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10-09胡春花
【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动态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探索与挑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文章以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基础分析,探讨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原则,并提出了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策略,旨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团队协作、实际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项目式学习;学科素养;团队协作
引 言
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法,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通过强调实践操作、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核心理念,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平台.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技能,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与真实或模拟的项目任务,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因此在当前需要探讨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践策略,分析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项目式学习理论基础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动态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并通过制作最终作品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建构,以培养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同时PBL的本质在于提倡学生以问题为中心,通过主动的学习和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PBL更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体验,强调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来理解学科知识,与单纯的识记相比更注重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在PBL中,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因此项目式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但不限于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通过从事有实际意义的项目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学科知识,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问题驱动
项目式学习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以问题为引导.这一原则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取数学知识.因此,问题的设置应当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从而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地构建数学概念和技能.同时,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培养他们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对数学的深度思考.
(二)学生主导
项目式学习的学生主导原则是基于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导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对学科知识充满好奇心,而通过项目式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导的特点体现在学生能够在项目中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自主组织学习活动.
(三)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在项目式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一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必须做好团队协作工作.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的社交发展阶段正处于关键时期,通过团队协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数学观点和方法,相互学习,并在集体中形成更全面的数学认知.
三、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学生主导,激发兴趣
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起源于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问题的关注.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引入时提出了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今天有两名同学迟到,请思考可能的原因.”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因为堵车而迟到的原因,引发了学生对校门口交通问题的共鸣.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于校门口堵车问题有何看法?”学生们开始畅所欲言,分享了上学时校门口交通拥堵的个人体验,形成了集体共识.这样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为项目式学习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师:今天有两名同学因为堵车迟到了,你们对于这两名同学所说的理由有什么看法呢?
学生1:校门口确实经常堵车,我今天幸好出门早,否则也会迟到.
学生2:是的,我也觉得校门口经常拥堵,上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能力想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
学生3:解决堵车的问题?我们怎么可能?
教师:其实,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交通流量、提出优化方案,你们有没有兴趣一起研究一下呢?
学生4:真的吗?数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当然可以,我们可以一起思考,通过数学的方法来优化校门口的交通流,看看能不能减少堵车的情况.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5:好啊,听起来挺有趣的,我们可以试试看.
师:那就好!那我们就用这节课来研究一下校门口的拥堵问题,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解决的办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先提出来.
这个阶段的项目式学习旨在让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一个实际问题,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学生们对于解决堵车问题的渴望使得他们对数学课的参与度大幅提升,为后续学习奠定了积极的基础.
(二)团队协作,调查实践
在项目式学习中,团队协作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调查统计和车流量观察两个环节,学生将在小组中展开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被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到六年级的调查统计工作.这样的分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调查任务.教师在此阶段的辅助下,协助学生确定调查问卷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项目的兴趣.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将学到调查设计的基本技能,包括问题的提出、问卷的设计,以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为后续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师:各组同学,首先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在这次调查中,你们都有什么发现或者困难呢?
学生1:我们发现在早上7:30~8:00,东门口车流量比北门口要大一些.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你们怎么样进行统计的呢?
学生2:我们每隔五分钟记录一次通过校门口的车辆数量,然后求和得到总数.
师:非常不错!这种时间间隔的记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车流量的变化.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3:有时候车流量太大,我们担心可能漏记了一些车辆.
师: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实际调查中,可能会有一些车辆因为速度过快或者密集而容易被遗漏.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4:我们考虑过增加观察点,不只是在校门口,也在距离校门远一点的地方设点.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通过增加观察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车流量的情况.这种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而在第二环节当中,学生被分成五个小组,分别在学校的东门和北门口统计车流量.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地调查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首先明确了什么是车流量,以及如何更准确地进行统计.这个环节涉及数学中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这些数学概念的应用.通过分组调查车流量,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计算车流量所需的数学运算,如除法,也能够巩固学生在数学知识点上的运用能力.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收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数学知识点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整体感知,推导计算
在环节四的分析和讨论堵车原因中,学生首先汇总了每个小组收集到的统计结果,并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堵车的原因.这一环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大量数据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数据推导展开分析.
学生1:我们小组对一周内每天早上7:30~8:00校门口的车流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结果显示周一和周五的车流量相对较大.
学生2:进一步分析后,我们注意到这两天的家长接送情况相对更多,可能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生3:我们计算了周一和周五的车流量相对于其他工作日的增加百分比,结果分别为20%和15%.
这一步的数据推导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车流量的简单观察,而是通过具体的比较百分比,更直观地了解了堵车问题的变化趋势.
学生4:我们还分析了天气对车流量的影响,发现在雨天的时候,车流量有所减少.
学生5:此外,我们关注了校门口的人行道宽度,发现相对较窄,可能导致停车时占用了道路,加剧了交通堵塞.
这一部分的数据推导涉及了天气因素和交通设施的具体尺寸,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出发进行问题分析.
学生6:我们还计算了不同时间段的车流量变化,如果在高峰时段增加交警引导,可能缓解交通拥堵.
这一步的数据推导不仅限于观察,还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且给出了可能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们逐渐培养了从大量数据中提炼信息的能力.数据推导让问题更加具体,学生可以通过数字更深入地理解堵车问题的成因,从而形成更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这一环节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制定解决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创作设计,修改完善
在环节五中,同学们针对堵车因素及校门口交通现状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们以各自偏爱的形式,如文字表述与绘图等,记录了所设计的策略,并将之提交给学校.此环节的目的是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剖析,达成高效解决之道,同时亦是对学生归纳思维及语言组织能力的考验.
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为了解决校门口的交通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家长接送区域,合理规划停车位,避免随意停车占用道路.这样可以提高校门口的通行效率.
小组2:此外,我们建议学校在高峰时段增派交警协助交通疏导,引导家长有序接送孩子.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交通堵塞的发生.
小组3:针对天气因素,我们建议学校在雨天增加校门口的遮阳设施,让家长和学生在雨天也能有一个相对舒适的接送环境.
小组4:我们还提到了可能的时间段调整,比如将上学和放学的时间错开,避免家长和学生同时涌入校门口.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车流量的峰值.
小组5:最后,我们建议学校定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家长和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因违规行为导致的交通问题.
这些解决方案综合考虑了堵车的多个原因,包括家长接送、交通疏导、天气因素等,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学生们在讨论中展现了较高的归纳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他们将这些方案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准备上交给学校.
小组6:虽然我们不确定学校是否采纳我们的建议,但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解决问题需要全面思考,而不是仅仅关注表面现象.这次的合作也锻炼了我们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以上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了数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项目式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通过数据推导和创作设计,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不仅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 语
在本次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们通过深入研究校门口的交通问题,展开了一场探索解决方案的旅程.通过不同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他们不仅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实地调查的能力,还锻炼了数据分析、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的技能.综合来看,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们在问题驱动、团队协作、深度理解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次的实践经验对于未来的教学设计和学科素养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今后能够继续探索更多有趣而实际的项目,激发学生的学科热情,培养他们更全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文晶.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江西教育,2024(3):7-8.
[2]陈恒.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3(12):84-86.
[3]张昆亮.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23):102-105.
[4]周思言.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2.
[5]刘秋月.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21.
[6]唐黎明,贾建国.小学数学微项目学习设计样态:以“角的度量”一课为例[J].数学教学研究,2023,42(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