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4-10-09周健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4年9期

摘 要: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思想政治学科知识逐渐呈现跨学科的复合性特点,跨学科主题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构建以下路径:通过探寻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链接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科融合视角;通过强化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支撑点,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把握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关键点,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跨学科主题教学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育人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跨学科主题教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走进一线教师的视野,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就任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而言,无论是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非认知核心素养,还是批判性思维、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认知性核心素养,均需要各门学科彼此之间建立联系、协同加以培养。核心素养本质上具有跨学科性,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走向跨学科主题教学。因此,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路径,对于一线教师走向跨学科教学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探寻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链接点

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主题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搭建以学科融合为纽带的知识结构体系,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跨学科主题教学虽然涉及多个学科,但它绝不是多个学科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学科理论、学科精神的交叉勾连。有效实施跨学科教学,需要教师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内容出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挖掘思想政治与其他学科之间可融合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学科融合的视角。

1. 发现学科知识的交互点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把握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建立起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科内容相互渗透,突出教学重点。例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物理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渗透着对立统一的规律;在化学中,对物质的研究证明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且物质在不断运动变化着;在生物学中,共生、寄生等复杂的相互关系说明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这些知识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材料,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课堂说服力。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学科的相关知识,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主题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自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 发掘学科方法的关联点

每门学科在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上都有自身特色,教师可以通过实施跨学科教学充分挖掘各学科研究方法的关联点,进而借助其他学科研究方法解决本学科问题。例如,数学学科看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不强,实际上数学学科中的科学精神也包含在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之中。数学学科中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合理论证的思维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在看待问题时不再停留在表象层面,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学科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将其他学科的方法有机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多元方法下感受不同学科的魅力。

3. 打通学科核心素养的共通点

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主题教学本质上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它不同于“为跨而跨、跨而拼凑、跨而不精”的常识性活动。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必然内在地承载着对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打破学科壁垒,梳理各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共通点。例如,科学思维不仅是物理核心素养之一,同样也是思想政治学科重要的育人价值体现。在教学“逻辑与思维”模块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明确科学思维方法的意义。这一模块的学习,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比科学精神素养和科学思维素养,前者具有统领作用,是体现在科学知识和研究中的思想和理念,后者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精神的践行。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和物理两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相互关联的,可以说科学精神离不开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为科学精神保驾护航。因此,科学精神素养的培养更加彰显了思想政治、物理跨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二、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支撑点

跨学科主题教学兼顾教学视角的跨学科性与教学模式的主题统筹性,是教师围绕特定主题整合两门及以上学科的内容,以中心主题统筹教学目的、内容、资源、方式和评价要素,通过问题导向的整体性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在有意义的建构中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脚手架的支撑,而发挥脚手架作用的就是教师。要想发挥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作用,必须强化这个支撑点,由此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1. 确立好跨学科教学主题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核心特征表现为在坚持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设计与实施。主题作为开展跨学科教学的纽带,联结着整个教学实施过程。因此,在跨学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主题”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跨学科主题应当凸显“跨”的意义,跨学科教学主题的设定不能拘泥于某一学科领域,而是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视野,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开展主题探究;第二,跨学科主题应当具有真实的情境性,主题确立应该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进入主题情境,体验跨学科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即理解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这种主题统筹性的跨学科教学超越了将不同学科内容简单拼凑的整合方式,重视通过主题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实现学科知识的深度情境化,从而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2. 处理好跨学科教学的主次关系

构建跨学科主题教学课程,就是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一方面,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跨学科性”强调普遍联系的观点,注重整体思维,改变了“学科本位”下知识体系被割裂的情况,使得不同学科知识重新形成一个整体,重构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不同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很容易导致教师偏离本学科立场,陷入漫无目的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跨学科不是不要本学科,反而要坚守学科本质。教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核心素养和知识边界问题,处理好跨学科教学中的主次关系。在跨学科主题教学课程的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具备跨学科视野,组织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开展合作探究,还要在教学中指向本学科的核心概念,促进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本学科中的复杂问题。

3. 提升跨学科教学素养

超越传统的分科教育,走向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新时代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主动求变,自觉提升自身的跨学科教学素养。首先,发展跨学科思维。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开展并不需要一批专门的跨学科教师,但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跨学科思维。所谓跨学科思维,就是重视不同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通过跨界整合学科知识,从而解决真实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跳出所在学科的思维束缚,多角度思考问题,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进而逐渐形成跨学科思维。其次,建构合理知识结构。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因此,教师要广泛不断学习,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与研究不同学科的文献资料、书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跨学科教学的整体效能。最后,强化团队合作。一位教师可能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但是却不一定能深刻掌握其他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一位教师开展融合课程教学,很容易陷入形式的、外部的知识融合,这种教学不是本质意义上发展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教学。因此,各学科教师应该通力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逐渐形成专业团队。

三、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关键点

在跨学科主题教学中,教师主要围绕特定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合作探究,并且在不同学科内容相互交融的场域中进行深度思考,实现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跨学科主题教学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学生的学习地位从“被支配”转向“自我激活”。由此可见,跨学科主题教学强调赋予学生主体性,其成功实施的关键是学生。把握学生这个关键点,要求教师做到以下方面。

1. 设置与学生认知范围适切的问题域

跨学科主题教学始于问题域的呈现。通过学生已有认知与新问题间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积极探究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解决新问题,形成更为广阔的认知。在跨学科教学中,学生能够进入自主学习模式,推动主题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便是问题情境适切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导致问题域与学生的认知范围不适切,那么跨学科学习避免不了空洞,而且教学很难顺利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可以说一节跨学科主题教学课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如果没有参与进来,或者参与不积极,那么这节课就不能说是成功的,这样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并不能体现核心素养的本质。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从学生出发的课堂设计,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体验场。

2. 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跨学科思维导图

当前的学科教学开始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核心素养不能由教师直接传授,需要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在跨学科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跨学科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跨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直观建立起学科知识间的内外联系,同时,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有利于其构建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进而促进学科知识的迁移、融合。在跨学科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学生看到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抽象的,而是以现实意义和真实问题建立起来的系统的知识图景,核心素养也真正得以有效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时有必要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系统的跨学科思维导图。

3. 学生学业评价要从知识评价转向素养评价

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目标是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转化为大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以应对真实生活的复杂问题,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学的评价应该由关注学业成绩转向关注核心素养。首先,评价要凸显政治性和思想性。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决定了思政课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识记,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知识只是载体,价值才是目的。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分数的高低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评价更多是要看他们在学习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情况。其次,评价要坚持知行合一。教师在关注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行为,注重评价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日常行为表现。政治的四大核心素养并不是孤立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最终是要体现在公共参与上。

参考文献:

[1]张紫屏. 跨学科课程的内涵、设计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1):66-73.

[2]陆启威. 学科融合究竟“融”什么[J]. 江苏教育,2020(30):35-37.

[3]任学宝.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困境与突破[J].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4):59-64,72.

[4]张鸿敬.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跨学科教学探究[J]. 新智慧,2022(3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