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奇妙动物园 带你深度游逛北京动物园
2024-10-11张成林李士杰
《哇!奇妙动物园》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配合真实照片和趣味漫画,介绍了动物们的“冷知识”,鼓励孩子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注重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真正做到了将思考与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亲自感受生物之趣,自然之美。——北京动物园管理处
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哇!奇妙动物园》由北京动物园编委会编写,系北京动物园保护教育系列丛书。该书从繁殖、进食、伪装防御和社群通讯几方面入手,讲述动物有趣的一生以及不为人知的一面,是一套“有营养的”动物科普童书。
丛书分为《伪装大师变形记》《动物宝宝诞生记》《动物们的朋友圈》《神奇吃货在哪里》4册。五大板块全面介绍,将科学与趣味结合,带来动物们的“第一手资料”:“思维导图”干货满满,一语道破动物特点;“奇葩说”讲述动物们不为人知的小秘密;“饲养员说”提供专业、生动的动物小知识;“动物有话说”用小动物的口吻,和小读者展开互动;“趣味漫画”围观小动物的爆笑糗事。专业的讲解结合科普研学课,书里学知识,同时书外看动物,让孩子玩中求知,学有乐趣。另有来自动物园的“独家爆料”专栏,讲述真实的动物园和保育员日常。
此外,每册末页附赠“研学小指南”和“研学记录表”,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世界,通过亲身实践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孩子懂得珍爱生命、团结友善、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义。
【试读片段】
狼—— 旷野的勇者
小时候,大人吓唬哭闹的孩子时总会说一句:“再哭,狼就把你叼走了!”以至于很多人的心中对狼充满了畏惧。狼真的那么凶狠吗?你想了解狼群的生活方式吗?想知道狼和狗的关系吗?现在,就让我们放下偏见,了解一下真实的狼吧!
奇葩说:狼是狗的祖先?
狼威风凛凛,狗温顺可爱;狼会嚎叫,狗会汪汪叫;狼桀骜不驯,狗亲近人类。这两种在外形和行为上都有很大差异的动物,怎么会同属一科呢?
科学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狗和狼拥有大量相同的基因。简单来说,狼是狗的祖先,而狗则是经过人类驯化后的狼。狼的种类本就十分丰富,在被人类驯化和选育后,又产生了 800多个大小各异、形态不同的犬种。像我们熟知的苏格兰牧羊犬、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就是人类根据不同的需求选育出来的犬种。
狗听从人类的指令是因为它们需要取悦人类来获得相应的食物奖励。如果离开人类,狗几乎无法在野外生存。但是狼就不一样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能独立生存。在国际上有大量驯化狼的研究,但最终结果都表明,狼与人类之间无法形成持久的依恋关系,并且训练狼的难度比狗要大得多。
保育员说:擅长交际的食肉动物
我们经常在纪录片里看到狼“对月长嚎”,这其实是它们发出的交流信号!狼的嚎叫声各种各样,既有长而高亢的叫声,也有短促而尖利的吠声,还有刺耳急促的咆哮声和连续不断的嚎叫声……狼嚎声能传到八千米远的地方,相当于每只狼都自带了一个“喇叭传声筒”!
狼群各自的领地不会重叠,它们会以嚎叫的方式向其他狼群宣告自己的领地范围,禁止入侵。小狼单独行动时,还会压低自己的嚎叫声,伪装成成年狼来减少危险。可以说在狼群里,嚎叫是它们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去嚎叫,它们还会使用包括嘴唇、舌头、眼睛、面部表情以及尾巴位置在内的身体语言来传递信息!头狼会将尾巴高高翘起,耳朵直立向前,神态坚定地盯着地位低的狼,以示威严。狼在玩耍时会全身伏低,嘴唇和耳朵向两边拉开,有时还会快速伸出舌头或者主动舔舐对方。当它们感到愤怒时,会放平耳朵和尾巴,竖立背毛,皱起嘴唇,露出门牙,有时也会弓背或者咆哮。当它们感到害怕时,会收起尾巴,让身体显得更小。当它们露出最易受伤害的部位,蜷缩身体,夹紧尾巴,头部埋进臂弯,呜呜低嚎的时候,则代表对上位者的臣服。
狼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智勇双全的狼!众所周知,我们喜欢嚎叫。其实这是我们独特的交流语言,只有我们自己能听懂。
偷偷告诉你们,我们有时也会犯懒,听到狼群的召唤时,会躺在地上敷衍地嚎一下。小朋友们要是在动物园听到我们嚎叫,千万别害怕!说不定我们只是在商量狼生规划。
等级分明的“小军队”
狼群以团结、坚韧、拼搏等品质著称,狼群中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关系。这套制度把狼群分为三个主要阶级:头狼,次级狼和边缘狼。头狼在狼群中有着至高的权利,它能决定狼群的一切事务,是狼群的保卫者和决策者。它的下一级是一对雌雄“副首领”,它们是狼王最忠诚的手下,负责向族群成员传达狼王的命令,相当于“行政总监”。中层狼的数量最多,负责危险系数最高的狩猎工作,相当于狼群的“前锋”。底层狼是一群“哨兵”,负责领地内的警戒工作,它们地位很低,分到的食物也最少。
用嘴咬出来的爱
狼表达爱意的方式非常特别,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感情深,咬一口”!
它们会通过轻咬对方以示友好,甚至是咬住对方的整个嘴巴或脑袋。虽然看上去很可怕,但它们只是轻轻地含咬,就像亲了一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