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高校的启示
2024-10-10樊利华杜世峰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他的劳动教育理论在培育学生全面成长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因此,重新研究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究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针对目前部分职业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尝试探索职业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科学化途径。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职业高校;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9-0153-04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纵向课题:“新时代职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研究”项目成果(GH-220104);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校级横向科研基金计划项目:“直播带货对山西农产品销售的影响研究”(HSLB-2024-1531-0018)。
一、引 言
“劳动”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应贯穿学校教学的各环节,覆盖全部学生生活。为了进一步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达到以劳树德的育人目标,必须深入探究劳动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教育有长期、深入细致的研究,他的劳动教育理论深入人心,主张没有劳动就没有教育,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新时代,深入研究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促进职业高校劳动教育科学化具有指导作用。
二、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二者虽颇多重合,但专注点各异。劳动教育主张教育与劳动进行结合,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提高品德、提升智力、强壮体格、增强美感。职业教育指向学生的就业方向,主张让学生接受系统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技能,强化职业素养。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失业者能有业,而有业者能爱业。
三、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如图1)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注重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全体在校学生必须参与劳动教育。他在长期的劳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耀眼的教育成果,代表作品主要有《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这些著作是他工作多年总结的教育经验。至今,他的作品被称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也被誉为教育思想界的“泰斗”。
(一)劳动教育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将劳动教育价值归结为五条:
劳动是道德之源。他说,如果一个人能通过劳动确立崇高理想,那么,日后他将成为一个正直、懂得感恩的人。只有身体力行劳动,收获劳动果实,才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1]。
劳动是智力之源。他说,“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指尖上”,倡导通过劳动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教育理念。因此,在他任教的帕夫雷什中学里,学生可以参加不同的劳动兴趣小组,包括无线电兴趣小组、电子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化学兴趣小组等。在这些兴趣小组,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加强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促进了智力的发育[2]。
劳动是强体之源。要求学生全部参加体力劳动,认为体力劳动能让学生身体发育良好、体型美观。
劳动是美感之源。劳动产生动作美,劳动涵育心灵美。当学生在创造劳动成果时,内心专注的美使他们面部容光焕发。
劳动是价值观之源。学生通过个体劳动对集体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将劳动教育原则归结为十二条: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结合原则。劳动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还要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智力发育、审美水平、体质水平等。
个性发挥原则。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充分、鲜明地展示自己的潜力,并带给他们幸福感。
劳动道德性与公益性原则。学生必须参与集体公益劳动,参加的无偿劳动越多,他们的内心深处会更加珍惜劳动。
尽早参与劳动原则。学生应尽早参与劳动,早期的劳动经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劳动形式多样化原则。在多样化的劳动中,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技能,这也为他们选择未来的职业提供了借鉴。
劳动过程连续性原则。要让学生的劳动教育产生成果,必须进行经常性且连续不断地劳动。劳动避免集中在一年中的个别季节或个别月份进行,而是要让学生在连续不断的劳动中去思索,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体会到劳动的不易与价值。
模拟成人劳动原则。学生在劳动中要积极模仿成人劳动行为,进而掌握劳动技巧。家长不要约束学生劳动,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劳动。
手脑并用劳动原则。强调劳动的创造性,主张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反对单纯的、无意义的体力劳动。
劳动内容连贯性原则。在劳动教育的初始阶段,面对低年级学生,学校要开展劳动故事课,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或开展简单的手工课,让学生掌握劳动教育大纲要求的基本技能技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劳动教育要以创造性劳动形式展开,让学生在创造性劳动中运用智慧、发展技能。
劳动普遍性原则。所有在校的中小学生都要参加学校体力劳动。
劳动量力性原则。在学校的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劳动尺度,既不让学生感到精疲力竭,又能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劳动与精神活动相结合原则。劳动不只是为了生活,只有在劳动之余享受到其他欢乐时,劳动带给学生的幸福才会体现出来。
(三)劳动教育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方法归结为四点:
自我服务法。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学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进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榜样法。劳动榜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劳动过程中,周围的同学看到榜样后会自发参与一起劳动,并暗自以向榜样看齐为目标。
集体劳动法。主张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身边同学的感召下,学生会形成相互赶追的良好局面。同时,在集体环境下,学生会互相配合、互相督促,为取得共同利益而奋力拼搏。
兴趣小组法。建立多样化劳动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参加不同的小组进行劳动。
四、当前我国职业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实际生活,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3]。随着文件的出台,我国的劳动教育必将攀爬至新高度。目前,大量的岗位急需能诚实劳动、有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但是,部分职业高校的劳动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一)缺乏顶层设计
劳动教育是一项宏大工程,需要多方面协调、布局。但是,一些职业高校没有将劳动教育提到应有高度,而是下放到学生工作部执行、落实,缺乏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此外,部分学校没有结合本校特色出版品牌教材,导致劳动教育内容模糊,甚至被简单执行为打扫教室卫生或是整理宿舍内务。
(二)存在断层现象
通过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理论课,学生会产生劳动责任感与光荣感。而一些职业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却是内容简单化、形式片面化。学生长期面对的是“打扫卫生”等缺乏专业技能提升的劳动教育内容,因而容易产生心理落差[4]。
(三)学生较为抵触
目前,进入职业高校大多是学生综合利弊后的无奈选择,他们对职业高校本身没有多少热爱。同时,00后学生成长的物质环境相对来说较为丰厚,参加劳动教育的机会较少,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足。此外,受“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影响,他们对劳动会有一定的排斥[5]。
(四)缺少监督、反馈环节
一些职业高校对劳动教育实施缺乏监督机制,对劳动教育结果缺少反馈机制。学校劳动教育的落实主要靠发布政策性通知来进行,内容没有统一要求,流程简单化,对教育结果也缺少考评与反馈,这样的劳动教育过程就没有形成闭环,不利于发展与完善。
(五)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目前,不少职业高校把劳动教育任务推压到班主任、辅导员身上,让他们根据所带班级的情况具体实施。但实际情形是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繁忙,难以完成劳动教育这样系统的工作,导致劳动教育可能被浓缩为以班会形式进行的集中理论学习教育。
五、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高校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重视学生劳动特长、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化、劳动教育的连续性与创造性,强调自我服务劳动、集体劳动、榜样示范以及鼓励成立兴趣小组。在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理论的启示下,职业教育工作者应针对目前职业高校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究职业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科学化途径[6]。
(一)做好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第一,职业高校要结合劳动教育的要求做好本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组,统筹布局,分工明确。第二,科学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学生生活、专业特点等,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第三,强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选聘热爱劳动、有专业技能的教师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第四,健全劳动教育实施的考核机制,把劳动教育和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挂钩,与学生的期末考评成绩结合起来。第五,利用校园文化,在全校渲染、营造出一种“劳动光荣,技能伟大”的良好氛围[7]。
(二)注重劳动教育过程的连贯性
职业高校要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体系化设计,不仅重视理论教育,讲授劳动作用、劳动目的、劳动素养、专业技能理论等知识,还要增加对应的劳动教育实践内容。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检测劳动教育理论,通过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劳动教育实践,从而确保劳动教育过程的连贯性。
(三)多样化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组成不同的兴趣小组,通过创造性劳动进行劳动教育。为了应对部分学生抵触劳动教育的问题,职业高校要依据专业、兴趣、特长成立多样化劳动小组,师生齐心协力共同钻研、共同劳动。同时,积极开展劳动活动,保证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确保劳动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四)强化劳动教育中的榜样示范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实践,劳动榜样包括学生榜样、教师榜样、劳模榜样等。职业高校要以三类榜样为依托,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学生榜样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身边的同龄劳动榜样最能起到示范鼓舞作用。教师榜样是职业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课程教师要热爱劳动、精于劳动,拥有专业劳动技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素养。劳模榜样最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所以,学校应定期邀请本地的劳模、工匠进课堂,让学生通过与劳模近距离接触,产生灵魂的共鸣与震撼,努力向能工巧匠看齐。
(五)做好自我服务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服务是最简单的劳动教育。职业高校应以此为抓手,强化学生自我服务劳动教育,包括完成个人生活起居、打扫宿舍卫生等。学生亲自动手满足自己生活、学习的需要,通过自我服务劳动教育增强劳动义务感与劳动自觉性。
(六)强调集体参与劳动教育
职业高校应借鉴帕夫雷什中学经验,让学生集体参加劳动,在集体劳动中锻炼成长。集体劳动是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过程,通过集体劳动,大家相互促进,共同努力为集体作贡献。同时,学生也能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增强集体荣誉感。
(七)利用课程体系+新媒体做好劳动教育
职业高校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直播、微视频等开展教学,并让劳动教育延伸到课后,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同时,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利用新媒体挖掘劳动教育项目,比如,电商物流专业学生课后可以进行直播带货,帮助山区群众销售农产品。通过劳动项目,体会劳动带来的满足感,夯实劳动情感,树立热爱劳动的理念。
六、结 语
劳动让学生远离网络,远离浮躁,主动回归生活。因此,职业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努力提升、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让他们造就过硬技能。同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建设者,学生必须明白,唯有树立劳动理念、踏实劳动,才可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M].姜丽群,吴福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56-78.
[2]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8-115.
[3] 央广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http://news.cnr.cn/native/gd/20200327/t20200327_5250 31824.shtml,2020-03-27.
[4] 常蓉.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3):53-58.
[5] 王吉吉.论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作用[J].黑河学刊,2017(9):36-42.
[6] 朱博.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8(7):83-88.
[7] 张泰源,韩喜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四维意蕴[J].教育研究,2022(6):19-27.
[责任编辑:宋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