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视角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4-10-09周骐刘倩刘楚鑫刘仲坤
摘 要: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发生改变,对监管者、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均提出新的挑战,这也进一步突显结合科技发展实况对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首先概述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并指出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继而聚焦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改进及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深度剖析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与科技融合不足的问题。在探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与科技结合的可行性后,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及当下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精准提出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与科技融合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融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9-0156-04
Abstrac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not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financial risk have changed, which poses new challenges to regulator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alents, which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courses. First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urse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course system. Furthermore,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enewal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quality,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course and technology. Lastly, after discuss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cours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cours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system.
Keywords: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financial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gr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评估与机理研究”(21CJY045);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基于新文科背景下《金融风险管理》‘五个融合’教学改革研究”(粤教高函〔2024〕9号);广东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打造人才培养高地的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思政+’培养链研究”(2023GXJK218);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3年度课题“大湾区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基于数字技术的视角”(2023GZGJ08);2022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新文科背景下《金融风险管理》‘四个融合’教学改革研究”(广外教〔2022〕50号)
第一作者简介:周骐(1990-),男,汉族,安徽芜湖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管理。
*通信作者:刘倩(1990-),女,汉族,湖南新邵人,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管理。
2019年4月,国家“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启了全方位促进本科教育攻坚行动,引导高校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该计划提出在人才培养计划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围,改革课程体系,强化科教协同育人。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4月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需立足“学生→导师→部门”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的颁发,则进一步细化了对本科教育教学的要求,提倡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支持高校探索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鼓励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我国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这对高校金融类专业的课程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金融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对人才的新要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所需的金融专业人才。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作为高校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习者理解并掌握应对金融市场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的策略和方法。金融风险大致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流动性风险,可能对金融机构及投资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就是教授学生如何通过风险识别、量化、评估、转移和控制等环节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课程内容通常包括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金融风险的度量和管理、金融衍生品的使用、风险管理模型及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实务等。通过学习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和应对各类金融风险,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1]。
一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融合科技的重要性
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技术支撑,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充沛动力,是助力金融业改革发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现阶段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产业生态,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越来越多,金融风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增加了金融风险管理难度,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催生了新的风险类型,如数据安全风险、算法风险、系统稳定性风险等[2-3]。在此背景下,金融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科技元素深度融入教学内容与方法中,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要融合各方优质资源,打通人才动态、持续培养的通道。高等院校是知识的生产地、集散地、输出地,是目前国内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金融类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高端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育首先要依靠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教育。因此,在金融科技背景下应努力办好高等院校金融专业,高校应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将金融科技元素有效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内容中,以期通过金融专业学历教育培养符合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人才或者能够引领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人才。
与稳金融的现实需要相比,我国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一是熟悉金融业务,掌握金融风险管理知识,具有较强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管理技能,精通金融风险控制实务;二是理论功底扎实,具有较强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能力及风险预判能力,在应对金融风险时能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由此,将金融科技元素融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科技融合有助于更新风险管理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和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控和控制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掌握最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5]。
其次,科技融合能提升教学效果。运用模拟实验、数据分析工具、智能教学平台等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金融风险实质的理解,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科技手段处理风险问题的能力。
再者,科技融合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中融入科技元素,有助于培养兼具金融专业知识和科技素养的跨界人才,他们能在金融科技行业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总的来说,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与科技融合是我国高等院校金融教育面向未来、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它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保障金融体系稳定、促进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7]。
二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与科技融合的现状
在面对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环境,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根据学科特色,布局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与科技融合,与时俱进地强化实践环节、融入新技术内容及调整教学模式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 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主要体现在对金融市场最新动态、风险应对策略、国际视野的反映与涵盖不足。
一方面,当前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教授上,与实际市场环境和科技发展存在较大的鸿沟。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变化特性,各类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新型风险如金融科技风险、网络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等也随之涌现,而这些风险的识别、量化、防控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尚未完全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得学生在面临实际工作场景时,可能会因知识储备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时间差而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往往侧重于传授经典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模型,如VaR模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等,这些内容虽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但若过度依赖传统理论而不及时更新,容易忽略市场环境下新工具、新技术对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的影响[8]。例如,金融科技的发展促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风险管理领域广泛应用,然而传统课程在如何利用这些前沿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管理效能方面的教学内容却相对匮乏。
此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推进科技创新及科技与各产业融合发展,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间金融风险传导效应日益显著,这就要求金融风险管理课程需具备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及时引入国际最新的风险管理理念、法规政策、最佳实践,以便培养学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二) 教学方法缺乏多元性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多元性,主要表现在教授方式难以跟上科技发展,忽视学生的实践和互动学习,对金融科技应用的缺乏,评估方式的单一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不足。
首先,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单向传递,即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记录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法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系统性地传授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需要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思维,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若仅依靠理论讲授难以达到这一目标。其次,传统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限,学生没有足够机会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形式亲身体验和处理各种金融风险场景,这对他们理解和掌握风险管理的实际运作流程形成了较大障碍[9]。同时,缺少与现实金融市场的紧密对接,使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真实风险管理工作时,可能感到无所适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再次,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不足也是传统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一大特点。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已经深度渗透至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之中,但许多课程并未将这些科技元素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导致学生在接触和运用现代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方面存在一定欠缺。
(三) 忽视科技素养培育
面对科技带来的新型风险,往往要求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具备必要的科技素养,如编程技能、数据分析能力等。然而在金融风险课程中,对学生科技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却显然不足。
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中,传统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理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对科技素养的培育往往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科技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这些内容在课程中却很少涉及。
此外,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对科技素养培育的忽视也体现在课程设计上。很多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科技应用的实践环节。课程与科技结合的主要目标是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与管理,这些环节通常需要借助专业软件来辅助完成,如Stata、SPSS、Python和R语言等数据处理软件,以及Wind、CSMAR等数据库。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专业软件的教学及指导,学生也难以高效解读和验证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前沿成果,降低了课程的体验感和学生参与度,不利于科技素养的提升。
三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改建议
在融入金融科技力量的前提下,结合目前国内高等院校课程开展实际情况,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课程内容升级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金融人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课程开设院校或教学单位应将金融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纳入教学大纲,介绍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和控制中的应用实例及原理,如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预测和预警,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信用评分和反欺诈,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透明化和信任机制构建等,丰富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实际业务场景设计教学案例,强调新兴科技如何改变金融风险的管理方式,以及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新型风险挑战。而在教授金融风险管理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和伦理边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对课程或学生的考核上,应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的考核标准,除了传统的考试外,可以增加对实践操作、报告撰写、小组讨论和项目展示等环节的评价权重[7]。教师也可以通过日常考核或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
(二) 教学方法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应用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例如基于项目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涉及金融科技元素的风险管理项目,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授课中不仅仅强调理论模型的讲授,还应增加理论模型的应用性启发和辩证性探讨,让理论模型的实践更具现实意义,使学生真正理解风险管理的逻辑。可以通过与CSMAR、同花顺、Wind等软件公司合作,利用模拟软件和实时数据平台,搭建金融风险管理实验室,模拟市场波动、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情景,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战演练,与此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主动投入学习的积极性。
(三) 跨学科整合
与计算机学院、统计学院等进行深度合作,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联合授课或讲座,共享教学资源;共同制订跨学科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如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大数据与金融风险分析等。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嵌入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点,例如引入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在风险建模与预测中的应用,或者讲解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提升金融系统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提高学生有效利用科技手段处理金融风险问题的意识。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单位可以组织跨学科项目,鼓励学生组建包含金融、计算机、统计等多专业背景的团队,共同解决实际的金融风险管理问题,例如开发基于AI的风险预警系统或运用区块链技术设计去中心化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培养具备扎实金融理论基础和先进科技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 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金融风险管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高校与金融教育机构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加金融科技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队伍对前沿科技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协调多方师资力量,聘请业界专家和科技公司研究人员作为客座讲师,多引进一些具备丰富的科技知识和实践应用经验的业界导师,分享最新的金融科技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将科技与金融风险管理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教学内容。
(五) 硬件设施与资源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和丰富的数据资源为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10]。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持续的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将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以视频、图文、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此外,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互动学习的机会,例如在线讨论、问题解答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设备方面,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以金融行业主流应用软件为依托,与专业高校和金融企业合作,建立金融科技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数据分析软件和可视化工具,使学生所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接轨[8]。还可以联合金融科技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或开展项目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了解和应用金融科技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结束语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培养新一代金融人才、应对未来金融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的发展为金融风险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传统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已无法满足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和应对科技的挑战,积极推动课程改革,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全方位融入教学内容与方法中,以期使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同步成长,准确把握风险的本质,科学预判风险走向,高效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归纳当前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与金融科技融合的可能性,继而聚焦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改进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在未来的阶段中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升级,我们旨在培育一批深谙金融规律、熟稔科技工具、兼具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风险管理人才,为维护金融稳定、推动金融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意义上赋予学生“插上科学的翅膀”,翱翔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金融科技天空。
参考文献:
[1] 吕文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改革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7):65-67.
[2] 林曦,王仁曾.金融科技对金融市场复杂性的影响研究——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视角[J].证券市场导报,2023(10):68-79.
[3] 尹振涛.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隐患及对策建议[J].中国远洋海运,2021(6):24-26,6.
[4] 刘倩,刘仲坤,刘楚鑫,等.金融风险管理“五个融合”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3,9(24):128-132.
[5] 蒋慧峰.多主体视域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4):1-4.
[6] 朱淑珍,顾艳辉.基于三维综合评价体系的《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32-135.
[7] 吴俊,戴梦秀.“专+精+特”目标驱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思政的教改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9):144-146.
[8] 丛禹月.数据金融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建设与实践——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2(10):54-56.
[9] 于乃锋.金融科技视域下财经素养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3):188-191.
[10] 夏正江,文忠桥,王路,等.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21(2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