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
2024-10-09黎沛新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打破课时化教学模式的限制,应用大单元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实现对现阶段学科教学活动形式的优化与创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以大单元主题教学为途径,从学科整体层面入手,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以知识系统化、教学综合化的方式开展学科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科知识联系性,建构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学科思维与学习能力,生成核心素养.文章结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势及要点,分析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旨在通过大单元主题教学达成小学数学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视域;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
《新课标》要求“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强调“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发展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科在主题引领下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迎合《新课标》的指导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单元知识体系,突破已有的数学认知,运用整体性思维全方位地学习数学知识,强化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对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在新课标背景下积极探索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策略,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体系.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优势
(一)用主题整合内容,化碎为统
大单元主题教学以主题为核心,既增强了单元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又体现了单元知识的整体性,其以引导学生关注知识总体掌握情况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全局思维,帮助其形成系列化的学习体系,达到从碎片化学习向整体化学习的转变.因此,主题在大单元教学中起到统整碎片化知识内容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从知识掌握跨越至认知提升,进阶性发展其核心素养.
(二)用主题建构联结,由点到面
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大”体现在所涉及知识范围和知识数量较多,而设置教学主题则能够更好地凸显大量知识内容的内在关联,促使学生由点及面,架构完善、系统的单元知识体系,提升大单元学习效果.新课标背景下实施大单元主题教学,将推动学生系统化、整体化学习意识的生成,使其在学习中形成数学学科关键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用主题延伸范围,变知为能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再是单纯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而是掌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大单元主题教学以结构化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基础知识整合式教学为起点,构建进阶式目标链,引导学生在系统学习过程中实现变知为能.将大单元主题教学打造为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素养的平台,能够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要点
(一)凸显知识内在关联
大单元主题教学以提炼单元教学主题为关键,教师需重视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分析,能够准确定位单元核心知识,并以此为基点,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整合相关内容,重构单元知识体系,以凸显知识关联性的方式呈现知识内容,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建构能力的发展.
(二)彰显主题引领价值
主题引领是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灵魂”,也是决定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单元知识内容体量较大,且部分知识内容抽象性较强,通过主题引领,使知识以真实、趣味的形式呈现于教学活动之中,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自主学习热情,符合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主题教学实施要求,既能够转变学生的数学认知,又可以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促进素养发展.
(三)阶段生成能力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大单元主题教学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因而需要遵循学生的能力发展规律,要求教师创造性设计大单元主题教学流程,为学生搭建阶段性向上生长的学习支架,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应通过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数学认知,逐步提升其数学学习能力,科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一)研读单元教学内容,规划总体教学目标
基于整体性原则,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在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中统整单元教学内容,设定更为明确和具有聚焦性的教学目标,以体现大单元主题教学方向,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点.教师应从整体梳理单元知识点,理清单元内容的逻辑关系,同时需了解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分析其能力发展规律,经综合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大单元主题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单元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素养发展,提高大单元主题教学质量.
以“分米和毫米”教学为例,本单元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引出分米和毫米两个全新的长度单位,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于数学中与长度相关知识内容的认识,培养其良好的量感.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而言,其理解和获取新知的最佳方式为直观体验,教师若能在教学中使学生直观感受分米和毫米的长度,便能增强其对于单元知识的掌握,助力其量感的提升.
聚焦于此,教师应以“用数学眼光看长度”为教学主题,结合该学段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能力特点,制定具有核心素养培养指向性的大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2)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长度单位进率.
(3)结合实际测量活动体验,学会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估测长度的方法,具备估测能力.
教师以大单元主题教学目标为指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分米与毫米的表象,建构关于长度的知识体系,尝试运用长度单位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化零为整、变知为能.
(二)科学实施教学引导,调动自主学习热情
考虑到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教师应重设单元教学引导方案,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规划单元学习思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升大单元主题学习效果.对此,一方面教师应分析单元知识内容,挖掘其与学生认知结构与思维方式的联系点,采取有效的知识导入方式,奠定良好的教学基调;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融入契合学生兴趣点的元素,增强大单元主题教学趣味性,引导其主动探索单元知识,科学培养其核心素养.
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为例,本单元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教师选择直观呈现知识,趣味讲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与方法,是引导学生高效掌握单元知识,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创设以“生活中的图形变换”为主题的真实教学情境,使学生经历、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化过程,使其认识单元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体验几何图形的美,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白板向学生演示相关教学视频,如通过播放“列车在铁轨上高速行驶”,向学生形象讲解“平移”的概念;借助“风力发电厂的风车”这一实际事物,使学生直观感受“旋转”的过程;组织学生观察五角星、蝴蝶等轴对称图形和其他图形,引导其通过对比分析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单元知识,提高知识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仍可以用教学白板展示用于演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过程的方格纸,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尝试用长方形代替“列车”,在方格纸上通过平移演示列车行驶的过程;用三角形表示风力发电厂风车的扇叶,在方格纸上用旋转的方式表示扇叶转动的过程;随机选择一个图形,运用掌握的轴对称知识,在方格纸上画出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使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动手操作,深化对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认识,并掌握实际运用方法,将抽象化为直观,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三)问题贯穿教学过程,凸显单元结构设计
《新课标》强调学科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而大单元主题教学也要求教师能够以创新性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多元的认知结构,发展其能力素养.综合两点分析,教师应尝试将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应用于大单元主题教学,用问题指明学习方向、用问题联系知识内容,体现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结构化特点,有效推进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和整体性学习意识,使其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良好发f8bf9d6fc5a1c7a371e12ab0c1ba484c3859b9a15483de573f71e6fd35fbfd70展.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自主推导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本次大单元主题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也是单元的重点知识,教师应结合单元知识特点,设置“平面几何初识”的教学主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使其在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运用相关知识总结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实际问题,在结构化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基于单元知识创新性地设计导学问题,如出示“等宽不等长”和“等长不等宽”的两组长方形,并设计问题:“这两组长方形中,哪个长方形面积比较大?”,使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就“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较大的长方形面积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较大的长方形面积较大.”这一结论,认识长方形面积与其长和宽有关.同理,教师以问题启发学生推理得到“正方形面积与其边长有关.”这一结论.就此,教师向学生提供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鼓励其使用卡片拼出不同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并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应如何求算?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探索,总结“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公式.随后,教师应以实际问题收尾,如“有一长方形草地面积为35m2,已知其长为7m,则其宽为多少?”,用以强化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教师以问题贯穿于大单元主题教学始终,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知识探索、知识建构、知识应用的过程,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高阶思维生成.
(四)投放探究学习任务,锻炼综合能力素养
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应成为学生多项能力素养发展的平台,教师应思考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具体实施形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促进其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以此为导向,教师应以学生拥有充足自主学习空间为前提,通过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探究学习任务,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起到辅助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其进行计划性和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应投放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不同学习形式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为例,本次大单元主题教学应以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和不同角的度数等知识为基础,使其观察对比由一点向某直线画出的不同线段,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或根据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观察分析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的现象,抓住垂直或平行的特征,掌握做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
基于这一教学思路,教师以“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教学主题,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原则,分阶段布置如下探究学习任务:
任务一:用直尺分别作出一条线段、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对比三者,分析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区别,认识何为“两点间的距离”.
任务二;以某一点为端点,用直尺画出两条射线,体验作角的过程,并尝试用量角器辅助,画出不同度数的角,对角进行分类.
任务三:用直尺作一条直线,从直线外某一点向直线方向作若干条线段,与直线相交,量一量所有线段的长度,根据发现理解并总结“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
任务四:根据任务三绘图,分析两组互相垂直的直线的特点,认识垂线与直角的关系.
任务五:在平面内任意作出两条直线,观察其位置关系,总结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决定性条件.
教师应结合大单元主题教学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投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经历由碎片到整体、由基础到高阶的知识建构过程,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空间观念与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是践行新课标理念要求的有效方法,也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应围绕“大单元”,依据“大概念”,凸显教学的整体性、结构性和层递性,通过由浅入深地实施单元教学活动,深化学生数学课程知识理解,强化知识技能掌握,锻炼问题解决能力,逐步引导其形成完整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从单元整体入手,合理规划大单元主题教学目标,围绕教学主题,采用创新性引导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辅以问题导学和任务驱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高效性,于系统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推理能力等素养,落实新课标下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小芳.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12):73-75.
[2]徐彩霞.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5):75-77.
[3]汪冬年.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J].理科爱好者,2023(5):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