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2024-10-08董莉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的挑战。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改善国有企业的运营状况,促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各部门的协同优势,最终降低其财务风险,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持。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文章详细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它在推动国有企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深入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推动国有企业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F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7-010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7.027
1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有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增强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保证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还可以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通过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性内容,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目标。然而,目前虽然许多国有企业已经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一些企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应该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2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远超过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这主要体现在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持续扩大等方面。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得到了企业充分的认可,且已被大多企业广泛应用。全面预算是企业在预算工作中实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以便准确反映出企业未来生产和经营状况,并将成本控制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合理预测成本,准确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并对内部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监督执行情况,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此外,通过有效地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从而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提供强大支撑。与此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具有一定的激励和评估作用,贯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经营过程,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同时也能够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1]。
3国有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
3.1提升工作效率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使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参与进来,其涵盖了国有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并且能够实现全过程管理,这种方式对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工作的全面监控与细致分析,国有企业能够迅速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行动,从而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为其业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提高资金使用率
由于国家财政的投入,许多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加复杂。某些项目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国有企业的某些部门可能会变得更加依赖政府,这可能会导致资金的浪费,造成财务损失。然而,采取全面预算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统筹安排资金,并且严格控制业务活动中的资金支出,从而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国有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
3.3实现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规划和调整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好地满足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保证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并实现其战略目标,应当制订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计划,这将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4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对全面预算的概念及其实施意义缺乏足够的认知,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的国有企业中,更忽视了其重要性。一是国有企业管理者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仅仅关注收入指标,而忽略了成本费用的控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获取更高的利润指标上,使得国有企业的资金预算没有得到有效的规划,从而无法有效地提高利润;二是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层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将全面预算管理视作仅仅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能,未能充分考虑到整体的绩效,也未能让每一位员工都积极参与,从而使得编制的预算数据缺乏科学性,给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带来不确定性风险。
4.2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许多国有企业正在努力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但由于一些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备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使得沟通与监督机制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也难以达到有效的监督。另外,缺乏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导致国有企业内部的沟通缺乏效率,使得财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职责,而其他部门的参与程度较低,这使得国有企业很难将业务和财务进行有效的结合。除此之外,由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这也让管理者和领导者无法充分了解基层员工的工作,从而无法有效地满足员工的诉求[2]。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许多管理者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和信息来做出明智的决定,下属们也仅仅是被迫遵从上级的指令,工作效率低于预期,且因为管理层的不当决定,员工抵触情绪强烈,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监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若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将可能使国有企业的预算执行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出现超支、欠费等问题,从而使全面预算管理失去其实际价值。
4.3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
当前,由于缺少具备丰富经验的领导者,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不足。一是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缺乏全面预算分析能力,很难给国有企业经营者带来有价值的决策依据。财务预算表的编制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的参与程度较低,使得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严重的欠缺,财务人员无法从全面的角度分析数据,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偏差。二是由于预算编制人员未能正确选择编制方式,再加上国有企业财务人员未能及时实施职能转变,使得财务人员无法有效地融入国有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中。员工过于依赖单一的预算方法,未能充分考虑业务的复杂性,使数据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由于财务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较肤浅,工作时仍在采用传统的方式,从而导致了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
4.4全面预算考核激励制度不够健全
当前,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考核机制,许多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过于单一,从而导致无法准确反映员工的预算执行情况。一方面,企业领导层越来越关注财务指标,但却忽略了市场因素以及员工的个人能力,导致很难及时准确地评估员工的表现。当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评估员工的表现时,通常会过于关注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其职业发展潜力,评估方式缺乏客观性。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未能建立一套能够衡量员工预算绩效的薪资体系,考核结果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无法遏制超支现象,也没有给相关部门员工奖励,使得员工的积极性不够高,进而影响了国有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4.5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工作环节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便捷性,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然而,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着信息化水平不高、财务与业务脱节等问题,这不仅削弱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给基层编制人员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由于财务数据和业务流程不在同一个系统中运行,而且信息化的应用程度较低,严重影响全面预算的实施。此外,随着市场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普及,传统的办公软件已难以满足国有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3]。为了促进企业高效运转,国有企业应该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建设财务共享平台,充分整合各类经营管理资源,将预算与国有企业运营有机结合。
4.6管理模式陈旧
当前,尽管许多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尝试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但仍然存在着许多没能充分考虑到自身发展实际和目标的情况,仍然坚持沿袭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往往只关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和最低的成本,而忽略了企业的特殊性,从而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和借鉴其他企业或不同行业的管理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困境也在不断变化,但有些企业缺乏创新精神,仅仅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缺乏特色,从而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4.7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尽管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采取了绩效考核模式,以确保其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由于预算指标的完成率较低,使得企业的全体员工更容易偏向于保守的编制模式,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由于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尚未健全,财务部门仍然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他部门的员工对于预算编制不熟悉,因此,预算编制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有待提升。尽管采用增量预算的方式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但由于缺乏对外部市场的深入研究,以及缺少从其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中汲取精华,采用这种方法制定的预算计划很难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影响预算的有效性。
5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5.1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首先,国有企业领导者应该首先关注并认真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努力学习并熟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并为每个部门提供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积极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通过采取全面预算管理策略,可以显著改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加强员工对全面预算的理解。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其在日常运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也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以便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实施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必须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进来,从编制、分析到评估,把这一概念贯穿到每一项工作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全面预算的价值,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5.2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执行标准、监督力度、考核指标以及结果反馈的把控,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能力。首先,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确保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以减轻财务人员的负担,同时也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技能,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其次,为了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并且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需要重视有效的沟通机制。这样,就能够更加顺畅地与各个部门交流,并且能够更快地传达信息[4]。有效地沟通还能够使全面预算管理更加高效地实施。为了确保预算的精确性,应该在制定预算之前向企业内部人员询问意见。此外,也可以及时向所有相关工作人员传达各自的职责和目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最后,在预算编制工作完成后必须严格按照全面预算方案执行,确保该环节正确,因此,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至关重要,以确保预算的执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为了确保预算准确和可靠,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预算预警机制,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置可能存在的问题,将国有企业管理活动所承受的风险降至最低,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发展。
5.3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其一,为了确保团队的高效运作,需要培养一支全面预算管理团队,确保这支团队拥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包括财务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其二,重视对员工的培养,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运营需求,选择最适合的预算编制方式,更好地完成全面预算管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有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需要精通核算技能,还必须拥有出色的管理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以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其三,员工应具备出色的预算分析能力,从多个角度全面考量,包括财务和业务流程,实现有效的预算管理,并且财务人员还应负责收集、整理和优化数据,以提升预算的有效性,为国有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5.4优化全面预算考核激励制度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预算考核机制,既能够对员工进行监督,又能够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一方面,为了确保结果公平、公正,国有企业应该同时完成预算的编制与考核工作,考核的内容应该涵盖所有范围,从预算的编制、实施和评估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如通过使用平衡计分卡,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评估预算,会根据国有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来划定评估范围,并且会更关注客户满意度、营收增长率和市场份额等因素。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在不断推进,因此,必须定期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与完善,以保证其科学性与精确度。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该把预算执行情况作为衡量员工表现的标准,并建立有力的奖励和处罚措施,以激励员工。根据考核指标的权重制定奖惩措施,采取多种奖励和处罚措施,其中以奖金为主,并对违规者实施相应的处罚,奖惩措施必须松弛有度、公平公正。
5.5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高效,从而避免因为人为失误造成的损失,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财务风险。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前,国有企业应该全面评估发展情况,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出能够满足其工作模式的全新的信息系统,而非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办公软件。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不断深入,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预算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国有企业的各项资源被完整地收录,让工作人员能够随时随地通过自身的账号访问,获取所需数据,这一切都远超过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5]。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并以此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5.6创新管理模式
首先,国有企业应当构建一个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这将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足够的灵活性来调整初期的发展规划,将会严重阻碍后续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明确基本准则,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指导,以促进企业内部每个成员充分发挥其潜力,并在实施预算管理时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其次,应着重于最优化的管理方式。在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该确保管理计划的准确性,以便达到最佳的效果。然而,当企业的运作变化较大,预期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偏离,这往往是因为企业采取了同一种预算编制模式,而没有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和市场的变化,原有的预算计划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滚动预测方法,确保企业内部资源的有序使用。此外,企业在尝试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时,应当遵循“扁平化”和“精兵简政”的原则,以便更有效地控制预算,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针对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企业能够有效地缩小部门间的差距,减少管理冲突和矛盾,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最后,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的投入。通过从根本上实施控制,以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以达成“人尽其才”的目标。
5.7改进预算编制
在国有企业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全面分析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政府政策以及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实际需求,并建立可靠的数据支撑。要达成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就必须根据其具体状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编制预算。由于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业务类型各异,因此还需要参考过去的数据,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另外,为了更好地控制企业的运营,国有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收支、战略目标、未来发展等。具体来说,企业的预算管理部门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年度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另外,企业在制定预算时,应该量化预算指标,以便对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准确评估,并将其及时上报给预算管理部门,以便根据不同的指标类型,如成本、费用等,将其细分到各个项目或部门[6]。
6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充分利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优势,降低企业运营和管理风险。目前,国有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许多难题,例如缺乏完善的制度、缺乏充分的认知、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相互脱节等。对此,国有企业应该采取应对措施,从上至下构建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精心设计考核标准,建立有力的激励机制,加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各部门协同配合,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率,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利娜.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J].质量与市场,2022(17):55-57.
[2]黎灵丹.论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产经,2022(12):46-48.
[3]邓荏月.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1):124-126.
[4]熊计祥.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21(21):72-74.
[5]连达斌.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21(1):181-182.
[6]佘朝霞.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思路探索[J].质量与市场,2020(23):16-17.
[作者简介]董莉(1978—),女,汉族,山西霍州人,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预算管理。