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特征、治理困境及举措

2024-10-10唐元林

今传媒 2024年9期

摘 要: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微博平台,采集并分析了2023年上半年微博热搜数据,归纳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类型及特征,探讨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理举措,旨在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水平。

关键词:网络舆情;治理困境;舆情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9-0144-04

基金项目:2022年莆田学院科技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建构”(2022032)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内,特定的主体(大学生网民)围绕某些热点问题产生的有较强影响力和明显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1]。2024年3月22日,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相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2]。微博作为国内流量规模较大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数量多、分布广。2023年11月9日,新浪微博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显示,2023年9月的月活跃用户数为6.05亿,同比净增2100万,移动端用户占月活跃用户数的95%[3]。微博具有开放性,广受网络用户青睐,他们能在其中发布和分享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态度和观点,微博也逐渐成为网民表达意见的重要窗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多维体现。因此,微博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的重要样本。

新媒体时代,各类网络舆情事件频发,这些事件具有突发性、敏感性、危害性等特征,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4]。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链路、创新传播形式的同时,也重塑了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适应新媒体时代这一变化,各类高等院校积极开辟多元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学校舆情治理人员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逐渐将网络空间作为高校舆情宣导和对外交流的核心阵地。

但是,仍有个别高校没有正视这一趋势,面对网络舆情事件避重就轻,试图回避问题、敷衍塞责,导致舆情不断扩大,给自身的声誉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日益复杂,网络舆情发展态势瞬息万变,给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带来全新的挑战。对此,本文以微博热搜为研究对象,探究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和特征,并结合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水平。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类型

本文统计并分析了2023年1月至6月的微博热搜榜,以“高校”和“大学”为关键词,通过python自编程序采集数据,共筛选出相关微博热搜391条。从热搜的话题方向来看,高校网络舆情可概括为以下四大类型:

(一)校园安全事故类

校园安全涵盖了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无疑对高校的管理能力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然而,部分高校管理能力不足,校园安全事件频发。造成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师生的安全意识不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二是高校的师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二)行政管理类

行政管理涵盖教学管理、人事招聘、学生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与校园日常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引发行政管理类网络舆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明显违规或不合理行为,引发师生和社会的不满。例如,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压力过大;教师存在敷衍态度,影响教学质量。二是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不公正现象,包括对学生差异化对待、人事招聘流程不公平不透明等。这也显示出个别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到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不足。

(三)师德师风类

师德师风类舆情主要是指高校教师涉及贪污受贿、学术不端、性骚扰等问题,从本次采集的2023年上半年微博数据来看,主要集中在生活作风方面。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5]。社会大众对高校教师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有较高期待,期望教师恪守职业操守,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高校师德师风类舆情事件一旦曝光,会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容易演变成舆论“漩涡”。这些事件不仅对高校声誉和形象造成损害,也在无形中为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四)师生言行不当类

这类网络舆情主要涉及高校师生在课堂、学术交流中发表的错误和不当言论,在网络空间和公共场合展现的不当举止。新媒体时代,任何细微的行为都会在短时间内被无限放大,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因此,高校师生必须时刻保持自觉,确保言行规范得体。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伴随新媒体平台的兴起,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传播主体和传播环境的特殊性,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备网络舆情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一些新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其治理研究面临新的课题和挑战。

(一)群体数量庞大,舆情发生频繁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招生数量也随之增加。2023年7月5日,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6]。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众多鲜活的个体和传播信息的主体,他们通过网络发表意见、传播信息,容易产生网络舆情事件。

(二)线上线下融合,传播环境复杂

高校校园的封闭性导致学生的活动空间有局限性,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长期处于同一物理空间,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度交流,这无形中增强了网络舆情传播力度,对网络舆情扩散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环境越来越复杂,涉及校内外不同的群体,为校园网络舆情注入了更多的不可预测性,进一步增加了网络舆情扩散的风险。

(三)传播群体极化,扩散风险较大

2003年,法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提出“群体极化”概念,指出“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具有一定偏向的群体成员在经过群体讨论后,会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7]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正处于塑造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黄金时期,有旺盛的表达欲,但是思想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看法容易受到外来声音影响,产生“羊群效应”。正因这一特性,高校网络舆情会被相关利益群体操控和利用,产生不良后果,给舆情治理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和挑战。

三、高校网络在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协同治理机制

目前,部分高校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仅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导致治理效果达不到预期。首先,部门之间任务分工不明确,缺乏协同治理工作机制,增加了舆论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会导致某些关键任务或职责被遗漏,形成“事情无人管”的真空地带,还会造成多重管理,出现“重复管”现象,浪费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不同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是协作的前提,高校网络舆情包含管理制度、学校教学、师生心理等方面的信息,需要不同部门有针对性地解决。然而,由于缺乏舆情信息共享,这些关键信息很难得到高效传递和利用。

(二)队伍专业化建设不足

尽管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但仍有部分高校未建立专业的网络舆情治理队伍。首先,网络舆情治理工作通常由宣传部门的个别人员兼职担任,虽然他们长期工作在舆论宣传一线,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娴熟的业务能力,但是,由于是兼任,无法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其次,缺乏专业的网络舆情人才,如网络信息分析人员、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有心理辅导工作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等,导致舆情数据得不到正确解读和利用。此外,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热点事件层出不穷,高校网络舆情形势瞬息万变,这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部分高校没有为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导致他们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网络环境。

(三)监测平台建设滞后

网络舆情监测平台能实时监测网络上关于特定话题、事件、个人的舆情信息。通过实时监测舆情,高校能够了解师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掌握舆情的发展动态。尽管多数高校针对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鲜少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面对网络舆情治理仍处于被动“救火”的状态,未能掌握主导权。舆情监测平台建设滞后或者效果不佳,使得高校监测网络舆情的能力不足,往往会错过舆情处理的最佳时期,导致舆情扩散,带来不良影响。

四、强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举措

(一)构建完善的舆情协同治理机制

首先,高校要明确舆情治理部门的任务分工和协作流程,确保舆情治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不仅要成立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宣传部门的校领导担任组长,下设网络舆情治理办公室,成员由各部门人员组成,还要定期召开舆情治理工作协调会,针对当前阶段的舆情态势和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其次,要完善不同部门之间的网络舆情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部门能及时、全面地获取舆情信息。高校应建立统一的舆情信息库,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充分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让舆情信息更好地服务舆情治理工作。最后,要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建立学校与师生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开通舆情反馈热线和邮箱,接收师生的反馈,保证师生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定时发布舆情报告,向师生通报舆情处置进度,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舆情治理的公信力。

(二)打造网络舆情治理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离不开专业化的队伍。队伍人员包含两类:一是核心人员,包括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分析和处理。高校要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二是主体人员,包括思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意见领袖等。思政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的“护航员”,在授课中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引导权。班主任、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心理需求,发现问题后及时沟通和疏导。学生意见领袖是指在学生群体中有较高威望、较大话语权的学生干部。他们要随时留意同学的动态,及时报告和反馈,同时发挥自身的话语权优势引导舆论。

核心人员和主体人员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要提高沟通协调效率,尽早发现舆情的苗头,最大程度降低舆情外扩的风险,确保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三)部署高效的舆情监测平台

现阶段,高校要优先着手构建实时、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该平台包含监测和分析两大模块,监测是基础,分析是手段,预警和处理是目的。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吸纳相关人才,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平台要具备以下两个基本功能:第一,实现对各大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全覆盖,确保不遗漏;第二,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信息监测和收集。

完成数据采集后,平台要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高校专用的网络舆情分析、预警系统。高校还要收集各类网络舆情案例作为参考,模拟分析舆情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舆情分析和预警模型,实现舆情早发现、早干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实现信息全量采集,高校要在优化监测技术的同时转变思维,抓住“三个重点”,即重点舆区、重点对象和重点时段;依托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对“三个重点”进行监测,既兼顾数据全面性,又不遗漏重点对象。

五、结 语

科学有效的治理机制、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平台是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三个核心要素。这三个要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确保高校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游刃有余。本文基于微博平台的热搜数据,分析并归纳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针对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措施,但数据来源较为单一,研究不够深入。未来,应拓展数据采集范围,覆盖更多的网络平台,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周升铭,王鹏.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传播与引导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59-60+63.

[2]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J].新闻论坛,2024,38(2):17.

[3] 环球市场播报.微博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EB/OL].https://finance.sina.com. cn/stock/usstock/c/2023-11-09/doc-imztzksh0045805.shtml,2023-11-09.

[4] 杨洋洋.事件驱动、权威主导与公众诉求: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触发机制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23,44(1):33-41.

[5] 李明超.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特征及引导措施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2):69-7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307/t20230705_1067278. html,2023-07-05.

[7]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107.

[责任编辑:喻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