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生态下“Z世代”新闻回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10-10杜积西周秀茹
摘 要:“新闻回避”是受众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的一种行为,具体表现为低新闻消费。这一新闻消费行为的转变反映了当下媒介消费的现实情况,并对现实空间中的交流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度访谈,从受众角度分析了“Z世代”新闻回避的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全面了解新闻回避现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数字新闻生态;新闻回避;“Z世代”;社交媒体;新闻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9-0016-04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与网络舆情应对研究”(20JD075)。
一、引 言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高风险社会已逐渐形成,导致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在高风险社会中,人们能够通过信息进行风险识别与防范。因此,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除了关注事件本身外,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能否进入公众的信息接收范围同样需要重视。其中,新闻媒体通过报道新闻帮助易感人群和弱势群体降低风险感知,并起到情绪安抚的作用,特别是在涉及生命安全、经济损失的重大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更加重要[1]。因此,新闻媒体要保证新闻信息能够触达受众,从而减少风险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随着智能算法新闻推送和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发展,圈子化和社交化成为大众新闻资讯获取的主要态势[2]。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算法等分发技术的应用,在“过滤气泡”和回音效应的影响下,网络空间中形成了按兴趣划分的圈子,圈中的小社群也逐渐拥有了新闻把关者的权力,圈内有着群体性的内容偏好,并与圈外群体有一定的区别。另一方面,海量资讯并不能给予受众快乐,相反,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不安、困惑或无奈,最后选择背对新闻[3]。根据牛津路透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数字新闻报告》,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经常或有时刻意回避新闻”的受访者高达36%,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该数据相比于2017年增长了7%[4]。这也证实了资讯过载与信息回避现象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5]。
当复杂的全球性问题被展现在受众面前时,面对繁杂的信息流,他们选择主动关闭各类获取新闻的渠道,借助手机软件进行泛娱乐化消费。当受众切断与新闻链接的渠道,便给新闻媒体带来很大的挑战。2023年1月,路透新闻研究院发布的《新闻、媒体和技术趋势及预测》报告显示,大多数新闻机构都担心日益增多的新闻回避现象,尤其担心人们主动回避那些重要但令人沮丧的新闻议题。例如,张女士(女,27岁)是一名全职宝妈,她表示,“自己会在新闻消息推送太过于频繁的时候选择回避新闻,即使有时候会点开推送的新闻消息进行阅读,但是要下载特定的APP才能看完整版,感觉很麻烦,懒得下载,从而选择回避”。此外,她还表示,“现在闲暇的时间都用来刷抖音和看电视剧,这些内容相比于一些新闻让自己感觉更轻松”。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现状
从研究结果上看,现有研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数字化媒体环境分析新闻回避行为,从内涵、逻辑等层面不断丰富、完善新闻回避的定义。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新闻回避”还没有统一的解释,大多将新闻回避理解为由于不喜欢新闻或更喜欢其他内容而导致连续一段时间的低新闻消费行为,并将其作为一种对新闻生态的反抗行为[6]。二是在概念性探讨的基础上围绕新闻回避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新闻回避归属于信息筛选行为,认为新闻回避是选择性接触行为的一种。因此,大多数研究从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出发,借助选择性接触理论分析其新闻回避的原因。三是从受众、新闻媒体以及政府的角度分析新闻回避行为导致的结果,并从不同行为主体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二)研究对象
在全球化背景下,“Z世代”是真正意义上的在风险社会中成长的一代,也是互联网第一代原住民,承担着多重风险与压力[7]。因此,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也得以提升,其中包括面对风险的心理和处理风险的能力。互联网时代,人们能够快速获取海量信息,但是,超载的网络信息也使他们产生了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状态,导致“Z世代”选择面向更轻松、群体性更强的娱乐消费。因此,“娱乐至上”的生活态度开始在群体中流行,追求新奇与群体狂欢充斥于“Z世代”的信息消费过程。国际新闻媒体协会(INMA)发布的报告《Z世代与媒体:各自须知对方的事》显示,“Z世代”回避新闻媒体的原因之一是不愿看太多关于社会新闻的报道,他们认为,这类新闻容易引发负面情绪,增加精神压力。
此外,“Z世代”作为一个非常庞大且有力量的群体,会对当今时代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产生一定影响。学者王沛楠和史安斌在分析2022年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的热点话题时,认为“Z世代”崛起将影响媒体对受众偏好的判断,带来传媒业话语风格的变化,并由此改写全球传媒业生态。因此,“Z世代”的媒介消费习惯和话语风格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8]。同时,在“Z世代”崛起的背景下,媒体为了更贴近该群体新的信息偏好,未来将在创新话语表达上花费更多的功夫[9]。
基于此,本文选择“Z世代”作为新闻回避主题的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法对新闻回避现象进行探究,并对采访对象进行了筛选,最终选取了13名访谈对象,包括7名在校学生和6名已毕业的年轻人,以全面了解该群体的新闻消费情况。访谈过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并收集了访谈过程的语音和文字内容,其中包括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媒介接触以及新闻消费情况等。
三、研究发现
(一)构建兴趣的新闻套餐:新闻回避行为的普遍特征
以智能算法新闻推送和社交媒体平台为依托,“Z世代”的新闻获取途径呈现出在线化特征,社交媒体成为“Z世代”获取新闻信息、参与讨论的重要阵地,这也使得“Z世代”对信息的选择变得更加丰富、自主程度更高。但是,在个性化算法推送的加持下,复杂的新闻信息被一根叫“兴趣”的管道所筛选,形成了围绕个人兴趣推送的新闻信息圈子。
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大一学生黄同学(女,18岁)说:“我只订阅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并且主动搜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政治新闻,观看政治新闻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强的掌控力,也更加了解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当她刷到自己不感兴趣的新闻时,通常会选择“漠视、划过去不看”。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大四的宋同学(女,22岁)身上,她说:“最近捕杀流浪狗事件的舆论一直在发酵,我虽然没有主动搜索,但是,当部分平台推送的时候(多方一起推送),我也会在无意中接收到相应信息。因为我自己养狗,看不了这种对动物乱捕乱杀的行为。”而且,宋同学还表示,只要她刷过一个相关帖子,大数据就会推送更多相似的内容,她会尽可能地回避,刷到相关新闻也尽可能地“划走”,从而减少大数据再次推送相关内容的机率。
可以看出,多数访谈对象在主动或被动的情况下均存在着新闻回避行为。一方面,他们主动构筑自我的信息筛选机制和过滤气泡,并对兴趣范围之外的新闻信息表现出明显的抵抗态度;另一方面,在个性化推荐机制的催化下,兴趣“管道”之外的其他信息难以进入“Z世代”的信息空间,这也导致他们在自我无法察觉的情况下对该类新闻产生回避行为[10]。
(二)信息过载、舆论极化:新闻回避的催化剂
从访谈结果来看,访谈对象普遍表示,目前受信息过载的影响较大,并认为新闻事件的高度曝光影响了他们对信息接收的判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龚同学(女,23岁)说:“比如,我最近沉迷于养生,在遇到一个关于健康方面的新闻时会比较主动地关注,也会到各个平台收集信息,但后来收到的新闻推送都是类似的信息,并且会无时无刻地推送到我眼前,过多信息就会让我觉得很疲惫,所以后面遇到相关的新闻报道也会划过去不看。”在有着低门槛特性的互联网平台中,网络舆论生态环境更加复杂,舆论极化程度更甚。受众在无孔不入的信息环境下无法抵抗这些信息,因此,会因为一些极端言论而屏蔽新闻。例如,新闻与传播专业研三的郭同学(男,25岁)说:“最近我会有意识地回避一些关于性别矛盾话题的新闻,虽然我知道这类新闻容易引起话题、获得流量,但当下这类信息出现的频率过高。我觉得一方面是受众的反应有些过度敏感,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个别机构利用话题在进行炒作。”
在已经形成的高选择性媒体环境下,平台中可供选择的内容数量急剧增长,受众能够自由地选择新闻内容,但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如海量信息不断涌入,其中存在的同质化信息会导致受众产生信息过载的感知。在对同一话题的过度报道以及个性化推荐的催化下,注意力成为被抢夺的资源。在此背景下,访谈对象表示能够明显感知到新闻机构追热点的意图,并对这种行为有着明显的抗拒态度。与此同时,新闻报道的评论区也刺激着受众情绪,成为受众回避新闻的推手。
(三)偶遇新闻:非选择性的新闻接触
偶遇新闻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闻回避行为。一方面,受众只要使用终端接入互联网并开启消息推送通知,就会受到新闻推送的“轰炸”,这种新闻接触在主观上是无法被拒绝的。部分访谈对象也表示,“对推送的新闻都会看一眼,是否对该新闻深入了解,取决于对该新闻话题的关注度,或者新闻本身的重要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的错失焦虑影响下,受众会主动花时间有目的地汲取新闻内容作为信息储备。另一方面,尽管“Z世代”会选择主动关闭手机的消息推送通知,但数字平台的个性化推荐算法仍在“工作”,不断地进行新闻推送服务。因此,在智能算法的计算下,新闻信息能够以附带的方式推送到“Z世代”眼前[11]。
访谈中多名访谈对象表示,偶遇新闻作为一种补充方式,能够拓宽他们日常接触新闻的范围,让他们接收到很多新的信息。新闻传播专业研一的范同学(男,23岁)表示,“即使我不主动搜寻新闻,也不会错过重大的事件或热点,我总会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偶遇’新闻,又或是错过了,也会在和朋友的聊天中重新获取这些讯息”。同样,自由职业者卢女士(女,27岁)提到,“我一般看到新闻后不会主动去搜集信息,除非是平台主动给我推送新闻事件的后续,才会点进去深入了解”。从访谈结果可见,“Z世代”一定程度上能够自主选择信息的接触范围,也会主动采取新闻回避行为,但偶遇新闻的存在提高了新闻的触达效果,使他们被动地进行新闻接触。
(四)公共性困境:新闻回避下的公共参与
从信息参与的角度来看,新闻回避是信息回避的一种,是指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看新闻报道的行为,代表着不同程度上切断与新闻媒体的接触。回避新闻信息不仅会影响信息的传播效率,还会阻碍“Z世代”获取公共信息。同时,由于缺失必要的公共信息,阻碍了认知的建立,使得“Z世代”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对社会、对自我、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失去掌控意识,认为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一切与自己无关,并通过重建认知优先级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从而表现出一种消极参与的态度。
例如,李先生(男,26岁)是一名互联网工作者,他认为:“现在有很多新闻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这种缺乏公信力的新闻很容易引起大众恐慌,尽管我有想法,但这种恐慌并不会促使我参与更多话题的讨论,因为我知道,我的意见也不会产生什么实际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理和后续反馈”。李先生表示,虽然自己每天平均有10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但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刷抖音和社交软件,几乎不会参与到一些公共新闻事件的讨论中。
从访谈内容可见,由于减少了对新闻的接触,受众的注意力被分散在新闻之外的话题中,娱乐话题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注意力,而公共事务的相关新闻信息却很难触达。新闻回避行为阻碍了受众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也削弱了个体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和决策的积极性,这不仅不利于个体的社会化,也不利于公共事务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开展。
四、结 语
数字新闻生态下,受众的新闻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研究发现,“Z世代”在信息过载与新闻同质化的媒介环境中,由于受到焦虑、厌烦等心理影响,往往依据自己的兴趣构建新闻套餐,并且对接收什么内容和形式的新闻信息有着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尽管在偶遇新闻的推送下新闻回避行为有所缓解,但“Z世代”呈现出的新闻回避趋势仍然存在,影响了“Z世代”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未来,新闻效果的相关研究要考虑到受众对新闻的回避、抵抗行为,重视新闻回避对受众后续行为的影响。同时,深入探讨影响受众回避新闻的原因,从而降低新闻回避的负面影响。此外,还要丰富新闻回避概念的研究视角,全面地解释新闻回避现象,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苏婧,张镜.从危机传播到风险沟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转型[J].新闻与写作,2020(4):5-13.
[2] 喻国明.当前新闻传播“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现状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7(5):44-48.
[3] 腾讯传媒.内容生产者启示录:现代人,有逃避阅读新闻的10000种理由[EB/OL].https://mp. weixin.qq.com/s/GKUtblkCppMky0JiqdMSaA,2019-07-10.
[4] NicNewman.Overviewandkeyfindingsofthe2023 DigitalNewsReport[EB/OL].https://reutersinstitute.politics.ox.ac.uk/digital-news-report/,2023-06-14.
[5] SasakiY,KawaiD,KitamuraS.Unfriendorignore tweets?:AtimeseriesanalysisonJapaneseTwitter userssufferingfrominformationoverload[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16(64):914-922.
[6] SkovsgaardM,AndersenK.ConceptualizingNews Avoidance:TowardsaSharedUnderstandingof DifferentCausesandPotentialSolutions[J].JournalismStudies.2020,21(4):459-476.
[7] 沈杰.Z世代:时代与社会多重规定性的建构[J].中国青年研究,2022(8):5-13.
[8] 王沛楠,史安斌.2022年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六大热点议题的分析[J].新闻记者,2022(1):57-65.
[9] 胡洪江.跨越代沟:面向Z世代的媒体话语审视与表达创新[J].青年记者,2022(23):16-18.
[10] 阎国华,何珍.公共性与反公共性:网络空间公共参与的悖论与破解[J].理论与改革,2022(6):133-146+161.
[11] 陈家洋,吉尔凡.附带新闻消费:“Z世代”新闻消费模式研究[J].青年记者,2022(20):54-56.
[责任编辑:宋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