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分析
2024-10-09潘越男
【摘要】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给出的评价建议,教师在落实数学教学评价时,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数学课程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等,教师应利用教学评价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强化.基于此,文章从评价方式、评价维度、评价主体、评价结果四个方面入手,阐释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评价
引 言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仅关系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也关系着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故而,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借助对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运用,助力学生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进步,让学生在学科素养的影响下全面成长.基于此,在文章中,笔者通过对评价方式、评价维度、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的分析,阐述了学生在评价中实现核心素养进步的过程,让学生核心素养的进步变得可观可感、有理有据.
一、丰富评价方式
(一)以测验形式为主的评价
测验形式的评价主要包括书面测验与口头测验.其中,书面测验是指,借助对纸张的应用,让学生完成对应掌握知识的书写,并由教师或同学进行批改的一种测验;而口头测验,是指,以语言表达的形式,将需要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用提问或其他方式作出有效呈现的一种形式.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平行线及其判定”为例.在本部分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平行线的相关知识,包括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会使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以及掌握平行线判断的内容,包括平行线判定的三种方法、准确书写推理过程等.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测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头形式的评价测验,如“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平行线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平行公理是什么?该平行公理有怎样的推论?”.若是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出教师的问题,则说明学生认真记忆数学知识,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其次,教师可以采用书面测验的方式评价学生,即对知识点进行数学题目的转换,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题目.而教师则根据学生对题目的解答情况对学生作出有效评价.
依据上述教学评价过程,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知晓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是否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
(二)以综合形式为主的评价
综合形式的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等.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组合运用上述评价内容,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进步.对学生而言,在课堂观察评价中,可以及时知晓自己的学习动态与知识理解情况;在课后访谈评价中,可以从教师的视角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不足,以及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学习疑问;在课内外作业中,学生可以巩固知识基础、提高知识应用.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中的“平方根”为例.教师可以采用综合形式的评价手段,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助力学生数学能力的进步.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是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没有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问题,教师便可借助提问学生,判断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同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建议,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与思考数学知识.
故而,在上述教学评价中,教师借助对综合形式评价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自我认知,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进步.
二、拓宽评价维度
(一)从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方面进行评价
知识技能主要包括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等,是从基础知识层面对学生作出的有效评价.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数学能力获得不断进步的阶梯.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课“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例.在本次课程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借助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筑牢数学基础.在思考“怎样较简单地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时,学生认为可以采用有序数对的方式表示平面上点的具体位置,如点A便可以用(3,4)表示.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在探究中,学生未能根据现有的知识内容,得到其他形式的表示方法,这时,教师便可以对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一定的点评,帮助学生找到思考突破口,如教师让学生从“角度”的方面思考.这是因为在坐标轴中,以中心点“O”做横向直线与纵向直线时,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可以用角度代替对应的点,如点(7,0)可表示为(7,0°).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回顾今天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并让学生尝试总结自己的整体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课堂互动、学习积极性等.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的过程,能够知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对基础性概念的掌握情况.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了既拓宽数学知识的评价维度,也做到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从而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步筑牢了知识基础.
(二)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便会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需要在应用中深入掌握,借助思考与应用的过程,才能真正做到将数学知识内化.基于此,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便应重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给出有效评价,以此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进步.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为例.在本节课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表示平移.那么,在评价时,教师需要围绕学生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是否有自己的思考与质疑等角度,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情况.比如,在讲授“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教师便设置了具体的思考问题,让学生独立自主解答,以此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情况.具体题目为:(1)如图1所示,这是定西市部分地区示意图,其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请你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图中各地点相应的坐标.(2)如图2,货轮与灯塔相距40海里,请回答以下问题:第一,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灯塔相对于货轮的位置:灯塔在货轮的南偏东( )海里处;第二,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货轮相对于灯塔的位置;第三,客轮在货轮的正南方向,在灯塔的南偏西40°方向,请你在图中标出客轮的位置.
以上,教师便需要依据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情况,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学生也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肯定与鼓励,或者是指点与帮助,从而实现自身知识应用的进步.
三、延展评价主体
(一)从教师视角进行评价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需要根据课程知识的讲授情况,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让学生从教师给出的专业评价中,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做到有效学习数学知识,切实做到对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对此,在评价中,教师可以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情况,做到保持优秀品质、调整不良习惯.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课为例.在本次课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内容,包括知晓定义、能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检验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在教师的视角中,学生应做到对上述知识点的全面掌握,这是因为上述知识是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中心延伸出的知识,只要学生真正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便可以掌握求解、验证解的知识.比如,在探究定义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素材资料,尝试总结出二元一次方程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在总结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出针对性的评价,如有学生仅回答出方程中只含有2个未知数和方程是整式方程这两点,教师便需要指出学生思考问题不全面,未按照逻辑思考.而后,教师提醒学生“一次”要求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均为一次.这样,按照逻辑思考便不会出现思考缺口.
在上述评价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了点评,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进步,强化学生的知识思考力.
(二)从学生视角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为了保证评价的综合性、客观性,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突出另一评价主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也组织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这样,学生便可以借助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形式,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从而实现巩固自身数学知识基础,稳步提高自身数学能力.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在课程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会布置具体的探究任务,小组成员可以共同探究,得出最后答案,并推选一人代表自己小组,讲解相关实际问题.对此,为了保证合作过程的公平,教师会让学生以抽签的形式,选择自己小组应探究的实际问题.比如说,有小组抽到了“隔沟计算”这一题目.该题目是我国古典文献中记载的内容,为“甲乙隔沟放牧,二人暗里参详.甲云得乙九只羊,多你一倍正当:乙说得甲九只羊,两家之数相当.两人闲坐恼心肠,画地算了半晌.”在解答这一题时,学生小组需要先将其翻译为白话文,便于题目分析.在翻译后,学生可知道以下信息:甲从乙获得9只羊,则甲的羊的数量是乙的一倍;若乙从甲处拿得9只羊,则甲和乙的羊的数量一样.而后,学生探究如何列方程组、如何解方程组.最后,在学习评价阶段,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在小组中的表现进行准确评价,同时学生需要对其他小组成员也给予一定的客观评价,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认真思考、是否认真讲解计算过程等.
这样,学生便可以自我的角度与其他学生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情况,这对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调整自己参与合作学习的思想、行为等都有一定的促进意义,能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既做到扎实掌握知识,也切实锻炼能力,有助于素养的进步.
四、运用评价结果
在实施评价策略时,教师应树立以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教学评价的效用,反向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进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基于此,在应用教学评价时,教师应对评价结果作出及时分析、有效整合,并将其运用在改善教学情况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中.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为例.在讲解“统计调查”时,教师便将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在授课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易于分散注意力,并且需要多次提醒,这会影响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在提问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统计调查”的知识有存疑之处,但是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再有,在教师提出思考问题时,存在个别学生喜欢从既定的知识中思考问题,未能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上是教师整理的部分评级结果,针对这些评价结果,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全流程,找到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应用情境创设法、提问互动法等,将学生的思维带到教学中,便可以降低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再如,当学生不敢表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表达空间,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课堂主体,提高学生的表达自信.
结 语
综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上,教师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并将教学评价融合于课堂教学中,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核心素养的进步.在应用教学评价时,教师应从评价方式、评价维度、评价主体、评价结果四个方面入手,对评价策略作出不同应用.对学生而言,教学评价不仅督促其更有效地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上的不足,及时调整、有效提升.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到有效运用数学教学评价,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文诗.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2024(1):48-50.
[2]刘振中.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23(12):9-11.
[3]林其涛.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基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优化[J].天津教育,2023(8):113-115.
[4]李惠清.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创新策略[J].考试周刊,2020(36):72-73.
[5]哈海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3):74.
[6]李利.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