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雁鸣

2024-10-09贾国勇

雪莲 2024年7期

【作者简介】贾国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多部长篇小说、散文集。散文分别在《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文学》《钟山》《山东文学》《天津文学》等报刊发表。

天上的温度热一分,河床里的淤泥就暖一分。春分刚过,在淤泥里藏身猫冬的鲤鱼开始甩动尾巴,淤泥里就会冒出一串串的水泡冲出水面,沉寂的河水就有了活力。牧鹅人老杨指着水泡对我说,你看看,鲤鱼睡醒了,准备“扑棱子”了。

“扑棱子”的鲤鱼皆是鼓鼓的肚子,里面全是待产的鱼卵。它们从深水处游到岸边,一头扎进茂密的水草中,边游动边甩动着尾巴,把肚子内的鱼卵甩到了水草上。这个动作就像鸟儿张开了翅膀,“扑棱棱、扑棱棱”,荡起一阵阵的涟漪来。或许,这正是老杨口中“扑棱子”的由来。如果细细地观察,可以看到水草被一团团如云雾般的浑浊包裹着,用不了多久,最多也就是一周的时间,这些鱼卵会蜕变成鲤鱼秧子,潜入水底,开始它们黑暗中的修行和成长。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它们再也不会游到水面上来。

随着众多的鲤鱼“扑棱子”,胡子河就像开了锅的滚水,茂密的水草里随处可见翻着水花。有人拿着渔叉站在岸边,看到水草中的鲤鱼把渔叉投掷过去,准能扎到一条肥美的鲤鱼。老杨却不赞成这种用鱼叉扎鱼的方法,他说:“劝君莫食三月鲤,万千鱼子在腹中,他这一渔叉下去,不知道要绝了多少鲤鱼种呢!”

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同志告诉我说,在胡子河牧鹅的老杨收养了一只落单的大雁,如今已经和他养的鹅成为“一家人”了。“大雁和家鹅成双配对,还生了雁鹅交配的蛋。这种奇怪的生态现象,大家都啧啧称奇呢!”这段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决定去拜访老杨,听他讲一讲雁鹅交配的故事。未见老杨前,受外孙女唱《数鸭歌》“赶鸭子的老爷爷胡子白花花”的影响,想象他是一位身材佝偻、胡须发白的老牧鹅人。见了老杨才知道,他刚刚从教师的岗位退下来,回到故乡安享晚年,养鹅不过是他生活的一种情趣而已。老杨身材不佝偻,下身穿宽松的灯笼裤,上身是肥肥的唐装对襟夹衣,尽管没有发白的胡须配套,却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从老杨对怀孕的“三月鲤鱼”态度看,这是个充满了爱心的人,更是一个对事物观察得细致入微的人,我相信老杨一定有很多关于鸿雁和家鹅的故事。

发源于岵山的胡子河一路奔腾,到了这儿突然变缓,形成了一块宽阔的水域,河岸边是一块块自然形成的湿地,长满了芦苇、蒲草,可以称得上水草丰美,鱼儿肥硕。一群大白鹅正在湿地的浅滩中自在地拧水草吃,它们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啄水而食,个个都是非常快乐的样子。那只传说中的大雁孤独地站在那儿,像一位沉思的哲学家左右转动着头颅,不知道它在想些什么?大雁的身材比大白鹅身材略小,通体灰褐色,腹羽的白色顺着脖子下方向上延伸,和黑色的嘴喙连接,黑白分明;翅膀以及背羽都是灰褐色的,顺着脖子上方向上延伸,直到嘴喙上方橙黄色的肉疣相连,灰黄分明。黑色的嘴喙如墨玉雕琢而成,圆润光滑;橙黄色的肉疣和长腿、脚趾则如田黄石雕刻出来的神器,熠熠生辉。

据老杨介绍,出现在胡子河的大雁有很多种,有时候它们分批而来,有时候不同品种的大雁混居成群,非常热闹。在世界范围内,登记在册的有7种大雁,在中国就有黑雁、鸿雁、灰雁、豆雁及斑头雁等5种。胡子河作为大雁迁徙途中食物补充地,这5种大雁都有发现。眼前的这只大雁学名叫鸿雁。在众多的大雁品种中,鸿雁的迁徙时间、迁徙地点最有规律,其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让人乐道。古人的通讯手段较为落后,渴望能够有如鸿雁般“仁义礼智信”俱全的人传递书信,所以在文学作品中,鸿雁屡屡被用来形容人间传递书信的使者。比如南宋诗人李清照曾经写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诗句,可以想象人们望着迁徙的雁阵是何等的感慨,对亲人的思念跃然纸上。

听了我的来意,老杨给我讲起了这只鸿雁的传奇故事。

去年春天,正是大雁北飞的时候,一群大雁落在了胡子河湿地歇息,寻找食物补充体力。雁群飞走后,老杨发现了这只落单的鸿雁。当时,它病恹恹地伫立在浅水滩的草丛中,头颅时而扬起,时而又无力地耷拉下来,看不到它有觅食动作。一只体格壮硕的鸿雁飞离了雁阵在胡子河的上空盘旋,发出“嘎啊——嘎啊——嘎啊——”的叫声,似乎在催促落单的鸿雁快快飞起来,跟上雁阵的脚步。但是,这只落单的鸿雁只能绝望地看着天上的雁阵渐渐远去,发出了凄怆绝望的“啊、啊、啊……”声,根本无法飞起。

一只狐狸从岸边的野树林中钻出来,边走边嗅着脚下的草木,还有堆积在路边的破砖烂瓦。狐狸看似吊儿郎当的模样,两只眼睛却心无旁骛偷偷地盯着水中的鸿雁,估计它心中已经把鸿雁当成美味可口的大餐了。前天,老杨牧鹅的时候,发现这只狐狸躲在那棵枯树桩后面,待黑水鸡一步步从水草中走过来寻觅食物的时候,突然出击,还没有待黑水鸡醒过神来,它已经把黑水鸡死死地咬在嘴中了。今天,这只狐狸准备复制昨天的攻击路径,慢慢地靠近鸿雁准备偷袭。

在食物链条上,狐狸不是大白鹅的天敌,也不是鸿雁的对手。鹅以及鸿雁的嘴喙具有锯齿状的边缘,咬合力极强。一旦咬住了食物就会拼命地晃动脑袋,产生拧拉力,导致被攻击者产生不适乃至剧烈的疼痛。不仅仅狐狸,包括人类,也对这种“拧”畏惧三分。鸿雁高高在上,在狐狸对其他动物发起攻击的时候,也会突然发起袭击“抱打不平”。如今,狡猾的狐狸看到鸿雁一副病恹恹的模样,本着“趁它病要它命”的想法,准备对鸿雁发起突然攻击。老杨看在眼里,忙捡起地上的石块向狐狸砸去。看到石块袭来,狐狸边躲避边不服气地仰头“啊呜呜、啊呜呜”地叫着,它知道有人类的护佑,今天的狩猎计划难以成功,就转过身向野树林深处走去。这一切,鸿雁应该全看在眼中,不过,它并没有过激的反应,仅仅是艰难地向水深处迈了两步,又停了下来。看到这一切,老杨明白,这是一只受伤或者有疾病的大雁,就找来一只塑料编织袋,慢慢地走近浅水滩中的鸿雁,用袋子套住了鸿雁……

老杨放牧大白鹅的胡子河湿地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没有经济开发的价值,既没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也没有人为恢复生态环境,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因此很少有人光顾,这也是老杨选择这儿修身养性的关键。对大白鹅来说,这块原始湿地里有着丰富的食物,不仅可以拧青草吃,还可以吃到富含蛋白质的小鱼小虾,嬎的鹅蛋腌制后煮熟,蛋黄变成金黄色,切开后可以看到一股澄澈的鹅蛋油流出。鹅蛋清吃在嘴中有弹性,极具嚼头,备受人们欢迎。上门收购鹅蛋的人说,现在城里人讲究养生,吃鹅蛋吃受精蛋,建议老杨再养两只公鹅给母鹅配对。就这样,老杨的鹅棚里就有了两公八母十只大白鹅。从胡子河湿地抱回鸿雁后,老杨把它放进鹅棚中,鹅吃什么,鸿雁吃什么。一个月后,鸿雁的疾病痊愈,身体越来越壮实,再也不是那种病恹恹的样子了。每当老杨带鹅群到胡子河湿地放牧时,鹅群在水里游,鸿雁在天上飞,欢欣鼓舞的样子,非常高兴。毕竟错过了大雁北飞的季节,鸿雁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无论飞多高、飞多远,总能在老杨收鹅时归来,和大白鹅一样,迈着优雅潇洒的鹅步回到鹅棚中。

更惊奇的事情出现了!老杨在鹅棚中发现了一只带黑色斑点的鹅蛋,他感到非常惊奇。过去嬎的鹅蛋都是白色的,为什么会有带斑点的鹅蛋呢?经过他的观察,发现鸿雁竟然和一只大白鹅恋爱了。这只带黑色斑点的鹅蛋就是鸿雁和大白鹅交配的后果。过去,鹅棚里全靠两只公鹅给母鹅配对,鸿雁爱上一只母鹅后,再也不许公鹅向其献殷勤,为此,还和一只公鹅打了一架。自此,鸿雁乐不思蜀,和它的爱人成双入对,非常恩爱。进入秋天后,胡子河上空不时有南归的雁阵经过,鸿雁有时也会展翅飞向天空融入雁阵。不过,在母鹅声声呼唤下,鸿雁在天上盘旋两圈后,还是回到了鹅群之中。

鸿雁和家鹅同属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类,有研究表明,家鹅正是由雁类驯化而来的家禽。尽管雁和鹅属于不同的物种,有着各自独有的特征和习性,它们之间却没有生殖隔离,世界各地多有雁鹅杂交的新闻报道。我相信老杨讲的这个故事。同时,鸿雁是有名的爱情忠贞之鸟,它的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如果伴侣中途死去,存世的鸿雁往往会哀鸣而终,郁郁而亡。曾经有鸿雁夫妻被猎人捕获,雄鸿雁拼死挣脱罗网后却不愿意远飞,在天空中围绕罗网中的雌鸿雁哀鸣盘旋,罗网中的雌鸿雁同样回以低声呜咽鸣叫,似乎有说不完的离别之言。雄鸿雁看到猎人杀掉雌鸿雁后,竟然直接飞下来撞到地上的石头自杀而亡。这个故事发生在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十六岁的元好问赴太原赶考途中听到猎人讲的这个故事后,出资买下了两只鸿雁的尸体,埋葬在汾水之上,上面垒了石块,称之为“雁丘”。在元好问的传世名篇《摸鱼儿·雁丘词》中有这样“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以此来表达鸿雁夫妻至死不渝的爱情。

日月变更,寒来暑往,冬天很快就降临到胡子河。在一阵阵的寒风中,先是芦苇白了头,一簇簇的苇缨飘扬着冬天的消息。大白鹅爱吃的苣荬菜和酸模叶蓼都慢慢的褪去了青色,匍匐在河岸边,慢慢的就看不到它们的踪迹了。大米草长得茂盛,足可以填饱大白鹅的肚子,还有红蓼,籽粒饱满,也成了大白鹅的美食。河里的鲤鱼已经长成了个头,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它们就伏藏在河底的淤泥里不再活跃。鲫鱼一改往日在浅水滩里活动的习惯,开始往水深处迁移,如果能在浅水滩的水草中捉到一条鲫鱼吃,那就是天大的口福了。为了让大白鹅养膘,老杨开始投食人工饲料,尽量减少到胡子河放牧鹅群的时间。鸿雁还是一副潇洒的样子,每天早晨,它会早早地飞离鹅棚,在胡子河上空飞翔。有时候,鸿雁也能在胡子河捉到一条傻鱼:那些鱼儿的行为给人的感觉莫名其妙。当冬天的阳光晒暖了水面,它们就认为春天来了,迫不及待地游到水面,却成了鸿雁的口中餐。

冬天对狐狸来说是非常煎熬的日子。狐狸喜爱吃活物,比如水中的青蛙,鬼鬼祟祟的老鼠,还有树林深处的昆虫、小鸟、蜥蜴等,都能够引起狐狸的注意。冬天到了,这些动物活动量越来越少,一些动物还进入了冬眠的状态,狐狸就会把目光盯上人们饲养的家禽上。老杨的鹅棚一直让狐狸垂涎欲滴,大白鹅的战斗力却让狐狸畏惧三分。如果不是饥饿难忍,狐狸是不敢去招惹大白鹅的。在狐狸的跃跃欲试中,在大白鹅严厉的警告声中,它们相持着过了春节,眼看着就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了。不过,这一切还没有来到,狐狸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它决定孤注一掷,冒险向大白鹅发起进攻。否则,等不到春天的到来,狐狸就会忍受不了饥饿而死亡。

这一天,从水中钻出的苇芽让老杨感觉到春天来了。尽管一场积雪刚刚融化,尽管看不到野菜,水草有萌动的痕迹,却看到鲜嫩的苇芽从枯萎的苇秆下面钻了出来。黑水鸡开始忙碌着在岸边浅滩处啄来啄去,似乎那里有取之不尽的美食。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全身乌黑,唯有嘴喙是红的,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镶嵌在一块乌黑的墨玉上面。野鸭子也出现在水面,初春的河水非常黏稠,野鸭子凫水荡漾出的涟漪总是缓慢地散开,因为没有再生动力,涟漪很快就在河面复归平静。老杨站在胡子河岸边观察着水面的动静,偶尔会有一两朵硕大的泡泡从水底冒出来,在水面绽放出美丽的水花。他知道蛰伏的鲤鱼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或是在藏身的淤泥翻了一下身,或是吐了一口泡泡,如人们醒来时打了一个呵欠。最让老杨动心的,是枯叶覆盖下的野草婆婆纳吐出了新绿,开放出一朵朵蓝莹莹的花。

就这样,老杨把大白鹅赶出了鹅棚,准备让它们试试胡子河春水的温暖。或许对大白鹅来说,这是一场令人兴奋的春游,它们快乐地跟着老杨来到了胡子河,几只大白鹅迫不及待地跳了进去,先把头伸进河水感受春天的到来,尔后开始在河水里洗涤冬日的尘垢,在河水里嬉戏玩耍,高兴至极,它们会展开双翅拍打水面滑翔,留下一道道飞翔的痕迹。另外几只大白鹅来到岸边的浅滩处,寻找刚刚钻出水面的苇芽。这是一种非常可口的食物,不仅仅有鲜嫩的味道,更有丝丝的清甜,如深埋于地下千年的陈酿,散发着迷人醇香。尽管小鱼小虾还在蛰伏,苇根处的微生物开始活跃起来,水蚯蚓、赤线虫等无脊椎动物蠢蠢欲动,大白鹅用嘴喙搅动苇根处的淤泥时,这些虫子被搅出水面,成了大白鹅的饱腹之物。

鸿雁也非常高兴,尽管它可以经常在天上飞翔,可以欣赏胡子河从冬到春的变化无常,像今天这样和鹅群一起来到胡子河,却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鸿雁一飞冲天从鹅棚飞了出来,在众鹅还在大腹便便走向胡子河的时候,鸿雁已经飞过胡子河那道高高的堤坝,在胡子河湿地上空翩翩起舞了。

饥饿难耐的狐狸从野树林中钻了出来,这是捕食大白鹅的最好时机,必须一击成功。狐狸借着河岸边树木的掩护,躲开鸿雁的视线,躲开大白鹅们的视线,还要躲开牧鹅人老杨的视线,一步步靠近正在寻觅食物的大白鹅。在狐狸从树后跃起准备发起致命一击的时候,被在胡子河上空巡游的鸿雁发现了,鸿雁发出了尖锐的叫声提醒鹅群注意。狐狸饿昏了头,没有在意鸿雁的警告,死死地咬住了一只大白鹅的脖子向野树林拖去。鸿雁从天空俯冲下来,用嘴喙咬住了狐狸的脖子,狠狠地拧着,狐狸这才醒悟过来,松开被咬的大白鹅,挣开鸿雁的拧咬,狼狈地逃跑了……

这个故事有一个非常悲伤的结尾:那只被咬死的大白鹅恰恰就是鸿雁的爱侣。在胡子河河岸,看着孤零零站在鹅群之外边寻觅食物边呜咽鸣叫的鸿雁,我心生悲戚:这只鸿雁远道而来追求真爱,却落个此般的下场,不知道它今后的日子将如何度过?难道说非要如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所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吗?

就在这个时候,一队雁阵从遥远的天际飞了过来。随着雁阵越来越近,“嘎嘎鸦、嘎嘎鸦、嘎嘎鸦”的叫声越来越响亮,如众雁召唤鸿雁归队,声声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