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原则遵循、现实困境及实践理路

2024-10-08庞明明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4年10期

摘 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个涉及众多子要素的系统性社会活动,是提升育人效能的重要手段,必须遵循整体性、动态性和层次性原则。然而,系统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育人主体、育人资源、育人过程方面还存在着非系统性困境。因此,从协同育人主体,打造“大师资”;拓展育人空间,整合“大资源”;衔接育人环节,贯通“大过程”等方面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理路,对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大有裨益。

关键词:系统论;思政课;原则遵循;现实困境;实践理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10-0072-05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须坚持系统观念”[2],这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教学作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抓手,愈发受到重视。本文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通过系统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原则遵循,全面梳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试图探寻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理路,以期对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有所助益。

一、“三大原则”:系统论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原则遵循

“系统论是全面揭示对象的系统性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其基本特征是把事物、过程、现象看作系统的存在。”[3]按照系统论原理审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运行必须遵循整体性、动态性和层次性三大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各分支系统和要素的实施运行是整体推进而非单打独斗的。第一,课程培养方案设计具有整体性。高校在制定思政课程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等各种因素,自觉将实践教学纳入全部思政课程,注重课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二,实践教学活动要素具有整体性。实践教学活动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高质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静态要素和教学手段、目标、环境、场域等动态要素看作一个系统整体。“系统整体之所以具有整体性,只因为它是系统中的要素、部分有机联系的综合,也是系统中多种关系的统一和协调。”[4]第三,实践教学内容具有整体性。“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内容体系,建立统一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和要求体系,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和认识基础。”[5]高校思政课六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是彼此联系、相互贯通的,必须充分挖掘不同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用系统论和整体论的方法将其进行整合,找到共通性,并将教学内容的共通性外化为类似的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建立思政课统一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动态性原则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各个系统要素不是绝对静止、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和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系统之所以作为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动性。”[6]第一,实践教学主体理念具有动态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完成这一根本任务,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或创新实践育人理念。随着党和国家对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对思政育人重视程度的提高,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及时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更新育人理念,积极将“思政小课堂”嵌入“社会大课堂”,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第二,实践教学对象变化具有动态性。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客体思想品德行为的运动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诸多方面因素作用的交织影响”[7]。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留心观察、动态对比教学对象在参与实践教学前后的理论水平、爱国情怀、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以及不同教学对象之间提升的程度,以此判断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从而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式,促进实践教学系统的高质量运行。第三,实践教学素材选取具有动态性。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要想达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动态性的社会实事和实践图景,用最新的思政素材解答学生动态性的思想困惑,让学生在涵盖民族盛事、社会大事、民生要事等鲜活素材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感悟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民族复兴使命。

(三)层次性原则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涵盖众多子要素的整体性、复杂性系统工程,其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无序和杂乱的,而是联系、有序和有层次的。层次性意指“系统中各要素由于等级分类不同呈现出立体化状态的性质,是系统结构的内在规律”[8]。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结构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第一,实践教学对象具有层次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辐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学段层次,并涵盖四个学段层次中的众多年级层次。不同学段层次和年级层次的学生,其理论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不尽相同,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不同学段层次、不同年级层次学生的实际,选取合适的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实践教学方法。第二,实践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思政课包含6门课程,每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各异。其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法治观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旨在加深学生对“四史”的了解,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形势与政策》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

外形势及其变化,引导学生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引导大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第三,实践教学过程具有层次性。实践教学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学生成长过程,严格按照基础性、形成性、巩固性(过渡性)和创造性四个层次推进,水到渠成地提升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

二、“三个尚未”:系统论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当前,各个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愈发重视,并对实践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全新探索,开展了形式多样、类型丰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然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高标准开展实践教学对部分高校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主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还存在着非系统性困境。

(一)育人主体尚未完全协同

育人主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教学内容的择取、教学方案的拟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节奏的把控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教学系统中其他教学要素起着统领和协调作用。但是,单个育人主体的力量极其有限,“需要将思政课教师作为群体性主体,通过协同教学主体发展推动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9]。目前,部分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多元化育人主体相脱节现象,尚未形成育人主体系统协同效应。第一,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主要以思政课教师为主,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校党政工团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等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主体,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事宜参与较少,甚至是不参与,尚未同思政课教师形成育人主体协同。第二,由于思政课教师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校党政工团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等其他育人主体的工作性质、角色立场不同,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思政课教师单独策划、单独组织、单独实施,其他育人主体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多元育人主体之间的协同育人合力尚未发挥,影响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育人资源尚未完全整合

育人资源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中的基础性要素。育人资源是否丰富,不仅关系到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高涨,还关系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角度来说,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是‘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拓展丰富多样的资源是其重要支撑”[10]。第一,从空间角度来说,思政课实践育人资源既包括由学校党建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生活管理、团学组织、图书馆、工作室、实验(训)室等多个教学辅助系统及其工作人员组成的校内实践育人资源,也包括由政府、家庭、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组成的校外实践育人资源。第二,从形态角度来说,既包括由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等组成的物质型实践育人资源,也包括由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组成的精神型实践育人资源。然而,在现实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一般仅立足于校内或当地有限的实践育人资源,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暑期社会调研、红色场馆参观等形式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忽视了在中华民族5 000多年、社会主义500多年、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新中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史中形成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忽视了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众多信息资源、文献资源、环境资源等,更没有将这些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数量庞大的校内和校外、物质和精神型实践育人资源进行有效的梳理整合,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养分”,影响着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

(三)育人过程尚未完全贯通

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育人过程是以时间要素为核心,由育人主体利用多样化的育人手段和育人资源,在一定的育人空间里对受教育者实施持续性、连续性教育的过程。育人过程无缝衔接、有序贯通是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的关键。目前,部分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育人过程衔接不连贯现象。第一,“课中”和“课后”两大育人时段尚未贯通。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包括课堂实践这个主要的教学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于课后开展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目前,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普遍重视课堂实践教学,对课后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导致课中和课后两大教学时段尚未贯通。第二,“学习”和“生活”两大育人场域尚未贯通。努力学习、快乐生活是大学生大学阶段的两大基本任务,其中学习是学生的主责主业,快乐生活是努力学习的基础前提。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在学生的学习中开展,也要将实践教学融入和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目前,实践教学虽然已在各个高校的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中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还没有全面深度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造成学习和生活两大教学场域尚未贯通。第三,“大一”至“大四”育人学段尚未贯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大学生从大一年级入学到大四年级毕业离校的四年时间,是一个完整的育人学段、育人过程,必须对其进行持续性和连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部分高校将思政课集中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四个学期,大三和大四四个学期安排专业课和校外驻企实习,导致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出现“断线”现象。以上三种情况表明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存在诸多“堵点”,势必严重削弱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三大路径”:系统论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理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提供了创新性工作思路。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种种现实困境,基于系统思维,通过协同育人主体,打造“大师资”;拓展育人空间,整合“大资源”;衔接育人环节,贯通“大过程”等实践路径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这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的关键。

(一)协同育人主体,打造“大师资”

系统结构的协同性不是不同育人主体、育人资源、育人环境、育人环节、育人举措的机械相加,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联动,最终形成一种协同化、最优化的整体育人效应。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项极其复杂且蕴含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党政工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实践基地、家庭、社区等多种育人主体的系统性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协同各类育人主体、整合各方师资力量。

1.实现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主体协同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教师是第一责任人,但不是唯一责任人;思政课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其他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课程协同之外,还必须实现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主体协同,通过二者之间的主体协同,共同发挥其在思政育人、实践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进而有效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实效。

2.实现党委、行政、团委等校内组织的主体协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单单是马克思主义学院

与思政课的事,而是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共同之事’”[11]。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系统中,学校党委是领导核心,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组织领导、政治引领、意识形态方向把控等“组织育人”功能。行政各部门是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管理机构,担负着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的审核、资金的审批、师资的招聘、效果的评价等“管理育人”功能。团委是学生实践活动策划、组织、实施的主管部门,担负着思政课实践教学场所、设备供应等“服务育人”功能。由此可知,校内不同部门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担负着不同职能,因此必须协同发挥其主体作用,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3.实现家庭、政府、企业等校外组织的主体协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家长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家庭的和谐氛围和优良家风、家长的德行示范和善行熏陶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实践、学习实践和工作实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政府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主体,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教学经费的拨付、学生安全的保护、教师尊严的维护、教学资源的供给等重任,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重要保障。企业实践是对高校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延伸,是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同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一环,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综上所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杂糅着各种要素,包含着多边互动的教学过程,需要各方协同共驱才能将理论通过实践升华”[12]。因此,必须实现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党委、行政、团委、家庭、政府、企业等多元育人主体的有机协同,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师资”,如此才能协同创建健康的思政课实践育人生态系统,整体提升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效。

(二)拓展育人空间,整合“大资源”

育人空间是指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要素在空间上的划分与归类。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结构中,实践教学育人空间不能一味地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实践教学,必须结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向校园实践、社会实践、虚拟实践三大教学空间拓展和延伸,充分挖掘不同教学空间、不同教学环境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从而整合实践育人“大资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1.拓展校园实践教学空间,整合校内育人资源

作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实践教学是立足校园这一特定范围或空间,在传统的课堂实践教学之外开展的所有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称。校园实践空间是大学生进行日常学习、生活实践最直接的空间载体,校园实践教学是衔接课堂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虚拟实践教学的纽带,所开展的各类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是大学生自主策划、自主组织、自主实践、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校园实践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教师或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讲思政课、专题征文比赛、模拟法庭、辩论赛、党史知识竞赛等常规活动,也不局限于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的校园红歌大赛、书法比赛等社团活动,还包括大学生在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各二级院系教务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从事的勤工助学工作,学生处组织开展的劳动教育、精神文明月、校园文化节等活动,校团委组织开展的“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学术活动。这些实践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活动对象、以校园为活动空间、以课余时间为基础、以个人爱好为前提。在不同育人主体的组织引导下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极大地拓宽了高校思政课校园实践教学空间,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政课校园实践教学类型,极大地整合了校内育人资源,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

2.拓展社会实践教学空间,整合校外育人资源

“若‘思政小课堂’仅仅局限于课堂单一讲授,脱离‘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便会失去生机和活力,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13]让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社会空间紧密结合、同社会实践充分互动,是深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空间、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教育主体依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在前期周密策划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这一更大空间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中作用独特,能够使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中近距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感受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成就,还能够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操的能力。然而,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不能局限于暑期“三下乡”、课题调研、红色场馆参观等传统空间和形式,还要积极向红色文化宣讲、社会志愿服务、基层挂职历练、红色场馆导游、企业综合实习、农业生产劳动、“三支一扶”等方面拓展,更大范围地丰富社会实践教学类型、拓宽社会实践教学空间、整合社会实践教学资源,从而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更加稳固、更加充足的“养料”。

3.拓展虚拟实践教学空间,整合网络育人资源

“虚拟实践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虚拟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在虚拟或部分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14],具有情景虚拟性、双向互动性、自由开放性、沉浸体验性、空间超越性等基本特性。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最大增量”[15]。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发挥信息技术在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创新实践教学路径、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形成系统化、立体化、信息化的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技感、吸引力。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学校虚拟实践教学平台——VR(虚拟现实)实验室、MR(混合现实)实验室及智能 AI教学助手,围绕设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借助特定的虚拟实践教学工具,让学生在教师理论讲授的基础上,通过沉浸式、直观式参观体验,进入虚拟化预设场景,从而实现“聆听者”和“参与者”的统一、课堂理论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的统一、现实实践空间和虚拟实践空间的统一。虚拟实践教学可以利用现代VR技术将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等现实的实践教学空间进行数字化、虚拟化处理,以3D实景的形式将图片、音频等要素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可交互的全景体验,使学生仿佛真正置身于现实的红色场馆之中,给大学生带来了极为真实的交互体验,极大地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空间,整合了思政课网络育人资源,提升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

(三)衔接育人环节,贯通“大过程”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这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系统论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众多育人环节和过程,面对思政课实践育人过程尚未完全贯通的现状,衔接育人环节、贯通育人过程已成为落实“三全育人”要求、提升实践育人实效的重要抓手。

1.衔接“课中”与“课后”,贯通育人时段

贯通育人过程首先要将“课中”与“课后”衔接起来。课堂实践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是全过程育人的核心环节。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完成思维的启发、知识的传授、价值的引领、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然而,大学生相对丰富的课后业余生活也是加强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时间段,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不能仅局限于在“课中”开展单一的课堂实践教学,还要将实践育人环节和过程拓展、延伸到“课后”,将思政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融入到学校各部门、学生社团、学生工作室等开展的各式各样的特色学生实践活动中去,让多样化的“课后”实践和单一化的“课中”实践形成持续性、连贯性的有机互动和互补,发挥“课中”与“课后”两个教学时段和第一、第二、第三三个育人课堂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实现思政课“课中”与“课后”教学时段的有效贯通及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全过程实践育人的目标。

2.衔接“学习”与“生活”,贯通育人场域

贯通育人过程必须全面打通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两大场域之间的阻塞点。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也是育人主体最重视的一大方面。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在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将思政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积极融入学生的其他课程以及日常学习过程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丰富理论、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另外,业余生活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的重要场域,思政课教师不仅可以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开展辩论赛、模拟法庭、红歌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等实践教学活动,还可以将实践教学场域由学生日常学习拓展至学生业余生活。“寒暑假是帮助大学生为新学期做好思想与学习准备、开展升级教育和衔接教育的有利时机。”[16]因此,思政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周六日、寒暑假等空闲时间,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大学生就业、基层党建、社会基层治理、法治教育、红色文化保护等系统性问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促进学习实践和生活实践的双向贯通、融合衔接,以此达到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以致用能力的实践育人目标。

3.衔接“大一”至“大四”,贯通育人学段

贯通育人过程必须在纵向上由低到高地将学生的学习时段从整体上贯穿起来,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性、教学节奏的阶段性、学生成长的规律性一体化推进育人过程。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道德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增强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持续的、动态的系统发展过程。思政课实践育人过程要想保持贯通性,必须在育人阶段的衔接和贯通上发力,将育人工作贯穿学生大一至大四的各个阶段。因此,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实践教学的连续性、持续性,在学生大学四年的每一个学期不间断开设思政课,不间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加、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其在知识储备、社会认知、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判断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这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特征采取不同的实践育人手段、设置不同的实践育人目标,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开展具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将大学生“大一”至“大四”四年的学习阶段有效衔接起来,进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思政课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

毋庸置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发挥和调动育人主体、育人资源等各方面系统要素的积极性。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育人主体、育人资源、育人过程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非系统性困境,给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但是,只要高校思政课能够始终坚持和遵循整体性、动态性和层次性原则,积极协同育人主体、拓展育人空间、衔接育人环节,不断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打造“大师资”、整合“大资源”、贯通“大过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一定能够为培育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0.

[3]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3.

[4] 魏宏森.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12.

[5] 郎琦,张金辉,贾巨才.基于系统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

[6] 乌杰.系统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4.

[7] 蒲清平,黄媛媛.系统论视域下“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3).

[8] 罗亮,杨思清.系统论视域下把高校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3(4).

[9]  王学俭,李东坡,李晓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内涵、重点与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10] 肖珍,靳玉军.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实践要 求与价值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9).

[11] 刘先春,佟玲.系统论视域下“大思政课”建设的多维分 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6).

[12] 汪金英,王大奇.“大思政课”视域下优化思政课实践教 学的多重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5).

[13] 孙秀玲,郭倩倩.论“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小课堂”与 “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J].教学与研究,2023(9).

[14] 黄闪闪,李骄旭.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探析[J].思想政治 课教学,2023(3).

[15] 秦晓华.“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困 境与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3).

[16] 刘晓东.“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