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政治方向的内在同一性
2024-10-09刘亚品于小晶
摘 要: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新时代格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其中,政治方向的内在同一性是正确把握二者关系的关键,应深入剖析“思政课程”的政治性原则与“课程思政”的意识形态性内涵,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政治方向同一的内在机理,辨明不同教育途径和作用方式,夯实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政治方向;内在同一性;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9-0084-06
Abstract: Promoting the same dire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and achieving a new era patter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current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Among them, the internal identity of political direction is the key to correctly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By deeply analyzing the political princip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we can grasp the internal mechanism, identify different educational channels and ways of action, and conso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political direction; intrinsic identity; talent training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社科培育项目(2023-JYB-PY-011);北京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资助“学科建设专项”重点项目“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育人共同体的纵向生成机理研究”(2021-XKZX-05)、“创新实践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研究”(2022-XKZX-01)
第一作者简介:刘亚品(198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作者:于小晶(1986-),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切实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首先要明晰两者的内在关系,围绕夯实人才培养效果的首要标准,深入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在同一性的理论逻辑。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政治方向决定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同一性首先是政治方向上的内在同一,二者有着共同的政治属性和要求,但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定位和方式上又是不同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是要将“思想政治”寓于“课程”之中,都是区别于其他“非课程”途径的课程育人渠道,但从发挥作用的方式上来说,思政课程以显性教育为主,而课程思政则以隐性教育为主。
一 思政课程的政治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相统一”。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必须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放在首位的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在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较为特殊的课程群,政治性是其首要特性,政治引导是其基本功能。
(一) 课程性质与课程内容的政治性
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如果失去了政治属性,就不能称其为思政课。从课程内容上来看,高校思政课课程群是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课程与直接渠道。作为主讲与宣传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意志的思想政治教育表达,向广大青年学子传递无产阶级政治观点与行动指南,为的是能够将政治理论内化为青年学子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素质。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要求,是引导大学生了解、理解、接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的关键课程。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更是要把“讲政治”放在首要位置,要始终贯彻党和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政治要求,决不能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必须体现的国家意志和社会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中,“政治要强”居于必备素质的第一位,就是需要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首先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必须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 教学活动与教育目标的政治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课程群,不仅仅肩负着与其他知识性课程同样的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任务,还主要承担着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培养规范的政治行为的教育目标,并以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生为育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传授政治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情感,明确政治意识、政治原则,最终实现由政治理论知识向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的转化。
从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来说,思想是关键,政治是前提,理论是基础,教育是目标。思想是关键,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是前提,就是要首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理论是基础,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是目标,就是要使思政课程同时起到公共素质课程教育的目的,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思想、政治、理论和教育的协同,才能真正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出“关键课程”的引领作用。
(三) 现实挑战与意识形态功能的政治性
现代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知识容量也随之迅猛增长,学情、校情不断变化,且日益复杂化、多元化,这些都是新时代思政课程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另外,社会发展本身带来的新时代教育场域的深刻变迁,人们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境况更加复杂,青年学子自身必须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而不是“人云亦云”地随意跟风做判断、下结论。
教育是意识形态为个人所接受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核心课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教育对象向党和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引领。根据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统治的软性工具,是以观念的形式为政治政权服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必须通过意识形态的教育,培育人民对无产阶级政治权力统治的认同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如果青年学子从一开始就把主流意识形态放置于自身思想意识的对立面,将极易受到对立价值观念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承认自身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打着“价值中立”的旗号,掩盖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实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不应当避谈其“政治性”,正面回应西方质疑,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阶级性的本质属性是其应有之义。
二 “课程思政”的意识形态性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深刻阐明了“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2]”课程思政正是为服务于这样的目标任务提出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3]。这是改变专业课程“偏学理轻思政”现象,解决思政与专业“两张皮”问题,坚持学术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重要教育实践,既有在知识教育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的一般意义,也有全面深化思政工作实现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意义。
(一) 课程思政的文化意识形态属性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以隐性的方式依托于“课程”,本质上也是要以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为基本目标,最终目的是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因而,展开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要新开一门新课程,而是把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有效挖掘,以思政元素贯通学理与政治,透过专业知识的讲解与学习,印证党的政策方针的科学性,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的智识认同,并由此带动提升政治认同,利用“显性课堂”实现“隐形教化”。同时,挖掘专业课程与专业知识本身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资源,使之转化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教化资源,以情感或思想方式的形式转化为被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意识形态,进而形成他们个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课程思政符合“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育目的,与意识形态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为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并不是总与“政治”直接纠缠在一起。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曾指出,在不同社会条件下“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其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4]”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意识形态,通常作为文化的意识形态而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又以多种多样的意识形式表现自身,比如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表达会以隐性的方式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规范、习惯和习俗中。文化的意识形态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反映,但这些观念与政治并不是直接相连的,而是间接相关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人们往往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世界相分离,习惯间接地谈论“政治”,并隐晦地发表见解。但从广义的意识形态内涵上来说,文化本身就是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在文化形态中的反映,体现的是人与人在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精神产物,而教育本身就是传播精神文化的过程,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则是人对自己以及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及其关系的意识自觉。在马克思看来,不是观念的东西、意识的东西支配着现实世界,而是倒过来,现实世界支配着观念的东西、意识的东西[5]。文化是人所创造的,同时也必然打上人的社会关系的烙印,因而一定的文化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一个稳定的社会必然有其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教育的内容本身要与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相符合。人接受教育的过程与人接受文化意识形态有内在一致性。如果没有意识形态,教育只是“知性知识”的传承,那是缺失了“思想”的传承。课程思政教育具备有别于思政课程教育显性意识形态性的隐性文化意识形态属性,体现在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柔性品质中,通过隐形的教化或教育,把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转化为受教育者潜移默化中就能自然接受的思想观念,从而达到整合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目标。
(二) 课程思政与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是社会的观念或思想的上层建筑,具有价值导向、行动导向和群众导向的性质,是一个现代国家生存、发展的灵魂[6]。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7]。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能够丰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形式,使教育结构实现多元化重构。在丰富多样的课程形态中,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是课程思政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体多元”适应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形势的必然选择。如果课堂教学只是就知识论知识,那就仅仅是技能的教授,割裂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关系,培养的学生很可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奉献等社会主义价值观缺乏认同。
因此,课程思政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都是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务的,具有内在一致性。课程思政的关键任务就是要增强每门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与其他思想教育工作相辅相成,在育人本位上形成联动效应。
(三) 课程思政的隐性意识形态功能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8]。教育活动本身就应当承担思想导向的功能,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活动更应当自觉承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的责任。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政治立场坚定,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为受教育者提供价值导向。因为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学的科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价值属性,要为规范社会或群体成员的活动提供导向。在高校教育结构中,有专门完成这一任务的显性课程即思政课程,也有配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显性部门和管理人员,但深入展开还需要“显隐结合”、形成合力。在此,课程思政就承担着“隐性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课程思政改革就是要深入挖掘各类思政教育资源,服务于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整体,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凝聚向心的功能。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服务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使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将他们团结起来,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政治方向的内在同一性
讲政治关乎高校的办学方向。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提出了“四个服务”的明确要求,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8]。2021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办教育始终如一的方向追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四个服务”作为根本要求,要把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根本特征[10]。这是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也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精神纽带。在践履立德树人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基于共同的政治底色,共同担负着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共同前提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11]。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社会主义大学的前提,要保证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必须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办好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最强有力的保障,而且是最根本的政治共识。没有党坚强有力的领导,高校立德树人就会迷失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12]。旗帜鲜明地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才是党领导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鲜亮底色和中国特色。
(二) 坚持“两个维护”是共同立场
坚持“两个维护”,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学校教育更应当以“两个维护”铸魂,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也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的政治责任和实践要求。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曾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必须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团结”[13]。恩格斯实际上是提出了两个任务,一个是科学地研究和对待社会主义,另一个是把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掌握群众,并由此加强和捍卫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实质是使党的理论掌握群众[14]。思政教育的政治属性本质和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政治信念和价值观的普遍认同。我国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教育内容上以政治教育为引领,通过在大学生群体中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途径。
(三)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共同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5]。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课程育人排在首位。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体现着国家意志。但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一部分课程的“专课”之事。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全面推进,既是强调各类课程都要承担育人责任的新时代表达,也是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实践探索,是使课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责任自觉的“充分激活”。但课程思政、课课思政,不是要给每一门课程都贴上“思政”的标签,而是要让立德树人的意识与行动融化到每一门课程基于自身特点的知识体系与教育教学之中[6]。“八个相统一”是思政教育教学规律的集中表达,不仅适用于思政课程,也适用于课程思政。其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作为首要原则,不仅是思政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论指导和基本遵循。因为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处理好“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关系。
邓小平指出,“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1]。在课程育人实践中,对学生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培育应当是并进的。专业素养是核心,政治素养是灵魂,二者缺一不可。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与专业知识上的智识认同并不矛盾,而应是共增共进的关系。思政课程虽然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显性课程,但并不是只强化政治性而弱化学理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具有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本质特点。强调课程思政也决不是要否定或削弱专业课程和专业教育的价值,而是更加重视专业教学,要使专业教学成为更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立德育德的功能[17]。在课程的育人属性中,学理性与政治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课程中的政治立场为学理探究提供根本方向和价值取向,学理探究为政治意识形态提供学理性和真理性支撑。二者的相互呼应、相互配合,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底蕴。凡是合格的人民教师,作为课程育人的实施者,都应当具有相应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论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是如此,都要承担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和职责,增强自己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思想政治能力[17]。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应当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守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同时用学术讲政治,以科学知识支撑价值观教育,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传授。
四 坚持政治方向上“同向同行”的现实路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二者贯穿于大学生全面的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8]”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就是朝着正确政治方向的“同行”,并在此基础上协同共进。政治方向的同一是“同向同行”的首要前提,协同服务学校体系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同向同行”的共同担当,改革创新是推动“同向同行”的重要动力。
(一) 政治方向的一致性是“同向同行”的首要前提
“同向”是“同行”的前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性首先应是政治方向上的一致性。列宁指出:“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18]”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服务于学校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培育,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真正深入人心。政治方向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相连。因而,不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同向同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更要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思政课程要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性原则,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强有力的宣传支撑和合法性支撑。课程思政要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为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提供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保障。在这两层意义上的“同向同行”中,思政课程的政治性与课程思政的意识形态性在政治方向上是内在同一的,如此才能形成国家意志、学校教育、教师实践的三级协同联动,建构完整、坚实的“三全育人”机制。
(二) 协同服务学校体系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同向同行”的共同担当
学校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必然充当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部分,都要服务于学校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现代社会中,学校无疑是发挥、传播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并且学校通过教育过程,还会不断地再生产意识形态,这就使得学校必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焦点。学校体系在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现实社会来看,学校不仅再生产和培育着社会劳动力,还必然再生产着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受教育者在学校不仅要学会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还要学会一定的社会规范,这样在走入社会之后才能遵循伦理道德、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现存秩序,确立和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并且使之与主流意识形态所规定的价值观相一致。办好高质量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8]。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只有坚持不懈地在教育全过程中实现显性与隐性融合互动的协同效应,才能奠定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之基,学校才能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学生才能更好地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三) 改革创新是推动“同向同行”的重要动力
新时代的思政课程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避免将受教育者当成是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容器,避免“填鸭式”的强制灌输。但这并不是要弱化思政课程的政治性本质,并不是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甚至寓教于乐的“娱乐”课程,也不是要弱化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性和严肃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2]”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征服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学生在真懂、真信的基础上形成真正的政治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强化“四个自信”深入人心。思政课程无论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都要服务于国家意志和党性原则,在政治方向上坚定不移地宣传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如一地理解和体现政治性原则,为维护国家政权营造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
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重点是将价值观教育内化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中发现“思政”并加以充分利用,是在“三全育人”总目标的指引下,拓展出巩固和加强高等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新阵地,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力求“出新”的可行路径。课程思政的主题是“思政”,因而不能回避其意识形态功能,从课程思政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意识形态是目的,课程思政是手段。课程思政建设要从根本上实现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服务于意识形态,就要在如何服务以及服务程度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专业教育的线上线下课堂,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独特的隐性价值观教育优势。因此,课程思政更加强调隐性教育的方法和艺术,要借助各种教学媒介和手段,创新高校学科教育服务于思政教育的资源素材库和话语体系,让“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弥补专业教育中“思政”元素的不足,丰富意识形态教育形式。
总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高校教育顺应时代变革的应然选择,二者在政治方向上的坚定一致,是在“三全育人”和“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之下,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培育学生政治自觉与政治认同,最终达成“立德树人”总目标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
[2]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5.
[5]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6] 张志元,齐芳.“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9):82-87.
[7]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5(Z1):6-8.
[8]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订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
[10] 杨银付.擦亮底色 聚力“四个服务”[N].中国教育报,2021-07-01(17).
[11] 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29(1).
[12] 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9.
[14] 李晶.从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看如何做到“两个维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2):106-113.
[15]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1).
[16] 沈壮海.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理解和推进课程思政[J].教育研究,2020,41(9):19-23.
[17] 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41(9):28-33.
[18] 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