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球运动的进攻战术
2024-10-11许翔
青少年手球运动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个人进攻技术之外,战术素养也很重要。手球进攻战术是比赛中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队员相互配合的一种组织形式。手球比赛的进攻方式和节奏有3个阶段,分别为快速反击阶段、调整进攻阶段和阵地进攻阶段[1],笔者在此主要介绍青少年手球运动不同进攻阶段中常见的进攻战术。
一、快速反击阶段的进攻战术
手球项目的国际发展趋势是快速和连续,所以“快”永远是手球比赛进攻中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最具观赏性的一种进攻方式,而这种快攻的意识要从青少年训练时期就开始培养。手球的快攻反击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长传快攻和追击快攻,是在对方还没来得及组织起有效阵地防守时,进攻队员就已经完成了进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一)长传快攻
在攻守转换后,本方快下队员(常为边锋队员)要具备良好的快攻意识,提前起动,配合守门员或得球队员进行精准长传球,使快攻球员在前场接到长传球后直接面对对方守门员,从而射门得分,这是最快速便捷、效率最高的进攻得分方式。
2016年国际手球联合会出台了新规则,其中一条就是允许换下守门员,替换一名场上队员加入比赛(之前的规则是比赛时间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求有一名守门员在场),这样就会在进攻中形成“多打少”的局面,或是在本方有两分钟处罚减员的情况下,保证进攻时本方不减员,但同时要面临的风险就是空门没有守门员。在面对“空门战术”时,一旦防守方获得球权,极易出现守门员远吊对方空门直接得分的精彩场面。
(二)追击快攻
追击快攻是趁对方回防时立足未稳、阵型较乱时,用稳健准确的短传和机智的移动选位获得局部多打少(如,3打2、2打1等)的机会。
1.活球状态下的追击快攻
在长传快攻没有机会或是不能突破对方防线时,立即将球传给附近快速起动的跟进队员,与随后跟进的队员快速进行短距离传球往前场推进,通过快速选位和快攻中合理的转移球,在对方回防过程中立足未稳时,形成“多打少”的局面。常见的追击快攻有“直线切入”和“交叉换位推进”两种,其中直切快攻是指中路三个位置,即左内锋、核心和右内锋3人短传直线推进,通过持球队员吸引防守,寻找防守空隙,给队员(边锋、底线或是临近位置队员)创造射门机会;交叉换位快攻是指在推进过程中,左内锋或是右内锋斜线45°向对面内锋位置跑动换位,中间核心队员移动到之前穿插内锋的空缺位置,另一名内锋移动到原先核心队员的位置,从而形成中间3人的轮转换位,在移动换位的过程中寻找防守漏洞组织进攻[2]。
2.死球状态下的追击快攻
每一名队员在攻防转换时都要有“抢发球”的快攻意识,尽可能减少掷发球的时间,争取在对方退防立足未稳时发动快攻反击。如果是球门球,守门员要将捡球的时间缩到最短,第一时间寻找两名边锋队员,观察判断其是否有长传快攻的可能,如果没有长传机会,迅速将球掷给就近接应的队员,发动追击快攻;如果是边线球,离球最近的队员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掷球准备,同时要注意,在掷发边线球时,一只脚要踩在边线上;在掷发后场任意球时,在以违例或犯规地点为圆心、3m为半径的圆圈区域内掷发任意球都是有效的,所以队员也要熟悉和利用规则,争取在最短时间及最有利的位置快速将任意球掷出发动快攻。
同时,由于新规则对开球有了新的规定,设立了开球区,即运动员在奔跑状态下,只要一只脚踏入开球区,裁判员即可鸣哨开球,这一规则的改变增加了开球的速度,因此,“抢开球”的战术成为当今世界强队经常采用的策略。在被对方得分后,守门员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捡起,同时离中场开球区最近的队员快速到达开球地点,守门员将球快速传给开球队员,身边的队员做好预判,提前起动,在裁判员鸣哨开球时正好到达中线接球,并已达到最大速度,其他队员配合跟进,直接开始进攻。
二、调整进攻阶段的进攻战术
该阶段是快速反击战术没有成功而过渡到阵地进攻前的一个短暂的组织进攻的形式。进攻队员可以利用这一短暂时间一边休息,一边窥测防守阵型和意图,并按照核心队员(进攻的组织者与发起者)的要求,调整队员的落位,准备采取相应的战术配合来发动有组织的进攻。
(一)追击快攻转阵地进攻之后的换人战术
手球规则规定(换人规则),在追击快攻转阵地进攻的间隙时间里,允许进攻队员快速地换人,这时的换人不会被认定为“消极比赛”,防守时换上防守能力强的队员,转为进攻时再换上进攻能力强的,这种反复的换人战术,可以使攻防两端的利益最大化。
(二)守门员换场上队员的“空门战术”
2016年新规则出台后,允许换下守门员并换上一名进攻队员,从而达到以多打少的人数优势,同时也会面临本方球门空门的风险。手球比赛时,换人是不需要经过裁判员同意或是暂停的,只需要在换人区内遵循“先下后上”原则即可。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在战术进行中,与战术无关的队员或离本方替补区最近的队员会快速冲回替补区,再换上守门员。这种战术也经常用于本方有球员被两分钟处罚(手球专业术语,指处罚程度介于黄牌和红牌之间的一种处罚,在某队员因严重犯规被判“两分钟处罚”之后,在随后的两分钟比赛时间内,该队员不得上场比赛,该队减员一人)的情况,这时换下守门员并换上一名场上队员,以弥补人数上的不足。
三、阵地进攻阶段的进攻战术
在没有机会打快攻的情况下,队员经过短暂的调整就立即进入阵地进攻这一最后冲击阶段,手球比赛中约有三分之二的进攻是采用这一形式。
(一)突破传切战术
突破传切战术是手球比赛中最常见也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基本战术,其原理是利用队员的个人突破能力在突破跟自己对位的防守队员的同时,去吸引下一名防守队员协防,从而给下一名接到球的进攻队员创造出更好的机会(图1)。
如图1所示,进攻队员将球传给,持球突破再将球传给,持球反向突破,去吸引的防守队员,接球后继续向边锋位置突破吸引⑦防守,如果不协防,那么直接切入射门,如果⑦横向补位协防,那么将球传给,由在边锋位置射门。
(二)交叉换位战术
交叉换位战术也是手球比赛中一种常用的战术,它与突破传切战术一样,是很多手球战术的“母体”。在比赛中两名进攻队员交叉换位,利用移动选位使防守队员来不及补防,其要领是进攻队员要能把握住防守队员失位时的时间差(图2)。
如图2所示,进攻队员向防守队员⑥和⑦之间的空隙突破,吸引两名防守队员“关门”,向的身后移动,与其交叉换位,在吸引两名防守队员之后将球回传给,利用防守队员⑥换人换防的时间差寻找进攻机会。
(三)穿插跑位战术
在阵地进攻时,边锋或是内锋队员向任意球线和球门区线之间的底线区域穿插跑动,利用移动选位来迫使防守队员换防换位,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打乱阵地防守的阵型寻找接球或是掩护的机会,同时与原先的底线进攻队员,形成“双底线”的局势,使进攻更加多样化(图3)。
如图3所示,进攻方持球时,底线无球队员挡住防守队员⑤,随后将球传之后,徒手向底线区域穿插跑位,接到球之后吸引防守队员,再将球传给,与此同时,在底线寻找机会接球,如果底线防守队员②换防,这时底线进攻队员向中间移动接应,也可将球传给,形成射门机会,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双底线”战术。
(四)底线挡拆战术
底线挡拆战术是底线与上线队员(阵地进攻时,左内锋、中间组织和右内锋3个在任意球线之外的进攻位置的球员统称“上线队员”,与其对应的是底线队员)最常见的一种配合,当上线进攻队员持球突破时,底线进攻队员用身体躯干挡住防守队员的一侧(进攻持球队员准备变向突破的一侧),进攻队员突破后,如果底线防守队员不换防也不上顶,进攻队员可直接射门;反之,当底线防守队员换防上顶,底线进攻队员转身向底线防守队员身后的空隙区域跑动,接上线队员的传球,形成明显得分机会(图4)。
如图4所示,进攻队员接球后持球突破,挡住防守队员⑥的右侧,如果防守队员④不上顶,则进攻队员可直接射门;如果防守队员④换防上顶,则进攻队员转身向防守队员④身后的空隙切入,进攻队员可将球传给切入的队员,最终形成明显得分机会。
(五)任意球战术
任意球战术是指在手球比赛中,进攻方在对方任意球线处获得任意球时所采用的特殊战术,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任意球必须执行任意球战术,在比赛中也不是经常使用,但是在比赛的关键时刻,经常会采用任意球战术来完成进攻(图5-1、图5-2)。如,在裁判员出示消极比赛预警手势之后,或是比赛的最后时刻等,如果获得任意球,往往会采用一些特殊的任意球战术来完成进攻[3]。
如图5-1所示,进攻队员掷发任意球给,其他站在任意球线的进攻队员下压防守队员进行掩护,进攻队员持球突破下压,与进攻队员再进行一次交叉换位,通过移动选位和交叉换位之后,由进攻队员完成射门。
如图5-2所示,进攻队员掷发任意球给,其他站在任意球线的进攻队员下压防守队员做掩护,进攻队员持球突破下压,与进攻队员再进行一次交叉换位,与此同时,进攻队员下压挡住最外侧的防守队员,之前跟一起站在任意球线掷发任意球的进攻队员利用的掩护向底线切入,进攻队员假装射门吸引防守队员上顶,再将球传给空切到底线的进攻队员,最后由完成射门。
以上是青少年手球比赛中一些常见的进攻方式与进攻战术,通过这些简单的、基本的战术配合,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的团队配合和协作能力,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战术素养和对比赛的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聂劲松.手球运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2]张勇.大学体育选项课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
[3]许翔.手球训练方法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13,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