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劳动教育一路同行
2024-10-09刘建军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相互融合,是德育与实践教育的完美结合,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融合,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探索融合路径。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分析劳动教育低效的成因,转变家长、教师的观念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教育效果。如此,实现课堂教学丰富有效、实践活动新颖有效、劳动教育理想有效的美好愿景,为初中阶段学科融合教学总结经验,为劳动教育开辟新路径,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学科融合
对于“劳动”这一概念,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中这样说:劳动,不但发展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这是对“劳动”最好的诠释,充分说明了劳动在人类发展、社会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至关重要,需要引起家长、教师和学校的重视,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让劳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当然,劳动教育也曾遭遇过淡化、弱化、缺失的态势,影响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身体素质的增强、道德品质的发展。《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发布,从宏观层面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各地基层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则从微观层面作出了相应回应。具体表现在开发劳动校本课程,重视劳动实践活动,进行学科融合教学,助力学生价值观得以正向发展,实现了学生个性解放而又全面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分析教材,优化资源,明确融合意义
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重要环节。然而,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劳动教育,不能只囿于口头上的说教,而应该通过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它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统编版教材”)编排较为灵活,内容贴近实际生活,每一课的板块设计大同小异,如“情境与经验”“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等。同时,由于每一课学习内容的不同,相应地增加了一些板块,如“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总体来看实践性较强。内容编排方面,主要包括人文道德、德育教育、国家法律、环保健康、劳动教育等,很多板块都涉及劳动知识、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和劳动正向价值观的内容。例如,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活出生命的精彩”、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都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至关重要,需要教师筛选、甄别、重组课内外资源,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生活和社会作为最好的练习场,在生活中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在社会中培养劳动品质、拓宽劳动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正视现实,转变理念,开辟融合路径
1. 分析现状成因
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体认知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从学生方面来看,大部分学生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善劳动,且萌生了不劳而获、尽情享乐、自私自利的负面思想。至于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掌握更是无从谈起,教育效果不言而喻。从家庭方面来看,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遥遥领先,是否在各类竞赛中名列前茅,常常忽略孩子会不会洗衣做饭、会不会打扫房间等基本生活技能。有的家长甚至把本应该孩子承担的任务也“承包”了,以至于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从学校方面来看,受评价机制的影响,劳动教育也是理论灌输多,实践活动少,没有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不利于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和劳动观念的形成。
2. 转变教育理念
鉴于以上现象,需要各方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劳动教育力度。首先,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对劳动教育和文化教育要一视同仁,要充分放手,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使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劳动品质,助力孩子全面成长。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让“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植入学生内心,通过劳动实践将观念落到实处。最后,学校要创新办学理念,重视劳动课程的设置,开发校本教材,优化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理论的精髓通过学科融合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动力,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最鲜亮的底色,为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3. 丰富教育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突破碎片化、形式化、表面化的局限性,要有所创新。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正视现实,在深入了解劳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视劳动观念的培养和落实,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能劳动、会劳动、巧劳动、常劳动”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劳动意识的激发、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过程的体验,重视学生劳动成果的评价、劳动内容的丰富和劳动经验的拓展与分享。在融合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实践教材中有关劳动的内容之外,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例如,自己当一天家,体验做家务的辛苦;参与社会公益劳动,体会劳动的价值、作用和意义。这样,让劳动教育从室内走向室外,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学生的体验会更深刻,劳动教育效果也更理想。
三、渗透观念,活动助力,构建融合体系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方面意义深远。初中阶段进行劳动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理论方面的单向灌输,也不能依靠单调乏味的语言说教,要通过资源优化渗透劳动观念,要用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要通过拓展和分享传递正能量。这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才能让学生从静态的理论学习上升到动态的实践行动。下面以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一课为例进行探析。
1. 通过资源优化渗透劳动观念
对于劳动教育而言,单调乏味的语言说教是低效的,缺乏创意的课堂活动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要想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有效融合,可以通过优化资源渗透劳动观念。这里的资源包括静态的文字性资源和动态的实践性资源。教师需要优化并盘活教材中的文字性资源,让静态的文字性资源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尽可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实践、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当学生真正参与劳动过程、体验劳动快乐、感悟劳动价值时,则会对劳动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收获。同时,这些理解和收获也会以理论的形式植入学生心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并内化为指导言行的品质。
在“服务社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妨以“志愿者活动有没有意义”为主题组织辩论赛,鼓励正反双方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索等方式,搜集、甄选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作为辩论的材料。正方可以选择“志愿者行为快乐他人”“志愿者精神感动他人”“志愿者行为传递正能量”等资源作为辩论材料,反方的材料则是“志愿者是廉价劳动力”“志愿者容易被道德绑架”“志愿者可能被利用”等。这样,正反双方的辩论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性记忆,而是有真实依据的实践性辩论。尤其辩论主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理论性引经据典,拓展到实际生活事例,让辩论更有说服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既要做好资源的甄选、情境的创设和活动的开展,又要让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让劳动的内容得以丰富,劳动的意义得以升华,劳动的价值观渗透学生内心。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劳动品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既需要劳动观念的渗透,又需要实践活动的体验。合适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通过参与活动、角色扮演、总结经验来体会劳动的作用和意义。其中,实践活动就是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行为,角色扮演是实践活动的过程,经验总结是参与活动后的理解和收获。扮演哪个角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之主动深入社会生活,体验劳动的快乐,树立正向价值观,进而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崇高、伟大、美丽。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兼顾所有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劳动的快乐、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服务社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编排课本剧“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剧中的角色分别为农民、养殖者、环卫工人、警察、医生、教师、作家、公交车司机……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其间,学生或许会有语言方面的冲突或结果方面的质疑,但这样的冲突是值得的,这样的结果是有意义的。学生可能会在职业分工、就业环境和劳动价值等方面产生分歧,进行争辩,但最终都会统一观点:在社会生活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劳动没有大小之分。这样,不仅助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还会助力学生培养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形成正向价值观。
3. 通过拓展分享传递正能量
实践活动的结束,不是教学活动的结束,而是另一环节的开始。此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点评、交流、拓展、分享、总结和反思。点评:点评角色的表现和活动的意义,让有关劳动的思想显现出来;交流:交流活动的过程和收获,以及通过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拓展:拓展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活动的深层意义;分享:让劳动价值落实到位,传递社会正能量;总结,是通过语言表述,表达对劳动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理论—行动—理论”的形式,体验活动开展的价值和作用;反思,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肯定,又是对活动中渗透劳动观念的肯定,更是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观念的正向宣传。
在“服务社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引领学生围绕以下话题进行点评:农民和养殖者的工作都很辛苦,但是他们的劳动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服务型岗位(如环卫工人)的工作大家都嫌脏,不想干怎么办;警察、医生、教师等也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等等。通过点评,让学生明白:虽然各类职业分工不同,但都有一定的价值,都是在为社会生活服务。我们经常说:高手在民间。这些“高手”一开始也是从基层岗位做起的,只不过由于他们的坚持,将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就成了“高手”。如此,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劳动不分高低贵贱,只是劳动环境和劳动形式不同。一些平凡的岗位上也造就了许多能工巧匠,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理论渗透作用大,活动开展至关重要,最后的点评、总结也不容忽视,三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活动深处,树立正向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加强劳动教育,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守正,要守住社会生活这块“主阵地”,守住课堂教学这块“奠基石”,并让两者有机结合;创新,要在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基础上,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相融合。这样,劳动教育既有理论方面的渗透,又有观念方面的更新,更有实践方面的收获。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开展,渗透劳动观念,培养劳动品质,传递正能量,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一路同行,为新时代背景下学科融合教学目标的实现开辟新路。
参考文献:
[1]何玲燕,李作林,高茹,等. 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路径及策略探索[J]. 创新人才教育,2022(5):73-78.
[2]李均.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J]. 江苏教育,2023(20):91-92.
[3]李建华,韩董馨. 劳动教育:教育的密码、成长的钥匙[J]. 人民教育,2022(24):53-54.
[4]陈韫春.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与提升:基于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分析[J]. 教育研究,2022,43(11):102-112.
[5]朱柳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策略[J]. 知识文库,2023(8):99-101.
[6]王云鹤,闫玉.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加强劳动教育的研究[J]. 成才之路,2023(31):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