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24-10-08杨昊杨玉柱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4年10期

摘 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落实新时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随着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加速发展,对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文章分析了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10-0032-06

中国从推动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顺应各国谋和平、求发展的共同心声,提出并推动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一带一路”提出新要求,要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是联通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的枢纽,承担着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创新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也为中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推动各要素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新疆地方高校在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核心区的过程中,应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新疆地方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一)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9月提出至今已十余年,现已发展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对“一带一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1]。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布局中。2021年3月,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枢纽地带[2],明确了新疆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定位。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23年标志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满十年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成立,服务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中国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一带一路”也成为引领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3]。综上,随着国家逐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疆应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契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新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全面合作,打造我国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为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活力。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人才支撑是重中之重,新疆地方高校应抢抓历史机遇,着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

“一带一路”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新时代党的政策方针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4]。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强化实践教学力度,培养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改革,建立现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新疆地方高校应以新时代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疆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一步合作,探索“一带一路”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建立科学、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推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核心区高质量发展。

(二)落实国家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沃土,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抓手。我国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要深化人才强国战略的执行,通过创新驱动力促进发展,旨在培育杰出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至关重要。为深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制定了多项政策进行引导(见表1),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新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核心区正在加速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承接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移,打造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出口导向型的新动能,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还存在诸多的挑战,例如: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专业技能型人才比较稀缺、经济欠发达等。如何能够将国内的发展形势以及发展机遇有效协调,在后期的挑战过程中进一步推进新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历史重任,新疆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回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助力新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校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面向未来产业发展,以“四新建设”为抓手,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以科技为引领提升数字化时代的竞争能力,以创新为导向培养创新思维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推动双创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在后工业化时代的综合竞争力。

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科学合理地搭建学科、专业、通识、实践四大模块的课程结构,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设置通识型课程、专业型课程、实践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资源以及课程评价的六个维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新疆经济发展培养具有高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把握“价值引领、面向全体、全程培养、分类指导、突破创新、强化实践”的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等内容融入教学,打造创新创业一流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助力新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是新时代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实现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人才培养是高校的职能和使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新疆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聚焦新型产业发展,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是实现内涵式发展、推动新疆自贸区(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以科技为引领,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系统构建基于学科交叉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基础的“教育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提升新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素养,带动更广泛的知识生产和社会创造,因此成为社会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从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开始,全国高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年来,新疆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积极推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例如,深化创新创业学分制改革,打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相关讲座,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设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育新兴创业项目等,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设置、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新疆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还存在不足,如课程开设较为单一,没有考虑学科专业的差异性;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艺体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各有不同,全校统一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适用于全部类型的专业,各教学单位在设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开设没有自主权;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因培养对象的不同缺乏相应的课程针对性;创新创业课程理论化、趋同化明显,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选修课程过少,课程的选择受限。本文选取3所新疆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新疆地方高校都按要求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笔者通过对比石河子大学、喀什大学、新疆理工学院3所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创新创业课程发现,新疆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和课时量总体占比较少,课程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程较少;选修课以学生自选网课为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特色课程缺失,没有结合高校自身所处区域优势开展特色课程;课程的设置缺乏整体的规划,课程缺乏有效的衔接,课程的修读时段几乎分布了所有学期,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乏完整而清晰的实现路径。

(二)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笔者对新疆3所本科高校学生、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共发放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297份,占比92.8%。访谈发现:(1)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大部分都以传统课堂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2)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采用理论考核,倾向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无法真实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3)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案例教学没有紧随时代发展,学生获取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较少;(4)授课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相关教学经验,授课教师大部分为辅导员或者就业管理人员,缺乏教学经验,无法实现实践教学;(5)由于创新创业课程为公共课(含选修),其考核要求简单且形式随意,学生与教师之间达成“默契”,学生成绩合格、修完学分即可,任课教师以完成授课任务为主,授课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6)部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采用网络平台选课方式进行,课程学习过程缺乏互动引导,网课学习流于形式。

(三)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亟须优化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承担着学生的实践创新、团队协作、项目开展等功能,是课堂理论转化为课外实践的主渠道。通过对新疆15所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发现:(1)许多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主题及内容与创新创业关联性不大,第二课堂成为“形式”上的课程,缺乏“实质性”的实践训练,创新创业没有落到实处;(2)第二课堂的开设原本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教学的补充或者延伸,但由于缺乏实践型教师,所以基本由团委工作人员主持课外活动,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创新创业内容;(3)部分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以学生社团的自发活动为主,社团活动学分绩点获取方式是按照“凑人数”的方式完成,没有实质性的知识迁移和经验获取;(4)第二课堂活动组织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交流;(5)学分绩点的获取随意性较大,第二课堂活动目标不清晰,对学生的引导性不强;(6)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团队成员没有经过项目培训和沙盘模拟,仅凭创新创业策划书或汇报PPT就完成了项目选拔答辩,项目最终成为纸上谈兵,缺乏实践应用的可能性;(7)第二课堂没有形成良好的保障,缺乏创新创业激励方式和方法,难以有效地调动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很难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8)新疆高校组织大学生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挑战杯等,所获得的成绩在中西部高校中缺乏竞争力,而且参赛的积极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无法保障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三、优化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建设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助于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5]。人才培养方案是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纲领性文件。鉴于此,建议将创新创业课程与通识性公共课程进行多元化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遵循科学性、标准化、实用性、发展性的四大原则,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实施科教兴疆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创新创业多样化的课程需求,首先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课程体系的丰富性和多元化选择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教学资源保障[6]。具体如下。

1.通识型课程

通识型课程是指创新创业类公共课程,具有大众性、普适性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校级公开课,如“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形式,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人才。创新创业通识型课程主要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结构,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2.专业型课程

专业型课程是指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专业型课程一般由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自主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型课程淡化学科专业边界,注重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性,围绕创新思维培养、创业实践训练、企业或项目从模拟到落地的体系化教学。目前,新疆55所高校中,仅有新疆大学拥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新疆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拥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具备创新创业专门人才培养和创业专业课程开课条件。

3.实践型课程

实践型课程是指围绕创新创业开设的实习、实践、实训、实验等课程。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型课程的开设,是基于学生已有的项目孵化基础,在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中进行实践操作,或针对创新创业有强烈意愿的学生,在公司或者企业孵化器等实践平台中开展实习、实践、实训、实验等课程训练。实践型课程以创新项目规划、实战模拟、项目运营等内容为主,突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型训练。

4.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通常为选修课程,是指针对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工作坊、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创新训练、创业实践等内容的拓展型课程。拓展课程旨在深化学生对创新创业领域的理解,构建其认知框架和意识,同时激发他们对创新与创业活动的热忱,通过短时间、高强度接受主题性创新创业的训练,达成一定的阶段性目标。拓展型课程中,企业、行业导师作为主体参与教学,通过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较为灵活的授课形式,让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拓展型课程也可以采取第二学位辅修方式,完成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5.专创融合课程

专创融合课程是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以创新创业为牵引,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创融合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发展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专创融合课程基于学科专业基础,融合创新创业理念,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专创融合”,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复合式专业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创融合课程可将企业、行业的项目以项目制教学方式融入专业教学,引导学生将自身专业结合创新创业思维进行问题解决[7],将学生与行业、企业的实践前置,在课程整体规划上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

新疆地方高校肩负着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鉴于此,新疆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对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深化改革,使之与全球创新趋势和市场需求同步,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服务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采用更加全面、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有针对性地对课程体系进行设置,实施“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改革,推动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进行改革。具体如下。

1.推进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考核应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多元化,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以及多元化设置课程考核方式。新疆地方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改革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时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灵活调整考核方式,全方位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新疆各地方高校应落实主体责任,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学考核的重要指标,大力推动创新创业课程改革;以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前提,打破学科、专业、课程等壁垒,将课程作为创新创业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融合的有效抓手,深入推进“四新”建设。教育数字化是建立学习型社会、解决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撑[8]。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将创新创业优质课程资源补充进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打造一批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推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

2.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主要依托课程进行具体实施,以课程为抓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高校创新创业领域综合改革[9]。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标准创新、质量创新,编制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以评价标准作为实践教学的参照依据,避免教学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为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价提供客观标准。(2)构建开放的创新创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推动新疆高校各专业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工程中心的共建共享,实施分批分类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场地、设备、材料、师资支持;积极吸纳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促进学生技能转化、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和落地。(3)积极吸纳校外新疆地方企业资源,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制定校企合作协作方案,开展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充分融入企业项目研发、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各环节;将企业场地作为校外实验实训场地,将企业研发人员和高管转化为高校兼职教师;将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融入校企合作范畴,带动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4)大力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孵化有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促使创新创业项目反哺社会发展,解决学生创业就业问题,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建设。

(三)构建“第二课堂”评价体系

“第二课堂”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科学、系统、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全流程评价体系,最终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第一课堂”作为“显性课程”主要作用为知识传递和素养提升,“第二课堂”作为“隐性课程”主要作用是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二者都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第二课堂”以创新引领、兴趣拓展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第二课堂”的作用甚至超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需要构建科学性、规范性、多元化、可量化的评价体系,以确保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二课堂”要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目标,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全流程评价体系,制定并推动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明确“第二课堂”的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及评价反馈五个环节的指标,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规范,客观记录、科学评价、分级认证,全面记录和评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成效,推进“两个课堂”深度融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2.以实践育人为导向,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需以创新为引领,以实践育人为导向,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第二课堂”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现途径。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目标,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式。“第二课堂”的实践内容评价方面,主要围绕创新创业主题性实践项目、实践活动、科研创新、短期培训、学科竞赛、短期特色课程、创业大赛、专题讲座等方面开展多元化评价。“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评价方面,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主,带动学生参与创新研究与创业实践,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能力提升为导向,以创新实践为主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将实践育人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全过程,开展实践创新、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实践育人评价。“第二课堂”的师资队伍评价方面,将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管理干部等纳入评价体系,打造第二课堂教师队伍,开展专业化指导。“第二课堂”的评价指标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实践评价、考核评价、课堂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评价方式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社会评价等,构建以创新实践能力为中心的动态评价,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创造力。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代表了高校在该领域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定位和育人导向,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支撑,新疆处于中国“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核心区,对国家对外开放与中西亚国家的国际合作有着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地方高校应积极响应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的号召,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三大战略,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大力推动实践教学,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EB/OL].(2020-05-17)[2023-06-01].http://www.gov.cn/zhengce/2020-05/17/content_5512456.htm.

[2] 学习强国.习近平:共建“一带一路”,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枢纽地带[EB/OL].(2022-07-15)[2023-06-01].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8349688113367207614&item_id=18349688113367207614.

[3] 新华社.推动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世纪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EB/OL].(2024-04-26)[2024-04-30].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40426/d97571508e0e4d2190ca54e1880bc492/c.html#/.

[4] 新华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6-01].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5] 徐春浩.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0-19(11).

[6] 黄兆信,杜金宸.“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质量满意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2).

[7] 杨昊,高霁葳.“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实践与深化路径[J].喀什大学学报,2022(4).

[8] 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EB/OL].(2023-03-29)[2023-06-01].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303/t20230329_1053339.html.

[9] 杨昊.“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