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的“燃点”与“灭火”策略研究

2024-10-10熊盼盼

今传媒 2024年9期

摘 要: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一旦在高校环境中发生负面舆情事件,其扩散速度和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以社会燃烧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燃点”,揭示舆情爆发的内在机制和控制方法,旨在为提升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燃烧理论;网络舆情;高校

中图分类号:G206;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9-0148-05

一、社会燃烧理论及其在网络舆情中的应用

(一)社会燃烧理论概述

在深入探讨社会燃烧理论及其在网络舆情中的应用之前,有必要对社会燃烧理论本身进行细致地剖析。社会燃烧理论,指借鉴物理学领域的类比性分析框架,将社会事件与燃烧现象相对比,以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性和触发机制[1]。该理论将社会事件的发生视作燃烧过程,涉及三个核心要素: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

燃烧物质于社会层面而言,指的是那些能够被点燃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它们可能潜藏在公众的不满情绪、社会不公现象或者是长期积累的利益冲突之中。在网络舆情的背景下,这些燃烧物质通常体现为具有争议性的事件或信息,一经触发便会激发公众的情绪反应。助燃剂是指那些加剧矛盾、推动事态升级的因素。例如,不实信息的传播、舆论领袖的煽动性言论或是媒体的倾向性报道。在网络空间中,由于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助燃剂的作用尤为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局部矛盾激化为全局性热点事件。点火温度指触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或临界点。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点火温度往往是由一些突发性事件所提供,这些事件如同火星一般,一旦遇到合适的燃烧物质和充足的助燃剂,便能迅速引发舆论场“爆炸”。

综上所述,社会燃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分析网络舆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通过识别和监测潜在的燃烧物质、评估助燃剂的影响以及警觉点火温度的出现,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应对高校网络舆情事件,进而维护校园网络环境的稳定与和谐。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与高校舆情治理面临的挑战

在探究社会燃烧理论及其在网络舆情中的应用时,我们必须先了解网络舆情本身固有的特点以及高校在舆情治理中面临的挑战。网络舆情,这一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现象,其复杂多变、迅速传播的特性不禁让人联想到化学中的燃烧反应。倘若将网络舆情比作燃烧过程,那么,信息即是可燃物,技术平台则扮演着助燃剂的角色,触发舆情爆发的导火索无疑是那些难以预料的“燃点”事件。

在由数据和信息构成的庞大网络世界中,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尤为鲜明。信息裂变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条小小的动态或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无数用户转发、评论。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令人瞠目。同时,群体极化现象日益凸显,网络上的言论很容易在特定群体中产生共鸣,并形成极端的观点,而线上线下的互动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发酵。不仅如此,后真相化的倾向也对理性思维构成了挑战,事实与观点、真相与谣言往往交织在一起,使人们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时难以辨别真伪,更难以做出理智的判断。因此,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风险研判响应机制的滞后,意味着一旦舆情爆发高校管理者往往措手不及,难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再者,部分高校单一的应对策略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信息时显得力不从心[2]。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空间的安全治理要时刻敲响警钟。通过深入分析网络舆情特点及高校面临的挑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网络舆情这一复杂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更为有效的“灭火”策略,以保障高校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安全。

(三)社会燃烧理论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适用性

在探究网络舆情的复杂现象时,社会燃烧理论通过将舆情比作燃烧过程,将信息传播、群体心理和事件触发点等要素纳入一个统一的模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且深刻的分析框架[3]。在此视角下,网络舆情被视为由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着舆情的发展与演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舆情分析在舆情监测和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舆情分析通过对网络上用户的言论、情绪和态度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帮助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更好地了解社会舆论动向,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和决策效率。利用社会燃烧理论进行网络舆情分析,则是基于舆情自身的内在研判,不仅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信息传播规律,还可以快速找准燃烧点,精准扑灭,建立更加高效的舆情回应机制,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效率。社会燃烧理论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适用性,体现在其能够揭示舆情发展的内在机制。例如,通过识别和分析燃烧物质的积累过程,能够预测哪些议题会发展成为热点;通过研究助燃剂的作用方式,能够理解舆情如何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快速蔓延;通过认识点火温度,能够把握舆情爆发的关键时刻,进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社会燃烧理论还强调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这意味着在舆情发展的每个阶段,小的变化都能累积成大的影响。该理论指导我们在网络舆情管理中要注重早期预警和及时应对,从而防止舆情失控。同时也提示我们,在舆情已经爆发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多维度的策略来降低燃烧物质温度,稀释助燃剂,以实现舆情的有效控制和最终平息。

综上所述,社会燃烧理论不仅为网络舆情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模型,而且对指导实际的舆情管理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深入理解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舆情风险,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并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最终实现共赢。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燃点”分析

(一)“燃点”概念的界定与特征

在探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复杂现象时,“燃点”一词便显得尤为关键。它并非单一因素,而是一个由多种条件和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临界点,一旦被触发,便可导致舆论的迅速发酵与扩散。在社会燃烧理论框架下,学界将“燃点”概念界定为网络空间中能够引发大规模舆论关注和情绪共鸣的事件或话题[4],其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

“燃点”通常源于一些具有争议性、敏感性或普遍关注度的事件,这些事件往往与公众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或心理预期紧密相关,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出强烈的公共反应,并通过网络平台的放大效应迅速传播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这类“燃点”所具备的特征之一是情感的可燃性。当某一事件触动了公众的情感敏感点,都能成为推动舆情爆发的强大动力。情感驱动下的群体行为往往难以预测和控制,对于高校而言,识别并妥善处理这些高敏感度的话题至关重要。此外,“燃点”还具有环境依赖性特点。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时事热点以及网络环境等外部条件,都能成为影响“燃点”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燃点”的形成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通过分析用户行为,能够快速将某些内容推送给大量潜在感兴趣的用户,从而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并在不经意间点燃舆论的火花。

“燃点”在高校网络舆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更是一系列动态过程的总和,包括事件本身的性质、公众情感的反应、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的介入。在治理高校网络舆情时,深入理解“燃点”特征,对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殊性

在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燃点”时,不可忽视其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不仅源自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所固有的敏感性,也与高校内部成员(学生、教师以及行政人员)的行为模式和交流方式紧密相关。

目前,高校校园内的信息传递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能够在瞬息之间跨越空间界限,实现迅速扩散[5]。这种高速的信息流转能力使得任何潜在的舆情因素都能在短时间内被放大,甚至形成影响恶劣的舆论风潮。进一步而言,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者多为年轻且富有激情的学生群体,他们通常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观点、交流思想,并在互动中塑造舆论场的风向。在此过程中,由于对新鲜事物的追求,部分学生容易传播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进而加剧了舆情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此外,高校内部还存在多样的亚文化圈层和特定的利益诉求群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为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特定事件或话题往往会因触及到某一群体的敏感神经而被无限放大,从而成为引发广泛讨论和关注的“燃点”。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网络舆情还受到校内外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其网络舆情往往与国家形势、社会动态相互交织,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因此,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需要综合考虑校园内外的复杂关系,采取更为细致和精准的策略。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殊性体现在信息流动的快速性、参与者的年轻化和活跃性、亚文化和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以及校内外政治文化因素的交织性。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高校网络舆情独有的“燃点”,要求我们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抑制高校网络舆情的燃烧趋势。

(三)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燃点”的因素

在探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复杂现象时,识别并分析触发舆情爆发的“燃点”至关重要[6]。舆情事件的发生,如果按照其本身的发生机制来分析,一般都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舆情事件出现在某一范围内时,会引发一定的关注和持续传播,最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舆情事件。“燃点”,即舆情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显性事件的临界点,往往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燃点”的要素包括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群体心理的极化现象、后真相化倾向和新兴媒体技术的运用,这些要素使得某一事件或观点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形成链式反应。后真相时代,情感和个人信仰往往凌驾于事实之上,导致理性分析和证据的重要性容易被忽视。这种认知偏差促使信息接收者更倾向于预设立场而非基于客观事实作出反应,进而增加了网络舆情“燃点”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技术环境的变化对网络舆情“燃点”同样具有深远影响。新兴媒体技术的运用,如算法推荐、大数据分析等,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路径,还导致用户在无意中放大特定议题的影响力,甚至制造出“人造热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操控或催化了网络舆情的“燃点”。

高校网络舆情“燃点”的形成是一个多元复合的过程,涉及信息传播机制、群体心理动态、后真相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等多个维度。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高校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更为精准地预测和应对网络舆情,不断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和信息环境,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和分析高校舆情事件,防患于未然。

三、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灭火”策略

(一)优化信息传播路径,减少燃烧物质

在探究减少燃烧物质之前,高校需要了解学生接受信息的特点,把握传播规律,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宣传活动。高校在传播主流思想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将校园日常工作和重大事件相结合,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与此同时,高校需要重视高校在校园网络空间中的阵地作用和价值引领功能,注重用好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在探究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策略时,社会燃烧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将信息传播路径视为燃烧过程中的氧气供应,优化这一路径相当于剥夺了火焰蔓延的必要条件,从而达到“灭火”效果。对此,高校必须重新审视信息传播路径,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首先,在校园内部构建一个多层次的信息传播体系,这个体系要能够识别并过滤掉潜在的有害信息,同时,还要确保关键信息准确传达。例如,通过建立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打造专业的网络信息员队伍,在舆情初起时迅速响应,并提供权威且准确的信息,避免虚假或不良信息扩散。其次,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舆情的“燃点”,在其成为熊熊烈火之前予以扑灭[7]。这种监测不仅包括对话题热度的追踪,还应深入到讨论内容、情感倾向以及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变化,高校需要根据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和受众需求变化优化信息传播路径,减少燃烧物质的产生[8]。

(二)改善舆论环境,消除助燃条件

在探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时,社会燃烧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且深刻的视角。基于这一理论框架,我们可以从改善舆论环境的角度出发,制定有效的“灭火”策略[9,13]。

改善舆论环境的首要措施在于加强信息透明度和高校的公信力。高校应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学生和公众关切的问题,以减少猜疑与误解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培养专业的网络舆情管理团队,及时发现潜在的热点问题,从而提前介入,防止舆情进一步升级。同时,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辨别信息,培养学生理性讨论的习惯,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从而避免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其次,在技术层面,高校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工具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和深入分析,更加准确把握舆情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同时,要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理性的网络讨论平台,鼓励学生在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前提下自由地表达意见和观点。最后,高校应与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合作,形成全方位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10,14]。通过多方共治,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

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环境的缩影,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络上的舆论环境更加宽松,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且不受他人约束。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部分人肆无忌惮地夸大事实、言论造假[11]。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更应当注重对个人品德培养,提升媒介素养,让网络不是意见交锋的堡垒营地,而是大家共享资源、共建清朗风气的合作平台,从内在出发改善舆论环境,消除助燃条件。

(三)及时响应舆情,快速扑灭点火源

在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灭火”策略中,及时响应舆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有效降低燃烧物质能量、控制助燃剂的作用,避免达到舆情爆发的“燃点”温度,就必须采取一系列迅速而精准的措施。

首先,舆情形成后,高校应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应对[12]。要及时发布官方声明,阐释事件真实情况,以正视听;利用权威渠道发布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注重与学生群体的沟通和互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回应他们的关切,有效地引导舆论方向,化解疑虑,减少误解和矛盾。其次,要关注与事件相关的次生舆情或衍生议题,灵活运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策略,如线上直播、社交媒体对话、线下座谈会等,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高校的公信力[15]。最后,高校需要依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网络舆情治理的规章制度。由于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很快,在传播过程中极易发生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等错误现象。因此,高校需要制定严格的新闻报道和信息发布程序,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在舆情发生后进行深入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优化现有的舆情应对机制,不断完善预防措施和响应流程,提高未来应对类似事件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社会燃烧理论指导下,通过优化信息传播路径、改善舆论环境、及时响应网络舆情,能够快速扑灭点火源,提升高校公信力。除此之外,高校还能够在网络空间中更加稳健地维护自身形象,保护学生利益,同时,也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四、结 语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的最前沿,网络成为高校意识形态的新阵地,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高校的大局稳定。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燃烧理论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和网络舆情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高校舆情的内在机制,并为高校网络空间的安全管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 蔺天祺.社会燃烧理论视域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J].网络空间安全,2023,14(3):26-29+34.

[2] 汪建康,张慧儿.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J].中国传媒科技,2024(1):41-44.

[3] 王文静,郝其宏.社会燃烧理论视域下政务微博网络舆情应对探析[J].国际公关,2023(22):127-129.

[4] 杨甜,赵鹏.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征、困境及多维应对[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3):61-65.

[5] 万琰,何慧玲.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及管理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4):82-85.

[6] 张一弛.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局与破局[J].科技传播,2023,15(20):131-133.

[7] 李欣蔓.全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与引导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3(5):94-96.

[8] 李倩.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路径探究[J].新闻传播,2023(16):27-29.

[9] 彭国超,程晓.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反转新闻舆情热度生成机理研究[J].情报科学,2023,41(1):80-85+109.

[10] 王子豪.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重大疫情网络舆论引导策略[J].西藏发展论坛,2020(5):36-40.

[11] BaiC.Constructionofthe"FourForces"Model forEnhancingNetworkPublicOpinionGuidanceAbilitiesofVocationalCollegeCounselors[J].Advancesin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2023,5(13).

[12] ManussaweeN,KwankamolN,TapananY,etal. AnalyzingonlinepublicopiniononThailand-China high-speedtrainandLaos-Chinarailwaymega-projectsusingadvancedmachinelearningforsentimentanalysis[J].SocialNetworkAnalysisandMining,2023,14(1).

[13] ZhuY.NetworkPublicOpinionPredictionand ControlBasedonEdgeComputingandArtificial IntelligenceNewParadigm[J].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MobileComputing,2021,4(11).

[14] GaoW,ZhongJ,XiaoY.ResearchonMining andApplicationofGroupEventsBasedonNetwork PublicOpinionBigData[J].Journalofwebengineering,2021(6):20.

[15] ChenM,ZhangL.Applicationofedgecomputing combinedwithdeeplearningmodelinthedynamic evolutionofnetworkpublicopinioninemergencies[J].Journalofsupercomputing,2023,79(2):1526-1543.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