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2024-10-09赵有志
【摘要】主题式教学基于其探究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开发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科学设计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值得每个教师的关注.文章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展开研究,提出在情境真实、内容趣味、活动连贯、形式多元的基础上,实现主题式教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针对不同主题的学习内容,可采取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据此设计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可以发挥其情境化、任务化、探究导向等,显著提高学习质量.科学设计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习内容丰富、趣味.同时,连贯的学习活动必不可少,完善学习形式也举足轻重.
一、主题式教学特点与优势
主题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精心设计结构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把握主题式教学的情境、任务、探究特点,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对提高小学数学学习质量具有重要优势.
(一)主题式教学的基本特点
首先,主题式教学重视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使学习过程呈现情境化的发展趋势.在学生角度上,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习过程生动有趣,而且有助于其理解和运用知识.
其次,主题式教学围绕结构化的学习活动,生成层层递进的具体任务.这些任务富有趣味和挑战性,有效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
最后,主题式教学鼓励探究活动,关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提问和分析.教师与学生换位,突破传统的“教师本位”“知识本位”等,打造新型“生本”课堂.
(二)主题式教学的主要优势
从真实情境到具体探究,主题式教学不仅尊重学生的兴趣,而且重视学生的中心地位.通过主题式教学克服灌输式教学,使学生重新占据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在主题式教学中,学生自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加强探究实践,这有助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从多角度解决主题式教学问题,学生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增强其创新意识与合作交流.开发主题式教学模式,是全方位优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有效手段.
二、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要点
(一)真实的学习情境
真实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关键.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使得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适当回归现实世界.另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其学习过程具有一定枯燥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真实的学习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联系现实世界迁移学习经验,能够改善其学习状态,打造更加积极的课堂环境.
(二)趣味的学习内容
趣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自觉保持学习兴趣.情境统领教学,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应通过具体的学习内容保持学习兴趣.教师应使学习内容富有趣味,满足学生特点,比如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心智也正在发展,不能快速接受抽象、复杂的学习内容,但是对故事、游戏等,学生常充满兴趣和好奇.教师可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主题式教学补充丰富的趣味学习内容,以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三)连贯的学习活动
连贯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碎片化学习,保持学习行为,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而不是学习的唯一场地.小学阶段的学生记忆力尚不成熟,容易在课后遗忘或混淆学习内容.教师应通过合理拓展教学,使学生形成连贯的学习活动,主题式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精心设计学习主题,合理安排课内外学习活动,使学生先奠定基础,再深入探究、查缺补漏.学习活动连贯,教学活动也更加完整,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四)多元的学习形式
多元的学习形式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其综合能力.在主题式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等,都是重要的学习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难以在一成不变的事物中保持良好的注意力.设计多元的学习形式,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充实教学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不拘一格,使主题式教学形式多样化.同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注意学习形式的合理切换.
三、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设计策略
(一)衔接生活与数学,创设学习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与生活息息相关.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应密切关注数学的生活背景,收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细心观察生活,创设与学生日常活动相一致的学习情境.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自觉参与情境创设活动.
例如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在主题式教学视角下重组单元内容,可以设计以下两个学习板块:第一,了解判断物体轻重的方法,知道千克和克都是常用的质量单位,感受几千克、几克的实际轻重;第二,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合理估算和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凝练学习主题,即为“了解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学习情境如下:
搭建“超市称重台”,准备若干电子秤,模拟生活中的超市称重场景,准备不同重量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柠檬、蓝莓等)、零食(如饼干、巧克力、水果糖等)、生活用品(如卷纸、洗发水等).在每个物品上标明重量,引导学生体验“超市管理员”,对不同物品进行称重.
生活中,许多学生具有超市购物和称重物品的经历,促进其情境学习.学生可以有序体验“超市管理员”,对不同的物品进行称重,读出电子秤上的具体数值.紧接着,学生可以比较电子秤上的数值与物品标记,进一步讨论其重量和质量单位.
教师可以先对话学生,了解其超市购物经历,再介绍情境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在超市独立称重物品,在称重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物品时,有哪些感受.学生积极发言,使课堂氛围良好.在此基础上导入情境,自然而然地切入学习主题,提高其学习兴趣.主题式教学情境中,学生也能间接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整合游戏与文化,丰富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围绕教材知识展开,而且可以补充游戏元素与文化素材.教师可以灵活整合数学游戏与数学文化,丰富趣味学习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将数学文化转化为数学故事,利用学生好奇心,点燃其学习热情.
例如五年级下册“圆”,圆是小学数学最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也是唯一的曲面图形,可设计“走近曲面图形的世界”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包括:认识圆的特点、了解圆周率、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对于五年级的学生,直接探究圆的数学知识依旧具有一定枯燥性,可通过补充以下游戏,增加学习趣味.
游戏1:“圆滚滚”接力赛
在讲台的一端设置起点,另一端设置终点,并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拉起一条标记带.准备若干大小相同的圆形卡片,使学生接力“滚圆”,第一名学生将卡片滚动一圈后,与第二名学生交接卡片,第二名学生继续将卡片滚动一圈,与第三名学生进行交接,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名学生顺利到达终点,汇报“滚圆”的总圈数和时间.
游戏2:“吃饱饱”挑战赛
准备若干大圆卡片和小正方形、小长方形、小三角形、小平行四边形卡片.分组发放游戏材料,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将大圆填充完整.填充时,尽量减小不同图形的间距,避免图形重叠.填充结束,根据之前学习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大圆“吃”了多大面积卡片.
游戏从“滚动圆”到“填充圆”,使学生趣味探究圆的“外表”和“内在”,初步感受“周长”和“面积”.而具体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应借助圆周率.对此补充学习内容,可以侧重于数学文化.比如,收集圆周率的历史资料,改编以下故事:
故事从圆周率的研究历史切入,向学生讲解π的大小.学生可以一边阅读故事,一边猜想圆周率,思考3.14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后续主题式教学,实现更深层次的单元学习目标.
(三)串联家庭与课堂,衔接学习活动
连贯的学习活动,强调对课堂的高效利用,以及对课余时间的合理规划.为使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不仅应鼓励学生课堂探究,而且应关心学生课前学习与课后复习.由此衔接连贯的学习活动,应串联家庭与课堂.教师可以在正确沟通学生家长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一定主题预习和主题复习任务.家长可以配合教师,监督和反馈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复习形成闭环,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效率,巩固其主题式教学成果.
例如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设计“好多数据理一理”学习主题,探究统计表和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学会计算平均数.衔接主题式教学活动,可以提前向学生发送图1等单式条形统计图,设计观察任务:观察给出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记录你发现的信息.
课堂活动中,紧密围绕学生已经发现和未曾发现的信息,设计学习重点.比如通过课前预习,许多学生发现每个条形的高度(长度)代表了不同的数值,少有学生提出平均数的概念.这表明学生能根据条形的高低直观判断数据的多少.但是不能通过条形统计图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计算.课堂推进主题式教学活动,应以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计算平均数为重点.据此设计“高和低,比一比”“算一算,找规律”等学习活动,课堂富有针对性,提高实际学习效率.学生从课前到课堂,潜移默化地挑战和突破自我,提高学习质量.
课后,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实践活动,使学生自主调查感兴趣的生活事物,整理统计表和简单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活动再次升级,由“理论”转化为“实践”,促使学生内化主题知识,增长综合能力.家长可以辅助学生走访调查、发放问卷等,以确保学生的实践质量.
(四)贯彻自主与探究,完善学习形式
贯彻自主与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方能由内而外地促进学生发展.而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自主与探究形式可多元变化.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中,首先可使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索.其次,可基于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切换合作学习形式.合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的初级发展阶段,极易在自主学习中产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据此切换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加强交流和互助,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学生相互质疑和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此外,项目式学习、实验操作、集体测验等,也是重要的学习形式.教师可以基于实际教学内容,多元切换学习形式.学生可在此基础上,充分经历自主思考和探究学习,深化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
结 语
总而言之,为发挥主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应精心设计学习主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丰富趣味的学习内容,衔接连贯的学习活动,完善多元的学习形式.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数学游戏与数学文化均有助于学生主题式教学.教师可在数学视角下,充分整合学习资源,完善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指导.坚持探究导向,使学生自主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也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杜海良.数学主题式学习如何提取主题[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3(12):44-46.
[2]李银岚.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实践路径[J].天津教育,2023(28):117-119.
[3]王永春,张珈瑞.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小学数学教育,2023(Z3):4-6.
[4]孙香才.浅析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构建策略[J].新教育,2022(35):34-36.
[5]李燕妮.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教学举隅[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