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构成与教学应对
2024-10-09汤国荣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出对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厘清“辨识与加工地理空间信息、概括与比较地理特征与差异、描述与阐释地理规律与过程、分析与论证地理联系与作用、探究与创新解决地理问题”五大关键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表现,可进一步明确中学地理教学应教什么、怎么教等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高考;中学地理;关键能力;教学应对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10-0034-08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坚持学科素养导向,凸显对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转变、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试题命制突出特定情境的创设和任务驱动,不断强化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着力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调动关键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然而,何谓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在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中有何体现?这些疑问一直困扰着一线地理教师和教研员。本文以2024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和新课标卷的地理试题为例,通过对试题承载的关键能力进行剖析,以期深入理解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其教学导向。
一、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关键能力是支撑和体现学科素养要求的能力表征,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学科关键能力由三大能力群构成:一是知识获取能力群,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二是实践操作能力群,主要包括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三是思维认知能力群,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1]。上述三大关键能力群的提出是基于所有学科的共性,各学科在能力侧重点和表现形式上应有所差异,因而需要结合学科属性和特征,准确理解和把握各学科的关键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2]。
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关键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结合地理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学科思想方法和本质特性(以空间、区域、综合、人地相关、动态的角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可将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界定为: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是支撑和体现地理核心素养要求的能力表征,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地理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具体而言,可细分为以下五项关键能力。
Ⅰ.辨识与加工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即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辨识、获取并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与空间格局。
Ⅱ.概括与比较地理特征和差异的能力,即能够从区域的视角对特定地理要素进行综合、比较,归纳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差异。
Ⅲ.描述与阐释地理规律和过程的能力,即能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描述、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
Ⅳ.分析与论证地理联系和作用的能力,即能够从时空尺度的角度解释、说明、分析、推理、预测、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联系、空间关系,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Ⅴ.探究与创新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即能够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方法和技能,在给定的复杂情境中,设计问题探究方案,确定问题解决策略,并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二、“关键能力”在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中的统计分析
2024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和新课标卷的地理试题均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构成。1~11题两卷均为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甲卷非选择题由必考题2题8小问组成,共46分,选考题2题选一作答,共10分,总计56分。新课标卷非选择题由2题9小问组成,共56分。两卷试题情境、考查知识点、具体任务和关键能力详见表1、表2。
由表1、表2呈现的信息可见,2024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情境真实,设问新颖,着力于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考查。地理学科的五项关键能力在试题中均有所表现,但在权重上则存在明显差异(表3)。
据表3可知,“辨识与加工地理空间信息”是解答每一道试题都必须用到的关键能力;“分析与论证地理联系和作用”在试题中涉及面较广,60%以上的问题解答需要用到这项关键能力;“探究与创新解决地理问题”这一关键能力虽然在试题中涉及的分值较少,但能力要求最高,需要考生借助新知识、新方法、新思维去探索和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
三、关键能力在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具体表现及教学应对
1.辨识与加工地理空间信息
《地理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能够形成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并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有较强的观察力。“信息获取与加工”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学科关键能力之一,但在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信息中,地理学科关注的重点始终是空间信息,即特定区域中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及其大小、数量、类型、形状及排序等。中学地理课程重点关注陆地表层的空间格局特征,注重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注重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与变化的规律。因此,具备辨识和加工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起点,也是地理学科素养提升的内在要求。
其中,地图和地理图表是承载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载体。运用地图、图表等特定的地理工具,辨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分析其空间格局和时空演变向来是地理学科考查的最基础的“关键能力”。根据表1、表2的统计,2024年地理高考试题中每一问的顺利解答均需学生在“辨识与加工空间信息”的基础上,去归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推测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演变过程,预测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未来发展。
【教学应对】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是智能化时代地理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需要将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空间信息的辨识与加工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将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的辨识与评析、空间排列状态的观察与归纳等教学活动引入日常教学之中,尽力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搜集、选择、整理和分析地理空间信息,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图表、照片进行地理空间信息的辨识与加工,并能将分析与整合后的空间信息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之中。
2.概括与比较地理特征与差异
《地理新课标》将“区域认知”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能够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法认识区域特征与差异。同时,《地理新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中提出了“地理特征与差异”的考查方向,要突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特征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以及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等学科思维方式、探究方法与技能运用等方面的考查。由此可见,概括与比较区域特征与差异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前提条件,理应成为高考地理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之一。例如,2024年全国地理新课标卷1~3题,以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为案例,用小尺度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照片作为情境信息,展现我国少数民族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建筑景观特色,考查聚落空间分布特点的判断、自然环境特征对建筑景观特色形成影响的分析。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图1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图2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等高线分布 B.沿溪流分布
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 D.沿公路分布
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A.适应潮湿环境 B.便于就地取材
C.充分利用空间 D.追求视觉美观
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
①均衡性 ②经济性 ③公益性 ④文化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本题组着力于“概括与比较地理特征与差异”这一关键能力的考查,学生在辨识与加工试题呈现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上,不难对相关选项作出正确判断:观察武陵山区双凤村的传统民居与等高线、交通线、溪流等空间分布关系,可见其空间分布上具有沿溪流分布的特点;考虑到村落特定的空间环境——武陵山区腹地,区域内平坦空间有限,可得出传统民居转角设计的主要目的应是充分利用空间;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等是村民公共活动和交流的场地,属于村民休闲交流的公益性空间,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文化性特征。
虽然高考试题直接考查“地理特征与差异”的比重不高,但把握区域特征与差异对于理解地理联系、分析地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新课标卷6~8题,以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发现“望天树”为试题情境,要求考生分析同一区域中“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多雨林”的自然景观差异,虽然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喀斯特地区“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相互关系的综合思维,但精准把握22.5°N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峰丛顶与洼地的要素特征差异,无疑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条件。
【教学应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概括与比较地理特征与差异”这一关键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应着力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教会学生归纳不同地理要素特征的思维角度与方法,包括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土壤特征、植被特征等;二是教会学生从区域环境特征出发,分析地理过程和地理联系。当学生面对区域中纷繁复杂的自然、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时,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将地球表层或一定地域作为统一整体,综合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构,找出地理要素的显著征象和标志,并将其综合起来,形成“区域特征”。若区域内地理要素出现明显异质性时,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区域进行更小尺度的划分,划出不同的区域。同一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往往具有相对一致性,不同区域间则表现出绝对差异性。
3.描述与阐释地理规律与过程
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格局与过程耦合是理解和研究地表过程的重要方法,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基本途径[3]。地理过程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形成、发展、演变的突破口。格局与过程耦合的研究是对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的梳理和透视,是理解地理过程机制和解释空间格局成因的根本途径,也为预测地理动态和优化空间格局奠定基础[4]。《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对地理规律与过程的学业质量评价要求:能够观察描述某个地理事件的空间动态过程并归纳其规律,并依据其规律预测地理空间过程的发展、变化。因此,“描述与阐释地理规律与过程”也就成为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之一。例如,2024年新课标卷第37题,以寒冷地区的高(台)地上的典型泥炭湿地向雨养型泥炭湿地演替为试题情境,凝练出与地理过程相关的5个问题,涉及泥炭湿地的形成发育条件、泥炭湿地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差异、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等相关内容,需要学生正确描述与阐释典型泥炭湿地向雨养型泥炭湿地演替的变化规律和地理过程。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在寒冷地区的高(台)地上,流水少量汇于局部洼地,同时带来氮磷等营养元素供洼地内湿(水)生植物生长。这些洼地中植物死亡残体分解缓慢且不彻底,以泥炭形式积累,形成典型泥炭湿地(图3a),当泥炭堆积高于周围区域时,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湿地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缺乏,只能生长藓类等耐贫营养生物,积累成过湿的垫状泥炭藓层,形成雨养型泥炭湿地(图3b)。
(1)分析寒冷的气候在泥炭湿地发育中的作用。(6分)
(2)简述典型泥炭湿地和雨养型泥炭湿地水流方向与生物量的差异。(6分)
(3)指出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的地形条件。(4分)
(4)说明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中营养元素逐步减少的原因。(6分)
(5)分析垫状泥炭藓层高于周边地面但仍能处于过湿状态的原因。(6分)
该试题情境创新,问题设计以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为线索,考查了泥炭湿地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问题的解决注重地理基本原理的应用,注重地理思维的逻辑推演,突出了对“描述与阐释地理规律与过程”这一关键能力的考查,尤其是第(2)、(4)、(5)问。第(2)问,由图中信息可知,典型的泥炭湿地形成于局部洼地,地形会使水流从四周向中部汇集,带来氮磷等营养元素,促使洼地内湿生植物生长,生物量较大。而雨养型泥炭湿地,其内部泥炭堆积高于周边区域,会使得水流从湿地内流向四周,从而导致湿地内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流失,只能生长藓类等耐贫营养生物,生物量相对较小。基于这一推理分析,可将问题答案组织为“典型泥炭湿地水从周边流向湿地,生物量较多;雨养型泥炭湿地水自湿地流向周边,生物量较少”。第(4)问,雨养型泥炭湿地发育过程中,水流从湿地内流向四周,营养物质向外流失;湿地中植物生长又会吸收一部分营养元素,且死亡后多形成泥炭,很少被分解;生物量减少,且以贫营养的藓类为主,生物残骸分解提供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少。由此,可将本题的答案组织为“缺少周边汇水带来的营养元素;湿地水中的部分营养元素被植物吸收,植物死亡后被固定于泥炭中;部分营养元素随流水流出湿地”。第(5)问,由于寒冷地区地表蒸发弱(降水量一般大于蒸发量),藓类生长的地区地表粗糙,能够有效地拦截雨水,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强,该类湿地内的泥炭层相对较厚,整体的蓄水能力较强。故可将答案组织为“蒸发少,相对于蒸发,降水较多(降水频次高);垫状泥炭藓层持水能力强”。
【教学应对】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之间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的知识,是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结构及发展变化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对于地理规律的认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好两个方向:一是需要借助已有的材料去归纳判断;二是通过已有知识演绎推理。掌握地理规律更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应用规律”上,即学生能利用规律去解决规律性的地理问题和预测地理空间过程的发展与变化。
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白地理过程的多样性:有在一定空间领域内,按一定时间周期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的地理循环过程;有在时间上重复出现的地理节奏性变化过程;有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新旧更替与盛衰消长的地理演变过程;有地理事物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持续变化的地理波动性变化过程;有地理事物或现象由某一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地理扩散过程等基本类型[5]。就具体过程而言,可以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如元素和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物种的分布与迁徙、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等;社会文化过程,如人口迁移、产业扩散、文化传播等。对于地理过程的教学,教师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梳理出中学阶段学生必须理解并掌握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过程。其次,是选择典型的蕴含地理过程的学习探索情境,对学生进行“由果索因”或“由因追果”的思维路径训练,通过运用抽象概括、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的学习活动,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变化的方法,并能精准、有逻辑地表述。
4.分析与论证地理联系与作用
厘清地理事物和现象组成要素的分布、组合、空间关系及相互作用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联系反映的是要素之间、区域之间、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事物与现象的空间关系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自然地理而言,地理联系主要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即组成自然环境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五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某一要素的变化会牵动其他要素的变化,进而促进自然环境的演替。就人文地理而言,地理联系主要表现在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等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动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就人地关系而言,地理联系则表现为人类活动作用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反馈作用于人类这一辩证关系,这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
地理联系因涉及的知识多、思维要求高,往往成为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所占分值较高。特别是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空间关系的考查,既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从空间看待一切”,又能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形成状况与等级水平。例如,2024年全国地理新课标卷第36题,以东京都市圈大型商业设施的分布为情境材料,反映不同时期城市功能疏解与再集聚的矛盾,考查学生对服务业区位因素的理解、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中心城区及外围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推行疏解政策,城市功能和人口从东京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分散。2000年,颁布相关法规,进一步促使大型商业设施(大型购物中心和网购物流中心等)在东京都市圈外围地区开设,然而由于经济长期低迷,东京中心城区的活力下降。为了扭转这种趋势,东京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减少土地利用限制等措施,促进大型购物中心在中心城区再集聚,图4示意2019年东京都市圈大型商业设施的分布。
(1)指出2000年前后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变化特点。(6分)
(2)说明交通布局对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有利影响。(6分)
(3)指出东京都市圈网购物流中心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8分)
(4)说明大型购物中心向东京中心城区再集聚的有利条件。(8分)
本题相关问题的回答,首先需要学生识别东京都市圈中大型购物中心和网购物流中心的空间分布信息,并与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线等信息建立关联,分析其空间关系及其背后蕴含的区位原理。第(1)问,着重考查地理特征的概括能力,试题难度不大。阅读图像信息可知,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2000年后明显呈现出“数量增加,空间分布范围扩大;外围地区增加较多,中心城区增加较少;更倾向于在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沿线分布;由散点分布逐渐向环形放射分布转型”等特点。第(2)问,着力于地理空间关系分析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中等。观察图像信息可知,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大多分布在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沿线,说明交通线布局对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其有利影响应主要体现在“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提高了外围地区交通可达性,为大型购物中心在外围地区扩展提供条件,促使大型购物中心沿着交通线形成环形放射式分布格局;提高了出行效率,加大了大型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扩大客源;便于货物集散,降低进货成本;完善配送条件,利于大型购物中心向网购模式转型”。第(3)问,着重考查地理特征的概括和地理联系的分析。其中,分布特点的归纳比较容易,观察图像很容易发现网购物流中心的分布具有“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外围地区;靠近公路等交通线”等特点。而对于其原因的分析,则需要理解“网购物流中心”这一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分析其与信息、交通、客源、土地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试题具有一定难度。针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网购物流中心的区位要求,可将原因组织为“互联网和经济社会发展,网购需求快速增长;网购物流中心无需顾客到店,对人流量要求低,但仓储规模大,占地要求高;外围地区用地空间大,且土地成本低;临近公路等交通线便于货物集散”。第(4)问,主要考查地理联系分析与地理问题创新解决能力,试题难度大。“再集聚”给学生带来了较为强烈的思维冲突,需要从地理联系的发展、变化视角寻找出新要求和新联系,得出新观点:“政府引导东京都市圈再城市化,政策支持力度大;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配套水平提高;中心城区高端消费群体多,市场潜力大;中心城区辐射范围大,客流有保障;中心城区发展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外来商务客流和游客多;购物中心集聚提升规模效应,增强了吸引力”。
【教学应对】论证地理联系与作用的能力是地理学习中一项重要又关键的能力,需要调用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因果思维、辩证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论证空间中的一切关系。针对高考试题命制注重“分析与论证地理联系与作用”这一关键能力的考查,中学地理教学务必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地理联系分析与论证能力的培育,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念去审视特定区域中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要素间联系、空间关系,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构建地理联系的思维线索,逐步掌握同类地理联系分析的一般方法,明白地理要素之间、区域之间、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为培养学生分析与论证地理联系与作用的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置于一定区域空间之中,观察其空间分布格局,从时空综合的视角去探讨要素之间、人地之间的关系,得出地理事象之间正确的因果关系、逻辑关联、空间联系与作用等,再由此出发去破解这一区域空间中出现的地理问题。
5.探究与创新解决地理问题
上述四大关键能力综合,形成地理学科最终的关键能力:探究与创新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新课标》对学生运用地理原理、方法和思维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以课程目标的形式予以明确。例如,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地理研究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和研究,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关注有关地理重大问题的讨论,了解社会有关部门对地理问题的见解,积极参与问题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流等[5]。
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综合、开放与创新,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方法、技能和思维解决真实情境中开放的、综合的地理问题。当学生面对生产生活或学术探索情境中的真实、结构不良的复杂问题时,能够领悟问题真实指向、辨识问题的关联信息、再现解决问题的原理方法、构建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有逻辑有创意地表达问题解决的结论。例如,2024年全国甲卷6~8题,以阿拉斯加某冰川上生长的“冰川老鼠”为试题情境,要求学生在面对一个全新的地理现象——“冰川老鼠”(冰面苔藓球)时,能迁移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来探究和创新解决复杂情境中的新问题,凸显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
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这种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方能维持生存,被形象地称为“冰川老鼠”。图5是冰面上的苔藓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的是
A.冰蚀洼地冻融 B.冰川两侧河流沉积
C.大气粉尘沉降 D.冰面砾石物理风化
7.“冰川老鼠”在暖季滚动使其
A.排出水分 B.获得养分
C.躲避阳光 D.保持热量
8.暖季“冰川老鼠”内部比周边大气
A平均温度高 B.氧气含量高
C.水汽含量低 D.气压波动大
本题组的解答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岩屑、矿物和矿物质的关系以及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差异,调用物质循环、温室效应等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苔藓球在极端严寒和营养贫乏的冰面上生存并营造出独立生态系统的过程。第6题,首先要精准把握“冰川老鼠”所处的空间位置特点: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故冰蚀洼地冻融、冰川两侧河流沉积不能增加冰面的矿物质,而风力作用则可以把冰面以外的粉尘沉降到冰面,“最能增加”该地冰面矿物质,并成为“冰川老鼠”生长的养分来源。其次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的差异,物理风化是地表岩石发生的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作用,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无法产生“冰川老鼠”所需要的矿物质。故C选项正确。第7题,“冰川老鼠”生活环境寒冷干燥,冰面上的苔藓球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光照、热量和营养物质。暖季时,苔藓球可随着冰川运动而产生缓慢的滚动(冰融水和雨水也可使其发b6KZrZGvTrWs2Ie6D/iPzTUbuq0wpVx9y8QvBu9nFmg=生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苔藓球各个方向都会受到阳光的照射和获取到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形成了苔藓在冰面上生存的特殊生态形式。当苔藓球接触面增至最大,滚动就会停止,当体内营养消耗殆尽时即发生枯萎以至变质腐烂。故B选项正确。第8题,材料信息告知“苔藓球内部由生物体和有机残体交织,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 由于深色物体吸热性较好,加上有生物活动产生的热量,使其内部温度应相对高于冰面温度,这种温暖的内部环境为其他生命形式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故A选项正确。从本题组解题过程看,试题呈现的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情境,需要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创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地理问题。
【教学应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开展问题式教学,以“问题”驱动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解决地理问题能力。教学活动需要创设蕴含思维冲突的真实情境,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摆脱思维定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在探究性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发表独创性的看法与观点。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的驱动性问题必须源于真实世界、真实情境,让学生感到所面对的问题是有意义的、重要的,通过“问题链”来驱动学生的“思维链”,给予整个学习活动以连续性与一贯性。随着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必备知识得以掌握,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得以提升,核心素养得以养成。同时,以“问题”驱动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还应让学生沉浸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6]。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傅伯杰.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合[J].地理学报,2014,69(8):1052.
[4] 李小妹,连丽娜,陈昌文.地理“格局与过程耦合”思维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5):33-39.
[5] 袁孝亭,王向东.重视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和地理观点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23(10):20-23.
[6] 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导向下的思维课堂构建[J].地理教育,2023(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