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澎湃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建设性新闻实践研究

2024-10-10汪佳馨方亭

今传媒 2024年9期

摘 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由于信息传播所引发的“信息传染病”现象同样会危害公众健康,以积极心理学为学理基础的建设性新闻,能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传染病”现象。基于此,本研究检索整理了“澎湃新闻”客户端对2022年上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分析其建设性新闻实践的具体表现,提出,主流媒体要将建设性新闻理念融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实践中,并在新媒体空间主动把握话语权,不断提升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建设性价值。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澎湃新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9-0028-05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陕西媒体建设性新闻生成路径研究”(2022M010);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建设性新闻的文本建构及传播策略研究———以‘澎湃新闻’在上海疫情中的报道为例”(S202210705076)。

一、引 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成因多样、传播广泛、危害复杂等特征,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此类事件容易引起公众的焦虑情绪,造成“信息传染病”现象。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我国媒体将视野聚焦于建设性新闻,以在社会治理中发挥自身价值。

“澎湃新闻”是由《东方早报》转型而来,具备传统主流媒体严肃大气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平台不断升级创新,目前已成为“全链条内容生态服务商、全媒体矩阵营销平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澎湃新闻”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与责任担当,实现了与传统媒体的连接及建设性新闻理念的融合。基于此,本研究对“澎湃新闻”客户端(以下简称“澎湃”)在2022年上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报道进行探讨,分析“澎湃”在此期间的建设性新闻实践,总结并提炼出主流媒体在社会治理中实现建设性价值的路径,旨在为主流媒体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二、连接与融合:“澎湃”的建设性新闻理念

(一)连接:“澎湃”与建设性新闻理念融合的可能性

“建设性新闻”这一概念产生于西方的新闻业界实践,旨在以积极的报道框架纾解社会冲突和负面情绪[1]。其核心内涵与我国新闻媒体事业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建设性新闻的理念与框架明确指向了对社会热点问题及其解决之道的关注和讨论,传达了共建美好社会的理念[2],同我国新闻媒体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相契合;二是建设性新闻所倡导的避免过度负面和批判的态度,同我国新闻媒体“正面报道为主”和“正能量传播”的价值取向一致,给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和实践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3]。

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澎湃”对公共福祉的关注以及参与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回应着建设性新闻理论中所提出的“积极”“建设”和“参与”导向,具备用来讨论建设性新闻的条件和可能性。2019年,“澎湃”推出了融媒内容聚合开放平台“澎湃号”和高质量用户互动社区“澎友圈”,其“原创+自媒体”“政务+社交”的平台化内部生态已初具雏形。作为全国第一个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全面转型的产品,“澎湃”在做好传统新闻报道和媒体业务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模式创新。因此,在新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当下,“澎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建设性新闻实践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二)融合:“澎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所体现的建设性新闻理念

从2022年3月28日(分批封控)到2022年6月1日(全面解封),在严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澎湃”作为上海本地官方媒体,迅速联系实际、精准把握形势动态,推出一系列高质量新闻报道,开设了以“战疫”为主题的多个专题版块。这些专题报道巧妙融合了专家权威解读、个人真实故事以及媒体深度剖析,构建了一个集科普知识、讲述感人故事、报道即时资讯于一体的全方位内容生态。“澎湃”通过报道及时回应用户声音、纾解用户情绪,有效发挥了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正面作用。

除了基本的新闻资讯之外,“澎湃”还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创建了多功能的公共求助平台,解决用户在特殊时期遇到的各类难题。同时,入驻“澎湃”的个人创作者账号与广大用户建立起积极健康的互动桥梁,通过独特的话语体系与情境构建,引发了用户深刻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焦虑与不安情绪,促进了情绪的正面转化。总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澎湃”积极将建设性新闻理念融入新闻报道实践中,发挥了自身的平台优势,在新媒体空间描绘出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基本图景。

三、维度与主题:“澎湃”在上海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建设性新闻实践

回顾近年来学界的讨论和研究,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主要表现为问题解决导向、面向未来的视野、包容与多元、赋权、提供语境和协同创新六个维度[4]。对此,本研究从这六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澎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建设性新闻实践。

(一)主题选择多元,关照社会实际

本研究将“疫”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发现“澎湃”关于2022年上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大多集中于原创专题之中。因此,对“澎湃”2022年3月28日—2022年6月1日的新闻专题进行了整理,通过人工筛选后得到24个符合本次研究主题的专题,报道共计1266篇。在检索过程中,剔除短讯、短视频和重复报道后发现,共有896篇报道符合本次研究所需要的样本条件。之后,在符合条件的推文中对照建设性新闻概念的六个维度发现,具有“建设性新闻”属性的推文共有810篇,占比90.44%。由此可以看出,“澎湃”在上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报道具有显著的“建设性”。

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整理,本研究将“澎湃”的报道主题分为知识科普、讲述一线故事、报道群众生活、我的记“疫”和恢复重振五个方面(见表1)。从报道主题可以看出,“澎湃”融合了传统的媒体叙事逻辑,创新了媒介叙事规则,以多元的主题关照社会实际,全方位给予用户正面的信息反馈。

(二)聚焦整体形势,塑造积极情绪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报道信息的海量性特征愈加凸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杜绝生理传染而处于隔绝状态中的公众容易受到新媒体空间过载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影响,从而造成认知失调。公众的认知失调不仅会加重自身的焦虑情绪,也会给社会治理带来较大的挑战。

建设性新闻中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对新闻背景的全面细致考察、对解决之道的陈述以及对受众的关照等,都有利于遏制信息疫情、减少受众的认知失调[5]。“澎湃”敏锐感知社会动向、了解公众的精神需求,站在“命运的同行人”立场上,致力于打造与用户共通的语义空间。比如,开设新闻专题“微光照亮微光”“我生活在上海,现在想为她做点事”“春天不缺席”,标题就营造出希望的氛围,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除此之外,不少报道的标题也充满着人情味,比如,《我用了洪荒之力,终于“化缘”到一包尿布》《兽医和20只动物“独处”,会幻听到求助电话》,将宏大的社会话题通过亲民的话语和微观故事表现出来,站在个体的立场上,从情感方面给予公众希冀,使得建设性新闻理念深度嵌入报道实践中。

(三)充分了解民意,回应用户关切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交通运输受阻、物资药品供给不到位等问题接踵而至。在此背景下,“澎湃”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媒体平台优势,推出“战疫服务平台”,致力于为用户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使他们既能在平台中提交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能与相关专家直接进行对话交流。据《澎湃新闻联合多个平台,助力破解疫情期间患者配药难题》等相关报道,为了解决用户不断反映的“买药难”“配送难”等问题,“战疫服务平台”联合饿了么平台以及复星健康、国大药房、上药云健康益药药房等,为在沪居民提供常备药、慢性病用药、特药等多类药品供应和用药服务,积极回应用户关切。

同时,“澎湃”运用新媒体的平台优势,通过技术连接公众与社会,进一步延伸服务边界,推出药品求助专项通道、疫情期间消费投诉专线、助企服务平台与就业服务平台,构建了“战疫服务矩阵”。比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澎湃”不断了解民意,为用户整合信息,全力寻找处理问题的最优解,成为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效补充力量。

(四)宏观把握全局,理性展望未来

建设性新闻要求新闻报道不仅关注“5W1H”,还注重对未来场景的描绘。“澎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对未来的理性展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对事态的整体把控和预测;二是事件结束之后,对居民正常生活、各行各业复工现状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预测。

2022年5月29日,“澎湃”发布的报道《让市场热起来!减租,补贴,上海多举措助力复商复市》,详细解读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向公众展现了当时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复商复市的目标与方向;同日,发布报道《解读|拓展消费场景,上海支持发放消费券,这些企业已有行动》,在解读消费政策的同时分析了不同企业在政策发布之后的举措,为用户绘制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的总体态势,描绘出上海在复产复工过程中的全面图景,既注重当下的现实问题,又延伸至未来一段时间的现实状态,构建了当下与未来的视野。

(五)打造公共空间,创新传播策略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澎湃”充分运用自身的栏目矩阵和平台化模式,不断创新传播策略,将平台打造成为用户言论交换的公共空间。

一方面,“澎湃”创立的以“湃客”为主的UGC平台,致力于发现、培育和扶持非虚构内容的原生力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湃客”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了解用户呼声和需求,为用户之间搭建起情感的桥梁。比如,专题报道《疫路同行》和《疫中行医|一位肾科主任的自救日记》,以用户的第一视角,通过不同场景的延伸,扩展了用户共情的边界。另一方面,“澎友圈”则是“澎湃”创建的集评论分享、热点追踪等社区功能为一体的高质量用户互动社区(版块与内容见表2)。由于“澎湃”自身主流媒体属性的加持,用户在“澎友圈”中不仅能表达观点、追踪热点、互相答疑解惑,也会保持良好的社区规范,形成理性的讨论氛围。此外,“澎湃”通过“澎友圈”这一平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为用户搭建了语义相通的公共空间,社区中的用户也能够通过共通的话语给予其他用户情感支撑,从而有助于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不稳定与不和谐因素。

四、引导与互动:主流媒体在社会治理中实现建设性价值的路径

《人民日报》在《以媒体融合发展助力社会治理》这篇报道中强调:“主流媒体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交流平台的社会责任。”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主流媒体应将建设性新闻理念合理融入新闻报道实践,以创作优质内容为导向;通过新兴媒介技术与受众形成双向互动,掌握新媒体空间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建设性价值。

(一)建设性新闻理念与新闻报道实践相结合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建设性新闻理念为主流媒体提供了社会治理的框架与范式。从理念入手,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涵盖多元声音,提供新闻背景和语境,吸引用户进行广泛参与,及时了解用户需求,解决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方案。

建设性新闻以积极心理学为学理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应找准用户的理性诉求,阐发充满正义的情感话语,为用户建构积极情绪。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主流媒体应通过积极的情感话语表达,以多元视角展现事件全貌、回应社会关切,强调用户在具体情境中的情感性与主体性,回归人类交往实践,将优质内容呈现在用户面前。同时,在中国化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中,主流媒体还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能够激励人心、温暖向上的内容,以党性、人民性、建设性为价值立场,以随和、有温度的亲民语态,让高质量的报道深入人心,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6]。

(二)掌握新媒体空间中的话语权

如今,数字媒介的发展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因此,主流媒体要掌握新媒体空间的话语权。首先,应牢牢把握信息传播渠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要整合自身的媒介技术与传播渠道,在新媒体空间及时抢占先机,找到公共议题的难点与痛点,用新闻报道纾解不稳定因素;在热点事件上,主流媒体要成为整合多元观点的交流空间,确保社会公共利益和文化民主价值的实现[7]。

其次,与用户的和谐互动也是主流媒体把握话语权的重要一环。主流媒体要通过与用户的双向互动,了解用户心理和需求,将官方话语与公众话语相结合,实现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公信力和引导力,从而掌握新媒体空间的话语权。“澎湃”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期间广泛征稿,以大众视角进行报道,借助“战疫服务平台”以及“澎友圈”,促进新闻生产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流动,为用户提供公共的传播空间。

(三)提升主流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能力

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从实践来看,社会治理需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信息传播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等,这都离不开媒体作用的发挥[8]。

媒体从业人员作为媒体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他们的专业素养、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媒体机构的整体形象和运作效率。因此,提升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能力应从媒体从业人员入手。建设性新闻理念要求媒体从业人员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建议的倡导者和事件的推动者,并提供解困的思路,这意味着他们要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媒体从业人员更要衡量好主观能动性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加强对新闻的把关。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主流媒体的服务功能与范围也不断向社会治理领域拓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澎湃”运用“战疫服务平台”解决用户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主动拓宽媒体平台的服务功能与范围,有效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从“澎湃”的新闻报道实践可以看出,在提升治理能力方面,主流媒体应当充分运用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功能,比如在线问诊、在线答疑、政务信箱等,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有效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五、结 语

“澎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新闻报道实践体现了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特征,为主流媒体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基于此,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主流媒体应将建设性新闻理念充分融入新闻报道实践,以创作优质内容为导向;借助新兴的媒介技术与受众形成双向互动,掌握新媒体空间中的话语权;同时,强调媒体从业人员能力与媒体服务范围的扩展,构建全媒体服务生态,使自身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 巩建宇,王朴真.疫情治理中政府新闻发布会的作用与转向———基于建设性新闻理论的视角[J].青年记者,2020(26):53-54.

[2] Hermans,L.andGyldensted,C.“ElementsofConstructiveJournalism:Characteristics,PracticalApplicationandAudienceValuation.”Journalism,2019,20(4).

[3] 邵鹏,谢怡然.建设性新闻视角下中国垃圾分类报道实践考察———以澎湃新闻相关报道为例[J].新闻大学,2020(6):23-35+122-123.

[4] 史安斌,王沛楠.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J].新闻记者,2019(9):32-39+82.

[5] 殷乐,王丹蕊.公众认知的再平衡:“信息疫情”语境下的建设性新闻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58-65+169-170.

[6] 陈功,蔡舒敏,赵乾.建设性新闻的适用性问题、本土化路径及价值[J].当代传播,2021(4):84-86.

[7] 曾丽红,李萍.介入与连接:数字时代建设性新闻的操作理念与实践路径[J].中国编辑,2022(7):51-55.

[8] 人民网.人民日报:以媒体融合发展助力社会治理[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1225/c1003-31521030.html,2019-12-25.

[责任编辑: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