的学习内容,辅助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迁移学习。学生对经济社会的理论知识较为陌生,但政治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贴近学生生活整合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有助于学生正确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在教学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时,可以例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国有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石化等,阐述这些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例举身边常见的私营企业,像永辉连锁超市、仙芝楼等,说明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为市场带来的活力和多样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讨论问题:为什么公有制占据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变化和好处?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影响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掌握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2.搜集生活案例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政治思想,教师需要以丰富的案例作为诠释知识点的载体。教师从学生的身边挖掘不同形式的生活案例作为教学素材,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立体的学习情境,顺利启发学生学科学习思维。在生活案例素材搜集时,教师不妨将学生纳入收集行列,发动学生主动参与生活观察、社会调查、网络查询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主观能动性,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在教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时,教师结合学生信息搜集能力,投放搜集生活中不同企业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政策因素和对当地经济产生的影响的学习任务。例如,学生可以搜集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历程,探究国家对于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如何为企业提供机遇,以及它们的出现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教师发动学生就搜集、探索的信息进行讨论,学生对自己搜集的信息比较熟悉,能够主动响应,积极参与到集体分享信息、交流看法的活动,课堂气氛高涨。学生经历搜集、整合、分析、讨论、归结等实践操作,获得更为完整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学科认知体系。

3.关注时事热点

大部分学生对时事热点的了解是通过小视频,而高中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难以实时关注时事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时,搜集当前发生的热点新闻、国际要闻等,与教学内容做对接处理,鼓励学生展开多重互动,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时事热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信息搜集、内容筛选时,科学预估学生的关注方向,展开针对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实现政治与生活的思维对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学科学习核心。学生对生活类的热点新闻比较感兴趣,教师紧抓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则新闻:某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大型超市,开业初期推出了大量的优惠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购物。但由于促销力度过大,导致周边的小型便利店生意受到严重影响,有些甚至面临倒闭。学生看到这个新闻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方向,适时推出思考性问题:大型超市的过度促销对市场资源配置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小型便利店该如何应对这种竞争局面?这种市场竞争现象对消费者来说有哪些影响?学生展开思考,教师梳理学生的观点,对其中不够全面或不准确的认知,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贴近学生思想,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案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认知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刺激学生主动进入深度思考,自然进入学科核心。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时,合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功能,推出多重互动学习活动,并结合学生学习表现,动态调整教学语言,以提升教与学的和谐性。

1.借助媒体辅学

多媒体的视听功能能够营造多元化学习情境,为学生的多种感官带来冲击。教师在教学程序设置时,合理运用媒体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更轻松的情境中进行探索性学习,让多媒体发挥更强的助学作用。多媒体展示的信息素材,既要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对接,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认知。在教学“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政府调控物价、稳定市场、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报道、图片和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政府的力量。在互动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所感受到的政府作用,并思考,在未来政府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强化学生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推出互动活动

高中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能够从更多角度分析问题。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诉求,适时推出互动性学习活动,并对课堂进行适当留白处理,为学生的讨论、分享、思考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学习共识。课堂辩论、生活观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都属于互动学习活动范畴。学生对互动性学习活动的认可度较高,教师对活动内容、活动程序、活动评价进行科学调配,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坚持新发展理念”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在讲授创新发展理念时,投放辩论话题:在当今社会,创新主要依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高科技人才,还是更依赖于广大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的创新活力?高中学生对社会发展充满好奇,能够主动就自己的观点进入辩论环节,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关注学生的辩论进展,适时参与互动,避免学生的论点偏离主题,确保课堂辩论活动顺利推进。通过这样的互动辩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创新发展理念,以及其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体现和作用。

3.调整教学语言

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影响学好政治学科的自信心。在生活化元素融入学科教学的方案设计时,教师还可以从教学语言方面展开探索,结合高中生对表达方式较为敏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应用不同的语言,既为政治课堂学习注入新鲜活力,又能让学生对学科学习建立新鲜感、亲切感、认同感,从而主动投入学科学习中。高中学生的心理较为敏感,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提升教学适配性,教师在教学“推动高质量发展”时,利用生动性、通俗性、针对性语言进行教学活动组织。如在讲到高质量发展中的产业优化升级,老师形象地举例:“这就好比我们整理衣柜,把过时的、不好的衣服扔掉,换上时尚又舒适的新衣服。产业也是这样,要淘汰落后的,发展先进的,才能越来越有魅力!”。针对学生对于高质量发展中创新驱动的困惑,老师可以通俗地解释:“创新驱动就像是给这辆车装上超级引擎,让它跑得更快、更远、更稳。没有这个超级引擎,车就只能慢悠悠地晃悠,还容易抛锚。”通过这样充满趣味且易懂的表述,学生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三、结合学生实际,延伸生活化教学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科知识、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教师对接学生生活实际,投放实践性、创意性较强的训练任务,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更多实践操作中完成学科知识迁移,促进教学目标更平稳落地。

1.投放多元任务

理论知识的背诵和抄写任务较为单一、枯燥,为了丰富学科训练形式,使其更具多元化、趣味性、灵动性、实践性,教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生成,投放多感官参与的实践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更多实践操作训练中获得学习启迪。如案例分析是政治学科常见的训练任务,教师不妨调整为情景再现小品,邀请学生分角色扮演案例中的人物,再现故事走向,突破传统学习任务呆板的局限,引导学生从平面走向立体。教师在教学“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时,投放多元学习任务:采访家庭成员,其所在公司的工资制度是怎样的?为了激励员工,公司实施过哪些激励政策?学生接受任务后,通过询问周边人的工作现状,了解不同公司计算工资的方式,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特点进行归结,理解我国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的意义。在集体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感悟,为学生搭建学科思维启发的脚手架。教师投放社会调查任务,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细致梳理中内化学科知识。

2.布设电子作业

学生对单纯的文字型作业和刷题式作业比较排斥,且已掌握丰富的信息应用技术。教师在作业布设时,改进传统的作业形式,适时投放时政信息搜集、视频音频制作、网络成果展示等电子作业,让学生借助网络渠道展开学科训练。新颖的电子作业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在作业内容设计、作业成果展示、作业成果评价等过程中,教师进行科学调度,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互动中提升学科综合能力。学生对新颖的电子作业形式接受度较高,教师在教学“我国的社会保障”时,结合学生兴趣取向,设计电子作业内容,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在课堂伊始,教师以某某爱豆偷税漏税被罚款的新闻为切入点,让学生围绕“合法纳税”制作宣传片,并反馈到班级微信群,参与集体评价活动。对于需要集体展示的作业,学生会更加认真对待,对税收政策和经济生活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探索,以了解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重要性。在电子作业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先自评,分享自己的探索经验、学习感悟,再组织学生观察他人的作业,分析他人作业的优点和缺点。学生经历自评、互评、师评的多重互动,学习体验将更为丰富。

3.增加社会实践

高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鲜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在训练任务布设时,投放社会调查、生活观察类的任务内容,在调剂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有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高中学生被长期束缚在课业中,缺少社会实践机会,对这类实践性学习任务抱有较高期待,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适时投放社会实践任务,为其创造更多锻炼机会,让其在实践中接触更多社会信息,从而对政治学科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时,教师投放社会实践任务:请展开社会调查,了解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分析小康家庭占比和不同人群的幸福指数,制作调查报告。学生能够从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出行工具、旅游频率、观影次数等指标,解读人们的生活状态,形成较为全面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任务的布设,为学生创造更多对接生活的契机,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归结能力的锻炼。

为了避免政治课堂教学进入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教师响应新课改精神,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程序设置、教学活动推出、教学任务投放等方面渗透生活化元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出契合度更高的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服务,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各类实践互动、探索学习中成长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兰兰.探析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2023(21).

[2]岳艳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对策分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10).

[3]范滢培.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素材的选取和使用[J].教育界,2024(08).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中学思政教学从“课程化”到“生活化”的创新实践探究》(项目编号:JSZJ23050;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