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地理主题情境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4-10-09康翠玉许铭
摘 要:课程思政是在秉持课程立场的基础上,发挥课程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作用,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初中地理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到课程与思政育人的共通性内容,从新课标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创设主题情境进行教学设计,突破思政教育难以自然融入课堂的问题,并评价课程思政实施与育人目标达成效果,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评一致性。本文在深入挖掘初中地理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以“交通运输”为例,提供主题情境创设、教学设计及评价的范例。
关键词:课程思政;主题情境;初中地理;交通运输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10-0051-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以培养“三有”时代新人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2]。在课程中实现思政教育功能,在教学中体现价值引领,同时,将思政原理运用到课程中,即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既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能达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主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3]。近年来,高校、高中对课程思政的研究颇多,而初中阶段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交通运输”内容为例,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地理主题情境教学设计及评价路径,以供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参考。
一、以主题情境教学推动思政融入课程
初中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期,课程思政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4]。因此,将思政育人理念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的思政育人资源是较为独立、松散的,不一定贴合学生的认知逻辑。现有研究表明,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中仅采用播放思政多媒体资源、思政口号宣传等简单拼接、嵌套、贴标签的方式,导致学生主要通过间接途径获得碎片化经验,缺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主动建构,使得课程与思政没有真正融合[5]。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挖掘相应的思政元素,并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融入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是实践的重难点。
1.借助主题情境突破思政融入难点
首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主题情境推进课程思政能发挥课程内容整合优势。真实情境具有复杂性,新课标强调学生结合实例阐述或澄清事实,在真实情境中形成利用课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其内化为学科核心素养。主题情境的内容往往基于生活实际,通过系统化整合复杂问题,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整体融合。其次,主题情境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初中生的认知思维具有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特点。新课标提出教学应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使其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6]。主题情境基于学生生活经历,将碎片化知识系统化整理,同时,结合不同的思政元素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在主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实现理性自觉与辩证的综合,推动关键能力的生成[7]。因而,主题情境教学能加强知识学习、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认识真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中打破课程知识与思政教育割裂分离的状态[7]。
2.围绕课程思政创设主题情境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地理主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情境内容融合性:关注课程与思政内容的紧密联系,从共通性的育人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确保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②体现学科逻辑性:课程思政的基础是课程知识,落脚点是思政教育。主题情境的创设需符合课程底层逻辑,这样才能在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③时空尺度多样性:地理课程从空间—区域视角研究人地关系,通过变化空间尺度凸显区域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变化时间尺度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渗透思政育人理念。
本节课以“区域协同路先行,苏州担当大国兴”为主题创设情境(图1),以“苏州担当”为情境主线,通过初中地理课程育人目标,达成思政育人,渗透并升华其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驱动。具体创设路径如下:①在内容融合性原则下,通过分析中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和成因,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国情教育;②在学科逻辑性原则下,通过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链,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渗透道路自信;③在区域尺度多样性原则下,从小尺度到大尺度,培养人地协调观,渗透制度自信。最后,在情境主线中,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感受交通运输对祖国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于无形中润透国家认同。
二、挖掘初中地理课程思政元素
1.依据课标要求挖掘思政元素
初中地理课程涉及国家版图、人口民族、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国情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内容,蕴含大量思政教育资源。结合国家大政方针和课程方案,从5个方面挖掘初中地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6](表1),为主题情境教学提供总目标。
2.解读课标内容构建教学目标
分析新课标中“交通运输”的相关内容,设立教学目标,为主题情境创设提供底层逻辑基础。首先,通过解读动词明确要求:“运用”一词,要求学生能从专题地图和相关统计图表、视频、案例中提升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的基础能力;“说明”一词,要求学生能够在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从整体、联系、动态的角度综合分析问题,探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其次,通过解读内容厘清关系:梳理课标内容的“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6]3个要点,形成结构化知识。最后,与思政元素充分糅合,达成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①结合描图、叠图等方法,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在区域认知过程中培养综合思维(课程育人),树立因地制宜观念,形成现代化建设使命感(思政育人);②利用视频、统计图表等相关资料,从时空演变、运营里程等方面说出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的辉煌成就,渗透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思政育人);③分析真实案例,从不同尺度说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人地协调观(课程育人),产生国家认同感、制度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政育人);④借助电子地图、购票软件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工具和实践方式,提升地理实践力(课程育人),培养责任担当(思政育人)。
三、课程思政下主题情境教学设计及评价
依据课程思政目标,围绕主题情境问题链设计探究性活动任务(图2)。在实施过程中,利用多种评价方式了解学生可观察、可衡量的表现,检测教学过程中课程与思政的融合程度,推进后续的反思与完善。
1.观《山海情》,奠定思政基调
观看电视剧《山海情》中福建帮扶闽宁镇共同致富的片段,提问:志同者,为何从福建到宁夏不以山海为远?引入家乡苏州帮扶其他城市的案例,在地图中标注相应城市,并提问:交通运输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思政融入】以《山海情》作铺垫,引出“苏州担当”的主题,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从家乡苏州的视角导入,通过贴近学生认知的真实情境,形成对家乡的认同感。
2.展辉煌成就,渗透文化自信
播放《超级工程——交通网络》纪录片,感悟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辉煌成就,归纳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阅读中国客运量和货运量方式构成饼状图,明晰我国主要的运输类型为公路和铁路。
【思政融入】学生通过感性认知建立知识基础,为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做好铺垫。视频展示了我国党和人民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文化自信,体会不怕苦、肯奋斗的精神,争做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8]。
3.说空间格局,开展国情教育
小组合作在电子地图中描画铁路干线,描述分布格局,对比铁路干线密度概括分布特点,叠加不同图层(地形、人口、工业和城市分布图)分析成因。
【方法提炼】紧扣区域空间分布的归纳方法:从走向、数量、格局和密度等角度,分析出东西、南北延伸的铁路线及铁路枢纽构成我国“三横五纵”的普速铁路格局,总体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思政融入】通过交通运输基本国情教育,初步理解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懂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4],能够从多要素分析空间分布成因,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形成因地制宜观和人地协调观。
4.比发展速度,激发国家认同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高铁通”雷达查看列车实时位置,于具身实践活动中观察高铁干线“八横八纵”的分布格局。阅读近10年高铁运营里程世界排名发展、运营里程变化柱状图表,了解我国高速铁路从无到有再到优的发展历程;阅读我国高铁技术成为全球标准、高铁名片走向国外等新闻案例,直观感知中国铁路提速、发展之快。
【思政融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使学生从“时空动态演变视角”认识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感受党和人民在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及取得的成就,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5.析帮扶案例,彰显道路自信
苏州帮扶其他城市的案例探究如表2所示。
【思政融入】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增强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基于学生思维认知,从苏州到长三角再到全国,从“空间联系视角”探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对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交通运输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和东西部协调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发展巨变,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了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9]。
6.测达成效果,促思政理念内化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指向标[10],是评估学生思政理念内化效果的重要途径。笔者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课程思政理念内化进行综合评价。
(1)终结性评价
在迁移运用环节,以真实情境下的迁移性地理问题为抓手,以课程思政目标为要求,以培养“三有”时代新人为评价内容,利用家乡江苏省“十四五”期间的高铁规划,评价学生能否通过家乡交通建设,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人生发展方向,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利用家乡交通运输发展带动经济发展,评价其是否具备地理问题探究能力;通过为家乡未来交通建设建言献策,评价其是否关心家乡建设,能否积极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具体设计如下:①有理想:新规划的高铁线建成后(图3),江苏省高铁网将会发生什么变化?②有本领:这种变化对于江苏省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③有担当:为打造“江苏交通强省”建言献策。最后,汇总分析学生所答内容,发现他们能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并积极为家乡建设提出合理建议。这说明主题情境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具有较好的思政育人效果。
(2)表现性评价
通过表现性评价量表(表3),了解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生成个性化评估报告,凸显教学的形成性和学生思政素养的发展性。评估报告主要包括“评价维度、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4个核心要素[10]。具体设计如下:①评价维度即课程思政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和思政理念,从“知、情、意、行”4个维度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达成,从国情教育到国家认同、家国情怀3个维度指向思政理念的达成;②评价内容指向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评价目标达成的依据;③从3个能力水平层级划分不同评价标准,描述学生价值观内化的具体表现;④评价主体多元化,关注不同主体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在评价实施后,笔者收集所有班级量表汇总数据,平均得分为68.3分(总分72分)。这说明主题情境教学对思政理念的内化有显著效果,为推进和改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支撑。
四、结论与反思
初中地理主题情境教学既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又以其整合性、综合性等特点为课程思政教育注入了活力,彰显其素养立意和价值引领。首先,结合新课标要求挖掘思政元素,设置课程思政目标。其次,设计主题情境探究活动任务,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建构价值观,实现思政理念内化,强调教学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卫星雷达软件、问卷星、电子地图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学科实践中渗透道路自信、国家认同等思政理念。但仍有以下不足值得进一步思考:①还需更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依托国家大政方针整合思政要求,并筛选与新课标更为贴合的内容,发挥协同育人作用;②学生思政素养的内化具有隐性、抽象的特点,较难测评。后续应注重完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从而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4-03-30)[2024-04-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N].中国教育报,2019-03-21.
[3] 汪瑞林.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1):77-8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5] 张良,王永强.化知识为素养的教学机理、过程与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6):65-7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7] 张良.课程思政如何破解“两张皮”难题——知识与社会联系的认识论视角[J].教育研究,2023,44(6):59-66.
[8] 陈艳,任小松.课程思政视域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教学设计——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J].地理教育,2022(12):25-29.
[9] 李万玉.推进初中地理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的思考[J].地理教育,2023(S1):198.
[10] 周文叶,毛玮洁.表现性评价:促进素养养成[J].全球教育展望,2022,51(5):9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