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2024-10-09黄玉春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4年9期

摘 要: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学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研究。具体而言,立足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方式探究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以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利用可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核心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深度开发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重视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探究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一、课程选择: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

课程选择是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决定了教师实施课程计划的具体过程,能在教师决定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层次和方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参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来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等基本要素,进而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数学课程。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个性化教学思路,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此,能设计出独创性的教学课程,为数学课程赋予更多的特色和个性。

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思路和列式计算思路,与前期所学的“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存在紧密联系。在校本课程开发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与生活中购物、旅行等场景有关的数学问题,设计符合低年级学情的情境教学模式及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数学校本课程。上述课程活动设计不仅能适应学情,发挥教师的教学优势,还能为学生营造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据此开发校本课程活动,能在课程设计之初明确课程的性质和重点,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实施找准方向。

二、课程改编:依托学生的具体学情

课程改编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改编”的侧重点是对已有课程内容的调整、优化和拓展。具体而言,可改编的课程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五类。教师可以针对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改编课堂设计,创造更具实用性、更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环境。此外,课程改编还包括对国外优秀课程模式的引进和对本土课程模式的改造。在课程改编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包括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教师可以基于学情展开综合考量,以增加或删减教学环节、改编课堂教学侧重点、调整教学顺序等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改编。通过课程改编,数学校本课程能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材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发数学校本课程时可以采取改编的策略,针对本节课的传统教学设计加以改编,使之更贴合中年级学生的学情特征。首先,教师可以针对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侧重点进行改编。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以知识渗透为主,侧重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掌握。教师可以设计以核心素养为框架的教学目标,并将教学重点调整为知识与能力并重。其次,教师可以针对课程内容和内容的组织形式进行改编。具体而言,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使学生了解分数的构成和具体意义,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关系。考虑到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水平有限,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关于分数运算的实例和练习,助力学生巩固对分数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以及分数与整数的内在联系和应用方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以主题式学习的方式完成课时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数学课程设计的品质。

通过课程改编,教师能将原本较为抽象的分数概念教学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这一设计思路充分证明了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整合:优化数学课程结构

课程整合指遵循整合性原则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超越常规化知识体系的方式,关注单元教学中的共同要素,构建整合性课程体系。适用于小学数学的课程整合方式包括开发关联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两种。教师可以从开发关联课程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前期所学的知识设计关联性课程,将与本节课知识相关联的数学知识整合、融入其中。此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能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教师还可以从跨学科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课时重点内容,寻找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关联,并据此创设跨学科课程。此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以整合的方式开发校本课程,能优化数学课程结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运算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采取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创设关联性课程与跨学科课程来优化数学课程结构。具体而言,教师需要立足教材内容,构建以“运算律”为核心的数学知识体系。运算律与学生前期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运算法则存在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对上述多元课程的知识点加以整合,创设关联性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前期所学内容作为学习启示,引导学生推导运算律,从而了解知识体系,明确多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内容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设计跨学科课程。教师可以将语文阅读材料融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说理能力;可以将科学实验中的数据记录融入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对运算律的解读能力。无论是关联性课程还是跨学科课程,都能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切实提高数学校本课程的品质。

四、课程补充:开发多元课程材料

课程补充指在校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补充性材料,以此助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适用于小学数学课程建设的补充性教学材料包括习题、文字信息、微课视频、图画模型、思维导图、表格、游戏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区分不同材料的应用方式,如用于启思探究、用于激趣导学、用于矫正思路、用于补救练习等。教师可以从学校层面拓展教学资源,采取教师合作教研、共同开发课程的方式,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制作符合学生学情的补充性材料;还可以从校本教学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学校提供的学习渠道(如教学培训活动、先进教育方式的教研会议等)汲取教学设计灵感,以此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教学材料。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时,在校本课程开发、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情特点准备以下课程材料。

微课程视频:“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

文字信息材料:“分数加减法必备概念知识点整理”“分数加减法口诀和资料”。

图画模型材料:表示分数的多种饼状图。

游戏材料:“分数接龙游戏”卡片、“分数计算大挑战”游戏。

上述多元材料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补充。教师能借助多元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于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五、课程拓展:提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课程拓展有别于课程补充,其开发重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内化价值观念和掌握数学技能的机会。以课程拓展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教师需要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指导设计。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拓展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式学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教材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正确率,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拓展理念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1:回顾前期所学的“分数加法和减法”“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点。

活动2:向学生渗透观察、比较和归纳等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分析、提炼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活动3:为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如下。

活动4:拓展课程内容,引入更多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的知识,如分数的化简、约分和通分等。

上述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认知广度和深度,这一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有助于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入培养。

六、课程新编:创设乡土特色课程

课程新编旨在利用全新的课程开发思路,创办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组集,选择具有地方特色、乡土属性的教学活动,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本土文化。针对数学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可以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数学教学内容中,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数学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设计富有创意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乡土文化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了提升课程品质,教师可以挖掘乡土资源,结合当地有特色的圆柱体、圆锥体建筑,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可以创设富有乡土气息的教学情境,选择当地圆柱、圆锥形状的传统手工艺作品作为情境导入与探究工具。上述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将乡土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数学课程中,构建特色鲜明的数学课程体系。这一开发思路不仅能提高数学课程的品质,还能丰富数学课程的功能,以此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地方文化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综上所述,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多种途径,持续优化数学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能结合实际学情和需求开发更具针对性的数学课程,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宇恒. 小学数学课程的自主探究式教学[J].学园,2023,16(36):40-42.

[2]樊朝霞. 新时代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3):65.

[3]赵珍珍.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探讨[J].教育界,2020(28):33-34.

[4]何栋. 关于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探索[J].天津教育,2020(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